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陇西为什么不好看(与原著大相径庭的)
风起陇西为什么不好看(与原著大相径庭的)这部剧播出之后的反响令我有点儿意外,评价普遍不高,跟我的看法差异很大。有评论说演员的脸都差不太多,让人分不出来。这个我觉得是因为这部戏里除了陈坤和杨颖等寥寥数人,其他的没有太多的熟脸。其实这部戏里的大部分演员都可以说是新一代的实力派,很多是没有什么的大名气,但是演技扎实,聂远是老人,演技也在线,连杨颖的表现都比其它作品出色一些。评论对于李光洁的诸葛亮诟病比较多,主要在于其扮相,这大约是受《三国演义》影响,觉得这个诸葛亮不算仙风道骨。可是历史上真正的诸葛亮未必不是这样,而且这也不是模着《三国演义》来的,更多的是历史上的三国。当然,因为《三国演义》的巨大成功,艺术形象深入人心,所以观众的评论也是题中应有之义,确实没有必要跟观众对着干。学习借鉴不是问题,而我对改编有些不满意的地方在于,原著当中对魏蜀吴三方面并没有明显的倾向性,而且不止一次地提到连年战乱,百姓生活艰难。而且老百姓看不出谁是谁非,只
《风起陇西》这部小说诞生到现在有将近二十年了,我看马伯庸这部作品也是十几年前的事儿了。在这部电视剧播出之前,我还赶着把原著走马观花地遛了一遍,时间太长,很多情节都忘了,怕看电视剧的时候对不上。
但是看到这部剧之后,我发现我重温原著的做法实在是多余,电视剧对小说的改动几乎是颠覆性的,除了几个基本的梗以外,完全就是重打锣鼓另开张,又讲了一个新故事。
人名基本和原著一样,但是很多人物性格和设定都已经变了。陈恭在原著中根本就没有涉及盗取连弩图纸的情节,原著中这是上半部分的主要情节,陈恭发回魏国要盗取连弩图纸的情报之后,就还在魏国潜伏,直到这段故事结束,下半部分他才回到蜀国。荀诩在原著中倒也是敢想敢干,但是为人充满幽默感,不是电视剧中一本正经的形象。而郭刚在原著中则是人如其名,不苟言笑,严肃认真的人物,不是电视剧中的好奇boy。高堂秉原著中是个耿直汉子,在这里变成居心叵测的魏谍。柳莹原著中虽然当垆卖酒,但是还是个纯情姑娘,不是剧中心机颇深的风尘女子。像什么冯膺、孙令、阴辑、糜冲,基本都是保留了一个原著中的名字,演绎了和原著完全不同的人设和故事。还有,陈恭的妻子在原著中就是个纯龙套,剧中大约是女性角色太少,好戏看坤角,所以给加了不少的戏份。
但是改动大并不等于剧作失败,说句得罪马亲王的话,原著也不是什么传世名作,无所谓什么改编不改编,影视剧可以重打锣鼓另开张,只要制作得好也就是了。马伯庸写这部作品的时候,也有些游戏文字的意思。有的评论说这部剧里面人物对白缺少古意,不像古人说的话,就是穿着古装的现代人说话。我得说这是您没看过原著,原著里面三国时候的人已经不是说现代人的话的问题了,他们说的都是现代西方人的话,换个背景,人物对白放进美国人写的小说里,毫无违和感。原著中甚至有“这个小伙子在军队蹴鞠队里担任四分卫”这样的话,无语吧。马伯庸在后记里面说自己是故意的,很调皮。
不过平心而论,《风起陇西》的原文在情节的设计和节奏的把控上都还不错。特别是收尾部分,比马伯庸后来的作品好很多了。马先生后期的作品经常有虎头蛇尾之弊,最后的结局总是让人觉得缺乏说服力,典型的就是《古董局中局》和《长安十二时辰》,《风起陇西》的结尾收得比较有力。
我感觉,改编之后的电视剧,就是把原著直接拆成一堆零件,然后重新组装起来,几乎就等于是重新编了一部电视剧,在当前国产影视作品普遍编剧质量堪忧,经常要靠翻拍国外经典作品过日子的情况下,放着已经成型的故事不用,编剧勇气可嘉,而且交出来的作品质量在目前国产剧里面就算是不错的,大约可以打80分了。
原著当中,主线是魏蜀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谍战,蜀汉内部的权力斗争是副线。电视剧则增加了蜀汉权力斗争情节的权重,变成了两条主线并行,互相影响的局面,要说这样的结构更有挑战性,不如一主一副好讲故事。而编剧在两条主线之下,还增加了双男主,陈恭和荀诩为了自己的目的,未经上级同意,自行其是,开展侦查的桥段,布局还是挺见功力。不过大约也可以看出编剧看了很多好莱坞警匪乃至谍战影片,受到了很深的影响。主角不听招呼,瞒着上峰自行其是,最后查出真相,达到目的的情节,在美国同类型影视作品当中比比皆是。
学习借鉴不是问题,而我对改编有些不满意的地方在于,原著当中对魏蜀吴三方面并没有明显的倾向性,而且不止一次地提到连年战乱,百姓生活艰难。而且老百姓看不出谁是谁非,只希望过好自己的日子,有底层视角,有人文关怀。但是改编之后有了拥刘贬曹的立场,蜀汉这边变成了正义的一方,曹魏变成了反面人物。《三国演义》有这样的倾向性,无可厚非,那是六百年前的作品,而且如果您仔细看过《三国演义》的话就会发现,其实罗贯中先生的倾向性并没有那么明显。而现代人再创作三国时期的作品,再分红脸白脸就实在是落了下乘,本来就是割据政权之间没有任何正义性可言的战争,还是不偏不倚的态度比较好,而且也不影响情节发展,甚至更容易讲好故事。
这部剧播出之后的反响令我有点儿意外,评价普遍不高,跟我的看法差异很大。有评论说演员的脸都差不太多,让人分不出来。这个我觉得是因为这部戏里除了陈坤和杨颖等寥寥数人,其他的没有太多的熟脸。其实这部戏里的大部分演员都可以说是新一代的实力派,很多是没有什么的大名气,但是演技扎实,聂远是老人,演技也在线,连杨颖的表现都比其它作品出色一些。评论对于李光洁的诸葛亮诟病比较多,主要在于其扮相,这大约是受《三国演义》影响,觉得这个诸葛亮不算仙风道骨。可是历史上真正的诸葛亮未必不是这样,而且这也不是模着《三国演义》来的,更多的是历史上的三国。当然,因为《三国演义》的巨大成功,艺术形象深入人心,所以观众的评论也是题中应有之义,确实没有必要跟观众对着干。
还有评论说画面色调偏暗,不好看。这个我得说,这种画面更仿真,更接近生活中的实际视觉感受,没有用大量的亮光亮色去渲染,那种反而是失真的,只不过大量的现代乃至古装的偶像言情剧都喜欢大量的渲染,观众看习惯了,这样还原度高的反而看着扎眼。
这部剧整个儿的制作已经接近电影的水准了,我觉得是应该肯定的。而且服化道确实用心了,人物的举止动作,一坐一站,还有布景,内景的设计,对历史的还原度很高。没有出现“大秦帝国”那种先秦的人就坐椅子的错误。就是马镫这个问题依然照旧,但是除了央视“东周列国”,没有一部历史剧不在马镫的问题上犯错误,也只能容忍了吧。
当然,这部剧细节上还是有点儿小问题,比如说俸禄,两千石(dan)直接念成两千石(shi)。还有就是高堂秉请冯膺出去吃中午饭,其实中国人一天吃三顿饭是从宋朝才开始的,之前一天就是两顿饭,早晨吃一顿叫朝食,下午接近傍晚时吃一顿,叫哺食,没有中午饭的概念。不过在看出编导已经尽最大努力去还原历史的情况下,这点儿细节可以忽略不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