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孝评论(二十四孝遭诟病)
二十四孝评论(二十四孝遭诟病)很多人诟病“二十四孝”,本意并不是想把“二十四孝”说得一文不值,因为那24个故事中确实也有正常故事。只是很奇怪,为什么公园和宣传栏里一定要把那几个“匪夷所思”的故事重点挑出来,选一些正常的故事不好么?我以前上学时,课本中也出现过关于“二十四孝”的故事,但是那会人们的抵触情绪并没有现在这么深。而现在的我们会开始反思,所谓的中华传统文化——“二十四孝”是否值得提倡以及传承,大概真的是因为时代在进步,思想在进步吧。再往前走,还有“卧冰求鲤”、“埋儿奉母”等故事,他看完后瞠目结舌,表示完全不可理解:为什么爸爸要把自己孩子埋掉?不犯法吗?居然还能得到黄金?小勋又问我“二十四孝”是什么意思,我告诉他那是古代的一些“孝顺父母”的典型故事,但那时候信息不发达,也许有的是杜撰、有的经过艺术加工,才出现了你认为不可思议的故事。我和他说,每个年代都有每个年代的价值体系,我们生活在现代,就做好我们现在认为正确的事
周末带小勋逛公园,小勋自作主张要走一条没走过的路。结果在那条路上,他看到了几个关于“二十四孝”的雕像故事。
以往逛公园时,我都有意识地避过那条路。因为小勋小的时候,我们去过那里一次,那会他不识字,看到“乳姑不怠”的雕像,问我是什么故事,我给含糊过去了。但现在小勋认字了,想忽悠也忽悠不住。
他一个人在雕像前把“乳姑不怠”的故事读完,问我:为什么老奶奶那么大了,还喝妈妈的奶,不觉得丢人吗?
我只能说:如果不喝奶,他妈妈就要饿死了。
再往前走,还有“卧冰求鲤”、“埋儿奉母”等故事,他看完后瞠目结舌,表示完全不可理解:为什么爸爸要把自己孩子埋掉?不犯法吗?居然还能得到黄金?
小勋又问我“二十四孝”是什么意思,我告诉他那是古代的一些“孝顺父母”的典型故事,但那时候信息不发达,也许有的是杜撰、有的经过艺术加工,才出现了你认为不可思议的故事。
我和他说,每个年代都有每个年代的价值体系,我们生活在现代,就做好我们现在认为正确的事情就好。比如你好好长大、爱自己、爱生活,就是对爸爸妈妈最大的孝顺。
我以前上学时,课本中也出现过关于“二十四孝”的故事,但是那会人们的抵触情绪并没有现在这么深。而现在的我们会开始反思,所谓的中华传统文化——“二十四孝”是否值得提倡以及传承,大概真的是因为时代在进步,思想在进步吧。
很多人诟病“二十四孝”,本意并不是想把“二十四孝”说得一文不值,因为那24个故事中确实也有正常故事。只是很奇怪,为什么公园和宣传栏里一定要把那几个“匪夷所思”的故事重点挑出来,选一些正常的故事不好么?
下面我就重点说一下关于“二十四孝”的故事,至于它是否值得传承,就见仁见智了。
《二十四孝》是元代的郭守正将24位古人孝道的事辑录成书,再由王克孝绘成《二十四孝图》流传于世间。后面又经过很多人的扩编及改变,才有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二十四孝”。
我们看古代电视剧,也能有所了解,自古统治者们强调的就是“忠孝”,那些世家大族的子弟,不孝怎么能行?怎么谋权得人心?
你看看故事的主人公都是些谁呢?琅琊王氏、江左大族顾氏、唐代长孙氏、孔子的得意弟子仲由……
至于故事的真实性,就见仁见智了?王祥“卧冰求鲤”的时候,谁看见了?哭竹生的笋有谁吃到了吗?
说到底,那些故事只不过是高官贵族们说出来为自己家族光耀门楣,以及古代官员选拔的一个重要方式罢了,都是利益而已。
鲁迅先生曾在《朝花夕拾》中写过一篇关于“二十四孝”的文章,鲁迅认为二十四孝图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并且在文章中重点写了他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
当然,以鲁迅先生的文笔,自然是满满的反讽,如:
·我请人讲完了二十四个故事之后,才知道“孝”有如此之难,对于先前痴心妄想,想做孝子的机会,完全绝望了。
·我已经不但自己不敢再做孝子,并且怕我父亲去做孝子了。(看完郭巨埋儿的所感)
·我从此总怕听到我父母愁穷,怕看见我的白发的祖母,总觉得她和我不两立,至少,也是一个和我的生命有些妨碍的人。
其实鲁迅先生的这篇文章是想说:孝是应当的,迂腐是愚蠢的,盲从是可悲的,卫道是可恨的。
我们要如何提倡孝道,以及要怎么和孩子解释“二十四孝”仍然是值得我们一直深思和探讨的问题。
事实上,“二十四孝”中的孝子故事有些是很感人的,只是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加工,使他涂上了色彩和油脂。
抛开古代贵族的利益因素,我相信,那些故事中有些是真实发生的,并且那些故事创作的初衷确实是为了告诉我们:
“孝”是需要传承的一项中华民族美德。
比如戏彩娱亲的故事:
老莱子是春秋时期的楚国隐士,为了躲避乱世,他回到家乡耕田隐居。他经常穿着五色的彩衣,手拿着拨浪鼓,像逗孩子一般逗父母开心。有一次给父母送水时,不小心摔倒,为了不让父母担心,老莱子假装摔倒的样子,躺在地上学小孩哭,逗得父母亲哈哈大笑。
这个故事一读出来,脑海中就能出现一幅温馨的画面,很温暖的感觉。
再比如拾葚异器的故事:
汉代的蔡顺,父亲早逝,就留下他和母亲俩人。当时正是饥荒年,米和柴都非常昂贵,蔡顺只能捡桑葚用来充饥。有一天,他在路上遇到了赤眉军,士兵问他为什么把红色和黑色的桑葚分开装?蔡顺说,黑色的给母亲吃,自己吃红色的。赤眉军看他十分孝顺,就送给他二斗百米和一个牛蹄。
这是一个典型的“善有善报”的故事,非常具有引导意义。
所以下次当孩子再发出“二十四孝的故事怎么这么奇怪”的疑惑时,我们可以选择其中一些稍显正常且同样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告诉孩子;也可以和孩子说清楚“二十四孝”的来历,以及引导孩子形成思辨思维,哪怕是传承了几千年的故事,我们也可以说“我不认同”。
最重要的是告诉孩子,对于古文化,我们要学会取之精华、弃之糟粕。时代不一样,思维方式自然不一样,我们有我们自己价值体系里的“孝道”,也可以一直遵循我们自己认可的价值观。
当我们下次再想吐槽“二十四孝”时,如果能通过这些故事,引导出孩子的批判精神,以及让孩子懂得“别人说的也不全对”这个道理,那也不妨好事一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