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盒到底有多好戳(一入盲盒深似海)
盲盒到底有多好戳(一入盲盒深似海)上市仅半月 新奇、惊喜,这种玩法成功地捕捉了年轻人的消费心理。据了解,泡泡玛特一套盲盒一般由12个“普通款”和1个“隐藏款”组成,获得后者的概率很低。在闲鱼等二手交易平台上,“隐藏款”和“热卖款”的价格甚至高于原价十倍。泡泡玛特旗下的两大IP——Labubu一代大隐“山椒鱼粉色珠光绝版”,在闲鱼上最高价格达到了7800元,是普通盲盒售价的100倍;Dimoo的“鹿影”款售价甚至过万。截至2020年上半年,泡泡玛特一共运营了93个IP。12月11日,泡泡玛特在香港挂牌上市,也成为了“盲盒第一股”。就是挺好看的,想玩一下,尝试一下,看能抽到什么样子的。杭州市民就是好奇,挺好玩的,觉得这个东西,之前没有见过,惊喜,好奇, 不知道里面有什么。
今天我们要聊一聊有关盲盒的话题。盲盒,可能很多人都知道,里面装的一般都是动漫、影视作品的周边,或者设计师单 独设计出来的玩偶,但盒子上没有任何标签,一切只有你买下后打开才知道。就是这种不确定,让盲盒受到了年轻群体的欢迎。12月11日,号称“盲盒第一股”的泡泡玛特在香港挂牌上市,开盘后迅速拉升,公司市值一度破1000亿港元。但是到了12月28日,泡泡玛特股价突然闪崩,一度暴跌16%,市值蒸发了150亿港元左右。本次闪崩的原因,评论普遍认为,和泡泡玛特产品不断被曝出有质量问题有很大关联。那么,情况是不是真是如此呢?
新奇、惊喜,盲盒俘获年轻人
一双大大的湖绿色眼睛,一头金黄色的卷发,再配上傲娇的小表情,这个叫做Molly的小女孩,就是泡泡玛特旗下曾经风靡一时的玩偶。目前在我们广西南宁万象城以及全国各大城市的热门商圈,基本都能找到泡泡玛特的机器人店。记者点开一款近期热销、名为bunny的盲盒,显示价格是59元,并有概率抽中隐藏款,也就是最稀有的款式。采访中,很多年轻人都表示,曾买过泡泡玛特的盲盒。
杭州市民
就是挺好看的,想玩一下,尝试一下,看能抽到什么样子的。
杭州市民
就是好奇,挺好玩的,觉得这个东西,之前没有见过,惊喜,好奇, 不知道里面有什么。
新奇、惊喜,这种玩法成功地捕捉了年轻人的消费心理。据了解,泡泡玛特一套盲盒一般由12个“普通款”和1个“隐藏款”组成,获得后者的概率很低。在闲鱼等二手交易平台上,“隐藏款”和“热卖款”的价格甚至高于原价十倍。泡泡玛特旗下的两大IP——Labubu一代大隐“山椒鱼粉色珠光绝版”,在闲鱼上最高价格达到了7800元,是普通盲盒售价的100倍;Dimoo的“鹿影”款售价甚至过万。截至2020年上半年,泡泡玛特一共运营了93个IP。12月11日,泡泡玛特在香港挂牌上市,也成为了“盲盒第一股”。
上市仅半月
泡泡玛特被曝出“二次销售”
然而,就在12月23日,却有网友曝光,说自己在济南万象城商场的泡泡玛特店购买了3个盲盒后发现,这是已经被拆开并粘贴后进行“二次销售”的盲盒。在这位网友的追问之下,店员承认的确存在“二次销售”的情况。目前,泡泡玛特方面已与涉事的5名员工解除劳务合同,涉及商品已全部收回。
济南泡泡玛特客服人员
我们得到的一个通知是,相关部门已经是启动了一个后续的等待情况,至于门店的相关流程的话,我们已经是展开了监管。
此事一经发酵,便引起了众多网友的注意及吐槽。多名来自北京、上海的网友都表示,自己也曾碰到过二次销售。
网友1:我在上海买的就是二次销售的啊,包装纸完全不用拆,娃娃就从里面掉出来了!
网友2:去年还是前年,我在北京的商场也遇到过,买的是两个白夜童话,但当时我没选择维权。
网友3:一直就觉得买到的圣诞款的封装方式有那么一点奇怪啊,有姐妹跟我一样的情况吗?
到了昨天,泡泡玛特股价突然闪崩,一度暴跌16%,市值蒸发了150亿港元左右。
从几十到上万元
消费者迷上抽盲盒
不少80后、90后都有童年狂吃干脆面积攒附赠小卡片的经历,为了集齐一套水浒卡疯狂购买干脆面,这是很多人的童年记忆。其实,无论是盲盒,还是先前流行的干脆面、娃娃机游戏,从本质上来说,消费者都是在为一种不确定性付费。天猫2019年发布的《95后玩家剁手力榜单》显示,过去一年在国内知名电商平台上,大约20万消费者在盲盒上的花费超过2万元人民币。
记者了解到,盲盒售卖一般有两种——自动贩卖机和实体店,其中盲盒自动贩卖机遍布全国的各大商场,也有不少玩家也会在线上购买。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各种类型的盲盒不仅是一个玩具,伴随着自己的成长,也成为一种情感的寄托。
盲盒爱好者
我入坑已经三个月了,每次路过专卖店都想进入抽一个盲盒,一直抽到自己想要的为止。
盲盒爱好者
一开始肯定是被它的款式所吸引,后面是属于兴趣,想去抽一个看看能不能抽到自己喜欢的,后面抽多了就变成收藏了。
一个盲盒的价格基本在59元到69元之间,按这个价格计算,集齐一套12个玩具的系列,在运气好的情况下也要花掉近千元。但在实际操作中,想抽中隐藏款,并不是每个人都有那么好的运气。随之而来的就是炒作盲盒火了起来,导致它的价格不断走高。不少盲盒爱好者花费不菲,正所谓“一入盲盒深似海,从此钱包是路人”。
盲盒爱好者
300多元到2000元的娃娃都买过,整个屋子下来,这些手办加一起得有30多万元。
盲盒爱好者
一旦入了娃娃这个坑,你就没有办法回头了 ,因为它就会不停地出新的。
青岛科技大学经管学院副教授 邓玉勇
人们对不确定性的东西充满了渴望,在寻求商品的时候,不仅仅是为了消费商品本身的使用价值,有些时候也带有猎奇的心理。它这里面会出现限量版,商家采用饥饿营销的方式,吸引消费者来追逐这一类的商品。
校门口买“幸运盒子”
孩子着迷家长忧
除了成年消费者,不少小学生也爱上了“玩盲盒”。这些盲盒会在学校附近的店铺出售,价格从5元到20元不等。一些店家告诉记者,这些“幸运盒子”特别畅销。
学校附近店主
有现金中奖,这不骗你的,在我店里就中了13个5块钱,就是碰运气。
学校附近店主
就跟我们抽奖一样的,赌下手气。
学校附近店主
里面有现金外币就是真的,收藏版,就是因为不知道所以,他们就会很期待这样的东西,小孩都会这样。
小学生
就是里面的惊喜猜不到,很好玩吗?嗯,你买过吗?买过。
小学生
会中一些小玩意。很激动,抽多了的时候就会想自己会不会抽到一个好的,或者一个坏的。你有看过有其他小朋友中很大奖吗?看过,有中20块钱的。
对于“盲盒”这样的产品,一些家长认为,这和买没什么两样。也有人认为,要杜绝孩子这样的行为,监护人必须负起责任。
家长
就是不允许,怎么能搞抽奖?小孩子怎么能搞抽奖?学习就学习,好好学习。
新华社评“盲盒热”:
上瘾和赌博心理也在滋生畸形消费
近日,新华社发文评价盲盒经济,文中称,盲盒不仅成为一个经济现象,也反映了当下中国年轻人,特别是“95后”一代的心理和生活状态。而在惊喜和期待的背后,“盲盒热”所带来的上瘾和赌博心理也在滋生畸形消费。对此专家建议,家长和老师应引导未成年人形成良好消费观,避免误入消费圈套。同时,监管部门应进一步规范盲盒经营模式,避免其畸形发展,给社会和青少年成长带来负面影响。
浙江现代商贸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赵浩兴
从产业的风险来说,很多的企业会盲目地进入这个领域,很容易变成风口上的猪,风停了,猪就摔下来了。
对待烧钱的爱好,还是应当保持正确的消费观念。我们可以为快乐买单,但不该为冲动买单。
海案线编辑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