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尚龙谈梦想和未来(只要没被世界改变)
李尚龙谈梦想和未来(只要没被世界改变)他, 是李尚龙。看到这些经历,很难想象李尚龙其实是一名90后,可是他的人生似乎已经比同龄人丰富得太多太多。2015年,他辞职离开新东方,成立“龙影部落”工作室,开设龙影部落半年内吸引了数十万粉丝关注。同时加入选课网考虫系列任教,一年影响学生数万人。同年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书《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2011年,他在人生的巅峰时刻毅然退学加入新东方,成为新东方讲课最好的老师之一。2013年,他考入北影进修班,导演青春题材电影《在路上》,三天访问量近20万。2014年,他拍摄电影《断梦人》,在博纳影城上映。
文:骁骁
策划:十点读书
2008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重点军校
2010年,他荣获CCTV“希望英语”演讲大赛全国季军,同年还获得全军二等功。
2011年,他在人生的巅峰时刻毅然退学加入新东方,成为新东方讲课最好的老师之一。
2013年,他考入北影进修班,导演青春题材电影《在路上》,三天访问量近20万。
2014年,他拍摄电影《断梦人》,在博纳影城上映。
2015年,他辞职离开新东方,成立“龙影部落”工作室,开设龙影部落半年内吸引了数十万粉丝关注。同时加入选课网考虫系列任教,一年影响学生数万人。同年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书《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
他, 是李尚龙。看到这些经历,很难想象李尚龙其实是一名90后,可是他的人生似乎已经比同龄人丰富得太多太多。
2. 只有度过生存期,才能谈梦想
目前,李尚龙的工作室获得了很多投资,他的投资人曾经问过他为什么都不坐班,李尚龙笑说让他坐班还不如逼他辞职,只要可以随叫随到,按时保量完成工作任务,不一定非要在办公室里待着。
他觉得自己并不适合朝九晚五的生活,至少现在是这样的。
青春,对他来说,就是在年轻的时候尽可能多的去做一些没有尝试过的事情,即使到了三十岁四十岁,依然敢于去做自己没有做过的事,那也称得上宝贵的青春。
现在的他,想趁着年轻,去外面多看看,多折腾体会一下生活的本质。
今年李尚龙拿到了美国两个很不错的学校的导演和制片专业的offer,他身边有很多朋友都是从美国读书回来,在聊天时能感受到出国留学后人的视野会变得更开阔,于是自己也在纠结要不要出国念书。
出国念书,或是去美国工作,都是他今年想尝试的事情。
因为自己的经历,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会来跟他咨询未来的方向以及职业规划,他见过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刚开始参加工作就陷入了复杂的办公室斗争,用一周七天,每天十个小时的时间去完成其实7个小时就能做完的工作,他觉得这是有点遗憾的。
他曾经在自己的文章里说过,如果你在辞职前都干不好的事儿,在辞职之后一定还是干不好。所以对于那些迷茫的年轻人,他给出的建议是,如果你对自己的工作不够满意,可以白天上班,晚上给自己充电学习,把别人用来灯红酒绿的时间,花在更有意义并能提升自己技能的事情上。只有拥有了某一个领域不可替代性的能力,那么要换什么工作,或是将来要做什么事,就不再是一个纠结的选择题了。
年轻的李尚龙并不是一个空谈梦想的理想主义者,他写过一篇文章《你只有度过生存期,才能谈梦想》,不避讳谈及自己对理想与赚钱之间的看法。
我觉得钱很重要,因为只有有了钱,解决了温饱才能谈自由,有了经济自由才能谈人格自由。没有钱,其他的东西都是空中楼阁,所以,年轻的时候没有什么比赚钱更重要了。
这些观点打破了很多刚进入社会的年轻人的误区,他们认为年轻就应该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哪怕撞得头破血流,哪怕一无所有,依然觉得谈钱是庸俗的。可是,如果连在你所在的城市生存扎根都困难了,又有什么资本去谈梦想与未来呢。
3. 只有偏执狂,才能创造卓越
李尚龙获过CCTV“希望英语”演讲大赛全国季军,在各大平台的演讲与分享,无论中文或英文,对他来说都如鱼得水。
在读大学的时候,他就参加过很多英语演讲比赛,在很多人面前公开演讲,首先就需要很大的勇气和过硬的逻辑,如果想要获奖,就必须有更强大的心理素质与一遍遍过演讲稿的死磕态度,李尚龙说,这两点是他一步一步锻炼自己演讲技巧的必备能力。
他并不是一个天生外向的人,但他会逼着自己去和别人说话,如果实在不知道说什么,那就讲笑话。
在他很喜欢的一部电影《国王的演讲》里,他记得很清楚的有一句台词是“Practice makes perfect”(熟能生巧),看完电影之后他觉得如果一个说话不利索的国王都能通过训练变成演讲家,那每一个人都能。
很多人坚持一件事,不过三分钟热度,却说自己已经尽力了,在李尚龙的世界里,只有疯狂成魔的偏执狂,才能专心致志不计后果地去为自己想要得到的事情付出。
今年,李尚龙出版了自己的第二本书《你所谓的稳定,不过是在浪费生命》,对于自己想做的事情,他似乎都能以强大的毅力,去一一实现。
人是会改变 ,会为了心里的念想甘愿咽下并不美味的果实,但却可以因此享受苦尽甘来后的香甜。每个人的心底都会有一个声音在呐喊,想着总有一天会改变这个世界,去更改那些自己讨厌的生存规则,但是能做到的人寥寥无几。
可是李尚龙却认为,别觉得改变世界是一件很大很不现实的事情,每个人活着都是为了改变世界的。你是一个好人,就能让这个世界变得好一些,你要是个坏人,世界就因你而变得坏了一点。
我们可以被磨平棱角,但是不能变成自己曾经不喜欢的模样,更不能忘记曾经想让自己编好一点的梦想。
我们的心中总要保有一些美好的东西,比如对于友情的坚持,比如对于爱情的执着,这些情感是对抗这个残酷社会的战袍,保护我们一路披荆斩棘,最终站在理想的最高处。
大概,像李尚龙这样对于未来拥有清晰的目标且不忘初衷地披风前行的人,才能被称作为生活的强者。
十点读书:现在每天自己的时间安排是怎样的?你把时间管理得特别好,是否会允许自己浪费时间呢?
李: 我对时间的要求非常苛刻,你知道这个世界唯一公平的就是每个人都只有二十四个小时。所以,我是绝对不允许浪费时间的,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最好的休息》,我自己是真的这么活的,我认为最好的休息不是睡觉,而是换大脑,所以大多时候我脑袋累了,不是去睡觉,而是去跑步。这就是为什么我会有好几份职业,并且做的很不错的原因,每次上课上累了后就会去写东西,对我来说,写累了上课,上累了写作,都是放松。可能是因为从小到大有太多时间不归自己掌管,高中的时候也有太多不自由的时间,现在我的时间都属于自己,所以,绝对不允许自己做不喜欢的事情,以及不允许自己浪费时间了。
十点读书:就目前来说,英语老师、作家、做教育机构、导演,哪个身份是你最喜欢的?
李: 导演吧。因为可以跟许多好朋友共同去做一件事情,这感觉很幸福。
李: 我对故事的痴迷是从小就有的,所以,如果自己的故事上了大屏幕,能让父母朋友看到,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最想拍的目前是手上的这个剧本,大概的剧情讲的是一个被包养的姑娘通过奋斗实现自我救赎的故事,这个故事我写了一年多,还在改,相信会有好的结果。最喜欢的电影应该是《肖申克的救赎》,“希望”永远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李: 我脾气挺好的,每次遇到麻烦不得不跟人吵架甚至很多架不得不打的时候,也是深吸一口气后再动嘴动手。平时多读书多运动,还有就是多睡觉,有一本书叫做《自控力》写的挺好的,自控,是一个很牛的本事。
十点读书:作为90后,你已经拥有了很多同龄人没有的光芒与经历,你对成功的定义是什么样的?
李: 我认为的成功特别简单,就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爱自己喜欢的人,当然你要是赚到些钱就再好不过了。
十点读书:对于那些刚毕业,还对自己人生目标很迷茫的年轻人,你对他们有什么建议?
李: 多问问自己想要什么,先赚钱再谈梦,先就业再择业。
十点读书:最喜欢的作家是谁?有没有一本书是自己反复读过很多遍的?
李: 其实刘震云、严歌苓、余华老师都特别喜欢,最喜欢的应该是刘震云吧。最近反复读的书应该是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
十点读书:如果明天是最后一天,你还有什么遗憾?未来最想做的事是什么?
李: 这个问题,我真的有考虑过,我当时想2012如果是末日怎么办,我还给自己写了十个目标,比如过四六级,比如追一个姑娘,比如一个人去旅行一次,比如骑单车从北京出发去成都,比如做一个自由人,比如去看五月天演唱会。后来都实现了,最后一个愿望是在鸟巢实现的,那时候五月天来唱2012,听到《倔强》我忽然就哭的不行了,因为那时许下的十个目标忽然就实现了,特别感动自己当时的努力,现在应该能拍着胸脯说,没有啥遗憾。
*本文为十点读书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