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毒舌先生3(别走毒舌先生)

毒舌先生3(别走毒舌先生)一个做栋笃笑的(走投无路?)艺人?一个其貌不扬的(二流?)演员?Sir这么激动可能有人不理解,没关系。你的上一代人,知道他的都不算多。人家今年60,标准的“中年人偶像”,Sir考虑很久,都不知该如何安利他——

(本文由Sir电影原创:dushetv)

Sir一般是不离开公司的。

但前几天,为了一个陌生人,Sir去了香港。

红磡体育馆,黄子华。

毒舌先生3(别走毒舌先生)(1)

Sir这么激动可能有人不理解,没关系。

你的上一代人,知道他的都不算多。

人家今年60,标准的“中年人偶像”,Sir考虑很久,都不知该如何安利他——

一个其貌不扬的(二流?)演员?

一个做栋笃笑的(走投无路?)艺人?

一个普通的(市侩的?)港男?

感觉越说气氛越冷……

可就是这位小眼、尖嘴、猴腮,长相猥琐的人。

在香港娱乐圈,赢下了一个“神”的封号。

二流演员?

一次Sir翻旧片看,发现黄子华和张国荣、梁家辉一起演过《锦绣前程》。

里面的张国荣当然是无情浪子,而梁家辉一头长发也帅到一批。

但黄子华……整部电影的颜值就是被他拉低的。

毒舌先生3(别走毒舌先生)(2)

还有《新难兄难弟》,罗嘉良吴镇宇撑起来的颜值,也被黄子华拖下水。

每次回看黄子华的电影,不管主演还是配角,总能让人想起周星驰那句:

如果你要叫我做跑龙套的

也不要加个“死”字在前面吧

毒舌先生3(别走毒舌先生)(3)

黄子华在香港演员里,完全算不上顺眼。

但在90年代,就有这么一批耍酷起来不如发哥、忧愁起来不如华仔,却才华出众、热情逼人的电影才俊。

比如,黄子华跟周星驰。

他们都做过“死跑龙套”,扮过连台词都没几句的小角色。

就算低人一等,也死撑着要维护一点点傻尊严。

(怪了,小时候总笑他们,长大后觉得越来越像自己)

毒舌先生3(别走毒舌先生)(4)

周星驰、谷德昭、张达明、吴镇宇、黄子华(戴眼镜那个)、吴君如

经历上来看,黄子华更衰。

他绕了可能是史上最大的一圈弯路,才终于混起来。

“清兵甲”的周星驰红得晚,但一开始也是电视台特约演员,很早就有了首部电视剧。

同样是“丐帮龙套弟子”的吴镇宇也红得晚,但起码在90年代有了主演的剧集。

可黄子华,连电视台的一只脚都没迈进去。

大学出国,他学哲学……想在金砖遍地的香港混,居然学哲学。

毕业回港,他想当演员……在巨星云集的地方,还想当演员。

看来,这是一个对未来完全没谱的样衰青年。

看看这位没谱青年的演艺之路吧——

1984年,无线电视艺人训练班突然取消,黄子华只能参加编剧训练班,成了编剧。

之后他不服,又当了话剧演员,在无线举办的“司仪大赛”里露(现)露(现)脸(眼)。

毒舌先生3(别走毒舌先生)(5)

是的,你猜对了,没人记得住他。

在这段时间,他客串过临时演员,做过节目主持,甚至去考过警察……

就是没人找他拍戏。

毒舌先生3(别走毒舌先生)(6)

那是1990年。

他决定在这一年退出娱乐圈。

想退就退吧,反正是小人物,反正没人理,反正有大把时间……

做什么好呢?

这个娱乐圈屁民,居然想给自己开一场告别Show!

他花了9个月,写了《娱乐圈血肉史》的脱口秀剧本,广而告之一件事:

我,黄子华,要退出娱乐圈了!

神经啊。

但老天最喜欢调戏的,就是神经病。

这部脱口秀居然火了,他居然也火了。

有人找他拍戏了,也有漂亮的女明星给他搭戏了。

还不止一位。

毒舌先生3(别走毒舌先生)(7)

自从拍了戏黄子华才知道,没戏演还没什么。

有戏演才惨……他成了票房毒药。

只要有他的电影,一律票房惨淡。

他自己调侃说,也许不署名,票房反而会好?

毒舌先生3(别走毒舌先生)(8)

毒药就毒药吧,仔细想想也是一种标签呢!

黄子华就继续拍,就像周星驰拍了很多不卖座的片,终于等到了《赌圣》。

黄子华,也终于等到了《一蚊鸡(一块钱)保镖》。

黄子华自己认为,如果想红想大卖,靠蹭热IP也不是不行。

但他就是不想蹭。

他说曾有两部戏找他,一部是打算比周星驰《少林足球》更早上映的……

《武当篮球》。

毒舌先生3(别走毒舌先生)(9)

这种戏总是“各种快”,拍得快,上映快,片酬还拿得快——摆明是撬周星驰墙角、投机倒把的电影。

他不选,非选另一部。

这另一部就有点尴尬了……没名导没剧本没演员,什么都靠黄一个人来。

他不怕啊,他自编自导自演,居然还真拍出了一部无厘头喜剧。

来,我们一起欣赏下他才气纵横的独门创意——

故事说的是,游手好闲、不务正业,连屯门都没出过的帮帮(黄子华 饰),每天都在想一些天马行空的发财绝技,妄图空手套白狼。

比如他这么游说别人卖按摩鞋:

每人每月卖给六个人一双鞋。

只要发展好下线,包你月入八万五!

毒舌先生3(别走毒舌先生)(10)

或是劝女性录“浪叫磁带”,还美其名曰刺激性欲,提高生活质量。

当然,只要发展好下线,也能赚大钱。

毒舌先生3(别走毒舌先生)(11)

可想而知……他把大钱吓跑了。

终于,帮帮像《顽主》的3A公司一样,意识到了赚钱的本质!

要接地气啊!要为别人着想啊!

一块钱雇保镖!

一块钱,就帮你解决所有问题,保家卫国,除暴安良!

(但前提还是要发展下线,能赚大钱……)

毒舌先生3(别走毒舌先生)(12)

黄氏无厘头,就这么开始了。

黄子华当然也找了不少朋友客串,都是臭味相投的……什么黄秋生、许绍雄、苑琼丹(甚至还有一贯严肃的许鞍华)。

毒舌先生3(别走毒舌先生)(13)

毒舌先生3(别走毒舌先生)(14)

如果说周星驰在《喜剧之王》的角色,地位好比一盒盒饭。

那在本片中黄子华的角色,也就只值一块钱。

为一块钱,这个保镖就能做任何事。

毒舌先生3(别走毒舌先生)(15)

帮你分手,帮你跟老爸出柜,帮你睡觉……

这么相似,感觉黄子华也可以成为“喜剧之王”?

NO。

人哪,你以为你找到了人生证明,但现实偏偏不给你盖个戳。

口碑好,但票房还是差到贴地,连本都回不来。

毒舌先生3(别走毒舌先生)(16)

再次走投无路的黄某人。

再次一穷二白的黄才子。

再次玩起了“创造发明”。

走投无路的艺人

黄子华做栋笃笑,可以说是没老师的。

因为在他以前,香港就没栋笃笑。

身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他开始时,这项语言艺术还被人称为:

“stand-up comedy”。

被他翻译过来,就成了“栋笃(粤语里意为:傻站着不动)笑”。

当然,黄子华这个人做事,不会闷头不响,总是气势汹汹。

在他开始前,他还写了一个序:

为何我会做栋笃笑(自序)

——原载于一九九〇年出版的《娱乐圈血肉史》同名剧本

以下是我做这次栋笃笑(STAND-UP COMEDY)的原因(排名不分时间及重要性):

(1) 一个朋友忽然患了肾病。

(2) 时常失眠。

(3) 做了一个不是喜剧的个人表演,却引来不少笑声,邵国华对我说:你应该做STAND-UP COMEDY,因为你够贱。

(4) 下班后不想回家,回家之后不想再上班。

(5) 搞笑SHOW流行起来了。

(6) 叶洁馨:你应该做STAND-UP COMEDY。

(7) 读了SPALDLING GRAY的边缘栋笃笑SWIMMING TO COMBODIA。他不讲别人,只讲自己,不大好笑。

(8) 看EDDIE MURPHY的栋笃笑DELIRIOUS,好好笑。

(9) 迷惘。书也不想看。

(10) 储蓄了很久的小量金钱一下子又被借光。

(11) 看见许冠文在Sam的演唱会中做栋笃笑。

(12) 太寂寞,养了一只狗。

(13) 快三十了。

很多时候,我们都在找一个重新开始的理由。

但其实仔细想想,生活里很多细节都是理由。

因为你对很多细节都不满意。

栋笃笑,起源于他的人生总结。

开始于认识到自己,就是一个市井小民。

他不再惦记着一击成名,一炮而红,一文钱做出惊天大事……

一个放松的黄子华,开始走向平民之神。

毒舌先生3(别走毒舌先生)(17)

在Sir看来,黄子华学哲学绝对是有用的。

因为黄氏栋笃笑最大的特点就是:

辩证法。

辩证法应用于娱乐,坏事就成了段子。

辩证法应用于生活,失败就成了调剂。

比如——

香港十年金融危机,黄子华搭进去一半的存款,但他居然觉得自己赢了。

因为李嘉诚输了五成身家,何鸿燊(澳门赌王)输了九成……

哇哦!那自己是打平了李嘉诚,打赢了何鸿燊咯?!

毒舌先生3(别走毒舌先生)(18)

就算输得只剩裤衩,但你起码还有一条裤衩呀!

不是输一点点就是赢,

而是输剩一点点就是赢。

毒舌先生3(别走毒舌先生)(19)

是不是感觉很有道理的样子?

黄子华善于自嘲,别人在逆境中看到痛苦,他却能把痛苦倒过来。

他看到自己的病态,也会一本正经地盯着舞台下的观众:

喂,你也是哦!

喂喂,还有你哦!

你说,这样的栋笃笑,有没有市场?

辩证法的舞台哲学,让黄子华空前强大。

因为他说的每句话,都在直戳香港人的心底。

市民的迷茫,就是黄子华的迷茫;市民的方向,也就是潮水的方向——

1997年,香港特首推出“八万五建屋计划”,大意是,每年私人楼宇单位、居者有其屋单位和夹心阶层住房计划单位的供应,不该少于八万五千个。

政策一推出,外加亚洲金融风暴,香港楼价大跌,很多人沦为负资产。

当官的动动嘴,老百姓跑断腿,黄子华怒了。

毒舌先生3(别走毒舌先生)(20)

怒完,他又笑了。

毒舌先生3(别走毒舌先生)(21)

敏感的社会话题他碰,那娱乐圈更不在话下。

2008年艳照门事件一出,黄子华立马把它编进段子。

他可不仅调侃明星,他是在调侃人性

受害者要出来道歉?

但偷窥别人电脑的人,却不用承担任何后果?

毒舌先生3(别走毒舌先生)(22)

当大家争相嘲讽“好傻好天真”,黄子华却说,天真的不是明星。

毒舌先生3(别走毒舌先生)(23)

而是吃瓜群众:

“你们的天真就是,真的相信这个艺人的形象,就是这个艺人。”

毒舌先生3(别走毒舌先生)(24)

黄子华终于站在了潮水之上。

他每一次栋笃笑,都试图张开一双眼,重新打量香港的某个时代。

他不再盲目急躁地寻找“所谓自己”。

而是以十年为准,寻找时代的脉搏。

第一个十年过去了,第二个十年也过去了。

第三个十年快来的时候,大家已经翘首以盼。

毒舌先生3(别走毒舌先生)(25)

想看黄子华栋笃笑的人,甚至都不怕死。

香港SARS最严重的时候,几千观众戴着口罩都来。

毒舌先生3(别走毒舌先生)(26)

今年《金盆啷口》的票,被黄牛炒高了好几倍。

你以为黄子华会开心?NO,他怒了。他在Facebook发视频,号召粉丝抵制,还在红磡预定20场,比上一次场次直接翻倍。

那,空位咋办?

他说,空就空咯!

我接受世界不完美,但这样实在太不完美。

空晒佢!

毒舌先生3(别走毒舌先生)(27)

Sir去的那场,黄子华望着空座位(还靠近看台)笑了:

“抵死(活该),这不就是黄牛炒窿(胡)喽。”

哈哈,这很黄子华。

不想翻身的小人物

这很“黄子华”。

但什么是黄子华?

黄碧云评价,说他是一个“残酷的笑话演员”。

我去看“黄子华栋笃笑”也像去看斗兽——惊心动魄的残酷,难得众人笑得出。

残酷、凄凉。

怆怆惶惶,不可终日。

她用这些词,细细描摹着黄子华的底色。

我在黑暗里看他讲笑话......我所知道黄子华凄凉的日子,都在他的笑话里了。

只有触到他笑话里残酷的自嘲,就能像看斗兽般,神经紧张地大笑起来。

黄子华跟张达明说,黄碧云写他写得太准,看了想哭:

我读完,便哭了。今天再拿来看,还是想哭……

她却把我决心以外的一切妥协、“怆惶”,残酷地记下来。

我感到爱。

黄子华以及他的知音们,都知道黄子华是卖惨的。

黑暗里的人因为惨有了共鸣,共鸣又产生了爱。

但看不懂的人、不爱黄子华的人,对这种卖惨用另一个词:

贱格。

确实,他有太多贱格的形象。

毒舌先生3(别走毒舌先生)(28)

《奸人坚》

毒舌先生3(别走毒舌先生)(29)

《呆佬拜寿》

毒舌先生3(别走毒舌先生)(30)


《My盛lady》

这些是影视里的“假贱格”。

但栋笃笑,确实让他建立了一种真贱格

黄霑有句名言,黄子华记了28年,也做了28年:

为真小人争取社会地位,不让伪君子们霸占整个世界

伪君子们是不会为平民发声的。

如果你见过,那Sir告诉你,他们很多时候都是举起手臂、做做样子。

说起来真是笑话——

黄子华用多年打拼,反而证明了自己人微言轻,势单力薄,是个如假包换的小人物。

他又用多年的栋笃笑,证明自己确实是个“真小人”。

什么是真小人?

穷、没地位、没实力、市侩、自私、会计较、会盘算……

一句话,市井小民。

真小人,比什么大人物、大明星都更适合黄子华——

因为做了真小人,就可以毫无顾忌地,向各种不公平开炮。

为同性恋的非罪化正名、为性工作者的劳动保障发声,为住公屋的老人们送饭……

毒舌先生3(别走毒舌先生)(31)

做了真小人,就可以毫无顾忌地,穿着廉价衣衫走街串巷。

毒舌先生3(别走毒舌先生)(32)

做了真小人,就不怕在五光十色的舞台上,说出难听、刺耳的真话。

毒舌先生3(别走毒舌先生)(33)

这是贱格,还是勇敢?

这是贱格,还是温柔?

如果你懂黄子华。

你肯定懂他的温柔。

今年的《金盆啷口》临近结尾时,黄子华会改编《幻海奇情》的片尾曲,唱给你听:

劳碌半生,忙打拼。

想在太平盛世,做个小明星。

能够与各位在这欢乐一笑。

都算是幻海奇情。

Sir哭了。

你在现场,你也会哭。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小田不让切

Sir电影原创,微信ID:dushetv

微信搜索关注:Sir电影

微博搜索关注:毒舌电影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