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坎坷往事(知青那些年那些事)
知青坎坷往事(知青那些年那些事)我们七名男知青被安置在饲养场门前一大低矮的大土屋里,睡一大通铺,女知青就住在隔壁一间小屋。十个学生组成一个知青点,我是唯一的共青团员,自然被任命当了点长,开始担负起知青们的日常管理和思想工作。 第二天上午,我们顺利到达目的地高台县,少许逗留片刻,下午,紧接着参观了高台县烈士陵园,聆听老红军讲述西路军,第红五方面军将士们在高台与国民党马步芳军队浴血奋战的悲壮与惨烈,算是上了一堂深动的红色革命教育课。就在当天下午四点钟,有一挂大马车停留在县委大院门口,我们跟随着赶车的老乡,坐在马车上,它同样承载着我们的行李,穿过一条坎坷僻静,漫长,白杨树遮盖的乡间小路,将我们送到了南华公社礼号大队第一生产队,一个全村只有二十三户人家的偏僻小村庄插队锻炼。 那年三月,春寒料峭,高中毕业之后,我作为知识青年,在一片“热烈欢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欢呼声中,打起背包,背着行囊,与许多同学一道与父母亲人在火车站道别后,
我的知青生活 华遵山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如火如荼,波澜壮阔,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创举.我參加了,我就在其中。
——题记
知青! 那些年,那些事!……
那年三月,春寒料峭,高中毕业之后,我作为知识青年,在一片“热烈欢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欢呼声中,打起背包,背着行囊,与许多同学一道与父母亲人在火车站道别后,就在即将依依不舍离开亲人,离开这座美丽的城市去很远的地方插队锻炼,就在列车缓缓开启的那一瞬间,一刹那,隔着车窗玻璃,偷眼望了一眼父母的泪眼,乘坐一列缓缓西行的绿皮知青列车,去了我要插队的张掖地区高台县南华公社礼号大队…..
列车一路高歌猛进,多半儿是在荒无人烟的河西走廊风驰电掣般地行进着,将铁路两旁的树木,村庄远远甩在后边,一路向西,向西,途经许多村庄,小站 ……
映入眼帘的是满目荒凉的戈壁沙滩,还有偶尔在旷野上奔跑的野兔子,骆驼草,白杨树,红柳,沙枣树。我在心里顿时凉透了许久,望着窗外荒凉的一切,我在心里喃喃地问自己,这难道就是我要去插队的地方吗!列车行程一天一夜。
第二天上午,我们顺利到达目的地高台县,少许逗留片刻,下午,紧接着参观了高台县烈士陵园,聆听老红军讲述西路军,第红五方面军将士们在高台与国民党马步芳军队浴血奋战的悲壮与惨烈,算是上了一堂深动的红色革命教育课。就在当天下午四点钟,有一挂大马车停留在县委大院门口,我们跟随着赶车的老乡,坐在马车上,它同样承载着我们的行李,穿过一条坎坷僻静,漫长,白杨树遮盖的乡间小路,将我们送到了南华公社礼号大队第一生产队,一个全村只有二十三户人家的偏僻小村庄插队锻炼。
我们七名男知青被安置在饲养场门前一大低矮的大土屋里,睡一大通铺,女知青就住在隔壁一间小屋。十个学生组成一个知青点,我是唯一的共青团员,自然被任命当了点长,开始担负起知青们的日常管理和思想工作。
记得来到生产队的第二天,就在社员们收工回家的那天晚上,村里专门为我们知识青年召开了忆苦思甜会,请了村里一位德高望重老人,村里的晚辈们都亲切地管他叫陈三爷爷,我们都集中坐在我们居住的大土坯房里的土炕上,地下的一条长长窄窄的凳子上坐满了赶来凑热闹、看往知青的村里娃和小媳妇大姑娘。
一盏煤油灯在昏暗的土屋里一闪一闪地,发出了一点点局部微弱的光亮,我们坐在炕头上,眨巴着眼睛,倾听着那位世纪老人用心给我们讲述家史、村史、翻身史,大家习惯性地端着笔记本,认真记录着,神情非常专注。
听得出来,有时候,当这位老人在讲到心情激动时,就会冷不丁儿地把1960年过后,全国人民受饥挨饿的情景,与万恶的旧社会贫下中农给地主老财当牛做马受压迫紧紧联系在一起,他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向我们重复着同样的话题,这时候,他旁边就坐着一位头脑十分清醒者,就会时不时使劲儿晃摇他的胳臂,示意他不能这样说下去,这个人就是队长陈聪辉。当然,在坐的大家都知道,他即便是说错了也没关系,不会上岗上线,因为他出生贫穷,祖孙八代都是贫农。
那天晚上,屋里头弥漫的一阵阵从庄户人家里走出来的人们身上固有的炕烟味儿,还有从饲养场的墙缝里串出来的牲畜的尿骚味儿。
从那时候起,我们便成了新时代的农民,从那以后,每天,我们和村里人一起下地劳动。
春天扶犁播种,学着老乡的样子,弯腰撒下肥料,播下希望的种子。
夏天骄阳似火,我们头顶烈日,锄草、施肥,灌溉农田,秋天收割麦子、玉米、大豆。打麦场上呈现出一片丰收的景象。农闲时,一起参加农田基本建设大会战,握住铁锹,跳入阴沟,挥汗如雨,排阴治碱,我充当是战地土记者。
冬天凌晨,我们会伴随着上工的钟声起得特别早,去饲养场牵上一头牛,套在大轱辘车上,顶着河西走廊凌冽的寒风,紧跟着老乡们的拉沙的队伍后边,朝着长满沙枣树与红柳的沙漠地带行进,然后一趟一趟地往东麦地里拉沙。无论是春夏秋冬,晚上收工后,守候在昏暗的煤油灯下,会计登记工分,然后,我担任夜校老师,教村里人读书识字,解读报刊社论,一起批林批孔,唱革命样板戏。
阳春三月,乡村的白杨树,枝干泛绿,村边灌溉小渠不再干枯,引来河水轻轻流淌,一片生机盎然;夏日的乡村,雨过天晴,湛蓝的天空,白云飘飘,空气清新,麦田里的蟋蟀清脆的鸣叫,蓄水池里的青蛙欢叫声此起彼伏,树梢上偶尔传来的麻雀叽叽喳喳的欢唱着,这些来自来自乡村的生命之声混合在一起,就像弹奏着一曲美妙午夜农村的交响曲。还有我们喜爱的知青之歌时时响彻在我们耳畔,伴随我们度过了插队落户的每一天。
秋日的黄昏,乡村的晚霞更加绚丽多彩、从庄户人家厨房顶上的烟囱里冲出的袅袅炊烟进而缓缓向天空蔓延扩散,远远看去,不乏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而越到午夜蚊虫飞奔狂舞,我们被叮咬的无处躲藏,浑身疤痕累累,瘙痒难忍。
而每到严冬季节,枝叶干枯,河沟结冰,站在知青屋后边一条阴沟旁的小路边,举目眺望,看不到什么诱人的景致,映入眼帘的只是冬日里的一片荒凉,它无不时时刻刻地渗透在我们心里,让我们从内心深处重新体味凄凉的真正含义。
冬日的夜晚,乡村万籁俱寂,地里没事可做了,每到这个季节,庄户人家的男人们,就会守候在各家的土屋里,让婆姨们熬上一锅米汤,里边填充少许的蚕豆,炕桌上放上几个二道磨面做成的黑面馒头,然后再摆上一盘自己家里制作的胡萝卜白菜混合咸菜,老婆孩子热炕头地围坐在一起,呼啦啦地吃着喝着,仍凭额头上的汗珠随意流淌跌落,他们毫不惬意,让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满足感从庄户人心底深处自由迸发。
太阳出来了,男人们就各自走出家门,几个男人围靠在村头边一处矮小的土墙旁边,嘴里不断哼哼上几句不加任何修饰的老式秦腔调儿,婆姨们则自发地围坐在村边一棵大柳树下,一边纳着鞋底,一边家长李短,啧啧不休,村里的大小新闻都在这里传播着。满脸粗糙,穿着开裆裤,红红脸蛋儿小孩儿们,在一边淘气玩耍着。
同样,在后来一排新建的知青小土屋,土炕上堆放着起床后不用叠好的被褥,把赤裸的腿脚伸进暖烘烘被窝,让一首首唱起来的悲悲切切知青歌曲从小屋里不断传出:它们的歌名叫做《八哥的爱情》
八哥,八哥,我爱你,
你的心是铁打的,
我俩的爱情永不忘,
白杨树下双双坐……
也有过经过改编过南京知青歌曲之后,唱起来又是耳熟能详朗朗上口的《兰州知青之歌——从兰州到高台》
从兰州到高台,
千里路途多么遥远,
离开了父母开了家乡,
我插队到高台
昨夜晚,我又梦见,
妈妈来到我身边,
双手抚摸着孩儿的笑脸
泪水流成了河
看儿往日多么健康,
如今我儿多么可怜,
吃不完的窝头,
修不完的地球
何时才能出头!……
在我们心中缓缓流淌着,抚慰着我们那一片苦涩的心田。
现在回想起来,在乡下插队的日子里,我们曾经志向远大,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我们曾经追求过进步,热气腾腾的牛粪味浸泡着我们的灵魂,艰苦的劳动锻炼了我们的意志,我们学会了自食其力,我们学会了自己管理自己。我们曾着力想从思想上,行动上和那里的贫下中农打成一片。
我们吃着村边那口下雨时,流淌到涝坝里的蓄水,水面上时常漂浮着树叶和草棍,漂浮着驴粪蛋、羊粪蛋,还漂浮着一些叫不出名堂的乱七八糟的东西,水中还有蝌蚪、癞蛤蟆;每天我们就会撇开这些草棍、树叶、驴粪蛋和羊粪蛋,一勺、一勺地把水舀满铁桶,再一步一步艰难地沿着崎岖的小路,跨过地沟边的浮桥 把水抬回知青点。经过一夜的时间,泥沙沉淀到桶底,上面的清水便用来刷牙、洗脸、做饭。
喝着那里的水,肚子胀的像鼓一样,排起屁来一个接着一个,连续不断,即便这样,谁也不笑话谁,村里人说,这叫换水土。以后这种现象便越来越少,我们和贫下中农距离却越来越近,完全打成一片,融入一体啦!
七十年代的河西走廊,农村生活条件极为艰苦,农民吃着是救济粮,我们穿着绿军装,大家喝着涝坝水,住的都是茅草房,我们闻惯了乡村里的土腥味儿,时间长了我们身上都有这种味儿,其中还有浓裂的汗腥味儿,焦躁的炕烟味儿,以及牛马牲畜的臊臭味,总之,很让人产生麻醉之感。哪里的冬天极其寒冷。早晨上工,下地干活是一件极为痛苦的事情,望着寒冷我们畏畏缩缩,渐渐地,我们劳动的热情逐步衰退了。
再到后来,到了数九寒天的凌晨,任凭队长把上工的钟声敲得粉碎,无论这样的钟声会持续多久,我们都假装昏昏欲睡,不想从暖暖的被窝里爬起来,继而,再一头扎进冰冷的田野里去劳动,都想着法儿裹在热被窝里,在炕头上多缩倦一会儿。尤其到了每年十二月底与一月份交替的那个时节,也就是快过春节的时候,我们那里就会出现狂风大作,飞沙走石的风沙天气,为了时时躲避冬日里刮来那一股股持续不断,极为恐怖且沙沙作响寒风侵袭。
到那时,最想逃避劳动又能保证工分不受损失两全齐美的办法,就是看谁能很荣幸地被生产队抽调出去,参加生产大队里组织的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节目排练,如果能跳上一支农业学大寨的舞蹈,或表演一段革命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片段,唱一曲《红灯记》段子,这样一来,既能保证生产队不扣工分,又能确保不再遭遇哪股来自冬天里祁连山脉,吹过一阵阵寒风的肆屡般的侵袭。
但是,即便是我们参加排练节目,也要背负一定压力,越到临近春节,演出时间迫近,排练节目到了非常时期,我们必须不同于往常一样,一定要多挤出一些时间,在礼号小学那间四壁透风的教室里加紧练习或最后的彩排。记得有一个寒风刺骨夜晚,我们全体宣传队员被大队党支部书记陈立新命令式地仍然集中在礼号小学那一间破旧的、四壁透风教室里,在昏暗的煤油灯星星点点,稀稀疏疏的照耀下,加班加点一遍遍地练习节目。
当时,已是午夜时分,我刚刚舞过我所担当舞蹈《阿瓦人民唱新歌》的节目,又与同学张丽一起领唱了给于舞蹈《藏族人民纵情歌唱》的前奏曲之后,与方维维,黄 青,张 丽,刘淑华,尹建成,安 然、赵志欣、徐耀辉 吴光源等一共十名知青,伴随着我们自己在嘴了哼哼的曲子连续跳过了三次舞蹈。
跳过这两支舞蹈之后,已是零点时分,感觉太困倦,太疲乏了,我就裹着临下乡插队时,父亲送给我的那一件时髦的、抵御风寒的藏蓝色棉猴儿大衣,非常困倦而贪婪地挤坐在那一处,把空汽油桶当做火炉的旁边,一会儿工夫就憨憨地进入了梦境,那时炉火正红。
好多知青都相继挤坐在一条条长板凳上东倒西歪地似睡非睡了。
也不知过了多久,等着坐在我身边的三队的一名知青喊着我、推着我,搡着我、等我梦醒之后,发现我的那件时髦的棉猴儿大衣的右下角的棉絮里,冒着一丝丝的灼热火光,也同样伴着一缕缕呛人烟味儿。我意识到,裹在我身上的那件时髦的棉衣着火了,我心急火燎地赶紧端起地下放的一盆脏水,撩在着火的棉衣上,衣服上的火种是扑灭了,却陡然发现,一个被炉火烤烧过的大洞出现在眼前,顿时,这间教室里弥漫着一股浓浓的刺激呼吸道的焦躁味儿,竟然让人一时呛的喘不过气来,惹得咳嗽声此起彼伏。迷糊睡觉的宣传队员们被烟雾呛清醒了。
正在这时,就在睡意朦胧中,我们依旧听到我们大队党支部书记陈立新那个熟悉的声音,他拖着一腔只有在批斗四类分子大会上惯用的高八度,站在教室门口,当着大家的面儿训斥般地,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这样的一句话儿;“今天晚上,你们哪怕把眼睛熬成鸡屁股,也要把节目拿出来,拿不出来谁都不能回去。”我们看到,还象往常一样,看见他时常长满全脸胡须的,那张古铜色的脸盘上,肌肉一雏一雏的,他站在教室最中央,在哪里崩着一张永远是阶级斗争的脸谱,然后,脸上密布着阴沉沉的表情。看着他重复这几句话儿时严肃的表情,听着他不置可否的坚定语气,知道他已经非常着急,非常生气了。他冷不丁儿,在说话间突然蹦出的这几句话儿,你连想都想不到啊,说出的这几句话,使用的这个语句,让我们又忍不住地嗤嗤偷着笑起来,就觉的说出的话,满都是这么个理儿,可用的词句儿有点儿太粗俗了,简直太不够文明了,当时参加排练节目的宣传队员,差不多都是来自城里的男女知青。
那时候不够开放,听了这句话,女知青们脸色泛红了,男知青脸上出现了红晕,虽然那样,但仔细想来,书记讲的话丑理端。他说这话时,已经是凌晨一点多钟了。
在他说这句话的时候,我们心里都十分清楚,距离演出时间还有两天时间了,但我们也知道,我们的舞蹈还跳的很乱,有些人的动作仍旧还很不协调。我们如释重负般地又继续排练了,那时候没有录音机辅助伴奏,排练条件极为艰苦,记得,在教室上空高高悬挂一盏孤零零的柴油灯,在寒风中摇曳着,光束一闪一闪着,它虽然不能满足整个教室的光亮度,但它却极力闪烁着自己微弱的光芒,还是用最微弱的光芒照亮着那个唯一的空间,同时也照亮了我们无比苦涩的心田。
在大队党支部书记陈得银的敦促下,经过一番艰苦的排练,我们组织的一台文艺节目,终于在大年三十晚上,在柴油灯光照下的一个临时搭建的简易舞台上如期上演了,几个村里人都来观看我们的演出,台下人头攒动,树杈上,房檐上都挤满了观看的庄户人,首场演出,我们精神饱满,节目一个接着一个在台上表演,我们的演出受到了贫下中农的一致好评。之后,我们演遍了大队,公社,还应邀到县里巡回演出,路过县城赶集、办年货的十里八乡的庄户人都来了,开放式的戏台下边,原本是一片空旷的地方,却被自发赶来观看演出的人群拥挤着水泄不通,我们的演出盛况空前,庄户人兴趣盎然,他们笑逐颜开。
大队党支部书记陈得银脸上也露出了满意的微笑。那时候,中央电视台没有举办过春节联欢晚会,更没有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歌坛上没有出现阎维文,刘和刚,蒋大为,王宏伟,也没有李谷一,宋祖英,毛阿敏,韩红,什么叫做是kTV,大家没有概念,娱乐生活极为匮乏。
那时候,是全国上下大唱特唱革命样板戏的年代,如果不唱不表演这些,就会被推到阶级斗争的高度去认识,就会被上纲上线,就会在灵魂深处爆发革命。要不然就是高唱农业学大寨,除此,没有什么新的东西。
那时候,我们在农村插队当知青的时候,常常能听得到的是当时很流行马玉涛演唱的《马儿呀,你慢些走》《老房东查铺》,要不然就是在革命歌曲集里找到的《延边人民热爱毛主席》《我们的书记下乡来》,还有就是那些那几曲悲悲切切且充满凄凉的能抒发我们知青情感的歌曲。
这几首歌曲几乎每天都无休止地在年轻的庄户人和知青中传唱着,时时回响在我们耳畔,久久停留在我们心间,伴随我们度过那个年代。
下乡插队两年多的时间里,每年冬天,我都被抽调去参加文艺节目排练演出,用这样的方式躲避着冬日的风寒,一直持续到回城工作。
记忆中 就在那个难忘的1976年8月,我很荣幸地填上了招工表,在即将离开知青插队生活的一时间,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连忙打点简单的行李,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兰州,将这个好消息告诉给父母,那年我20岁。
那年初秋天的一个下午{1976年9月9日},我正在居住的梅花池家里聚精会神地收听刘兰芳播讲《岳飞传》,就听到在父母亲工作的钢铁厂的高音喇叭里,忽然传来了男广播员用异样低沉的声音反复呼叫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接着便是哀乐声阵阵回响,我预感到肯定是又出什么大事,但并没有感到害怕,对于哀乐我们已经有了“免疫力”,因为在这之前,那一年的1月8日,周总理去世,7月6日朱德委员长去世。
记忆里的1976年我们似乎是在一遍又一遍的哀乐声中度过的,那悲怆的哀乐让我初次体验到了什么是生命中最压抑的心境。我停止了继续收听广播,推开屋门,站在阳台上望着哀乐声传来的方向,支起耳朵仔细听。接着便听到了男广播员缓慢低沉的宣读讣告的声音,好像是那个央视播音员夏青熟悉声音,我听得一清二楚,是毛主席逝世了。我急忙跑到了楼下,看到楼院里很多大人都在哭,没哭的也是一脸肃穆,尤其是负责开水站的一位老阿姨坐在小凳子,抽噎着用手不断的抹泪,哭的非常伤心。
那天母亲上班很晚才回家,她们接到紧急通知,为厂里的职工赶制胳臂上戴的黑纱和胸前戴的白花,那天母亲回来时略带红肿的眼睛,她没有入睡,连夜在家里为我们兄弟姊妹制作了白花和黑纱,第二天一大早父母督促我们都佩戴上时刻准备沉痛悼念毛主席。
过了两天,我接到了县知青办要求迅速返回知青点参加悼念毛主席的活动通知,于是,我戴着母亲亲手为我制作的白花黑纱,挤上当时知青们一直都想方设法逃离买票的那一列512次开往乌鲁木齐所谓的知青列车。
第二天到达知青点后,就被安排迅即参与了悼念活动的全过程,那些天,我被抽调到礼号大队村委会,主要担负的任务是给花圈上写挽联,写了有多少,我也记不清了,记忆中的那些日子,在居民楼院,大街小巷到处都被数不清的花圈覆盖,白色的胸花如同雪花柳絮在整个城市,乡村飞飞扬扬、飘飘洒洒,挽联四处飘逸,所到之处空气异常沉闷,有一种令人窒息的感觉。
在县委和县知青办的组织下,我们随同当地的村民,以大队为单元体,开展了悼念活动,后来在9月18日全国召开追悼大会,我们都集中在公社大操场上集体收听天安门广场追悼大会的实况转播。
我当时觉得真是应该悲痛应该哭,怎么着咱也是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当年还是毛主席的红卫兵啊,一直以来都在嘴里呼喊着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毛主席是神,心想他怎么会死呢?是一个多么不幸的事情啊!可是那天当时的我死活就是哭不出来,真着急啊!好多男知青都和我一样默默地低着头,没见眼泪掉下来,后来,看见听到身旁站着的女社员和女知青们哭的真多,尤其是那些女社员们都在催生泪下很动感情,可能是受到气氛的感染,不一会儿,我们都掉下了真情的眼泪。泪眼中,我还看到村子里有一个是富农成份出生的村民,就把唾沫抹到眼上、站在人群的最后,张着嘴巴大声地干嚎着!无论怎样,他也是在表达一种心情,一种痛改前非的负罪心情。
追悼会后,好多知青们还凑到一起蛮有兴致的讨论谁是真哭,谁是假哭,被认定是假哭的同学还使劲辩解:“向毛主席保证,我真哭了,没假哭!”我是受到气氛感染后才哭出来,没言声,生怕被别人指责。
其实讨论并没有太多指责的意味,大家只是觉得能真哭是一种令人佩服和羡慕的能力,因为上了年纪的村里人都是真哭的,谁要是能真哭,就说明他和她曾经苦大仇深,毛主席领导他们已经翻身求解放,他们真觉得毛主席是大救星啊!哎,现在想起来,当时,我们只是20岁,哪能有上了年纪的大人们那样天塌地陷般的忧虑和悲伤呢?
就这样,在气氛感染中,在我虔诚的哭声中,红太阳落山了。
过了没多久,记得是那年十月的一天,我和许多插队知青被分配到酒泉钢铁公司,我很荣幸地被分到酒钢职工医院,安排我跟着老师学做职业病的检验工作,我们又很快加入到热烈庆祝华国锋主席上台和粉碎“四人帮”的游行队伍里,之后就听到广播里天天唱着:“交城的山来交城的水,交城的山水是呀实在美,交城的大森林住满了游击队,游击队里有个华政委,华政委最听毛主席的话,他领导着人民打天下.......”
那年7月28日唐山还发生了7、6级大地震,据不完全统计,伤了16万人、死亡24万人,难忘1976年真是多灾多难不平凡的一年 。
知青,那些年,我才二十岁,正值花样年华。
知青,那些事,至今历历在目。
四十七年过去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已经成为一页翻过的历史,但是无法否认,正是那段坎坷经历,造就了我无比坚强个性,面对工厂破产失去工作的压力,我重新找回自己的自信,去义无反顾追求美好生活向往,在打工之路上勇往直前迅跑了二十年,认真履行着综合管理部经理的职责。
我感谢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它是我成长中的一段刻苦铭心经历,让我变得无比坚强!…… 作 者:华遵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