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内急救响应时间标准(应形成规范流程)
院内急救响应时间标准(应形成规范流程)今天,距离郑州120延误救治事件过去整整一个月,社会方方面面出现了各种反思和调整,而让更规范科学的流程贯穿到从急救体系到每个人的生活管理中,或许才是从根本上减少类似生命悲剧的那把钥匙。最后,在大众层面,无论独居还是可能随时发生“独身”情况的个人,都应当日常做好防范预案,如配备急救包,详细了解居住位置,设置紧急联络人,加强与邻居的联络;提升自救能力,学习海姆立克急救法,摔伤、烧烫伤、心脑血管疾病突发的科学处理方法等。近年来,对于急救科普宣教,《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等文件都部署了“救在身边·科普宣教”等方面工作,但很明显,这依然任重道远。在这一事件中,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关键背景“独居”。这几乎可以等同于郑州延误事件中那名大学生的“独处”场景,身边无人,突发急症时拨打120,就存在表达不清,甚至沟通完全中断的可能。一个重要的现实是,根据202
评论员 孔雨童
郑州120延误救治事件后,昨天,#救助电话只有喘息声120定位救人# 的话题上了热搜。
话题展示了近日南京急救中心的一次急救,求救者在说了声“我头疼”后,只剩下微弱的喘息声。危急关头,调度员根据来电定位锁定了患者大概方位,安排就近救护车出诊,同时联系警方获取病人详细住址信息。20多分钟后,这位独居的急腹症患者被找到并送往医院救治。
接线员规范流畅的操作,挽救了一位患者的生命,这套“模板”也揭示了一个问题,当患者无法说出或者说清地址,在现代技术加持和规范操作下,也是有很大可能找到患者,并完成救死扶伤的。
在这一事件中,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关键背景“独居”。这几乎可以等同于郑州延误事件中那名大学生的“独处”场景,身边无人,突发急症时拨打120,就存在表达不清,甚至沟通完全中断的可能。一个重要的现实是,根据2021年中国统计年鉴,2020年全国49416万家庭户中,“一人户”家庭已经超过1.25亿,占比超过25%,这意味着每4个家庭中就有一个独居家庭,且近年来老年人和独居青年的占比一直在逐年上升。针对“独居者”急救,该有更全面的预案,更规范的流程,以及更多的社会关注。
“独居者急救”中,科技可以成为“打底”的一环,比如一些城市已经配置的“呼救定位功能”,它可以如南京这起救助事件一样,在呼救中断后,也能让接线员知道大致位置先行派车,为进一步联系公安确定详细地址留下时间和空间,某种程度上用技术抹平人的不确定性。对于电话定位技术,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通信研究所副所长钟晓峰曾表示“类似的技术已经出现20年左右了,没什么技术难度。”关键是政府更加重视,财政予以支持。但目前,在国内很多城市急救体系中这一技术仍是空白,郑州120事件后,健康时报曾随机致电了国内20多个城市120系统,发现超过一半还未实现“120急救定位。”
此外,还应当加强接线员和院前急救人员的规范培训考核,建立常态化的专业培训体系,包括建立医生-民警-消防联动的机制。很多时候,当独居者失去意识,急救人员需要与公安、消防合力完成到户、开门的过程。今年6月4日,甘肃省紧急医疗救援中心调度指挥中心就成功开展了一场“120—110—119”联动的生命接力,迅速救下一位年轻的脑出血独居患者。而这种顺畅也得益于早在2018年该中心就与当地“120”“110”联合签署了《紧急医疗救援联动合作协议》,这为常态化处理此类情况奠定了坚实基础。
最后,在大众层面,无论独居还是可能随时发生“独身”情况的个人,都应当日常做好防范预案,如配备急救包,详细了解居住位置,设置紧急联络人,加强与邻居的联络;提升自救能力,学习海姆立克急救法,摔伤、烧烫伤、心脑血管疾病突发的科学处理方法等。近年来,对于急救科普宣教,《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等文件都部署了“救在身边·科普宣教”等方面工作,但很明显,这依然任重道远。
今天,距离郑州120延误救治事件过去整整一个月,社会方方面面出现了各种反思和调整,而让更规范科学的流程贯穿到从急救体系到每个人的生活管理中,或许才是从根本上减少类似生命悲剧的那把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