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孟良崮战役谁增援了张灵甫(东野版孟良崮战役)

孟良崮战役谁增援了张灵甫(东野版孟良崮战役)制定计划后,他立即将这一决定告知十一师政委李丙令。听完整个计划的李丙令惊出一身冷汗,在他看来,这可是擅改军令,往严重里说,是要掉脑袋的大罪。但此时,为了军队主力的安全,胡奇才坚决要执行这一计划。并坚定表示:“万一出了什么问题,要掉脑袋就掉我胡奇才的脑袋”。有了胡奇才的表率,战士们也放下心来,紧急奔赴赛马集。四纵刚来到赛马集,25师就紧跟其后。眼看时间紧迫,根本来不及部署,胡奇才决定声东击西。单单凭借他们,根本护不住军区机关。想到这里,他立即摒弃这一作战策略,开始寻找其他办法。结合当时的局势,胡奇才做出了一个冒险决定。那就是将主力集中在赛马集。这里的地势易守难攻,只要指挥得当,我军不仅可以成功阻击敌军,甚至可以歼灭敌军的精锐25师。而杜聿明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他立即加大攻势,派出了素有“千里驹师”之称的第25师,准备将四纵一口吃掉。此时,四纵已经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稍有不慎,将会全军覆没

新开岭战役,胡奇才如何修改军令,斩获杜聿明的千里驹?

1946年10月,杜聿明制定了先南后北、南攻北守的战略方针。他用少量部队袭扰北满根据地,自己则率领8个精锐师,约10万大军向南满袭来。此时南满只有四五万大军,在兵力上就不占优势。为了以少胜多,我军迅速将军区机关与部队转移到南满的东部山区。接着,又制定了放弃城市,全力歼灭敌军有生力量的策略。

而接下来的作战任务就交给了胡奇才。接到任务后,他率领四纵约2万人进入北线,在新宾与通化之间阻击敌军。这场仗要打好可不简单。杜聿明开局就给胡奇才出了一个难题。他仗着庞大的兵力,将其分为多路进攻。为了应对这些国军,胡奇才只能将2万大军兵分四路。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孟良崮战役谁增援了张灵甫(东野版孟良崮战役)(1)

胡奇才

而杜聿明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他立即加大攻势,派出了素有“千里驹师”之称的第25师,准备将四纵一口吃掉。此时,四纵已经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稍有不慎,将会全军覆没。军区首长得知后也是心急如焚,四纵的防线一旦被突破,军区机关也会遭到重创。想到这里,首长决定先撤退,让胡奇才在草河口掩护大军。但这则军令传到胡奇才耳朵里后,他却感到十分为难。

这则命令虽然可以让军区机关全身而退,但对四纵来说却极为不利。按照四纵现在的情况来看,一旦撤到草河口充当防线,势必会被杜聿明当做主要目标,在国军的步步紧逼下,四纵只能退守凤城,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到时候,摆在四纵面前的只有全军覆没这一条路。更让胡奇才担心的是,四纵一旦被全歼,到时候三纵就会成为一支孤军。

孟良崮战役谁增援了张灵甫(东野版孟良崮战役)(2)

撤退

单单凭借他们,根本护不住军区机关。想到这里,他立即摒弃这一作战策略,开始寻找其他办法。结合当时的局势,胡奇才做出了一个冒险决定。那就是将主力集中在赛马集。这里的地势易守难攻,只要指挥得当,我军不仅可以成功阻击敌军,甚至可以歼灭敌军的精锐25师。

制定计划后,他立即将这一决定告知十一师政委李丙令。听完整个计划的李丙令惊出一身冷汗,在他看来,这可是擅改军令,往严重里说,是要掉脑袋的大罪。但此时,为了军队主力的安全,胡奇才坚决要执行这一计划。并坚定表示:“万一出了什么问题,要掉脑袋就掉我胡奇才的脑袋”。有了胡奇才的表率,战士们也放下心来,紧急奔赴赛马集。四纵刚来到赛马集,25师就紧跟其后。眼看时间紧迫,根本来不及部署,胡奇才决定声东击西。

孟良崮战役谁增援了张灵甫(东野版孟良崮战役)(3)

冲锋

他与凤城的大军配合,让李正谊误认为凤城才是我军主力。于是,李正谊只在赛马集留下两个营的兵力,接着,就紧急奔赴凤城。这时候,就是胡奇才反击的时候。在胡奇才的指示下,我军在新开岭形成了一个口袋阵。布置好后,他佯装进攻25师的两个团,吸引李正谊的注意。果不其然,李正谊得知后,又急忙往回赶。这时候,胡奇假意撤退,带着李正谊进入新开岭。10月30日下午,25师踏入了我军的包围圈。

新开岭战役,胡奇才如何诱敌至埋伏,将敌军精锐全歼?

杜聿明本想让25师歼灭4纵,却没想到将这支精锐送入我军埋伏,但很快,师长就察觉到了不对劲,根据情报来看,我军已经有几千人涌入新开岭。为了保险起见,李正谊特意与国民党取得联系,派出飞机前来侦查。见到飞机后,胡奇才让士兵假意撤退。之后,胡奇才更是亲自出马,出现在25师附近。胡奇才身为我军的重要干部,李正谊抓到他可是大功一件。

孟良崮战役谁增援了张灵甫(东野版孟良崮战役)(4)

杜聿明

在这种诱惑下,李正谊将先前的危机感抛之脑后,跟着胡奇才一路深入,彻底扎进了我军的口袋阵中。这时候,四纵就开始收网。炮纵当即开炮,瞬间,数不清的炮弹落到了25师中间,打乱了他们的队形。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胡奇才就下令缩小包围圈。而由于25师是国军中的精锐,胡奇才并没有急于求成。而是等待合适的时机,争取将其全歼。到晚上时,胡奇才发现25师已经懈怠,立即发起总攻。

我军的突然进攻让25师措手不及,一时间竟然忘了反击。但李正谊不愧是身经百战的老兵,他很快就反应了过来,并根据地势想出了突围之策,带领25师夺取高地老爷山。准备依据地势突围。在敌军的全力一击下,我军的包围圈被撕开了一个口子,敌军顺利占领了这处高地。接着,他,他们发起反击。除此之外,李正谊还与援军取得联系,国军的22师正在紧急向这边赶来。4纵再次陷入绝境。见到这一幕的李正谊得意洋洋,竟然喊话劝我军投降。

孟良崮战役谁增援了张灵甫(东野版孟良崮战役)(5)

行军

这可激起了胡奇才的血性。他下达了死命令,哪怕战斗到最后一个人,也要将这场仗打下去。为了更好的作战,他将各级干部派到前线,指挥战士作战。战斗进行到白热化阶段后,几名干部端起枪就向老爷山冲去。但尽管如此,战局对我军还是非常不利。危急时刻,胡奇才向韩先楚求助。之后,韩先楚带领第10师连夜奔袭130华里,终于在30日抵达了新开岭战场。此时,恰巧是军心动摇的时候。为此,四纵政委立即召开会议。

在会议上,韩先楚坚定表示一定要攻下老爷岭。并希望将四纵所有的大炮都集中其阿里,炮轰老爷岭,用火力掩护步兵冲锋。对此,胡奇才非常赞同。11月2日凌晨,韩先楚集结了400门大炮。战斗一开始,数不清的炮弹就落到25师的阵地上。在火力的掩护下,步兵开始冲锋。很快就击毙了大量敌人。短短半天,我军就拿下了老爷岭。

孟良崮战役谁增援了张灵甫(东野版孟良崮战役)(6)

激战

新开岭战役,解放军抢占高地遭报复,我军如何应对?

当我军从李正谊手中拿下老爷岭后,他十分不服气,再次带着2000人发起反扑。对此,韩先楚没有客气,直接将炮火对准了李正谊的指挥部。,一阵狂轰滥炸后,敌军的指挥系统失灵,只能被动挨打。这时候,胡奇才走上一线,亲自指挥四纵战斗。很快就砸碎了李正谊的防线。之后,25师兵败如山倒,很快就被击溃。李正谊眼见战局不妙,立即换下身上的军装,伪装一番就往山下跑去。

但此时,我军早已经占领了山头,李正谊很快就被发现,成为了俘虏。在此战中,我军仅用7个小时就歼灭25师8000余人。而我军能在这场战争中转危为安,创下佳绩,胡奇才有着很大的功劳。接下来就让我们了解一下胡奇才传奇的一生。1914年,胡奇才出生于湖北红安。与大多数开国将领一样,他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但父亲的思想却十分开明,认为只有读书才有出人头地的机会。为此,父亲砸锅卖铁将胡奇才送到了学校。

孟良崮战役谁增援了张灵甫(东野版孟良崮战役)(7)

前线战斗

当时,他的启蒙老师是共产党员张楚峰。在老师的教导下,他从小就立志要报效祖国。但可惜的是,在他16岁时,老师被敌人迫害。这让胡奇才十分愤怒。他怀揣着老师对自己的期望,加入了红军。最开始,他只是一名不起眼的小战士。但很快,他就凭借着吃苦耐劳,有勇有谋在红军中出名,一步步被提拔为团政委。之后,他又跟着红军队伍走过长征。在此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抗日战争打响后,胡奇才被派到了前线战场。在这里,他将自己的军事才能发挥的淋漓尽致。在一次与日军作战时,胡奇才采用围点打援的战略,不仅活捉了敌军翻译,还将33个日军打死32个,另一个成为了俘虏。此战过后,民间流传着一首民谣:胡奇才,真勇敢,打死鬼子三十三,活捉一个翻译官。

孟良崮战役谁增援了张灵甫(东野版孟良崮战役)(8)

日军

抗日战争结束后,胡奇才负责鲁中根据地。在这里,他积极备战,为之后的国共大战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他的优异表现很快就被罗荣恒得知,特意将其待在自己身边,一起奔赴东北。在这里,他碰上了敌军中的精锐新六军。一开始,由于敌军装备精良,胡奇才在战斗中十分吃力,但很快,他就找到了新六军的弱点,那就是他们没有我军视死如归的精神,作战时不够团结。

在发现敌军弱势的同时,胡奇才也在不停的提升我军实力。这才带着我军打下了多场胜仗,让东北野战军一战成名。之后,他又在塔山阻击战中一战扬名,得到了“塔山猛虎”的称号。1955年,胡奇才被授予中将军衔,22年后,胡奇才逝世,享年83岁。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