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印象佛山风土人情:印象佛山 何为佛山

印象佛山风土人情:印象佛山 何为佛山03“理学名山”西樵山(佛山市文广旅体局提供)浓厚的学风,滋养了佛山的学子。从唐至清光绪三十年(1904),佛山有文进士786人,武进士98人,举人近4000人。在广东历史上先后出现的9位文状元中,佛山占5位,佛山还出过2位武状元。佛山科名之盛,时人有“广郡科第之盛甲于粤中,南海科第之盛甲于广郡,佛山科第之盛又甲于南海”之说,使佛山成为“气标两广的人文之邦”。文状元伦文叙墨宝(南海区地方志办提供)

冯了性非遗牌匾(佛山市地方志办提供)

02

气标两广的人文之邦

佛山自古重教兴文,明代书院讲学盛行一时。当时的理学名家湛若水、方献夫、霍韬纷纷到西樵山开山讲学,因此,西樵山也有“理学名山”的美誉。

浓厚的学风,滋养了佛山的学子。从唐至清光绪三十年(1904),佛山有文进士786人,武进士98人,举人近4000人。在广东历史上先后出现的9位文状元中,佛山占5位,佛山还出过2位武状元。

佛山科名之盛,时人有“广郡科第之盛甲于粤中,南海科第之盛甲于广郡,佛山科第之盛又甲于南海”之说,使佛山成为“气标两广的人文之邦”。

印象佛山风土人情:印象佛山 何为佛山(1)

文状元伦文叙墨宝(南海区地方志办提供)

印象佛山风土人情:印象佛山 何为佛山(2)

“理学名山”西樵山(佛山市文广旅体局提供)

03

民间艺术之乡

佛山是珠江三角洲民间艺术的摇篮,孕育并保留了大量体现岭南文化精髓的民间艺术。狮舞(广东醒狮)、粤剧、龙舟说唱、佛山木版年画、剪纸(广东剪纸)、石湾陶塑技艺、彩扎(佛山狮头)、香云纱染整技艺、庙会(佛山祖庙庙会)、佛山秋色、十番音乐(佛山十番)、锣鼓艺术(八音锣鼓)、龙舞(人龙舞)和灯彩(佛山彩灯)等项目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截至2020年底,佛山市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4项,省级非遗项目50项,市级非遗项目131项。

印象佛山风土人情:印象佛山 何为佛山(3)

人龙舞(顺德区杏坛文化站提供)

印象佛山风土人情:印象佛山 何为佛山(4)

赛龙舟(涂志锋 摄)

印象佛山风土人情:印象佛山 何为佛山(5)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