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人之所患在于好为人师(好为人师何患之有)

人之所患在于好为人师(好为人师何患之有)受儒家“上智下愚”与“尊卑”思想影响,中国人习惯于信服权威与名人,对与错倒在其次,所以,名人的错误是无人去纠正的。有文章介绍,郭沫若为某地一个名胜题字,写了一个明显的别字,但在场的众多学者却无一人指出,那别字将错就错,到今未改。想来那些学者无非是怕担“好为人师”之名而缄口吧。其实,如果有人挺身而出指出那错误,郭沫若也未必就不肯改。他老先生抗战时在重庆写剧本《屈原》,当时只有十几岁的演员张瑞芳提出将台词“你是没骨气的文人”中的“是”改为“这”,他不是欣然接受这建议,并且称张瑞芳为“一字师”么?古往今来“一字师”的故事颇多,恕不一一列举。总之,我确信“为人师”既正常且有益。世界上先知先觉、全知全能的奇人迄今为止还没出现,所有的知识无不后天获得,所有的人无不被人教过亦教过别人。把自己懂得的知识无私地传授给别人是一种崇高的行为,我们没有理由持否定态度。“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将你这“一得”去弥补别

混迹头条也有千余日了。因为从事编辑工作多年,每每看到一些大V小号写的文字出现各种错误,往往忍不住要纠正。不过,久而久之,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感觉有“好为人师”之嫌。

人之所患在于好为人师(好为人师何患之有)(1)

人活世上,真不轻松。倘若跻身士林,更是举步维艰。那数不清的古训禁忌横在面前,着实让人头疼心跳。“好为人师”便是令你轻易不敢越雷池的禁地。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是亚圣孟老夫子说的,语出《孟子·离娄》。此语一出,两千年来为读书人奉为戒律,似乎没有谁愿担“好为人师”这个恶名。就连对传统文化带有极大叛逆性的龚自珍亦不例外。这位清代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学家虽然写过“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这样传唱千古的名句,却也发出“一事平生无齮齕,但开风气不为师”的吟诵,诗后还特意注明一句:“予生平不蓄门弟子”。时至今日,“好为人师”在人们眼中也绝非好现象,往往与“骄傲自满”、“狂妄自大”、“自以为是”等同视之。

人之所患在于好为人师(好为人师何患之有)(2)

“好为人师”当真不好?当真是“人之患”?我看未必。试想,大家谁也不为人师,谁来传业授道?孔子老先生有三千门徒、七十二弟子,孟老夫子本人的学生也不少,真不知道这位说过“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的亚圣何以出此言!或许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受儒家“上智下愚”与“尊卑”思想影响,中国人习惯于信服权威与名人,对与错倒在其次,所以,名人的错误是无人去纠正的。有文章介绍,郭沫若为某地一个名胜题字,写了一个明显的别字,但在场的众多学者却无一人指出,那别字将错就错,到今未改。想来那些学者无非是怕担“好为人师”之名而缄口吧。其实,如果有人挺身而出指出那错误,郭沫若也未必就不肯改。他老先生抗战时在重庆写剧本《屈原》,当时只有十几岁的演员张瑞芳提出将台词“你是没骨气的文人”中的“是”改为“这”,他不是欣然接受这建议,并且称张瑞芳为“一字师”么?古往今来“一字师”的故事颇多,恕不一一列举。

人之所患在于好为人师(好为人师何患之有)(3)

总之,我确信“为人师”既正常且有益。世界上先知先觉、全知全能的奇人迄今为止还没出现,所有的知识无不后天获得,所有的人无不被人教过亦教过别人。把自己懂得的知识无私地传授给别人是一种崇高的行为,我们没有理由持否定态度。“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将你这“一得”去弥补别人之“一失”,本身就是贡献。当然,好为人师者自身须备真才实学,否则只能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适得其反。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