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节制消费是什么原因(无节制消费的元凶)
无节制消费是什么原因(无节制消费的元凶)你可能偶尔会感受到这样一个问题:怎么现在买的东西这么不经用,而爷爷辈的那些老物件都用几十年了还屁事没有,反而现在化设备生产出来的生活用品,两三年后就被你无情抛弃,可能你在追求更高生活品质的时候进行了替换,也可能是你不再有需求了。但是有没有想过这是商家生产时做了手脚呢?每个人的家里都能拿出一些“古董货”,传承三代至今还发挥着作用,我奶奶家的暖壶,手电筒,水瓢,菜刀如果按年龄算我都得管他们叫叔叔。偏爱高热量食物,是因为在原始阶段这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今天则是导致我们肥胖的主要原因;渴望安全感,是因为原始阶段的生活环境时刻潜藏危机,生命的消逝朝夕之间,今天则演化成了我们对于房子等固定资产的天然渴望;重视眼前,不考虑未来,因为原始阶段的人类能否活到第二天都是一个未知数,所以捕捉到猎物后的最佳选择就是尽快吃掉它,所以你攒不下钱也是情有可原的以下是BBC纪录片当中揭示的几个无节制消费元凶计划报废
消费本身绝非支付金钱那么简单,支付只是消费的一个环节,在支付之前有很多东西影响着我们的消费选择,而商家恰恰是深谙这些因素的聪明人,所以买的没有卖的精,这个道理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要想分析影响我们消费行为的原因,就不得不去了解人类骨子里普遍存在的心理因素。
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现代人所表现出来的很多心理思考跟原始阶段人类的生存环境有着很大的联系,对于生命和安全的追求是人类祖先的进化选择,那些忽略自身保护的人会被环境无情淘汰,所以传承到现代人身上的基因都是那些追求安全和生存的远古人类。只不过有些原始的思维一直传承至今,有的在演进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错配
对原始人类来说,生存永远是第一位,获取更多的食物,尽量少去消耗能量,住在山洞里躲避野兽。
偏爱高热量食物,是因为在原始阶段这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今天则是导致我们肥胖的主要原因;渴望安全感,是因为原始阶段的生活环境时刻潜藏危机,生命的消逝朝夕之间,今天则演化成了我们对于房子等固定资产的天然渴望;重视眼前,不考虑未来,因为原始阶段的人类能否活到第二天都是一个未知数,所以捕捉到猎物后的最佳选择就是尽快吃掉它,所以你攒不下钱也是情有可原的
以下是BBC纪录片当中揭示的几个无节制消费元凶
计划报废
每个人的家里都能拿出一些“古董货”,传承三代至今还发挥着作用,我奶奶家的暖壶,手电筒,水瓢,菜刀如果按年龄算我都得管他们叫叔叔。
你可能偶尔会感受到这样一个问题:怎么现在买的东西这么不经用,而爷爷辈的那些老物件都用几十年了还屁事没有,反而现在化设备生产出来的生活用品,两三年后就被你无情抛弃,可能你在追求更高生活品质的时候进行了替换,也可能是你不再有需求了。但是有没有想过这是商家生产时做了手脚呢?
这个骚操作最早是起因于一个灯泡企业联盟,商家们聚集在一起去制定标准:今后各自工厂生产的灯泡寿命由原来的2500小时调整至1000小时,如果谁超过这个行业标准就需要缴纳罚款
计划报废在商品生产之初就计算了使用寿命,我们购买商品的频率越高商家就越赚钱
这样的套路对于我们消费的影响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Ipad外壳上面的特制螺丝不是为了提高逼格,而是让你维修起来无从下手,手机一体化,电池寿命下降,导致一出现蓄电问题你首要考虑的就是购买新机,在加上厂商们持续不断的推陈出新,好像你不用最新款就是被时代淘汰了一样。
苹果从第一代到最近的12并没有再出现实际意义上的颠覆,然而果粉们依然趋之若鹜的追求最新款,其实iPhone12相较于早几年的iPhone8从使用层面来看也没有多大的提升,无非是内存大了一点,像素提高了一点,屏幕优化了一点,至于发布会上所宣导的黑科技,作为消费者能用得上的真不多。
甚至个别年份手机的颜色也能包装成一大卖点,为商家的用心点赞
从产品定价角度角度来看,把iPhone当成一种身份象征也具有一定的意义,但是把最新款的iPhone当成一种面子,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小胖子我真的看不出有什么价值。
商家们在生产之前设计了使用寿命,在你购买产品后又用铺天盖地的新品广告去刺激你换新,我们的消费选择就这样被计划报废牵着鼻子走,所以你的钱包真的有很多人时刻惦记着
制造焦虑创造需求
前面提到了,从古至今追求生存和安全是人类一脉相传的基因,为了达到让你花钱的目的,商家们想方设法给你制造焦虑,即使没有焦虑凭空创造出来也要让你花钱
去美容店永远说你需要补水,去按摩店永远说你湿气重,你的身体究竟缺不缺水不重要,反正只要你进店,商家总是缺钱的。
每个人都怕死,怕衰老,怕颜值垮掉;所以针对这三个行业的市场总是保持着繁荣。制药公司会人为的创造一个疾病,通过大肆宣传让你感觉自己就是患者,然后去服用他们销售的药物;功能性饮料会打着抗疲劳,保健的旗号提高定价,让你不明就里的产生需求,仿佛你买的不是饮品而是一杯神仙水。
人类在骨子里渴望安全感,SUV的特性恰好可以在驾乘领域给你安全感,开着轿车行驶在道路上从后视镜中看到一辆大卡车紧随其后,你的小心脏肯定砰砰直跳,那如果你开的是一辆更大的车呢,卡车很难给你制造出不安全感。所以汽车厂商迎合人类天性,用SUV征服你的心理防线,给你宣扬高而大就意味着安全,可实际上SUV的侧翻概率要远大于轿车
IP,让成人向孩子一样
孩子喜欢什么东西都能直接了当的想要去获得,而成年人则会考虑再三,其实作为普通人在消费之前都会有所考量的,如果你越纠结,越是想要理性思考,商家就越着急,越是想让你快速下定决心。
孩子都喜欢什么类型的玩具呢?想要探求这个答案,你就去看一下最近最火的动画片是哪一部就行了,这些动画片的周边产品孩子肯定热爱的不得了。
参照这个思路,商家就针对成人设计出了一些大IP,从最早的星球大战,到漫威类超级英雄,早已经超越了一部电影的界限,成为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文化图腾。当你接受了这些文化,铺天盖地的周边产品就是解开你钱包的利器
有时候你会看到一个人生活上勤勉节俭,可一购买起各类手办就阔绰的很,完全是判若两人。当然,这是别人的偏爱,也无可指摘。
作为一名足球迷,看到主队的球衣,那种消费冲动真的是按耐不住,即使价格高昂也会选择性的忽视,这就是IP效应对我们消费影响
信用卡&快捷支付
前面讲的都是在支付前商家们为了刺激消费所采取的办法,条条套路通支付,做了那么多工作,为的就是你最后掏钱的那一瞬间,这个环节越简单,越隐形,你割肉时的痛感就越低
相比较于现金支付,用信用卡和在线支付,容易让人们忘记购买东西和付钱之间的紧密联系,就好像花的只是一个数字不是自己的钱一样,因而容易花得更多。
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拍卖同样的篮球门票,一组人需要用现金支付,另一组用信用卡支付。实验发现,需要现金支付的那组最高出价仅为100美金,而可以信用卡支付的对照组出到了500美金。你看,在使用信用卡的时候你对于价格的敏感度就会降低。
信用卡就是一张神奇的卡片,一方面它削弱了使用者对“花钱与购买”的感知;另一方面,它充分利用了人们觉得未来会更好的乐观心态,不断花未来的钱。通过信用卡,成年人被成功变为孩子,“我要的现在就要”,不会延迟满足,不再理性考虑。而这就是商家想要的,绕过消费者难以攻坚的理性系统,让他们出于本能、出于潜意识的需求去购买。
作为米粉,被小米的饥饿营销折磨了很多次,又被糟糕的供货系统拯救了很多次。吊足了胃口,也饿到了极致,下单后迟迟不发货,等到拆开包装时早都已经饱了,需求也就不复存在。
我们的消费有很大程度的不确定性,快捷又高效的支付就是让你的冲动立马得到兑现
消费是一种交换,产品换需求,需求得不到满足而入手的产品就是耍流氓
了解导致我们盲目消费的元凶,就是给你提供一个视角去审视自己的消费行为,让你的消费更趋于理性化
公众号:志说自话
知乎:偏要志说自话
头条号:无问花期
一个可以胡吹一通的小胖子,别看现在内容很正经,后面就不一定正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