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在人际交往中一定要学会这几点(认清人际交往的3个障碍)

在人际交往中一定要学会这几点(认清人际交往的3个障碍)下面,我们一一来看。 作者特丽·阿普特是一位从事科研究超过30年的心理学家,在人际关系方面的著作获得了很多赞誉。这本《赞扬与责备:剑桥大学的沟通课》就包含了她30多年的科研成果。会让人心情变好的颜色 那么,评判是如何影响人际关系的?要如何赢得赞扬、避免责备?为什么说评判有这么大的能量呢?

一直以来,在我的认知里,赞扬在现实生活中,是人际交往的一把利器。但是看完《赞扬与责备:剑桥大学的沟通课》这本书后,我的这个观念被刷新了。原来,赞扬也会成为控制的工具。这或许也就是一个经常会赞美别人,但是人缘还不好的原因之一。

《赞扬与责备》这本书还会告诉我们,人际关系的核心在于赞扬与责备,并且会从家庭、朋友、亲密关系、工作、社交媒体这几个方面来详细阐述应该如何用对赞扬和责备。书里的每个部分都会有相关的心理学研究作依托,并配以大量的案例,读了以后很有收获。

作者特丽·阿普特是一位从事科研究超过30年的心理学家,在人际关系方面的著作获得了很多赞誉。这本《赞扬与责备:剑桥大学的沟通课》就包含了她30多年的科研成果。

在人际交往中一定要学会这几点(认清人际交往的3个障碍)(1)

会让人心情变好的颜色

那么,评判是如何影响人际关系的?要如何赢得赞扬、避免责备?为什么说评判有这么大的能量呢?

下面,我们一一来看。

一、人际关系的三座大山

1.浸入式评判

浸入式评判就是当我们表达情感时,无论是好的还是不好的,都会得到类似“你有这样的感觉,就应该被责备”的回应。

比如,“你怎么可以这样”“你怎么能这么说”“你不会真那么想吧”“你有那种感觉是错的”“你不该这有这样的感受”等等,都是浸入式评判,这些评判暗藏的信息,我们该为自己的真实情感感到羞愧。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听过的。比如,在很多家庭,愤怒、嫉妒、憎恨等情感都是不可接受的。当两个孩子吵架,一个孩子表达了另一个孩子的厌恶的时候,家长可能过来说,“TA是你的亲人,你怎么可以这样”,“你有那种感觉是错的”。

这样的结果,就是当一个孩子知道这类情感会受到责备时,就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压抑这种情感,要么受到责备。

反过来说,我们或许也这么评判过别人。可能我们自己并不知道,正是因为我们总是用责备的方式否认别人的感受,所以我们的人际关系会很差。

2.笼统化责备

所谓笼统化责备,就是字面上的意思,责备的内容是笼统的,泛泛的。面对指责,我们不知道哪里做错了,不会得到任何建设性的建议。更气人的是,这种责备是用一条负面评判代表整个人的行为,甚至还会上升到人品。

比如,你真是个自私的人。你要学会分享。你太不替别人着想了。你一点也不懂事,只想自己。你真不值得信任。你老是丢三落四。你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简而言之,因为一个小错误或疏忽,整个人生甚至都能被定义。像“太自私”“不可信”的责备,传递的也都是负面的消息,好像人的品格有缺陷似的。这种笼统化的责备,只会让对方心理更加生气,进而反击。

相反的,当责备描述的是一个特定行为,给出建议、解释和改正方向的时候,就是正面的责备。这似乎还会给人赞扬的感觉,“我只要吸取教训,努力改进,我能做的更好”。

3.独裁式赞扬

说到赞扬,可能很多人会想,赞扬别人总是可以的吧,这总不会有相反含义的吧。作者告诉我们,有时赞扬暗藏着一种不可见的力量,可能会抵触对方的目标和价值观,甚至企图压制我们自己的评判。

独裁式赞扬就是最好的例子。独裁式赞扬就如同表面含义,专制、霸道,不依照他人的愿望与需求,是用来施展权力,给人贴标签或让人顺从的工具。

比如,作者有次在熨衬衫的时候,婆婆赞扬说,“你把老公的衬衫熨的好极了”。作者形容这种赞扬,就像一只铁手腕,想把她牢牢固定在传统的家庭主妇的角色中。

再比如,詹妮把吉尔的衣服从干洗店取回来,吉尔赞赏说,你太周到了,我完全忘了这个事,你总是这么体贴,没有你我麻烦大了。但是,他描述的是希望詹妮扮演的角色,当他一再重复,你办事很周到,你很体贴的时候,就变成了他在提醒詹妮,扮演好他希望的角色。所以,再一次需要取干洗衣服的时候,詹妮对吉尔说,别忘了这事,自己去取。吉尔又说,你那么体贴,能帮我拿回来吗。詹妮一下就来气了。因为在詹妮看来,这种赞扬已经不再是感激,而是压力。

在人际交往中一定要学会这几点(认清人际交往的3个障碍)(2)

二、责备和赞扬背后的科学机制

1.心智直观

《赞扬与责备》里说,心智直观即客观地理解他人世界与我们自己的世界极为相似但有明显区别的能力。

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天生就能通过别人的行为,判断出他们的目的和意图,进而推测他们的感受、目标和心愿。

也可以理解为,我们天生就会评判,我们通过责备和赞扬的评判方式,来认知世界,来了解并判断他人是否值得交往。当然这都是相互的。

既然是责备和赞扬,那么评判就是直觉性的、有情绪的、不是理性的。这样好不好呢?作者说,这些来自他人的评判,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都能表达我们内心深处的价值观,并塑造我们的人际关系网。

2.大脑机制

我们的大脑有杏仁核和新皮层两个重要的脑部组织。正常情况下,我们接收到的赞扬和责备,会先到负责思考、分析的新皮层那里,然后再到情绪化的杏仁核,最后做出行为反应。

但是,当我们情绪失控的时候,信息会绕过新皮层,直接到杏仁核那里。所以,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受到类似“你真没用”“都是你的错”“你让我失望透顶”责备时,我们脑子里的警报器就发出警报,我们就会做出更原始的反应,情绪占上风。比如会立刻反驳“你有什么资格说我”“才不想听你说”,等等。

当然,我们也可能把责备推给对方,“这都是我的错吗”“还不是你告诉我的”。

作者说,当我们否认应该受的责备,把责备推给对方的时候,或许能暂时缓解和减轻我们的痛苦。但是在抵抗的状态中,大脑会拒绝接受他人的观点,思维变得僵化,心理学上叫威胁僵化。

同时,我们也很难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因为我们的能量都用来自我防御了和反击了。另一方面来说,责备他人也许能暂时带来宽慰,但它隐含的意思是,发生的事情不受我们控制。

3.自利性偏差

如果你问一个人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对方的回答可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或能力。如果你再问对方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对方可能把原因归咎于外部因素。这种归因错误很容易导致偏见,心理学家称之为自利性偏差。

人和人之间的交往,经常会有自利偏差的现象。比如,有个女儿写的记忆内容是,妈妈在我小时候用刷子打了我,扯了我的头发,还把我推到门框上。而母亲的回忆是,她从小脾气就很倔,我知道她对我有不满,但是我从来没打过她。两人看了各自的回忆记录,吵了起来。母亲说,我从来没打过你,你怎么敢这么说,都是你编的。

在人际交往中,自利偏差会在我们受到轻视或责备时保护我们。因为自利记忆让我们相信自己是值得赞扬的,这个信念让我们在受到责备后,能够得到恢复。可是,对责备的自卫反应,也能带来严重的危害,让我们无法从过失中学到教训,甚至与我们爱的人为敌。

比如,婚姻生活中跟爱人吵架,你骂对方是个没良心的人,责备对方不够贴心。第二天回想起自己的话可能太过分,自利性偏差可能会让你想,我说那些过分的话,是因为我当时又累又饿,心情不好。

在人际交往中一定要学会这几点(认清人际交往的3个障碍)(3)

三、四个解决方法

1.三明治法

这是一个类似三段论的方法。简单来说,就是先赞扬肯定对方,再评判指出不足,然后给出建设性的建议,把对方注意力引向未来。三明治法核心是,赞扬是可以用来激励别人的,责备应该是建设性的批评,以及能引导对方着眼于未来的赞扬的。

举个例子,假如有个员工做的方案,客户不满意,要重做。如果上来就一顿责备,很多人立刻就会启动自我防御,事情能不能解决不说,同事关系会搞得很糟。

这时,不妨用三明治法,怎么做呢?

首先,我们可以赞扬对方工作努力、负责,平时还乐于帮助同事。

接着,告诉对方做的方案,客户不满意,跟客户沟通的时候,只顾着说自己的想法,没有听取他们的意见。

然后,告诉对方,这是一个很好的教训,我们应该利用团队合作的长处,给客户方案之前,可以先内部多提提意见。同时,表示会找更了解客户的同事来作协助。

这样的方式,既能把问题说清楚,又能解决问题,还能让双方的关系变得紧密,何乐而不为。

2.叙述赞美法

叙述赞美法,其实也很简单,就是通过叙述对方有价值的努力或优秀的事迹来表达赞扬。

比如,朋友的减肥目标是三个月内瘦30斤,采取的方法,就是控制饮食 每天5公里跑步。朋友在第10天的时候,告诉你很苦恼,好像这10天并没有太大的变化,自己也很辛苦,有点坚持不下去了。这时,有些人会说“才刚开始跑了几天呀,就想瘦下来,你做梦呢”“你瘦不下来的”“哪有这么容易瘦的”。现实生活中,我真的听过很多类似的评判。

再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不妨用叙述赞美法,可以说“你已经坚持了一周,每天都跑5公里,这已经很不错了,很多人都做不到这点,再加把劲,坚持下去,一定可以看到效果”或者“你是我认识的人里,做的最好的了,你一定可以的”

显然,后者更有好人缘。

3.魔法比例

心理学家约翰·戈特曼曾做过一项有关婚姻的研究,他发现一对夫妻是否会离婚,关键不在于两个人是否会争吵,而是赞扬相对于责备的数量。当赞扬的与责备的比例超过5:1时,他们的婚姻就更可能茁壮成长。这个数字被称为魔法比例,

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当责备的威力达到5倍的时候,造成的伤害也会更大,甚至无法挽回。

4.回应式评判

回应式评判跟我们前面提到的入侵式评判,是完全相反的两种评判方式。这种方式的评判,是温和的、包容的,当冲突或分歧出现时,是允许对方有异议,评判方也会做出解释的方式。

比如,家庭成员之间有了分歧,有个人很愤怒,我们可以问问对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当对方说出原因后,然后给对方做出解释。

在人际交往中一定要学会这几点(认清人际交往的3个障碍)(4)

以上,希望可以给你带来一些启发。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