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性牙痛按哪些穴位好得快(三叉神经痛牙痛)
神经性牙痛按哪些穴位好得快(三叉神经痛牙痛)主中风牙关不开,口噤不语,失音,牙车疼痛,颔颊肿,牙不开嚼物,颈强不得回顾,口眼㖞。《针灸大成》所属经络足阳明胃经主治
导读:按摩颊车穴的作用与好处 缓解治疗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牙痛、腮腺炎等。
一:概述
拼音
Jiá Chē
所属经络
足阳明胃经
主治
《针灸大成》
主中风牙关不开,口噤不语,失音,牙车疼痛,颔颊肿,牙不开嚼物,颈强不得回顾,口眼㖞。
【按摩颊车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主治病症:
1、五官科系统疾病:口歪,牙痛,颊肿,口噤不语,牙髓炎,冠周炎,腮腺炎,下颌关节炎,咬肌痉挛;
2、精神神经系统疾病: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颊车穴为十三鬼穴之一,统治一切癫狂症。
解剖学位置
头颈部穴位
三:取穴《快速取穴彩色图解》
正坐或仰卧位。上下齿咬紧时,隆起的咬肌高点处,按之凹陷、有酸胀感,即为此穴。
四:针灸法《针灸大成》
《铜人》针四分,得气即泻;日灸七壮,止七七壮,炷如麦大。《明堂》灸三壮。《素注》针三分。
导读:按摩下关穴的作用与好处 缓解治疗牙痛、牙齿紧闭、耳鸣耳聋、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等。
一:概述
拼音
Xià Guān
所属经络
足阳明胃经
主治
《针灸大成》
主聤耳有脓汁出,偏风,口目㖞,牙车脱臼,牙龈肿处,张口以三棱针出脓血,多含盐汤,即不畏风。
【按摩下关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主治病症:耳聋,耳鸣,聤耳;牙痛,口噤,口眼歪斜,面痛,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下颌疼痛,牙关紧闭,张嘴困难、颞颌关节炎。下颌关节炎,腮腺炎等。
作用功效:消肿止痛、益气聪耳、通关利窍,在临床中应用较广。
注:上牙齿疼痛:下关穴,上下牙齿疼痛:颊车穴。这两个穴位指压,或用皮肤针敲打都可以,用皮肤针敲打红或让它出点血,下关穴也是这样按揉一两百下,或用皮肤针敲打。
下关穴位配伍:下关穴配翳风穴治耳疾。
二:定位
标准定位
《针灸大成》
客主人下,耳前动脉下廉,合口有空,开口则闭,侧卧闭口取之。足阳明、少阳之会。
《中国针灸学》
在耳部耳前方,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闭口取穴。
《针灸穴位图解》
解剖学位置
头颈部穴位
三:取穴《快速取穴彩色图解》
正坐或仰卧位。由耳屏向前1横指可触及一高骨,其下方有一凹陷,若张口则该凹陷闭合并突起,按之酸胀,此凹陷处即为此穴。
四:针灸法《针灸大成》
《素注》针三分,留六呼,灸三壮。《铜人》针四分,得气即泻,禁灸。
导读:按摩合谷穴的作用与好处有除黑眼圈 避免中痧 提神醒脑,舒缓肩颈肌肉僵硬等。
一:概述
拼音
Hé Gǔ
所属经络
手阳明大肠经之原穴
主治
《针灸大成》
主伤寒大渴,脉浮在表,发热恶寒,头痛脊强,无汗,寒热疟,鼻衄不止,热病汗不出,目视不明,生白翳,下齿龋,耳聋,喉痹,面肿,唇吻不收,喑不能言,口噤不开,偏风,风疹,痂疥,偏正头痛,腰脊内引痛,小儿单乳鹅。
【按摩合谷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主治疾病:头痛,目赤肿痛,鼻出血,感冒发热,口眼歪斜,中风口噤,面肿,耳聋,痄腮,咽喉肿痛,热病无汗,多汗,腹痛,便秘,痛经,经闭,滞产、牙疼痛、牙龈疼痛、牙关紧闭,青春痘、赘疣、三叉神经痛、眼睛疲劳、耳鸣、面部神经麻痹、口眼歪斜、打嗝等。
镇静止痛,通经活络,清热解表。主脉浮于表,伤寒大渴,发热恶寒,头痛脊强,下齿龋,喉痹,面肿,唇吻不收,口噤不开,偏正头疼,偏风,风疹,腰脊内痛。
抒压/解除疲劳,消除黑眼圈,眼部减压,避免「中痧」,增进免疫力,提神醒脑,可舒缓肩颈肌肉僵硬。
合谷穴治疗下牙齿疼痛的特效穴,合谷穴的位置在一掌骨二掌骨之间,不是正中间,靠第二掌骨中点近一点;合谷穴的第二种取穴方法:把五指并排,拇指和食指的之间有一块最高点,最高点的下凹陷处就是合谷穴,第三种方法张开大拇指和食指,两虎口交叉,其中的一个大拇指向另一只手的第二掌骨中间靠拢。合谷穴主治下牙疼,顺着经脉以指压掐按为主,这时绝对不能用灸法。
合谷穴位配伍:合谷穴配太阳穴治头痛;合谷穴配太冲穴治目赤肿痛;合谷穴配迎香穴治鼻疾;合谷穴配少商穴治咽喉肿痛;合谷穴配三阴交穴治经闭,滞产;合谷穴配地仓穴颊车穴治眼歪斜。
【穴位疗法及注意事项】
根据经络理论以及实践证明,只要按摩合谷穴,就可以使合谷穴所属的大肠经脉循行之处的组织和器官的疾病减轻或消除,健康可以保证。由于大肠经从手走头,凡是头面上的病,象头痛、发热、口干、流鼻血、脖子肿、咽喉病以及其他五官疾病都可以得到缓解和治疗。
在按摩时,两手可以交替按摩,用拇指屈曲垂直按在合谷穴上,做一紧一松的按压,频率为每2秒钟一次,即每分钟30次左右。另有说明:指压时应朝小指方向用力,而并非垂直手背的直上直下按压,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此穴道的疗效。
重要的是按压的力量需要有一定的强度,穴位下面要出现酸、麻、胀的感觉,即有“得气”现象为好,这样才能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但要注意的是:体质较差的病人,不宜给予较强的刺激,孕妇一般都不要按摩合谷穴。
二:定位
标准定位
《针灸大成》
手大指次指歧骨间陷中。手阳明大肠脉所过为原,虚实皆拔之。
《中国针灸学》
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或以一手拇指关节横纹正对另一手的母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所指处是穴。
《针灸穴位图解》
解剖学位置
上肢部穴位
三:取穴《快速取穴彩色图解》
拇、示两指张开,以另一手的拇指指间横纹正对虎口指蹼缘上,屈指,拇指尖所指之处,按压有明显酸胀感,即为此穴。
四:针灸法《针灸大成》
《铜人》针三分,留六呼,灸三壮。
注意事项
《针灸大成》
合谷,妇人妊娠可泻不可补,补即堕胎,详见足太阴脾经三阴交下。
-
按摩穴位并非一朝一夕就能看到效果,如果能坚持按摩自会见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