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海豹睡觉时样子(也许有一天无路可退)
斑海豹睡觉时样子(也许有一天无路可退)北京长安大饭店秦乐宫餐厅饲养的斑海豹“欢欢”,2012年2月死亡前,它的一只眼睛已经变成“白内障”。2011年拍摄于天津动物园。这只斑海豹的一只眼睛已经无法睁开。在这里,它饿着肚子为动物园带来盈利,游客们花5元钱买一小段带鱼用竹竿“钓喂”它,竹竿在空中晃啊晃,饿极了的斑海豹会一跃而起,连鱼带竹竿拽到水里。2011年3月,盘锦保护斑海豹志愿者协会救助了一只被渔民误捕的小斑海豹,志愿者们为它取名“小花妞”。通常情况下,渔民误捕斑海豹后,会通知相关救助人员,在确认斑海豹没有受伤及有能力独自生活后,它们会被放归大海。在水中露出半个头的斑海豹。斑海豹们是水中“健将”,它们游泳的时速可达14至90千米,一般可下潜至水下100到300米。斑海豹们喜欢集体在岸滩上休息、晒太阳,由于在陆上行动笨拙,它们通常不会离开岸边太远,并且会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一旦发现敌情,它们会迅速滚入水中,逃之夭夭。
斑海豹是唯一一种能在中国自然海域内繁殖的 鳍足类海洋哺乳动物,辽东湾也是斑海豹 在中国境内唯一“选中”的繁殖地,这两个“唯一”,让斑海豹和辽东湾这片土地之间,多少生出些“惺惺相惜”的意味。然而,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的大肆扩张,斑海豹的栖息地节节后退。也许有一天,它们将无路可退。
春日的阳光里,一只斑海豹慵懒地侧卧在海中礁石上休憩,它昂起头看着旁边几只振翅欲飞的海鸥,脸上似乎带着些许笑意。这原本属于斑海豹们的静好时光,正在被来自人类的威胁鲸吞蚕食。
刚出生的小斑海豹,全身覆盖着白色的细长绒毛,大约半个月后,它们的皮下脂肪逐渐形成,白色的绒毛也开始慢慢脱落,经过10天左右的时间,它们就会换上跟妈妈一样短、粗、硬、光亮而有斑点的新毛。
在水中嬉戏的斑海豹翘起尾巴,给自己添上了两只“耳朵”,看上去好像一只可爱的兔子。
2011年3月,盘锦保护斑海豹志愿者协会救助了一只被渔民误捕的小斑海豹,志愿者们为它取名“小花妞”。通常情况下,渔民误捕斑海豹后,会通知相关救助人员,在确认斑海豹没有受伤及有能力独自生活后,它们会被放归大海。
在水中露出半个头的斑海豹。斑海豹们是水中“健将”,它们游泳的时速可达14至90千米,一般可下潜至水下100到300米。
斑海豹们喜欢集体在岸滩上休息、晒太阳,由于在陆上行动笨拙,它们通常不会离开岸边太远,并且会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一旦发现敌情,它们会迅速滚入水中,逃之夭夭。
2011年拍摄于天津动物园。这只斑海豹的一只眼睛已经无法睁开。在这里,它饿着肚子为动物园带来盈利,游客们花5元钱买一小段带鱼用竹竿“钓喂”它,竹竿在空中晃啊晃,饿极了的斑海豹会一跃而起,连鱼带竹竿拽到水里。
北京长安大饭店秦乐宫餐厅饲养的斑海豹“欢欢”,2012年2月死亡前,它的一只眼睛已经变成“白内障”。
健康的斑海豹,有着漆黑晶亮的双眸,它们的眼睛很灵动,会流泪,甚至会表现疑惑、忧伤、感激等各种情绪。
环保志愿者2011年4月在盘锦六道沟拍到的一幅温馨画面——两只丹顶鹤,两只黑嘴鸥,以及一群在岸边休息的虎头虎脑、闲适安逸的斑海豹。
辽宁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景致,拍摄于2011年9月,远处的海面上隐约可见油田的钻井平台。
撰文/任娴颖
供图/盘锦保护斑海豹志愿者协会 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