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县十三个水库(交城县东社村及截岔地区之水利春秋)
沁县十三个水库(交城县东社村及截岔地区之水利春秋)大禹治理晋阳湖的美好传说和人定胜天的思想激励着我们的祖先为了追求美好生活,改变自身命运,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克服困难、因势利导、持续不断的开渠筑坝、淤地造田、开发水利,不遗余力地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勤劳勇敢的截岔人民,祖祖辈辈努力趋利避害,拓展农业用地,建设水利设施,改善生产条件,耕地猛增,并成为旱涝保收的优质水浇地,一年两茬,大量种植小麦、大米、谷子等粮食作物,养育了世世代代的村民,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农业水利奋斗历史,有力地推进了社会文明进程。历史上,文峪河给截岔地区人民带来过无数的丰收喜悦和灾难的悲伤。高兴时,它用甘泉滋润着截岔大地,创造了截岔盆地的富庶和文明;发怒时,它又像一条脱僵的野马,咆哮肆虐着两岸生灵,吞没土地与村庄,给本地区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于是艰苦奋斗、战天斗地、辉煌而曲折的治水历程便成为截岔地区人民几千年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截岔地区位于文峪河出谷口上游,大自然
我的家乡交城县西社镇东社村,位于吕梁山东麓、文峪河上游,群山环抱,中西川和西冶川、中西河(文峪河主流)和西冶河(文峪河支流)在此交汇,形成了一个约7平方公里的山间盆地。这里地理区位显赫,水力资源丰富,农业生产条件优越,是交城山区经济最发达的地方,俗称截岔地区或“截岔上”。
水是万物生命的源泉,河是人类文明的摇篮。
文峪河是山西省母亲河——汾河的第一大支流,也是吕梁市最大的一条河流。自古以来,大河两岸先民就利用文峪河水灌溉农田、运输木材、加工粮食等,使文峪河流域的经济和文化得到巨大的发展,成为人类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截岔地区位于文峪河出谷口上游,大自然赐给该区域的水力条件得天独厚,它是交城县利用文峪河水资源最充分便利的地方,根本没有经受过“交城山、交城水,不浇交城浇文水“之困。中西河给截岔地区送来了丰富的木材和灌溉用水,西冶河给我们进口了优质的淤地泥沙,加之适宜的气候条件,使得截岔区域土地肥沃、粮田两熟、瓜果飘香,从唐代起便留下了”龙门五社赛长安“的美好俗语(龙门五社即分布在截岔地区的五个重点村落),沿传至今。所以说,文峪河是截岔地区人民的母亲河。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
截岔地区远古便有“打开灵石口,空出晋阳湖”的神话,文峪河流域在先周即有注水润田的传说,后于隋唐均有开渠引水灌田的遗迹可查。
历史上,文峪河给截岔地区人民带来过无数的丰收喜悦和灾难的悲伤。高兴时,它用甘泉滋润着截岔大地,创造了截岔盆地的富庶和文明;发怒时,它又像一条脱僵的野马,咆哮肆虐着两岸生灵,吞没土地与村庄,给本地区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于是艰苦奋斗、战天斗地、辉煌而曲折的治水历程便成为截岔地区人民几千年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禹治理晋阳湖的美好传说和人定胜天的思想激励着我们的祖先为了追求美好生活,改变自身命运,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克服困难、因势利导、持续不断的开渠筑坝、淤地造田、开发水利,不遗余力地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勤劳勇敢的截岔人民,祖祖辈辈努力趋利避害,拓展农业用地,建设水利设施,改善生产条件,耕地猛增,并成为旱涝保收的优质水浇地,一年两茬,大量种植小麦、大米、谷子等粮食作物,养育了世世代代的村民,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农业水利奋斗历史,有力地推进了社会文明进程。
据光绪八年(1882)《交城县志》记载:截岔地区当时有南龙门渠、大河渠(五村渠)、西冶河古渠、永长渠、河东渠等,并有渠规水程。西冶河古堰(即后来的五村堰)早在乾隆五十八年(1793)以前便已始建,南龙门渠更可追溯到遥远的明代、元代,可见修渠筑坝历史的久远。
民国时期,山西省推行“村本政治”,颁布“六政三事”,将水利列为六政之首,并按计划监督实施,加之当时的东社镇成为交城山区的商业中心,磨房林立,买卖兴隆,经济实力大增,五村人民互利共盈,齐心协力,根治西冶河水害的“五村堰”便应运而生,并在截岔地区留下了“曲里的渠、东社的坝,沙沟的后窝西社的害”的俗语。
新中国成立后,古老的文峪河焕发了青春,依靠集体化能办大事的优势,党和人民政府对文峪河投入大量财力、物力和人力,进行了持续的开发和整治,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谱写了一曲曲人定胜天的凯歌。
文峪河水库、横山水库、柏叶口水库等大型水利枢纽的建成,像一双巨手,紧紧扼住了文峪河及其中西河、西冶河的咽喉,缚苍龙为民造福,截岔地区人民为此做出了忍离故土、迁徙他乡的牺牲;西社、米家庄、南沟水电站的建设,完成了由水力资源到电力资源的转换,使几个中心村提早用上了电灯,截岔地区到处耸立的水力磨房在历史的烟雨中逐渐消失;上世纪50年代后期,东社乡人民扩建龙门引水工程,西社、沙沟村相继建起了高灌站,引水上山,变坡地为水地,开创了“水往高处流”的先河,并被交城县委授予“全县第一个水利化乡”的光荣称号;南龙门渠、五村渠的改造、盘山渠的新建、文峪河两岸的“百里滩”计划及其开山筑坝、淤地造田、河滩淤灌、放淤肥田、水土保持的实施,总数达500亩水稻的种植,使截岔地区成为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名符其实的“山上江南”;机井的开凿、干渠、支渠、斗渠的贯通、节水渠道的使用,改变和完善着水源类型和灌溉体系。到2012年,截岔地区现有干堤约30公里,引水干渠全长约35公里,灌溉面积达3010亩。
另外,龙门渠的建成,将真正使交城平川人民历经几百年的“交城山,交城水,不浇交城浇文水”的状况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历史笑谈。而龙门渠首及上游引水管网和隧洞便位于截岔地区。
从古至今,截岔地区人民为了趋利避害,团结一致,持续根治河流水害,改善农业灌溉条件,同时,也为了各自的利益不断发生水利争斗和纠纷,重复着从统一到对立、从对立到统一的循环往复,就在这引水淤地和洪水毁地的矛盾斗争中不断促进人类的进步,治理、控制文峪河水的种种努力,也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起起伏伏。而这个过程便形成了截岔地区水利建设发展的漫长历史和文化,也成为本文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成为作者探寻和研究的主要对象。
第一章 区域自然条件
一、区域位置
交城县截岔地区位于吕梁山东麓、交城县西南境,东经111°52′-112°00′,北纬37°30′-37°35′。距省城太原90公里,距县城27公里。东与洪相乡接壤,北部与水峪贯镇相连,西北与会立乡毗邻,西靠文水县三道川,南接文水县开栅镇、文峪河水库,为晋中平川进入吕梁、交城山区之门户。
截岔地区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部最高柏树沟堂山海拔1727米,西南部子夏山海拔1701米,东南边界文峪河水库最低,海拔822米。中部西冶川和中西川相汇区域为盆地,谷宽地平,四周群峰列峙。
2012年,截岔地区有村民委员会12个,总人口3482户、1.18万人,耕地面积5425.43亩,国土总面积86平方公里。
截岔地区位于中西川、西冶川与晋中平原的衔接处,交通十分便利,省道古吴线(S219,古交市至离石区吴城镇)横穿东西,开麻线(S320,祁县经文水县城、开栅镇至方山县麻地会乡)纵贯南北,在此交汇形成交通枢纽。国家现已将S219西社至古交段、S320西社至祁县段调整为国道G241 。
截岔盆地是名符其实的“聚宝盆”,区内农业发达,水渠纵横,田连阡陌,绿树成荫,盛产小麦、水稻、谷子、玉米、豆类和瓜果,是交城山区粮食的主要产区。境内自然植被茂盛,形成以白皮松、柞树、侧柏为主的针叶林和针阔叶林混交林,有油松林面积7500亩,经济林以骏枣、苹果、梨、核桃、葡萄为主,养殖业发展迅速。境内矿产资源丰富,计有石灰石、煤、石膏、铝矾土、铁、铅、锌等多种,尤其以石灰石储量最多、品位最高,工业主要为水泥制造业。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4.14亿元;有企业26个,工农业总产值3.54亿元,完成税收58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678元。
二、地质地貌
交城县域大地构造,处于祁吕贺(祁连山、吕梁山、贺兰山)山字型构架体系的东翼中部,位于山西台块中部,吕梁背斜轴部的东侧。
在太古代,强烈的地壳运动——五台运动,形成了山西古台块的基底,地壳开始上升,海水退去。下元古代(距今18亿年),又一次华北构造运动——吕梁运动,华北地台轮廓形成,吕梁山隆起,形成了文峪河、汾河上游峡谷河段。从太古代至古生代漫长的地质年代,几经大陆下沉,海水入侵,陆升海退旋回,经过海相沉积,海陆相沉积和陆相沉积,陆地上升。在中生代的燕山运动(距今约1.5-0.67亿年),强烈的构造运动和伴随的岩浆运动,流域山川构造骨架、区域地貌基本形成。新生代第三世纪末的大地喜马拉雅运动(距今约0.25亿年),东部陷落,形成汾河地堑盆地,西部地质上升,吕梁山脉再次隆升,更加陡峻。第四纪冰川、暴雨洪流、风积、湖积、洪积、坡积、侵蚀、地震、断裂以及人类活动,流域的构造体系,构造形式基本稳定下来。此后直至现在,在沟谷盆地中沉积堆积了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及风化黄土。
在截岔地区经历的多次地质运动中,对其影响最大的为燕山运动,该运动基本形成了截岔区域现在所呈现的地貌及地质构造轮廓特征。
燕山运动是发生在侏罗、白垩纪时期的一次大规模运动。在该时期由于岩浆岩的不断侵入使岩层受到挤压形成了纵贯截岔地区的山前大断裂等地质构造现象,从而导致了本区域截然不同的地层出露、地貌特征和矿产资源分布等。
山前大断裂北起于水峪贯镇寨立村,经逯沟、陈台、榆林、横岭、大岩头、东社向南延伸至文水县牛家沟底、神堂村,断裂延伸30公里以上,断裂带宽大,在地表持续出露,多为性质不明或压扭性断裂。断裂总体走向在逯沟一带向西突出,东社一带向东突出,构成弧形断裂。断层面在北段向东倾斜,南段向西倾斜,具有枢纽特征。该断裂出露在西部奥陶系与石炭系地层之间,地层有缺失和不连续现象。断层东盘发育着次一级断裂、褶皱、地层直立、倒转等构造现象。
截岔地区基底为太古界界河口的一套古老变质岩系,上覆地层依次为:元古界长城系;下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上古生界石炭系、二叠系;中生界三叠系及新生界第四系。
截岔地区出露的地层比较齐全,但山前大断裂形成的断层使地层严重错位,断层两侧地貌大相径庭。
断层西侧为老地层,太古界的界河口群、元古界长城系、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地层出露于野则河、南沟、西榆皮、米家庄、西社、牛家沟、沙沟、高家岭、黑沙坪、阳湾、庄头等地,主要地层为石英砂岩、微变质石英岩(红晶石,玻璃原料)、紫红色页岩、砾岩、灰岩、白云岩等,局部有褐铁矿、铝土矿、铅矿、石膏等,奥陶系、石炭系石灰石(俗称青石)成为本区最重要、最广泛的水泥工业原料。本区二叠系是重要的成煤地层,主要出露于沙沟村西、高家岭、柏树底到吴家沟,向南出露于阳湾村到牛家沟以南。
断层东侧为新地层。中生代早期的三叠系地层在本区出露于东社村、大岩头村、西山头村以北,南部出露于塔上、曲里以南及南堡村西南。主要为砂岩、含砾砂岩、页岩、泥岩等。由于新地层的叠加,此区内煤炭等矿产资源埋藏较深,约1000-1500米。
由于山前大断裂的存在,断层东西两侧地貌惊人相异。截岔地区断层西、北部属石灰岩穹窿、岩浆岩剥露穹窿高中山区,岩石较硬;断层东、南部属砂页岩剥蚀侵蚀中山区,砂页岩风化严重,较软;中部接受了大量的第四纪黄土沉积将低洼山间宽谷覆盖和填埋。
本区出露的砂页岩和石灰岩均属于沉积岩,砂页岩属于碎屑岩,而石灰岩属于碳酸盐岩(化学沉积)。沉积岩是地表岩石在外力作用下,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并固结而形成新的岩石,均具有层理构造并常含有化石。
砂岩是由石英颗粒(沙粒)堆积胶结而成,截岔地区砂岩呈红褐色,风化严重,质地松散,可剥离出砂粒,外观粗糙。由于砂岩风化而形成的砂质土壤,适合松树生长,鉴于此特点和植物的垂直分布规律,截岔地区的白皮松生长茂盛,并逐渐成为苗木基地。由于文峪河的冲刷与淤积,载岔地区包括文水开栅地区一直为建筑用石英砂的主要产地。
页岩主要是由黏土沉积经压实、脱水而固结形成的岩石,成分复杂,但都具有薄页状或薄片层状的节理。页岩抗风化的能力弱,用硬物击打易裂成碎片。页岩不透水,在地下水分布中往往成为隔水层。
石灰岩是水溶液中碳酸钙过饱和后结果沉淀、固结而成,主要由石英、长石和少量黑云母等暗色矿物组成,二氧化硅含量多在70%以上,主要成分为碳酸钙,截岔地区以灰白色为主,村民称其为青石。石灰岩是一种比较坚硬的岩石,手感细腻,没有明显的颗粒感。
石灰石可直接加工成石料和烧制成生石灰。生石灰吸湿或加水就成为熟石灰,熟石灰经调配成石灰浆、石灰膏、石灰砂浆等,用作涂装材料和砖瓦粘合剂。水泥是由石灰石和粘土等混合,经高温锻烧制得。玻璃由石灰石、石英砂、纯碱等混合,经高温熔融制得。炼铁用石灰石作熔剂,除去脉石。炼钢用生石灰做造渣材料,除去硫、磷等有害杂质。电石是生石灰与焦炭在电炉里反应制得。纯碱是用石灰石、食盐、氨等原料经过反应制得,利用熟石灰和纯碱反应制成烧碱。生石灰还可用作干燥剂和消毒剂。
石灰石就是水泥工业的粮食,是水泥生产的命脉。截岔地区由于石灰石资源的丰富,成为水泥、石灰、石子、石膏等建材工业的基地。
三、区域气象
截岔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境内地形西北高、东南低,相对高差905米,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本区四季分明,春季63天,春季63天,夏季69天,秋季62天,冬季171天。冬冷少雪,春旱多风,夏热雨量集中,秋季温凉,其气象特征如下:
1、气温
全区多年平均气温10.1℃。年极端最高气温35.7℃,极端最低气温-24.2℃。全年活动积温为3850℃,无霜期165天。
2、日照
本区日照较充足,太阳辐射量较多,年平均日照总时数2700小时,占可照时数的60%。
3、风向、风速
本区位于中西川、西冶川交汇处,风向受河谷影响,全年以西风为主,年平均风速1.6米/秒,最大风速为8级。
4、蒸发量
区内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500毫米,最高年份1800毫米,最低年份1200毫米。年内蒸发最高季节为4、5、6三个月,占总蒸发量的46%。
5、冻结
最大冻土深度90厘米。
6、降水暴雨
(1)降水
境内多年平均降雨量560毫米,平均年降水日数为70天。
降水特点一是分布不均,年际变化大,最大年为690毫米,最小年为290毫米;二是年内降水分配不均,大多出现在6-9月份,汛期的降水量集中,占全年降水量的50-90%。
(2)、暴雨
据文峪河水库记载,1952年至1996年的45年中,平均最大24小时降水量56.6毫米,发生在1995年8月5日,降水量为109.6毫米;24小时降水量90毫米以上有1次(1963年7月5日,降水量为95.6毫米);24小时降水80-90毫米有两次(1979年7月2日降水量82.9毫米;1990年7月14日降水量81.8毫米);24小时降水70-80毫米有7年7次;24小时降水60-70毫米有6年6次;24小时降水50-60毫米有9年9次。月降水量最大发生在1995年8月,降水量为278.5毫米。月降水量200毫米以上的有11年,其中6年在7月,4年在8月,1年在9月。45年中,平均6月份降水量为54.6毫米,7月份降水量为123.6毫米,8月份降水量为123.4毫米,9月份降水量为66.5毫米,分别占年降水量的10.8%、24.5%、24.4%、13.2%。
典型降雨过程:
①、1954年暴雨 从8月28日开始至30日降雨86.4毫米;9月1日至3日降雨109.8毫米,最大一日降水量54.8毫米。这年前期雨多,6月降雨14天,降雨101.8毫米;7月降雨13天,降雨量88.5毫米;8月上中旬降雨12天,降雨量152.1毫米,8月全月降雨16天,月降雨量240毫米。6-9月共降雨53天,占全年降雨日98天的一半多,降雨量562.1毫米,占全年降雨量690.2毫米的81.4%。1954年普雨特点是,降雨范围大,历时长,前期降雨多,土壤含水量大,后期暴雨致使产流大,致灾重。
②、1963年暴雨 6-9月降雨量397.92毫米,占年降雨量620毫米的64.3%;降雨日40天,占全年降雨日78天的51.2%。最大日暴雨发生在7月5日,雨量95.6毫米;
③、1964年普雨 6-9月降雨日49天,降雨量457.8毫米,最大日7月5日,降雨71.2毫米;最大月7月,降雨151.9毫米。全年降水675.3毫米。是年径流量最大年份,汛期产流量大,文峪河水库弃水量大。
④、1977年暴雨 8月4日至7日降雨122.2毫米。8月降雨17天,降雨量198.8毫米。6至9月共降雨551.9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84.3%。文峪河水库蓄水至东社村边。
⑤、1995年暴雨 8月断断续续降雨日16天,月降雨量278.5毫米;8月6日降雨109.6毫米,为月降水、日降水最大值。
(3)洪水
截岔区域,主要灾害为洪水,由于有降水量年际、年内、地域间变幅大的特点,中西河特别是西冶河,夏季多暴雨洪水,历时短、强度大、洪水峰高流急,对生态环境破坏性大。还有截岔地区群山环抱,边山沟涧,也不断发生致灾洪水。
据历史调查,文峪河最大洪水发生在清光绪十二年(1886),洪峰为1540立方米/秒,相当于百年一遇洪峰流量。据1951年文峪河水库设水文站以来的46年资料统计,超过文峪河河道泄洪标准150立方米/秒以上洪水发生20年次,占统计年的43.5%。最大洪峰发生在1959年8月20日,为795立方米/秒,洪峰流量700立方米/秒以上发生3年次(1953,1959,1969),洪峰流量5-00-400立方米/秒发生一年次(1955),洪峰流量400-300立方米/秒发生5年次(1954,1956,1963,1967、1971),洪峰流量300-150立方米/秒发生11年次。洪量最大年份,日洪量发生在1959年,为3197万立方米; 1954年3日洪量为7034万立方米,9日洪量为15026万立方米。最小洪量发生在1952年,洪峰72立方米/秒,1日洪量47万立方米,3日洪量127万立方米,9日洪量348万立方米。
作者:吕保国
即可关注
吕梁市新闻办官方微信“吕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