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变大胀气有肠鸣怎么回事(肚皮鼓胀如球有)
肚子变大胀气有肠鸣怎么回事(肚皮鼓胀如球有)术后康复也极其考验这位“特殊患者”。由于不能清晰的表达身体哪里不舒服,康先生常常需要父亲代为询问、引导回答。术后第三天,他心率突然飙升至180次/分,吴川清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指示行急诊心电图和床边超声检查,考虑康先生近来摄入能量减少及术中丢失后出现低蛋白血症,存在胸腔积液可能。然而危机并未彻底解除,术后麻醉的苏醒让团队再次捏了一把汗。由于康先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弱,每句话只能说清寥寥几字,巡回护士和麻醉师反复确认他的神志情况,耐心交流,等待他说出完整的话后才判断麻醉苏醒完全,送康先生安返病房。酷暑下的武汉,周六的协和医护依然忙碌不停。“别紧张,身体放松,跟我一起深呼吸,睡醒后就不疼了......”在手术室、麻醉科的通力配合下,当天下午康先生就被推进手术室。了解到这是一位特殊的病患,手术室护士、麻醉师与陪伴的亲属仔细核对患者信息,耐心安抚患者的情绪。虽然言语表达能力有限,但医护系列温暖的关怀与
(通讯员 陈有为)咳嗽四个月无好转、腹部持续剧痛、鼓胀如“皮球”,罪魁祸首竟是“肠梗阻”。两周前,一名先天性残疾、智力障碍的青年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胃肠外科专家的治疗下,解除生命危机,转危为安。8月31日,这名特殊患者在医护的悉心照顾下顺利康复出院。
家住武汉江岸区的康先生(化名)先天性残疾,一出生右眼就失明,伴有轻度智力障碍,言语交往能力和常人相比稍显迟钝,三十余年一直与退休的父母生活。虽然身心残缺,但一家人过得其乐融融。
四月初,康先生突然出现反反复复的咳嗽,家人误以为儿子肺部有炎症,前后跑了武汉多家医院均未查明具体原因。八月中旬,眼看儿子咳嗽没有好转,经常腹痛,胃口越来越差,一碗饭咽不下几口肚子就胀气,还经常大吐苦水,体重从120余斤锐减到不足110斤。眼看儿子身体越来越糟,康父带着他再次来到附近医院就诊,但住院四天后丝毫没有好转,腹部隆起如皮球,无法自主排气排便,万般无奈下只好带着儿子来到协和医院求救。
“呼吸非常急促,心率高达120次/分,若不及时解除肠梗阻,将有生命危险!”8月20日下午,康父带着儿子找到了胃肠外科专家吴川清副教授。在仔细查体及翻阅病历资料后,吴教授判断康先生患有严重的肠梗阻,当机立断决定将患者收治入院,决定当晚对该病人行急诊手术,解除肠梗阻。
酷暑下的武汉,周六的协和医护依然忙碌不停。
“别紧张,身体放松,跟我一起深呼吸,睡醒后就不疼了......”在手术室、麻醉科的通力配合下,当天下午康先生就被推进手术室。了解到这是一位特殊的病患,手术室护士、麻醉师与陪伴的亲属仔细核对患者信息,耐心安抚患者的情绪。虽然言语表达能力有限,但医护系列温暖的关怀与服务让康先生紧张的情绪逐渐松弛下来,很快进入了麻醉状态。
肠梗阻手术有时比恶性肿瘤手术更为复杂。由于患者乙状结肠出现严重的水肿增厚,与周围其他组织紧密粘连,操作的空间十分有限。凭借丰富的经验与技术,在全组医生的协作之下,当晚11点,手术顺利结束,术中切除了明显狭窄的一段乙状结肠,拆除了这颗不定时“炸弹”。
然而危机并未彻底解除,术后麻醉的苏醒让团队再次捏了一把汗。由于康先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弱,每句话只能说清寥寥几字,巡回护士和麻醉师反复确认他的神志情况,耐心交流,等待他说出完整的话后才判断麻醉苏醒完全,送康先生安返病房。
术后康复也极其考验这位“特殊患者”。由于不能清晰的表达身体哪里不舒服,康先生常常需要父亲代为询问、引导回答。术后第三天,他心率突然飙升至180次/分,吴川清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指示行急诊心电图和床边超声检查,考虑康先生近来摄入能量减少及术中丢失后出现低蛋白血症,存在胸腔积液可能。
然而与常人不同,康先生是狭窄的佝偻胸,穿刺风险较高。吴川清立即联系了有丰富穿刺经验的胰腺外科彭涛副教授。在结束一整天的手术后,当晚11点半,彭教授来到病房给康先生顺利完成了胸腔穿刺置管引流。在引流出500毫升清亮胸水后,康先生的心率逐渐下降到正常水平,危机终于解除。
“现在各种不适的症状都没有了!”经历一周左右的悉心调理,康先生可以自主进食,排便通畅,身体快速康复,出院时康父为医护团队赠送了一面锦旗,表达全家人的感谢。
时值夏秋季节交替,吴川清温馨提示,肠梗阻最主要的临床四大症状——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气排便,建议大家要严把“饮食关”,切勿暴饮暴食,不吃不洁食物,减少肠梗阻发病机率。他表示,肠梗阻比较复杂,梗阻部位、原因和程度不一,病情变化多端,发展迅速,一旦出现不适症状要立即到医院就诊,避免造成不可逆的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