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老一辈的江湖人(老辈行走江湖生存智慧)

老一辈的江湖人(老辈行走江湖生存智慧)如果帮忙别人托运,他的行李是算在你名下的。万一里面有什么东西,譬如毒品,哪怕他在场,法律就是法律,事情是算到你头上的。教授在阿根廷出事,坐牢顶多菊花疼。在一些别的国家,这是死刑。记忆中,我小时候,香港有一个年轻导游带团,为团友拿行李,在印尼还是泰国还是南洋的哪里被查出毒品,他和团友都被抓,官司打了很多年,最后还是被枪毙了。这事以前也说过多次,有许多案例。最近的经典案例是,牛津大学毕业、美国大学任教的72岁物理学老教授Paul Frampton,他经过网上认识了自称32D的女孩儿,为人带行李,机场被扣下了,百辞莫辩,结果这个烟都不抽的老学者被判坐牢四年,虽然大家都相信他是被骗(是的,哪怕是牛津毕业、大学教授,遇到32D,智商就会降到32左右,没办法的事!)。今天说点行走江湖的生存智慧;这是一整套的学问,其中杂七杂八,有涉及玄学的,有的却完全无关;哪怕涉及玄学的部分,也未必没有科学理由。这个以

老一辈的江湖人(老辈行走江湖生存智慧)(1)

老一辈的江湖人(老辈行走江湖生存智慧)(2)

图源:《12道锋味》 第八期

如果有看谢霆峰《十二道峰味》有容祖儿那集,里面有个小细节,在剪片时没处理掉;谢霆峰、容祖儿入住宾馆,在进门时,谢霆峰敲了门才进,容祖儿问他干吗敲门,他随口回答:“这是习惯。要有礼貌……到了别人的地方嘛……”这是江湖走动的人的习惯,可能是他爸谢贤教他的吧?

类似的江湖生存智慧有很多则,以前老人会教小辈,现在内地似乎稍微不流行,但在香港、南洋仍盛行。

另文说过,如家里装修,在装修队未离场时,不要得罪,以预防对方作鲁班法或搞什么小古怪。不要以为这是迷信。他们有一百种方法搞你,不一定是封建迷信的办法。我认识一个人,他刻薄对待装修师傅,结果对方在他的木地板下面一个空隙放了陀屎,他搞了好几个月,又驱邪又活佛道士和尚什么的以为是邪术,最后拆了地板才发现、解决问题。

今天说点行走江湖的生存智慧;这是一整套的学问,其中杂七杂八,有涉及玄学的,有的却完全无关;哪怕涉及玄学的部分,也未必没有科学理由。这个以前贴过几次,每次都有人抬杠。这些东西呢,反正老辈就是这样说,视为有趣八卦知识也行,相信不相信都没关系,反正读读留给心眼没害处的嘛。

老一辈的江湖人(老辈行走江湖生存智慧)(3)

行李托运 –

在机场,偶然会有人过来,声称自己行李超重,要求帮忙用你的行李额托运。不论对方长得多善良,或者胸有多大、乳沟有多深,千万别答应,永远永远永远别替陌生人拿行李!

这事以前也说过多次,有许多案例。最近的经典案例是,牛津大学毕业、美国大学任教的72岁物理学老教授Paul Frampton,他经过网上认识了自称32D的女孩儿,为人带行李,机场被扣下了,百辞莫辩,结果这个烟都不抽的老学者被判坐牢四年,虽然大家都相信他是被骗(是的,哪怕是牛津毕业、大学教授,遇到32D,智商就会降到32左右,没办法的事!)。

如果帮忙别人托运,他的行李是算在你名下的。万一里面有什么东西,譬如毒品,哪怕他在场,法律就是法律,事情是算到你头上的。教授在阿根廷出事,坐牢顶多菊花疼。在一些别的国家,这是死刑。记忆中,我小时候,香港有一个年轻导游带团,为团友拿行李,在印尼还是泰国还是南洋的哪里被查出毒品,他和团友都被抓,官司打了很多年,最后还是被枪毙了。

这里有三种情况,一是在机场有陌生人来求,他本人也声称同一班机,套路是……32D行李重量超额了,没钱……“大家都是中国人黑眼睛黑头发黄屁股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在国外混谁都不容易请同胞帮帮忙血浓于水吴倩莲的缝和欲啊藏了多少梦……”;二是过关时32D的对方受体行李太多大包小包手忙脚乱很狼狈,要求你帮提一件;三是亲友要求把东西带去别的国家交某某人。

第一种情况据说是以前运毒者常用的。万一出事,反正行李是你的。

第二种情况和第一种差不多,这涉及几个因素;第一,你不知道里面有什么,或者长相很普通,神态自若,比较不会受注意;第二,哪怕对方也同场,万一出事还是你扛。在一些国家过边防,移民官会问一句:“哪里来?”或者“来干吗?”,有没有?其实,这些资料你已经填在入境表里面了嘛,他一眼就看到,干吗还要问呢?这是他们受训的一部分;他不是要听你的答案,而是要看看你应对有没有紧张、异常。你不知道自己带了杀头的东西,就不会紧张、异常,对不对?如果不成功,对方死活不认,顶多一起被抓。如成功过关,他拿回他的东西,青山绿水,分道扬镳。

有关第三种,在香港和另外一些地区,都有一种大家都知道的江湖礼貌,托拿东西,交收时会当面点一遍。这既是为了防止搞丢了东西说不清,也为了让对方看到交托他的东西具体是什么。哪怕很亲的关系不走这过程,最起码,交的时候盒子都是未封死的,也不说什么,意思就是光明正大欢迎你随便检查。这属于江湖礼貌。

老一辈的江湖人(老辈行走江湖生存智慧)(4)

入住酒店 –

首先,最好要求不住尾房(不过,现在很多酒店的尾房是总统套房),即走廊尽头的那房间。东南亚酒店业都知道禁忌,能不安排就不安排(通常都会安排导游、司机住这房),或者,如果要求换,只要有条件都会让换,不问原因。在华人地区,通常认为这房间阴气重,容易闹鬼什么的。然而,在西方,有Murder Central这概念,差不多类似尾房的定义,但西方认为它不好的原因比较科学,譬如说,求救声音难被听到、凶手从逃生门进出最方便等等,是罪案发生最频繁的位置。

然后,广东老江湖有个口诀:“开灯冲厕拍枕头”。这是入住酒店三部曲;先敲门或按铃,进入后,第一时间把很多灯开亮,然后冲一下马桶稍微惊动一下脏东西(不是指大便啦!),最后拍一下枕头。这套流程是很多香港人、老华侨奉为金科玉律的,甚至可能做了都不知道原因,反正老辈就是这样教,大家也都那么做。它的逻辑是,打个招呼、稍微惊动一下,万一有什么本来的“住客”,算是礼数做到了,也让大家有时间及时回避。有些老华侨还会鞠躬喊一声:“路过借住几晚!打扰啦!”…很有看日剧感觉。

特别怕却又懂行的人,还有个升级版。他们会打开抽屉,世界上很多酒店抽屉都放《圣经》(也有些放佛经的),他们检查抽屉里的《圣经》是不是预先翻开到具体某一页的(但我忘记了具体哪章了;好像是《诗篇23:4》但又好像不是);然后,他们抬起床垫看下面有没有压红包或者压黄符纸。在老行规里,死过人的或者闹鬼的房间,就会这样做。如随便中一种,可直接去前台要求换房,不必说理由,前台心知肚明,他们理亏。这里别误会.....有《圣经》在抽屉里(或佛经,或《可兰经》、《博迦梵歌》),这在国外是完全正常的情况,这只是某些团体传教的行为,很多酒店都会有,完全没有特殊意思。只是说,如果那本《圣经》在抽屉里是呈打开到具体某章节的状态,打开抽屉就看到《圣经》已经如图5那样翻开到某章节的那样状态,而不是如图6那样合起来的一本书那样,这就意味着有问题;那章节是西方传说能驱邪的章节。

老一辈的江湖人(老辈行走江湖生存智慧)(5)

野外如厕 –

这个老香港、老华侨都知道:在野外解决,譬如在树下小便,必须先说一句:“请借个位!”这属于礼貌。从小就听说各种故事,通常都是某小孩没有这样说,回家就开始发烧、迷糊、说怪话。不论最后有没有找什么人解决,结果通常不严重,就是折腾很久最后没事。实际上,在很多乡下,老人都不必去找和尚道士,自己都懂怎么解决,通常做法就是道个歉,然后叫魂什么的(有关叫魂,我另外写过一些八卦贴)。

老一辈的江湖人(老辈行走江湖生存智慧)(6)

在外吃饭 –

未吃完前,无论如何不对餐厅服务员、老板、厨师发脾气。这是常识。你吃的东西是他们在做、在端的;如果不想饭菜里加了口水什么的,就别犯傻。实在要发脾气也行,等上完最后一盘,或已经决定不会碰未端上的菜,这时候才发难。上一个博提及这点后,一些业内人士说是胡编,也有人说确实有;这个不必争论啦!我们都不必浪费时间辩论这是不是属于业内参见了,我就当过很多年服务员,这事起码我就干过,而且我吐的可不是口水。只要知道,有人有机会这样做,已经足够了吧?!另,夸张点说,这世界什么都有,他们要下毒、下降头你都看不出来的嘛!

老走动江湖的人,在饭馆吃饭也尽量挑位置,通常会选离入口有一定距离、背靠墙、能看到整个大厅、靠近后门或逃生门的桌子。这个有很多原因,譬如说,和大门有距离、背靠墙,意味着万一有啥意外,都会发生在眼前范围。这些讲究主要是担心被砍,或担心被殃及池鱼,方便有路可逃。这并不限于江湖人士,很多人都有这种习惯,一是殃及池鱼案例也是有的嘛,二是这样做的时候妞会觉得你很江湖很man容易上钩。

江湖人士在外面吃饭拿碗,不会一巴掌托碗,而会用拇指扣着碗边;原因是,万一有人突然发难,把碗压向你的脸攻击,你不至于完全无法用力。用筷子必须侧吃,别让筷子和嘴巴构成90度直角,否则万一别人发难,会很危险。

女生在外面,尤其是迪厅、派对等等场合,得很留意自己的饮料。通常妈妈都会教女儿,必须把杯里东西喝清光才上洗手间,或宁可浪费。如果去过洗手间再回来,就另叫一杯新的好了,永远永远永远不要喝自己视线曾离开过的饮品。这个不必多解释了吧?迷奸药迷魂粉乖乖水什么的,淘宝一大把。

南洋华侨遇到别人请喝热饮料,自己有理由怀疑对方却不方便不接受,会假装不经意地摸摸杯底。如果是很热的饮料,杯子全身其他地方正常地烫,可是杯底却是凉的,据说这就是有放了旁门左道的什么,那就需要有别的措施了。

在卫生存疑的地区,很多人会选择只喝瓶装饮料,要求服务员当面才打开,不加冰。这是因为,如果拿来时已经打开,可能是水龙头的肮脏水冒充伊云。不加冰,是因为冰块很多时是没什么政府监管的情况下生产,饮料没事,但冰是脏的,还是拉肚子。不过,这点是老外告诉我的亚洲尤其行走印度的江湖经验,未必适用于我们这些吃毒奶粉吸雾霾长大的龙的传人。

内容来自《老林澡堂笔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