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 卓琳答应嫁给邓小平 但提出一个条件:1939年 卓琳答应嫁给邓小平 但提出一个条件
1939年 卓琳答应嫁给邓小平 但提出一个条件:1939年 卓琳答应嫁给邓小平 但提出一个条件1969年10月,邓小平被下放到江西省新建县拖拉机修造厂,卓琳和继母夏伯根也随他到了那里。邓小平被分配干钳工的活,卓琳则被安排去拆线圈。当时邓小平已经是65岁的老人了,但他总是站着干活,卓琳让他坐着干,他却不肯,他说:“我一坐下就起不来。”夏伯根这才放心,高兴地说:“我就知道你不会,你和她们不一样!”“文革”爆发后,邓小平也受到了冲击。当时很多人为求自保,都主动和自己的亲人“划清界限”,导致家庭四分五裂。夏伯根担心卓琳也会跟邓小平提出离婚,于是嘱咐她说:“卓琳啊,你可要清醒哦!你们夫妻这么多年,你应该是了解他的,你可别犯糊涂哦!”卓琳和夏伯根卓琳回答说:“我是了解他的,您放心吧!不会的!”
邓小平一家合影
这样一来,邓小平本就不太多的工资就有些不够用,但卓琳总是尽力地保证丈夫的生活,邓小平喜欢喝茶,每年春天龙井新茶下来以后,卓琳都要精打细算,给邓小平买上两斤龙井,上午和下午给他各泡一杯,邓小平喝完的茶根,卓琳接着喝,从来不泡新茶。
邓小平喜欢一大家子十几口人一起吃饭。在三年困难时期,卓琳为了保证丈夫能吃好一点,要他单独吃,但邓小平不干。于是卓琳就派女儿邓楠陪邓小平吃饭,但没过多久,邓小平又坚持要和大家一块吃。
卓琳只好每顿饭单独给邓小平炒一个菜,但这个菜也往往让邓小平在吃饭时给大家分掉了,最后卓琳没办法了,只好让大家都吃一样的,也不再特殊照顾邓小平了。
“文革”爆发后,邓小平也受到了冲击。当时很多人为求自保,都主动和自己的亲人“划清界限”,导致家庭四分五裂。夏伯根担心卓琳也会跟邓小平提出离婚,于是嘱咐她说:“卓琳啊,你可要清醒哦!你们夫妻这么多年,你应该是了解他的,你可别犯糊涂哦!”
卓琳和夏伯根
卓琳回答说:“我是了解他的,您放心吧!不会的!”
夏伯根这才放心,高兴地说:“我就知道你不会,你和她们不一样!”
1969年10月,邓小平被下放到江西省新建县拖拉机修造厂,卓琳和继母夏伯根也随他到了那里。邓小平被分配干钳工的活,卓琳则被安排去拆线圈。当时邓小平已经是65岁的老人了,但他总是站着干活,卓琳让他坐着干,他却不肯,他说:“我一坐下就起不来。”
当时卓琳患有高血压和心脏病,身体很不好,上楼时都需要一手扶栏杆,一手让邓小平拉着。而夏伯根年事已高,邓小平作为三人中最“强壮”的劳动力,便独自挑起了家务劳动的重担,劈柴、生火、扫地等活,都是他一个人干。
邓小平、卓琳和夏伯根在江西
不久以后,邓小平的工资停发,每月只发20元的生活费,为了给几个在外地的孩子多省些钱,邓小平夫妇的生活水平明显降低了,邓小平原来爱抽的“熊猫烟”不抽了,改为“前门烟”,爱喝的酒也降成了普通酒。卓琳为了改善丈夫的生活,学会了酿米酒和做豆瓣酱。
后来邓小平又提议说:“咱们种菜吧!”于是他们开辟了一块菜园,向农民要来茄子、辣椒等种苗栽上,精心管理,几个月以后,菜地长得青葱翠绿,结出了丰硕的果实,邓小平夫妇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正是靠着这种弥足珍贵的温情,靠着妻子的精心扶持,邓小平乐观地走过了政治生涯中那段险恶的光阴。
粉碎“四人帮”以后,邓小平一家在1977年搬进了北京景山后街米粮库胡同一个普通的院子,在这里,卓琳陪着邓小平度过了生命中最后的20年的时光。
邓小平和卓琳
院子里有两棵松树,枝叶交织,难分彼此。儿女们认为,这两棵树象征着邓小平和卓琳相依相伴,又因两人同属龙,这两棵树便被命名为“双龙树”。
晚年的邓小平患上了帕金森症,行动能力和表达能力受到影响,但他在精神上依然非常依恋卓琳。有一次,邓小平坐在沙发上忽然叫卓琳,家人赶快把卓琳找来,此时的邓小平表达有些困难,不能说太多的话,他紧紧握着卓琳的手不放,一起坐了很长时间。
1997年2月19日,邓小平告别了陪伴自己58年的妻子,安详地走了。邓小平去世后,卓琳把孩子和亲戚家人们召集到一起,动情地说:“你们的父亲去世了,他这一生都是为了这个国家,都贡献给了国家,我们作为他的亲人,也要像他那样,不要给中央提非分的要求,只能低于中央的标准提我们的意见。”
邓小平和卓琳
在卓琳的安排下,邓小平的丧事从简,她在家里没有设灵堂,只是将邓小平的书房简单布置了一下,以方便亲友悼念。邓小平办公桌上的台历定格在1997年2月19日,每逢这天,卓琳和儿女们齐聚院子里致悼,寄托对丈夫的思念。
邓小平去世后的第12天,卓琳乘坐飞机将他的骨灰投向了大海,她眼含热泪,用颤巍巍的双手捧起邓小平的骨灰,久久不忍松开,她一遍又一遍地唤着邓小平的名字……
“到香港自己的土地走一走,看一看”是邓小平的一个心愿,1997年7月1日,卓琳代表邓小平参加了香港回归盛典。庆典当天,当香港特别行政区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向在场的每一位郑重介绍卓琳时,整个大厅掌声雷动,热烈的掌声表达了人们对邓小平和卓琳发自内心的敬意,卓琳激动地说:“老爷子,香港回归了,你含笑九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