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五大祖寺(重振禅门丰功伟)
禅宗五大祖寺(重振禅门丰功伟)在绍云长老题写殿名的“普光明殿”内,安放着他的法身,正由装龛师在这里装龛,其他弟子也为明天的追思荼毗法会顺利进行而有序地忙碌着。大殿门前,聚满了前来与他告别的弟子、居士和各界群众,阿弥陀佛的唱颂佛号声和怆然的音乐声混杂在一起,更加剧了人们的悲痛。他们都想进去与这位一生悲智行愿,道行卓绝,以弘法为己任,以利生为事业,爱国爱教,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佛教事业,在海内外声誉极高,深受教内外各界人士尊崇的禅宗泰斗作最后的诀别。“惊悉长老逝人寰,天崩地裂肝肠断,泪洒胸襟透骨寒,风送哀思恸九天。”连日来,海内外和社会各界纷纷以各种方式,表达对绍云长老不幸圆寂的深切悲痛。7月6日,永信大和尚专程从少林寺赶来,瞻仰绍云长老的法身,表达哀思,送他最后一程。禅林花谢,法海舟沉,四众哀恸,佛门震惊。一、告别7日傍晚,褒禅山脉,群峰肃穆,云幕低垂,残阳如血,一道彩虹高悬在庙宇林立的天空,使褒禅寺笼罩着一种神秘的禅意。
原创 亦文
绍云长老
2022年7月4日,安徽含山县褒禅寺,沉浸在一片悲痛之中。
当代禅宗巨匠,安徽省佛教协会名誉副会长、马鞍山市佛教协会会长、含山褒禅寺方丈上绍下云长老,住世缘尽,在这里安然示寂。
禅林花谢,法海舟沉,四众哀恸,佛门震惊。
一、告别
7日傍晚,褒禅山脉,群峰肃穆,云幕低垂,残阳如血,一道彩虹高悬在庙宇林立的天空,使褒禅寺笼罩着一种神秘的禅意。据当地群众说,绍云长老圆寂后,褒禅寺上空的天象颇不寻常,时而飞龙在天,时而彩虹当空,犹如绍云长老的道心与慈悲。穿过寺庙大门,在通往普光明殿的宽阔道路两旁,密密麻麻地摆满了花圈和挽联,路边的树枝上也挂满黑纱,像是两面巨大的哭墙。在寺庙标志性建筑褒禅寺的大门上,挂着“禅门沩仰第九世中興本寺绍云德公老和尚示寂追思会”的黄底白字横幅,更增添了一种庄严悲怆的气氛,仿佛整个褒禅寺都在为绍云长老的过早圆寂而哭泣。
“惊悉长老逝人寰,天崩地裂肝肠断,泪洒胸襟透骨寒,风送哀思恸九天。”连日来,海内外和社会各界纷纷以各种方式,表达对绍云长老不幸圆寂的深切悲痛。7月6日,永信大和尚专程从少林寺赶来,瞻仰绍云长老的法身,表达哀思,送他最后一程。
在绍云长老题写殿名的“普光明殿”内,安放着他的法身,正由装龛师在这里装龛,其他弟子也为明天的追思荼毗法会顺利进行而有序地忙碌着。大殿门前,聚满了前来与他告别的弟子、居士和各界群众,阿弥陀佛的唱颂佛号声和怆然的音乐声混杂在一起,更加剧了人们的悲痛。他们都想进去与这位一生悲智行愿,道行卓绝,以弘法为己任,以利生为事业,爱国爱教,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佛教事业,在海内外声誉极高,深受教内外各界人士尊崇的禅宗泰斗作最后的诀别。
“入娑婆承祖意百折不挠独守一枝清香,出兜率度众生千迴百转唯宣万法宏煌”。为了满足大家的要求,褒禅寺临时决定让大家进殿瞻仰。只见绍云长老端坐在四周用黄色绸绵包裹着的法龛中,头戴黑色针织无沿帽,虽双眼微闭,但脸上呈现出安祥平和的神态,仿佛还像生前一样,给人们温暖和慈爱。在阿弥陀佛的唱颂佛号声中,众多弟子和居士,环绕在安放着绍云长老法身的法龛旁,向慈父般的长老作最后的告别……
绍隆佛种,一片禅心昭日月。云水生涯,万古宗门印河山。
一位附近的村民说,绍云长老是活菩萨,一生慈悲为怀,善待他人。他也是含山有名的老中医,经常给附近十里八乡慕名而来的村民把脉瞧病,而且热情接待,分文不取,碰到有困难的村民,他还给予接济。如今他走了,我们心里很难过,大家都舍不得他呀!
夜幕降临,月光惨淡,大地含悲。夜深了,许多人还聚集在普光明殿前,久久不愿意离去……
二、追思
2022年7月8日,对普通人来说,是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但因绍云长老的荼毗法会选定在今天,注定会成为佛教界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对褒禅寺而言,更是一个铭心刻骨的时刻。
凌晨四时,天刚蒙蒙亮,褒禅寺普光明殿前就聚集了众多的人群,他们有的是从全国各大寺庙赶来见绍云长老最后一面的弟子,有的是克服新冠肺炎防疫带来的不便,从祖国四面八方前来为绍云长老送行的。正如古人云:“道高龙虎敬,德重鬼神钦。”
上午9时,南华堂上、中兴二祖禅寺、褒禅山寺方丈、上绍下云长老追思荼毗法会在褒禅山寺隆重举行。安徽省佛教协会副会长界心法师主持了今天的活动。
追思会开始前,全体稽首默哀一分钟,表达对绍云长老圆寂的深切哀悼与不舍,马鞍山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果朗法师宣读唁电。安徽省佛教协会副秘书长行渡法师代表法卷弟子致谢辞,感恩社会各界致唁电、献花圈、送挽联,不辞辛苦的前来参加追思法会,感恩大家对绍云长老、对褒禅寺、二祖寺的关心。安徽省佛教协会年度执行会长智文法师致悼词,深切缅怀绍云长老超凡脱俗、弘法利生、慈悲济世的伟大一生。他说,如今长老示现圆寂,肉身虽灭,但法身常住。绍云长老爱国爱教的赤子之心、自在洒脱的禅者风范,乃后世之楷模。马鞍山市委常委、统战部长刘芳肯定了绍云长老在促进社会和谐,团结四众、弘法利生、培育僧才等方面的功绩,希望其弟子继承发扬长老的风范、完成长老的遗愿。
封龛仪式由安徽省执行会长慧开大和尚主法,随着一声“起龛”,四众弟子护送绍云长老法龛到化身窑。
从普大光明殿到化身窑,只有几百米的距离,但道路两旁,被前来给长老送行的几千名群众围得水泄不通,连远处的山坡上都站满了人,弟子们抬着师父的法龛,小心翼翼地向前行走着。每前进一步,是那么沉重艰难,那么揪心不舍,那么肝肠寸断,那么痛不欲生。敬爱的师父,您怎么走得这么急?您的诲人不倦,您的谆谆教导,特别是您带领我们开示的情形还历历在目,犹如昨日,您怎么就走了呢?!我们还想请您上堂讲经,还有许多话想对您说,您怎么就走了呢?!我们多想时光倒流,重新回到您的身旁,让这一切是一场恶梦!
鲜花播撒,哀思绵绵;法身入窑,泪水涟涟;炉起灰灭,羽化成仙;腾云驾雾,飞向苍穹。在化身窑前,绍云长老的家乡代表哽咽道:“老和尚,您虽历经磨难,九死一生,但为重振宗门,道心如磐,领众熏修,夙夜匪槲。今日回归大地,您稍作休息,去去就来吧!”
三、荼毗
上午10许,绍云长老荼毗法会及各种活动,按照佛教仪轨如期在褒禅寺进行。安徽省佛教协会会长智文大和尚主持荼毗法会,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安徽省佛教协名誉会会长、佛门泰斗上妙下安长老前来拈香举火,宣说法语,带领四众弟子送绍云长老最后一程。
现年106岁的妙安长老在茶毗法語中说,悲深愿切娑婆行,褒禅山中放光明;绍隆佛种渡众生,云开月现归虛空。
南华堂上上绍下云老和尚夙植德本,悲愿宏深。广开菩提觉路,化导无量众生。爱国爱教,建寺安僧,诲人不倦,宗教兼通,诸山景仰。道风远播于十方,龙天欢喜,法雨遍于利有情,化缘周讫,双林示寂,云水生涯,八十五载,娑婆印坏,净土文成!今日撒手歸去,极乐上品上生。圆满菩提行愿,花开见佛金容。
祈愿长老不舍众生、极乐稍息,乘愿再来、普渡吾等……
绍云长老圆寂后,特别是在化身窑拈香举火后,褒禅寺出现了种种瑞祥天象,示现老和尚入寂为乐。宗教界人士说,绍云长老后事庄严隆重,极尽哀荣,足可见其影响力。可以说,绍云长老的圆寂,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今后像这种国宝级的高僧再也找不出几位了。
按照计划,绍云长老的舍利拟定9号下午5:29从化身窑中请出,再移至方丈室安放,翌日入塔的。临近时分,弟子们来到化身窑,却发现热浪炙人,温度很高,人无法靠近,更不能开窑请出。正当大家为明天能否按时入塔而焦虑时,突然,天降暴雨,倾盆大雨浇注在滚烫的化身窑上嘶嘶作响,升腾出袅袅水汽,一下子浇灭了窑身的热度。不一会儿,雨停了,太阳出来了,开窑如期进行。这场恰逢其时的暴雨,让在场的人无不啧啧称奇。
舍利有骨舍利、发舍利和肉舍利三种。人们通常所说的是骨舍利,即灵骨。舍利五彩缤纷,多为坚硬的珠状,一般是由出家人的修行和功德深浅炼就的。
绍云长老荼毗后,他的弟子们在装骨灰的大红盆中,找到几百粒灵骨舍利,有的如油菜籽小,有的通体透亮,这是绍云长老冰清玉洁、行持心地律仪之所现。
四、入塔
在褒禅寺庙东南方向,修建了一座塔院,专门用来安放高僧大德的舍利。这里有三座舍利塔,一座安放着虚云老和尚的舍利,一座安放着如诚老和尚的舍利,而另一座则是褒禅寺专为绍云长老准备的。
此刻,这座舍利塔静静地耸立着,仿佛是绍云长老清朗消瘦的身躯,护佑着四海平安、国富民強。他一双慈善的眼晴,默默注视着这里的一草一木,注视着前来为他送行的人流,谦和的脸上呈现出一种圣洁之光。
根据含山天气预报,10号全天是多云转阴。正当大家为今天早晨举行舍利入塔安放仪式的气象条件略感遗憾时,也许是绍云长老的德高望重感动了上苍,天亮后,太阳出来了。盛夏的骄阳,把万千缕光芒投射大地,天高云淡,碧空如洗,万里无云,没有一点下雨的迹象。
吉时7:20,两序大众将绍云长老的一部分舍利由方丈室送至塔院,入塔仪式由卧龙寺方丈常礼法师主法。维那、衍恒法师领众讽颂梵呗佛号,恭送长老舍利入塔,众弟子和居士跟随其后。
绍云长老的舍利塔,高约5公尺,墙面用黑底金字镌刻着他生前拟定的墓志铭:“斗室安居,布衣随份,人生如梦,自迷自醒。”“人生如梦,自迷自醒,做本分事,持平常心。”“真实不虚,依法励行,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朴实无华,高风亮节,活在当下,命由己定。”“观念念即住,觉妄妄皆真,当下作得主,不随境界转。”这何尝不是绍云长老一生做人处世的准则。
绍云长老的另一部分舍利,10日13时则由长老嗣法弟子行渡大和尚,迎请至司空山二祖寺永久供奉,供四众弟子有缘瞻仰。
绍云长老12岁得遇佛法,遂萌生皈依三宝之念。时光追溯到66年前,19岁的他带着对佛教的虔诚和向往,从安徽省含山县的绿水青山中走出,徒步前往白云深处的江西永修县云居山,拜年逾百岁的虚云老和尚为师,得赐法名宣德,字绍云。同年秋,奉师命前往广东南华寺受戒,圆满后即返云居山,亲近师尊,苦研佛学,定慧双修,探求人生真谛。每于疑惑处,均得恩师点拨教诲,喜得恩师真传,致使修持精进,于佛理感悟甚深,深得恩师喜爱。年仅22岁,他便得恩师传授衣钵,成为禅宗沩仰宗第九代传人。
几十年来,绍云长老始终牢记虚云老和尚圆寂前的殷殷付嘱,积极贯彻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在重兴道场、培养僧才、弘法利生、社会慈善、对外交往等方面,都作出了重大贡献,备受社会各界人士敬仰。
见山忘道山犹扰。见道忘山山更幽。云散水流天地静。一声长啸白云头。绍云长老的肉身虽入灭,但法身长存世。他慈悲济世,无我奉献,为中国禅宗尽心竭力,矢志不渝的精神;他以身作则,实践禅法的道风将永远留在褒禅寺、二祖寺等四众弟子的心中。特别是他爱国爱教、正信正行,为明心见性用功办道,为正法久住深心奉献,为普度众生行愿无尽;以修学佛法得来的清净心灵、坚强定力、般若智慧与担当精神,将不断激励后学们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大梦想作出佛教界应有的贡献。
一代宗师,人天眼目,往来示现,法乳长流。祈愿上绍下云长老,上品上生,乘愿再来度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