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针灸是刺得深好还是浅(针灸最怕的忽略针刺顺序)

针灸是刺得深好还是浅(针灸最怕的忽略针刺顺序)《素问·至真要大论》云:“从内之外者调其内;从外之内者治其外;从内之外而盛于外者,先调其内而后治其外;从外之内而盛于内者,先治其外,而后调其内;中外不相及,则治主病。”《灵枢·五色》云:主穴作为针灸处方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像中药处方中的君药一般,对疾病起主要治疗作用,因此,针刺过程中必须体现主穴的主导地位,先行针刺主穴,然后再针刺配穴。在中国古代医籍中,关于针刺顺序问题一直都不乏记载。《灵枢·五色》云:“病生于内者,先治其阴,后治其阳,反者益甚。其病生于阳者,先治其外,后治其内,反者益甚。”《灵枢·厥病》云:“厥头痛,贞贞头重而痛,泻头上五行行五,先取手少阴,后取足少阴。”,《灵枢·周痹》云:“痛从上下者,先刺其下以过之,后刺其上以脱之。痛从下上者,先刺其上以过之,后刺其下以脱之。”针灸处方有主穴和配穴之分,一般来说,针刺顺序应当是先针主穴,后针配穴。所谓主穴是指针对患者主诉、主症依据经络辨证

针灸取穴、针刺手法以及针刺顺序是针灸处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中,同样的疾病采用同样的腧穴组方,不同的医师治疗后疗效却可能差之千里,此种原因固然与取穴的精准性、施术者手法的精当性密切相关,但是针刺的顺序问题同样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针灸是刺得深好还是浅(针灸最怕的忽略针刺顺序)(1)

针灸施术先上后下、先阳后阴是其一般规律

但在很多情况下并非如此。人体所患之疾,病位有在表在里之分,病势有标本缓急之差,病性有虚实寒热之别,当诸症错杂之时,辨证必别先后,抓住主要矛盾才能各个击破,此时,针刺的顺序就必然要发生相应的调整。

人体的经脉气血都有一定的循行方向,手三阳经从手走头,手三阴经从胸走手,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胸。人体的疾病不论外感抑或内伤,其传变都要遵循一定的途径逐步发展和演变,既然疾病的传变有规律可循,则治疗同样要遵照一定的规律。

针灸是刺得深好还是浅(针灸最怕的忽略针刺顺序)(2)

在中国古代医籍中,关于针刺顺序问题一直都不乏记载。《灵枢·五色》云:“病生于内者,先治其阴,后治其阳,反者益甚。其病生于阳者,先治其外,后治其内,反者益甚。”《灵枢·厥病》云:“厥头痛,贞贞头重而痛,泻头上五行行五,先取手少阴,后取足少阴。”,《灵枢·周痹》云:“痛从上下者,先刺其下以过之,后刺其上以脱之。痛从下上者,先刺其上以过之,后刺其下以脱之。”

1、穴有主次,治有先后

针灸处方有主穴和配穴之分,一般来说,针刺顺序应当是先针主穴,后针配穴。

所谓主穴是指针对患者主诉、主症依据经络辨证、脏腑辨证或经验取穴等选取的腧穴。所谓配穴是指为加强主穴作用,或者针对次要症状选取的腧穴。

针灸是刺得深好还是浅(针灸最怕的忽略针刺顺序)(3)

主穴作为针灸处方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像中药处方中的君药一般,对疾病起主要治疗作用,因此,针刺过程中必须体现主穴的主导地位,先行针刺主穴,然后再针刺配穴。

2、先针病所从生者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从内之外者调其内;从外之内者治其外;从内之外而盛于外者,先调其内而后治其外;从外之内而盛于内者,先治其外,而后调其内;中外不相及,则治主病。”《灵枢·五色》云:

“病生于内者,先治其阴,后治其阳。”此法适用于慢性疾患病势相对缓和需标本兼治者。

针灸是刺得深好还是浅(针灸最怕的忽略针刺顺序)(4)

此时,治本为主,治标为次,针刺宜先本后标。如胃痛由肝气犯胃引起者,病本于肝,当先治肝后治胃,穴取太冲、足三里,宜先针太冲,滋肝阴,泻肝火,后针三里平降胃气,养胃护胃,出针时,则恰好相反,先取三里,后取太冲,以防病邪乘虚而入致使疾病复作。

3、先标后本

本法尤其适用于痹证,《灵枢·周痹》云:“痛从上下者,先刺其下以过之,后刺其上以脱之。痛从下上者,先刺其上以过之,后刺其下以脱之。”即先针刺痛处以控制病情,后针病所从生处以釜底抽薪。

临床风湿、类风湿关节炎颇似《灵枢经》中记载的“周痹”的概念,三者都具有病位游走不定的共同特点,因此,针刺方法可以大致遵循“周痹”的治疗顺序,即先针刺局部以缓解疼痛,后针刺病发部位以治本。

4、先安未受邪之地

此种方法源自古人治未病中“既病防变”的思想,《金匮要略》云:“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伤寒论》云:“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针灸是刺得深好还是浅(针灸最怕的忽略针刺顺序)(5)

即先断绝疾病传变的后路,然后集中优势力量一举破除。本方法适用于两种情况,一是邪气亢盛,同时伴有正气亏虚或相对不足;二是余邪尚存,正气未复。

5、先升清后降浊

升清是降浊的前提,有升才能有降,清气不升,则浊阴不降。符老师临床治疗焦虑、抑郁等精神类疾患喜用百会、印堂二穴,除因二穴均位于脑部,均有通督调神、宁心益智的作用之外,尚因为二穴结合具有升清降浊的重要作用。

针灸是刺得深好还是浅(针灸最怕的忽略针刺顺序)(6)

百会又名三阳五会,位居巅顶,乃督脉经大穴,又为多脉聚会之所,针刺百会可以升阳举陷、平肝降逆,然以升清作用更为突出。印堂为经外奇穴,位于两眉之间任脉循行线上。

《灵枢·五色》云:“润中者,肺也。”故印堂穴应肺。肺五行属金,主肃杀,应秋气,宣发肃降功能中以肃降为主,中医认为,“肺气降于右”,故针刺印堂功能降浊。针刺百会、印堂两穴,则既能升清又可降浊,保证了人体气机的升降协调有序,则百病不生。

此外,灵龟八法、子午流注等时间医学的内容,也是针刺顺序先后有别的重要依据。当然临床中还需视具体病种、病情、病位、病势及腧穴主治功能等的不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中医三人行所发图文仅作公益性分享,意在分享积极健康的内容供大家学习参考。涉及治疗需要,请联系中医师诊治指导。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