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周总理最后一次视察大寨(周总理最后一次视察大寨)

周总理最后一次视察大寨(周总理最后一次视察大寨)在陈永贵的不断发展下,自己所领导的互助组从最初的9户发展为29户,同时陈永贵也因为自己在工作中尽心尽力,带着群众走上富裕之路而成为当时村子里为数不多的党员之一。在互助组的不断努力下,大寨村村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1949年人均占有粮食就达到了568斤,随后陈永贵当选为村党支部副书记,带领大寨人迈上了新的台阶。1946年,刚刚解放的大寨村开始尝试村民互助协作,成立了包括陈永贵在内的15户村民组成的互助组,在县区干部的帮助下,大寨村的互助组从一个发展为两个,陈永贵担任其中一个互助组的领导,从此开始崭露头角。毛主席为何在生日宴会上亲自邀请大寨公社党委副书记陈永贵参加?大寨之所以摇身一变,成为全国农村的典范,和陈永贵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陈永贵出身在一个贫寒的家庭,7岁的时候就开始给地主家放羊、干活,这些悲惨的经历让陈永贵对于剥削阶级有着非常大的仇恨。图丨农业学大寨

周总理最后一次视察大寨(周总理最后一次视察大寨)(1)

图丨陈永贵旧照

前言

大寨,一个位于山西省昔阳县城东南的一个普通山村,在上个世纪红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一时间全国上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农业学大寨”运动。大寨这个普通的山村,在当时俨然成为中国农村未来的发展方向。

大寨是如何从一个默默无名的山村,一时间成为全国上下的焦点?

为何中央上下对于大寨又如此重视,周总理甚至三次陪同外宾到达大寨访问?

毛主席为何在生日宴会上亲自邀请大寨公社党委副书记陈永贵参加?

从普通山村到全国焦点

大寨之所以摇身一变,成为全国农村的典范,和陈永贵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陈永贵出身在一个贫寒的家庭,7岁的时候就开始给地主家放羊、干活,这些悲惨的经历让陈永贵对于剥削阶级有着非常大的仇恨。

周总理最后一次视察大寨(周总理最后一次视察大寨)(2)

图丨农业学大寨

1946年,刚刚解放的大寨村开始尝试村民互助协作,成立了包括陈永贵在内的15户村民组成的互助组,在县区干部的帮助下,大寨村的互助组从一个发展为两个,陈永贵担任其中一个互助组的领导,从此开始崭露头角。

在陈永贵的不断发展下,自己所领导的互助组从最初的9户发展为29户,同时陈永贵也因为自己在工作中尽心尽力,带着群众走上富裕之路而成为当时村子里为数不多的党员之一。在互助组的不断努力下,大寨村村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1949年人均占有粮食就达到了568斤,随后陈永贵当选为村党支部副书记,带领大寨人迈上了新的台阶。

周总理最后一次视察大寨(周总理最后一次视察大寨)(3)

图丨正在劳动的陈永贵

1951年陈永贵有机会前往天津参观,这一次天津之行让陈永贵的眼界大开,他开始思考如何才能让大寨真正的发生改变。大寨村地处山区,虽然不能像平原地区一样使用机械耕种,但只要将山坡上的土地修成梯田,就能给予庄稼生长一个更好的环境,收成也能因此而增加。

从此之后,大寨村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对土地进行加工,日积月累,大寨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53年,在县委的领导下,大寨村成立了以陈永贵为首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在陈永贵的带领下,大寨人开始“大战狼掌窝”,只用了两年的时间就初见成效,粮食亩产产量也达到了349斤,大寨因此成为昔阳县的典型,而陈永贵也因此被受到表彰。

的确陈永贵在农业生产方面有自己一套独特的方法,在集体劳动中,陈永贵能够始终保持一个庄稼人的本色,依靠自己在土地上多下功夫,来使得粮食逐年增产,同时也带动其他人将主要精力都放在以土地为主的农业生产上。

周总理最后一次视察大寨(周总理最后一次视察大寨)(4)

图丨正在劳动的陈永贵

同时陈永贵还十分注重实际情况,采取“三深”“四不专种”“三不空”的耕种措施,充分地利用了群众和土地,让大寨走上了一个新台阶。1956年,昔阳县委提出“学永贵,赶永贵,学大寨,赶大寨”的运动,陈永贵一时间成为农村基层书记的典型,也逐渐被更多的人所熟知。

在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的大庆上,党中央邀请全国各地的先进人物到北京参加活动,陈永贵作为山西省的代表,去往北京同党和国家领导人一同度过这一盛大的节日。在陈永贵从北京回来之后,山西全省开始开展“学永贵,赶永贵,学大寨,赶大寨”的运动,昔阳县委更是提出了“奋战三年,实现全县大寨化”的口号。

1963年,陈永贵等昔阳县干部得到了毛主席的肯定,高度评价了昔阳县干部参加生产劳动的事例,同时号召全国的农村书记都能学习昔阳县干部,积极投身到劳动生产中去。随后山西省召开全省农业生产先进集体单位代表会议,在会议上再一次号召向大寨和陈永贵学习,标志着大寨进入了一个发展和上升的时期。

周总理最后一次视察大寨(周总理最后一次视察大寨)(5)

图丨陈永贵同乡亲们合影

同年夏天,大寨遭遇了一场百年不遇的洪灾,将大寨10年来的成果毁于一旦。当时700多亩耕地被冲毁,400多亩粮田颗粒无收,上千棵果树和价值千元的农具也付之洪流。中央在得知这件事之后,派来慰问团到大寨进行慰问,同时提出要给大寨派发一批救灾物资。

但陈永贵等领导干部谢绝了中央的好意,他们依靠自己的双手重新建立起了家园,在他们的辛勤劳作下,当年的粮食产量达到了21万多公斤,经过计算,洪灾基本没有对村民造成生活上的影响。这一奇迹让大家对于大寨有了更新的认识,开始深挖大寨这一先进典型的深刻寓意。

周总理最后一次视察大寨(周总理最后一次视察大寨)(6)

图丨正在作汇报的陈永贵

1964年年初,陈永贵来到北京,向国务院有关部门汇报战胜自然灾害的情况,陈永贵生动的汇报引起了领导们的重视,随后又被安排在人民大会堂向各界群众代表作汇报。头戴白毛巾的陈永贵走上人民大会堂的讲台,生动地给大家讲述了大寨的建设史,尤其是这其中表现出来的大寨精神,令台下的听众十分激动,报告结束之后掌声久久不能平静。

陈永贵在人民大会堂的汇报在半个月后陆续播出,人民群众对于大寨精神都十分敬佩,全国上下自发地掀起了学大寨的运动。与此同时,毛主席和周总理等国家领导人也被大寨人的精神所感动,对于陈永贵和大寨也更加地关注。

毛主席请陈永贵参加生日宴

1964年年末的人民代表大会上,陈永贵作为山西省代表出席会议,还被选为主席团成员坐在了主席台前。周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到了大寨,这也是第一次正式向全国发出了学大寨的号召。

这次会议召开期间恰逢毛主席71岁的生日,毛主席用自己的稿费在人民大会堂宴会厅安排了三桌酒席,请大家吃顿饭,陈永贵被列入毛主席的宴请名单之中。那一天在会议结束之后,陈永贵像往常一样走出会场,周总理在背后喊他,通知他晚上不用到大灶吃饭。

周总理最后一次视察大寨(周总理最后一次视察大寨)(7)

图丨毛主席同陈永贵亲切握手

陈永贵跟着周总理七拐八拐来到了毛主席休息的地方,周总理告诉他说今天是毛主席的生日,毛主席特地请他来参加生日酒席。当时毛主席已经坐在屋子中等候客人的到来,一见到陈永贵,毛主席握着他的手说:

“永贵好啊!你是农业专家噢!”

当时毛主席带着非常浓重的湖南口音,陈永贵没有听明白,再加上心里紧张,稀里糊涂就“嗯”了一声,毛主席见状知道他没听懂,于是便又重复了一次刚才的话,周总理在一旁帮忙解释,陈永贵这才明白自己闹了个大笑话,赶忙纠正说自己不是农业专家。

陈永贵被毛主席安排同自己一桌,在吃饭的时候,毛主席见陈永贵有些拘谨,不断地对陈永贵说:

“永贵,吃菜,吃菜嘛!”

那一天陈永贵确实在紧张中吃完了那顿饭,事后甚至连当天吃了什么都说不出来。周总理也看出了陈永贵的拘谨,端着酒杯同陈永贵喝了一杯,又提议陈永贵同王进喜、钱学森碰一杯,这才让气氛稍有缓解。

周总理最后一次视察大寨(周总理最后一次视察大寨)(8)

图丨陈永贵参加毛主席生日宴

毛主席问起陈永贵的年龄,陈永贵回答说今年50岁,毛主席一听来了兴致,说:“五十知天命,搞出一个大寨来很好。”陈永贵没有明白毛主席的话,为了不继续犯刚才犯下的错误,陈永贵没敢随便附和,只是不住嘴地笑。

在这次宴会上,毛主席对陈永贵提起了大寨党支部书记贾进财,对他肯于让贤的精神提出了表扬,同时对陈永贵等其他几位劳模嘱咐说:

“你们有了成绩,不要翘尾巴,翘尾巴不好看,要夹着尾巴做人。”

周总理带外宾接受“大寨”教育

20世纪60年代,我们国家刚刚度过了三年困难时期,阿尔巴尼亚由于同苏联的关系恶化,转而向我国求助,还列出了一个庞大的援助清单。对于阿尔巴尼亚的要求,周总理决定带着他们到大寨参观,让他们学会艰苦奋斗和自力更生。

周总理最后一次视察大寨(周总理最后一次视察大寨)(9)

图丨周总理同陈永贵亲切握手

1965年5月,周总理陪同阿尔巴尼亚的客人第一次来到了大寨,山西省有关部门专门组织了厨师和服务员来接待外宾,周总理刚一下飞机,就对陈永贵交代,他带着阿尔巴尼亚的客人是来接受艰苦奋斗教育,给客人们准备“大寨饭”就好,不要铺张浪费。

当天上午,周总理带着阿尔巴尼亚的客人开始参观大寨展览馆,讲解员详细地将大寨的发展历史和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进行了讲解。周总理看了新旧大寨模型对比之后,夸赞这个展览办得好,很有教育意义。

在展览馆中还展出了当年大寨群众使用过的生活用品,周总理特地拿起了一个木枕头,嘱咐摄影师将这些实物进行拍照,将来教育广大的青少年。

周总理最后一次视察大寨(周总理最后一次视察大寨)(10)

图丨周总理陪同外宾视察大寨

参观完展览馆之后,周总理和外宾登上了虎头山,在山上眺望远处的庄稼地,这片土地曾经受到了非常严重的洪灾破坏,如今已经修整完好。大寨人这种勇于战胜大自然的精神受到了外宾的赞扬。

紧接着,周总理同外宾参观了狼掌窝等地,在参观狼掌窝的时候,周总理对大寨人三战狼掌窝的事迹进行了赞扬,同时邀请陈永贵给大家讲述了如何治理狼掌窝。当时周总理十分关心大寨能否顶住像当年一样的洪灾,建议挖出一些排水沟来预防洪水灾害。在从狼掌窝回来的路上,周总理看到田地中沤下的秸秆肥,高兴地对陈永贵说:

“要多施农家肥,土办法就是好。”

周总理同外宾参观的路线,整个一圈下来是四公里,周总理回来之后仍然精神抖擞,走进展览馆再一次看了大寨的模型,陈永贵劝说周总理休息一会,周总理笑了笑说:

“我们只看了三分之一,可惜时间太短了。”

周总理最后一次视察大寨(周总理最后一次视察大寨)(11)

图丨周总理陪同外宾视察大寨

中午吃饭的时候,按照周总理的指示,给外宾们准备的都是大寨的家常饭,周总理啃着窝窝头,喝着小米稀饭,非常满意地说:

“这个饭很好吃。”

席间周总理接着大寨精神,为外宾们介绍了中国人艰苦奋斗的历程,来启发阿尔巴尼亚要自己更生,不能单纯依靠外援。谈到水利问题的时候,周总理问大寨的干部如果遭遇大旱怎么办,水源问题怎么解决。随后在周总理的帮助下,大寨拥有了第一台抽水机。

吃过午饭之后,周总理同外宾来到了郭凤莲家,见到了郭凤莲的姥姥,老人家问周总理从北京来走了几天,要不要在大寨住几天再回去。周总理笑着回答说,家里还搁着工作呢,不能住了,今天就要回去了。

周总理最后一次视察大寨(周总理最后一次视察大寨)(12)

图丨大寨“铁姑娘”郭凤莲

郭凤莲的姥姥将窝窝头递到了周总理的手中,周总理接过来分给外宾一半,自己拿着另一半津津有味地啃了起来。临行时,周总理嘱咐郭凤莲,一定要照顾好老人,让老人过一个幸福的晚年。郭凤莲的姥姥在周总理走了之后说:

“总理实在不像个当官的,问长问短,可亲热哩。”

下午周总理带着外宾又走访了几户人家,在同当地干部座谈会的时候,周总理肯定了大寨的成绩,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期望。临行时,来自阿尔巴尼亚的外宾同大寨干部相互赠送了礼品,同时表示一定要向中国人民学习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用来建设自己的国家。

1967年,周总理和陈毅陪同越南总理再一次来到大寨,繁忙的工作让周总理头上的白发增加了许多,但周总理依旧精神不减。当周总理一行人再一次登上山坡眺望大寨的时候,发现田地比以前修整得更加平整,还修了蓄水池,周总理不禁感叹:

“变化真快呀,同我第一次来的时候大不相同了。”

周总理最后一次视察大寨(周总理最后一次视察大寨)(13)

图丨周总理视察大寨

在上山的时候,陈永贵要搀扶周总理上山,周总理无论如何也不肯让人搀扶,还对陈永贵说:

“大寨精神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我要用大寨精神参观大寨,自己走!”

当天的饭菜照例是“大寨饭”,在吃过饭之后,周总理将自己吃剩下的半个窝头用手帕包好,装在口袋里带回去吃,他还特地带了一些村民们制作的烤饼,说带回去给中央首长们尝一尝。

“只要我身体好,一定还要来大寨。”

1973年4月,周总理夫妇陪同墨西哥总统夫妇再一次来到大寨,这也是周总理一生中最后一次访问大寨。在周总理一行人来到大寨之后,同村民们亲切握手,在人群中,周总理一眼就认出了曾经见过的老贫农,隔着人群同他握手,还连声说着:“我认得你,我认得你!”

周总理远远看到虎头山上已经长满了绿油油的树,听说大寨人这些年在农业生产上的创新,周总理亲切地对陈永贵说:

“我都不敢认大寨了,大寨变化真大啊,你们干得好啊!”

周总理最后一次视察大寨(周总理最后一次视察大寨)(14)

图丨周总理第三次到大寨视察

随后周总理来到休息室休息,服务员将热毛巾递给周总理,周总理简单地擦了擦,正当服务员要将毛巾在涮一涮的时候,周总理制止了她:

“不用了,要注意节约用水,山区的水是宝贵的!”

大家休息一会之后,周总理同外宾开始参观,途中他向外宾介绍自己前两次来大寨时看到的情况,当时的环境还远不如他们看到的。当周总理陪着外宾要登上虎头山的时候,陈永贵提醒周总理可以坐车,盘山路已经修好了。周总理摆摆手说:

“不坐车了,到了大寨就得有大寨精神,发扬大寨精神爬山吧!”

走在上山的路上,周总理指着山下的梯田和新农村,详细地介绍着大寨这些年来的变化,邓颖超在一旁开玩笑说,总理都成了大寨的解说员了。周总理笑了笑说:

“我来大寨三次了,对这里的情况还是了解的。我有说的不对的地方,永贵同志可以补充嘛!”

周总理最后一次视察大寨(周总理最后一次视察大寨)(15)

图丨周总理看望大寨村民

听完周总理的讲述,墨西哥外宾对大寨精神大为赞扬,表示大寨不但是中国人民学习的榜样,同时也是墨西哥的榜样。周总理回应说:

“第三世界各国人民都有自己的长处和榜样,我们也要向墨西哥人民学习。”

山路越往上走越陡,陈永贵走习惯了山路,走起来非常快,当时周总理已经75岁,而且身患重病,对走在前面的陈永贵说:

“走慢些,总理不是10年前的总理了。”

到了一处小石坡,周总理尝试着抬腿跨过去,可是没有成功,于是他回头对陈永贵说,让他来扶一把。在陈永贵的帮助下,周总理登吃力地登上了石坡。

站在虎头山上,周总理环顾整个大寨,发现大寨村周围的几个村都变了样,就问陈永贵这几个村用了几年发展起来,当初为什么会落后。陈永贵详细地将情况说明了一番,还说大寨如果不注意,就被这几个村子超过了。周总理听完高兴地说:

“差不多,超过了,那我就高兴了。”

周总理最后一次视察大寨(周总理最后一次视察大寨)(16)

图丨大寨“铁姑娘”郭凤莲

当周总理一行人走到一处雨水常年冲刷的山崖时,周总理问郭凤莲:

“你说是水的力量大,还是人的力量大?”

郭凤莲不假思索地说是人的力量大,周总理故意说自己觉得是水的力量大,水能将石头冲出一道渠,郭凤莲反驳说水冲了几千年才冲成那个样子,人只用了几年就整治了狼窝掌。周总理欣慰地说:

“这就对了,青年应该懂得这个道理,毛主席说‘世间一切事务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

按照惯例,周总理带着外宾到村民家拜访,这一次他又去看望了郭凤莲的姥姥,还问老人家是否记得自己,郭凤莲的姥姥激动地说“记得,记得!”

郭凤莲给大家端上了窝窝头,让周总理一行人尝尝,郭凤莲的姥姥说:“买的东西,不如自己做得好吃。”周总理听完哈哈大笑,将随行的一行人都逗乐了。临行前,周总理握着郭凤莲姥姥的手说:

“以后有空我再来看望你。”

周总理最后一次视察大寨(周总理最后一次视察大寨)(17)

图丨周总理和大寨人在一起

吃过午饭之后,邓颖超专门去看了狼掌窝,周总理说,到大寨来不去看狼掌窝,就不能算来过大寨。虽然当时周总理身患重病,但他吃过午饭后安排外宾休息,自己同当地干部进行了长时间的座谈,直到离开大寨的时候,周总理一刻都没有休息过。临行前,周总理感慨地说:

“10年以后,你们的变化就更大了,可惜我老了,是不会有希望再来啦!”

陈永贵代表村民们恳求说,希望过五年周总理再回来看看。临别时,周总理对前来送行的大寨干部说:

“只要我身体好,一定还要来大寨。”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