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类艺术学院(岭南师院培训百名师资致力传承岭南特色非遗漆艺)
非遗传承类艺术学院(岭南师院培训百名师资致力传承岭南特色非遗漆艺)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关家玉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关家玉 通讯员:美轩美术与设计学院还组织学员深入到阳江漆艺院、阳江漆器博物馆等地方进行艺术考察,了解阳江漆器、漆艺的历史文化。特别在阳江漆艺工厂,在老师傅的耐心示范下,从裱布、刮灰、上糙漆、补灰、上面漆、水磨等,直观地了解到了整个漆板的制作过程,进一步增强学员对漆艺的感性认识。“要让更多人对非遗漆艺及其传递的精神进行认同。”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乔志强教授认为,美术教师要肩负起美育的新使命,把非遗漆艺推进更广泛的中小学和中职院校,并不是要让每个学生都成为非遗的传承人,而是要让大家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的魅力。美术与设计学院海艺膑副教授是省培、国培项目的主持人,也是漆艺、漆画专业方向的负责人,近年来致力于岭南特色漆画漆艺的研究探索,培养了10多位在校本科生入选广东省漆画展和在全省大学生艺术展演中获奖,18级杨嫣同学的作品还
1月7日,广东省农工商职业技术学校美术老师肖琼盘点过去一年的学习培训成果,令她犹为高兴的是,接连两年参加岭南师范学院(前称湛江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承办的岭南特色漆艺国培班,创作的两幅作品《迷·藏》《海客谈瀛洲》分别入选了2020年广东省首届青年漆画展、广东省第七届漆画作品展。
岭南师院美术与设计学院依托“强师工程”,分别在2019、2020年举办了一期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两期广东省中职院校教师的岭南特色漆艺国培班,培训了110多名中小学和中职学校的教师,其中,有10多名学员象肖琼这样多次“回灶”跟班学习。肖琼说:“漆艺制作就象一种人生态度,作品的打磨变化即是人生的缩影,一定会将漆艺在学校美育实践中进行推广。”
美术与设计学院党委书记关天冲介绍,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漆艺引入大学课堂,通过培训师资在校园进行推广,让更多的师生了解和认识漆艺,让古人的智慧结晶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更广泛的传播,进一步提升文化自信,这是新时代学校美育的有效路径。
漆艺制作工序繁多、工艺复杂,培训班除了为学员解决传统漆艺、漆画的技法、技巧问题,还专门邀请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程向君教授、南京艺术学院李永清教授两位中国美术家协会漆画委会副主任,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金晖教授、南京艺术学院李永清教授、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寇焱教授等一批专家学者为学员讲授中国漆画文化,畅谈漆“器”与艺“道”,围绕漆艺的传承与创新进行探索与共鸣。
美术与设计学院还组织学员深入到阳江漆艺院、阳江漆器博物馆等地方进行艺术考察,了解阳江漆器、漆艺的历史文化。特别在阳江漆艺工厂,在老师傅的耐心示范下,从裱布、刮灰、上糙漆、补灰、上面漆、水磨等,直观地了解到了整个漆板的制作过程,进一步增强学员对漆艺的感性认识。
“要让更多人对非遗漆艺及其传递的精神进行认同。”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乔志强教授认为,美术教师要肩负起美育的新使命,把非遗漆艺推进更广泛的中小学和中职院校,并不是要让每个学生都成为非遗的传承人,而是要让大家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的魅力。
美术与设计学院海艺膑副教授是省培、国培项目的主持人,也是漆艺、漆画专业方向的负责人,近年来致力于岭南特色漆画漆艺的研究探索,培养了10多位在校本科生入选广东省漆画展和在全省大学生艺术展演中获奖,18级杨嫣同学的作品还被福建美术馆收藏。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关家玉 通讯员:美轩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关家玉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蔡冬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