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区最大的产业(黟县持续做好黑产业与黑文化)
徽州区最大的产业(黟县持续做好黑产业与黑文化)声明:本文已注明转载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huangshan@xawb.cn同时,该县还在确保生态优先的前提上,建成黑猪、黑鸡规模养殖场13个。黑猪肉、黑鸡肉均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多种氨肌酸等营养成分,肉质细腻、鲜香可口,非常符合现代人的健康饮食需求。据悉,黑鸡具有治理头昏、美容保健、调节人体功能和抗衰老等功效,黑猪肉鲜烹、腌制均宜,市场供不应求。今年累计黑鸡饲养量达到35万羽,出栏黑猪1.5万头,主要销往上海、杭州、合肥等地。 下一步,黟县将结合“十四五”规划编制,将黑作为该县主导农业特色产业,继续扩大“五黑”产业种养植规模,建成生产、管理、加工和销售“一条龙”管理体系,同步通过与旅游、康养、休闲相结合的方式,将农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与文化旅游相结合,拉近都市人群与乡村生活、与农业生产的距离。力争到2025年,“五黑”产业综合产值达11.5亿元。陈露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黟县是古徽州成立最早的县,黟作为一个县的名称,也是黟县的专属。说到黟县,我们一般喜欢说是黑多县。其实,黟县的黑,还真是很多。
近年来,黟县深入挖掘该县特色,聚焦黑茶、黑果、黑粮、黑鸡、黑猪——“五黑”特色产业,县委政府持续发力,书记县长等都重视黑色产业的挖掘、发展,从产业品种、种养模式、经营体制、生产加工、品牌营销等全产业链条进行转型升级,着力打造绿色健康休闲农产品区域品牌,让黑多县黑得名副其实,黑出特色、黑出钱财来。 作为“五黑”之首,黟县石墨茶的历史可追溯至清同治1869年。据了解,全县目前有茶园5.6万亩,其中认证高山有机茶园3000余亩,无公害茶园5万余亩。该县通过发展黑茶精深加工,开发茶食品、茶工艺品等方式,推进黑茶融合发展,大力发展茶文化园、茶园民宿、茶园骑行等旅游新业态。
作为全国为数不多的香榧主产区,黟县香榧品种资源丰富,现有米榧、和尚榧、叶里笑等20多个品种。2017年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目前已建成香榧种质资源库50余亩,种植香榧1.4万亩,其中千亩以上香榧基地3个,约8000亩进入产果期,鲜果产量累计达250 吨。值得一提的是,香榧有黄金果、长生果的美誉,长期定量食用,对身体很好。
今年以来,依托省农科院黟县黑色食品研究中心玉米团队的技术支撑,黟县的黄山桃源食品有限公司投资近500万元,新建日产6万根真空包装黑玉米生产线一条,为该县黑玉米(黑粮)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已形成桃源、有农等集种植、加工和营销为一体的产业链,主推珍珠糯8号、18号等多个品种,在长三角区域深受市场消费者青睐。
同时,该县还在确保生态优先的前提上,建成黑猪、黑鸡规模养殖场13个。黑猪肉、黑鸡肉均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多种氨肌酸等营养成分,肉质细腻、鲜香可口,非常符合现代人的健康饮食需求。据悉,黑鸡具有治理头昏、美容保健、调节人体功能和抗衰老等功效,黑猪肉鲜烹、腌制均宜,市场供不应求。今年累计黑鸡饲养量达到35万羽,出栏黑猪1.5万头,主要销往上海、杭州、合肥等地。
下一步,黟县将结合“十四五”规划编制,将黑作为该县主导农业特色产业,继续扩大“五黑”产业种养植规模,建成生产、管理、加工和销售“一条龙”管理体系,同步通过与旅游、康养、休闲相结合的方式,将农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与文化旅游相结合,拉近都市人群与乡村生活、与农业生产的距离。力争到2025年,“五黑”产业综合产值达11.5亿元。
陈露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吴永泉
声明:本文已注明转载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huangshan@xaw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