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黑奴贸易产生原因(非洲史知识100条之三十八)

黑奴贸易产生原因(非洲史知识100条之三十八)随着18世纪末欧洲废奴运动的兴起,大西洋贸易进入了第三阶段。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末为第二阶段,在这个时期内,由于美洲农业种植园的爆发式发展,使该阶段成为大西洋奴隶贸易的高潮时期;哥伦布于1492年的航行之后,欧洲人开始了对新大陆的探险活动,在原先的贸易之上又增加了从非洲贩卖奴隶的贸易活动。这就是为人所知的从16世纪持续到19世纪中叶的穿越大西洋的奴隶贸易。两种贸易同时进行了差不多四世纪,将数百万奴隶贩卖出非洲。纵观非洲奴隶贸易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5世纪中叶至17世纪中叶为第一阶段,该阶段的奴隶贸易主要被西班牙、葡萄牙、丹麦、荷兰等国垄断;

黑奴贸易产生原因(非洲史知识100条之三十八)(1)

非洲奴隶贸易兴起于阿拉伯穆斯林进入北非后的公元7世纪末,他们把抓来的黑人贩运至阿拉伯国家以及波斯、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等地。

黑奴贸易产生原因(非洲史知识100条之三十八)(2)

在欧洲,14世纪已经有西班牙人贩卖从北非带来的黑奴,随后葡萄牙人也开始了这项贸易。随后的大西洋奴隶贸易迅速发展起来,并兴盛于公元17世纪。

欧洲殖民者主要向三个目的地售卖非洲奴隶:印度洋沿岸国家以及其他亚洲国家、穿越撒哈拉沙漠贩卖至地中海地区、跨越大西洋销往美洲。

成批的奴隶从黑非洲向外部世界的输出大约始于9世纪,这种奴隶贸易主要在沿地中海地区、中东和亚洲部分地区进行。

哥伦布于1492年的航行之后,欧洲人开始了对新大陆的探险活动,在原先的贸易之上又增加了从非洲贩卖奴隶的贸易活动。这就是为人所知的从16世纪持续到19世纪中叶的穿越大西洋的奴隶贸易。两种贸易同时进行了差不多四世纪,将数百万奴隶贩卖出非洲。

纵观非洲奴隶贸易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5世纪中叶至17世纪中叶为第一阶段,该阶段的奴隶贸易主要被西班牙、葡萄牙、丹麦、荷兰等国垄断;

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末为第二阶段,在这个时期内,由于美洲农业种植园的爆发式发展,使该阶段成为大西洋奴隶贸易的高潮时期;

随着18世纪末欧洲废奴运动的兴起,大西洋贸易进入了第三阶段。

1444年,葡萄牙航海家兰卡洛特·德拉各斯乘船驶进了塞内加尔河的入海口。他和他的水手们在河中一些岛上抓了一群非洲人,把他们带走当奴隶使用。从某些方面讲,这次强迫人为奴的事件是一个新动向,它是欧洲人从欧洲帆船航海的传统航线最南端博哈多尔角以南的地方获得奴隶的最初尝试之一,因此它标志着西非海岸居民生活的新时期的开端。

在15世纪后半叶,葡萄牙人从西非沿海贩运黑奴去本国充当家务和农业劳动力,或贩运至马德拉群岛、加那利群岛和佛得角群岛等大西洋岛屿新辟的甘蔗种植园中工作,每年贩奴大约500-1000名。

黑奴贸易产生原因(非洲史知识100条之三十八)(3)

奴隶贸易在西赤道非洲的破坏性作用:

一方面使热带森林的许多小的部落和部族濒于灭绝,使这一广大地区的居民出生率下降、退化甚至逐渐灭种;

另一方面,沿海诸国和内地诸国的上层统治人物参与奴隶贸易,使社会冲突大大激化,结果使这些国家的机构日趋腐化衰落。正是奴隶贸易成了非洲这一地区诸部落和部族大规模迁移的一个主要原因,这种迁移在破坏当地的国家组织中起了很大作用,使一些大的部族分裂为许多人数不多的集团,同异族杂居在一起。

从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美洲奴隶来源从西非迅速转向刚果安哥拉地区。其中至少有两个因素值得提及:第一,圣多美的甘蔗种植园面临巴西的竞争,到16世纪末17世纪初逐步衰落,这意味着几内亚湾本身对刚果安哥拉奴隶的需求减少了;第二,从17世纪初起,葡萄牙人开始在罗安达内地诉诸军事行动,或通过直接掠夺,或通过同当地非洲人的贸易而获得了新的奴隶来源。

奴隶贸易期间,在内地原有商道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沿海通向内地的贩奴商道。沿海各地的贩奴体制不同,主要有三类:1.殖民者直接掠夺的体制,如葡萄牙人在安哥拉;2.沿海中央集权国家由王室垄断贸易的体制,如黄金海岸,贝宁湾;3.商人经营的体制,其典型如西非的比夫拉湾、东非阿拉伯人经营的贩奴活动。

在整个黑奴贸易时期,大国之间为争夺贩奴垄断权及制海权展开了激烈的竟争。16世纪葡萄牙垄断了黑奴贸易。16世纪末,荷兰崛起,击溃葡萄牙主宰丁海上贸易,成为17世纪最大的贩奴国。17世纪中叶是荷兰的极盛时期,这时又开始了英荷间的竞争。18世纪英国成为海上贸易的霸主,也是黑奴贸易的罪魁。

由于跨越大西洋以及其他分支路线的奴隶贸易,非洲人大规模向美洲、中东和欧洲迁移,这成为非洲和世界历史中的重要事件。大批非洲人移居到小亚细亚地区和地中海黎凡特地区,这是非洲人最早向外移民的地区,持续的时间也最长。非洲人随着伊斯兰教的传播,通过陆路和海路到达印度和远东。前往美洲的非洲人最为显著。非洲人与现代美洲各国社会的发展有着长期、密切和广泛的联系,他们在新大陆对几乎每个社会的语言、文化、经济和种族构成方面,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种植园地区,尤其是从美国东南部到巴西东北部沿大西洋和加勒比一带,以及沿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和秘鲁的太平洋沿岸一带的种植业地区。

黑奴贸易及美洲的黑人奴隶制对英国早期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1、积累了资金;2、提供了市场;3、美洲黑人奴隶种植园的产品如甘蔗、棉花等,为英国制糖业、棉纺织业等的发展提供了原料。

美国早期经济发展也得力于黑奴贸易及种植园奴隶制,这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第一,美国直接参与黑奴贸易获得的利润为早期资本主义发展积累了资金,促成了美国工业革命。

第二,大西洋贸易及西印度的奴隶制为美国早期的初级产品提供了市场。

第三,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直接从黑人奴隶制中得到多方面的利益。奴隶劳动产品的低成本刺激了生产的发展。大量使用奴隶劳动而使产品的价格下降到极低的水平。

黑奴贸易对非洲大陆本身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延缓了非洲正常的发展和进步。欧洲人在贩卖奴隶的同时,大量运进外地产品,特别是18世纪工业革命之后欧洲制成品的倾销,破坏了本地工业,使非洲手工业及家庭工业逐步衰落。黑奴贸易带来的直接恶果是种族歧视。1661年,弗古尼亚殖民地议会通过法案规定黑人是终身奴隶。随后,各殖民地纷纷仿效。1781年,荷兰医生、博物学家坎珀认为,非洲人的面部角更接近于猿而不接近于欧洲人。他的追随者怀特声称,欧洲人不但在体质上而且在智力上一般都优于非洲人,企图以此证明黑人是劣等种族,命定要成为优等种族欧洲人的奴隶。

黑奴贸易对非洲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1、对非洲社会生产力起了极大的破坏作用:大量毁灭了生产力的首要因素——劳动者本身,并在非洲内部造成连续不断的政治纷争和军事动乱;

2、奴隶贸易客观上使非洲东西沿海和近海地区的社会经济关系开始发生某些变化:以奴隶贸易为主的大西洋贸易的发展扩大了西非同外部世界的联系,使西非对外联系的主要渠道由撒哈拉商道转向大西洋海上,开始逐渐形成对外依赖的经济布局;

3、种族歧视是黑奴贸易带来的直接恶果。

黑奴贸易产生原因(非洲史知识100条之三十八)(4)

参考书目:1.《非洲史教程》陆庭恩、艾周昌著;2.《非洲通史》中国非洲史研究会非洲通史编写组著;3.《非洲通史》(古代卷、近代卷、现代卷)何芳川、宁骚、彭坤元著;4.《非洲通史简编》(从远古至1918年)杨人梗著;5.《崛起的非洲》顾章义著;6.《非洲的过去和现在》陆庭恩、宁骚、赵淑慧著;7.《非洲简史》王飞鸿著;8.《非洲通史》(1-8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著;9.《非洲国》(英)马丁·梅雷迪思著;10.《非洲简史-从人类起源到种族、宗教与革命》(法)凯瑟琳·科罗里-维德罗维什著;11.《非洲史》(美)埃里克·吉尔伯特、乔纳森·T·雷诺兹著;12.《非洲史》(1800-1918、1918-1967)苏联科学院非洲研究所著。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