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林冲与王进为什么都是教头(同样被高俅陷害)

林冲与王进为什么都是教头(同样被高俅陷害)林冲及时出现制止了高衙内调戏他娘子的恶行,林冲以为这只是个误会,自己都没有教训高衙内,想必高衙内不会再生出什么幺蛾子了。林冲哪里想得到高衙内无耻到非要霸占他娘子的地步,更想不到,平日里对他不错的高俅,会歹毒到为了满足干儿子的无耻欲望,竟然会不顾一切地要置他于死地!但林冲运气不好,偏偏让东京城有名的“花花太岁”高衙内撞见了他美貌的娘子。高衙内是高俅的螟蛉之子,深受高俅宠爱,高衙内仗着高俅的威势,在东京城内肆无忌惮淫人妻女,人们畏惧高俅的势力,无不敢怒不敢言。高俅最后丢下的话,是要明日再找王进算账。王进掂量出了高俅这句话的分量,也从中读出了高俅到底有多歹毒。他和母亲说起此事后,母子俩一致认为,除了远走他乡避祸之外,别无选择。也就是说,假如犹豫、徘徊,第二天到了殿帅府,王进必定凶多吉少,甚至很有可能性命难保。王进相比之下,林冲和高俅其实压根没有任何旧仇,甚至很有可能林冲还颇受高俅赏识,否则,林冲

王进和林冲都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都有一身卓绝的武艺,也都遭受过太尉高俅的陷害。但耐人寻味的是,面对高俅的陷害,王进最终全身而退,而林冲却被害得惨不忍睹,甚至几次都险些丧命。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王进和林冲如此迥异的遭遇呢?

林冲与王进为什么都是教头(同样被高俅陷害)(1)

高俅

对高俅的坏心认知程度不同

从严格意义来说,王进和高俅的确可以算是有“仇”,当年,高俅年轻的时候,喜好刺枪使棒,曾被王进的父亲王升一棒打翻在地,足足将息了三四个月才得以痊愈。等到高俅做了殿帅府太尉时,王升已经不在人世,高俅睚眦必报,认为“父债子偿”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所以把这仇恨就转移到了王进身上。

王进患病尚未痊愈而被高俅召唤至殿帅府,被高俅一顿责骂、羞辱,多亏了众位同仁力劝高俅,才让王进侥幸躲过一番痛打。待到王进谢罪完毕,起身抬头才看到了原来是当年的帮闲高俅做了当今的殿帅府太尉,如今是寻仇来了。

高俅最后丢下的话,是要明日再找王进算账。王进掂量出了高俅这句话的分量,也从中读出了高俅到底有多歹毒。他和母亲说起此事后,母子俩一致认为,除了远走他乡避祸之外,别无选择。也就是说,假如犹豫、徘徊,第二天到了殿帅府,王进必定凶多吉少,甚至很有可能性命难保。

林冲与王进为什么都是教头(同样被高俅陷害)(2)

王进

相比之下,林冲和高俅其实压根没有任何旧仇,甚至很有可能林冲还颇受高俅赏识,否则,林冲作为一个小小的教头,怎么会不知天高地厚地想要借看高俅珍藏的宝刀呢?由此可见,平日里,林冲这个小小教头和高俅这个太尉的私人关系其实还不错。

但林冲运气不好,偏偏让东京城有名的“花花太岁”高衙内撞见了他美貌的娘子。高衙内是高俅的螟蛉之子,深受高俅宠爱,高衙内仗着高俅的威势,在东京城内肆无忌惮淫人妻女,人们畏惧高俅的势力,无不敢怒不敢言。

林冲及时出现制止了高衙内调戏他娘子的恶行,林冲以为这只是个误会,自己都没有教训高衙内,想必高衙内不会再生出什么幺蛾子了。林冲哪里想得到高衙内无耻到非要霸占他娘子的地步,更想不到,平日里对他不错的高俅,会歹毒到为了满足干儿子的无耻欲望,竟然会不顾一切地要置他于死地!

对自己的遭遇估计程度不同

王进一认出高俅,马上就反应过来,昔日的帮闲无赖如今位极人臣,做上了权势熏天的殿帅府太尉,在殿帅府,高俅就可以一手遮天。而王进深知,自己只不过是个殿帅府管辖下的一个小小教头,他和高俅相比,二人的实力相差过于悬殊。

王进在教头一职上,和众位同仁的关系相处得不错。否则,众位同仁也绝不可能冒着触犯高俅的风险,纷纷出口为王进向高俅求情。可以想象得到,高俅当时正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倘若不是王进的众位同仁齐声为王进求情,只怕高俅当场就能命人把王进给活活打死了。

如今高俅明摆着是要来寻仇的,要“父债子偿”的,王进清醒地估计到了,从今往后,高俅不把他弄死,当年他父亲王升的仇恨就没有办法消解。虽然“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的名声令人艳羡,虽然这个职位的待遇不错,虽然自己的生活过得平稳又惬意,但必须认识到即将到来的灭顶之灾。正因为王进清醒估计到了自己的遭遇会极端恶化,所以才会果断星夜带着老母亲远走他乡避祸。

和王进相比,林冲对自己接下来的遭遇有多糟糕就明显估计不足。林冲这个“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做得很成功,不但凭着自己卓绝的武艺得到众人的认可,还得到高俅的赏识。他的待遇不错,否则也不可能拿得出一千贯的积蓄买宝刀。又有个温柔美貌的娘子,日子过得幸福又平静。

当林冲听使女锦儿报信说娘子被人当街调戏,他心急火燎赶到现场,正要挥出愤怒的拳头教训一顿这个无耻之徒时,猛然认出竟然是太尉高俅的干儿子,林冲这愤怒的拳头顿时软了下来,因为他知道,一旦打了这个高衙内,太尉高俅面上不好看,他认为犯不着为此事得罪高俅。

林冲不想自己这样幸福又平静的日子被打破,也相信高衙内在知道了被调戏之人是他娘子之后,必定会就此作罢,不会再生出什么幺蛾子了。所以,林冲天真地以为,自己的日子并不会因为此事受什么影响,自己这“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的日子依旧可以继续下去。可见林冲对自己未来的悲惨遭遇完全估计不足。

林冲与王进为什么都是教头(同样被高俅陷害)(3)

林冲

对事情处理的决断力度不同

王进处事果决,立说立行。他在殿帅府认出高俅,立即反应过来,高俅这个昔日的帮闲无赖,如今身居高位是要寻仇来了,而且非要把他置于死地不可。王进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知道现今他就是高俅嘴里的肉,除了远走他乡避祸,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回家后,王进和老母亲一商量,当机立断,先是想好了该逃往延安府投奔老种经略相公,因为那儿是大宋边廷,正是用人之际,以他如此卓绝的武艺,必能不愁安身立命。想好了该逃往延安府后,王进又立说立行,一面收拾好行李,一面用法子支开受高俅委派前来监视自己的两名牌军。

王进带着老母亲逃离东京,奔往延安府的途中,投宿史进的史家庄。机缘凑巧,王进做了史进的师父,在史家庄一住就是半年有余。但王进终究没有听史进的劝,而是在眼见史进武艺精熟后,执意带着老母亲还是投奔延安府。因为王进清楚,留在史家庄还是有巨大风险,也会累及史进等无辜之人。

比较起来,林冲则婆婆妈妈,遇事缺乏果断的决断力,优柔寡断。也正因为林冲缺乏处事的决断力,让自己一次次陷于危机之中。林冲明知道高衙内是在东京横行无忌,专门淫人妻女的“花花太岁”,但凡被他看上的女子,几乎无一幸免,他却抱着侥幸心理,以为高衙内看在他的面子上,不会再纠缠他的娘子。这是丧失了远走避祸的第一时机。

高衙内见林冲竟然没有远走避祸,就酝酿了第二次毒计,用陆谦这个贪图富贵之徒,诱骗林冲上当,把林冲娘子骗到陆谦家中欲行不轨,就要得手之际又被林冲撞破。这个时候,林冲却只是把账算到了陆谦头上,要找陆谦玩命,此外依旧没有任何行动。这是丧失了远走避祸的第二个时机。

林冲两次阻挠了高衙内霸占他娘子的好事,高衙内终于下决心要弄死林冲。在高俅授意下,陆谦买通了押解林冲的两名公差,让他们在野猪林弄死林冲,结果又因为鲁智深及时出现而让他们没能得逞,缺乏决断力、优柔寡断的林冲居然替两名押解公差向鲁智深求情。按道理,这时候就该听鲁智深的,杀了这两名押解公差逃亡江湖。这是丧失了远走避祸的第三个时机。

林冲与王进为什么都是教头(同样被高俅陷害)(4)

鲁智深

结语:每个人的命运其实一直掌握在自己手中

对比王进和林冲的遭遇,我们就可以看到,虽然同样是被太尉高俅陷害,王进就能及时全身而退,而林冲则被害得惨不忍睹,屡次陷于危机之中,险些丢掉性命。说到底,关键还是在于他们自己。

王进能够全身而退,是因为王进清醒认识到高俅能坏到不把他害死誓不罢休的地步,也清醒估计到了自己今后的遭遇会有多么糟糕,高俅不弄死他就不会罢休,更是因为王进有着非凡的决断力,立说立行,想到了马上就付诸行动。这才让他得以及时全身而退。

而林冲之所以会被高俅害得惨不忍睹,就是因为林冲对高俅父子的坏心认识不足,也没有估计到自己今后的遭遇会糟糕到什么地步,总是心存侥幸,又不舍得放弃自己安逸的生活,更要命的是林冲遇事缺乏决断力,处理事情优柔寡断,屡次丧失远走避祸的时机,让自己一步步沦为砧板上的鱼肉,任由高俅宰割。

从王进和林冲迥然不同的遭遇,我们可以悟出一个道理:每个人的命运其实一直掌握在自己手中,命运是好是坏,其实终究还是由自己决定的。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