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坎坷前途一片光明(踏平坎坷成大道)
道路坎坷前途一片光明(踏平坎坷成大道)曾几何时,昔日的经开区荒草萋萋,穷乡僻壤之地几乎没有一条像样的公路,交通明显落后,更谈不上发展,经开区人迈不出前行的脚步。 大跨越:立体交通初形成自岳阳经开区建区以来,该区的交通建设事业突飞猛进,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线到网、从量到质、从快到好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勤劳智慧的岳阳经开区人民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跨越山水阻隔,用心编织着一张张纵横交错、联通八方的立体交通网。 这张网,已经初步形成了“国道成环、高速成网、铁路入规、航空起步、干线升级、乡村通畅、客货流畅”的立体交通运输体系;这张网,不仅见证经开区大地日新月异的变化,也悄然改变城乡居民的工作、生产、生活…… 大道行开阔,长路写辉煌。大交通、大网络、大格局,肩负岳阳经开区腾飞梦想的交通建设,引领经开人民奔向更光明的未来。
踏平坎坷成大道
——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交通路网建设纪实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通讯员 张可 孙华国
千古百业兴,先行在交通。
自岳阳经开区建区以来,该区的交通建设事业突飞猛进,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线到网、从量到质、从快到好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勤劳智慧的岳阳经开区人民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跨越山水阻隔,用心编织着一张张纵横交错、联通八方的立体交通网。
这张网,已经初步形成了“国道成环、高速成网、铁路入规、航空起步、干线升级、乡村通畅、客货流畅”的立体交通运输体系;这张网,不仅见证经开区大地日新月异的变化,也悄然改变城乡居民的工作、生产、生活……
大道行开阔,长路写辉煌。大交通、大网络、大格局,肩负岳阳经开区腾飞梦想的交通建设,引领经开人民奔向更光明的未来。
大跨越:立体交通初形成
曾几何时,昔日的经开区荒草萋萋,穷乡僻壤之地几乎没有一条像样的公路,交通明显落后,更谈不上发展,经开区人迈不出前行的脚步。
以交通项目大投入、大建设推动全区发展的大蝶变、大跨越,已成为历届区工委、管委会领导集体的共识,也是经开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选择和必由之路。
20世纪末,随着巴陵路、岳阳大道相继建成通车,贯穿东西,实现了经开区与岳阳城区无缝对接的两条主要道路。
经开区砥砺奋进,逐梦前行,抢抓国家大力发展交通事业的契机,用坚实的脚步丈量大地,用勤劳的双手勾勒蓝图,蹄疾步稳、苦干实干,交出了一份交通先行的满意答卷。
截至目前,全区通车总里程达478.5公里,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33.3公里,二级及以上国省干线公路通车总里程达32.9公里,铁路总里程达21.3公里。
铁路网纵横贯通。2009年12月17日,位于金凤桥片区的武广高速铁路岳阳东站正式投入运营,成为了岳阳人心目中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地标性建筑,年送达旅客人数达735.1万人次,打通了岳阳与全国高铁网络相连的“任督二脉”;正在建设的蒙华铁路也即将通车。
公路网错综交汇。2017年12月23日,皇姑塘立交桥全线完工通车,标志着该区又一重大交通枢纽的建成,大大缓解了中心城区东部的交通压力。京珠高速、随岳高速、大岳高速、岳望高速、岳阳大道连接线、临湖公路等一条条“主动脉”不断通车,将经开区的交通网络四通八达,从最初的“建起来”到“联起来”,发展到了现在的“快起来”。
三荷机场卧龙腾飞。2018年12月,岳阳机场建成通航。从此,结束了岳阳无机场的历史。标志着岳阳进入了航空时代,交通出行方式将发生深刻变革,岳阳经济社会发展将插上腾飞的翅膀。
在短短的10年内,随着武广高铁、随岳高速、蒙华铁路、岳阳三荷机场等重要的现代化交通基础设施在经开区相继落地,将经开区推向园区建设的前沿阵地和主战场之一,全区不断完善园区规划路网,建成了巴陵路、青年路、岳阳大道、奇康路、金凤桥路、长康路、白石岭路、屈原路等以“四纵四横”为骨架的园区路网,城区“堵点”一个接一个消除,交通“节点”一个接一个打通,经济活力愈发显现。
与此同时,农村公路“毛细血管”也不断打通。初期,经开区农村公路全部为简易砂石路、泥巴路。通过农村公路改造等不断提质,全区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达281公里,建制村通水泥路率达100%,行政村客运班线通达率达100%。
大规划:路网蓝图惠民生
2017年,作为全市“四大会战”之一的交通建设大会战拉开帷幕。经开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精神要求,践行“一线工作法”,紧紧围绕区工委、管委会的工作部署,强力攻坚“四大会战”,突出产业项目建设,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在快马加鞭的节奏中,强力推动交通大建设,交通建设大步前进,全区交通发展历史正在被不断超越。
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交通建设是改变经开区这片热土,改写经开区经济版图,创造加速发展历史的“引擎”。从交通大会战开始以来,区工委、管委会高度重视,高位推动,区工委书记文春方,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谢春生数十次到建设现场调研走访,为项目的推动排忧解难。不仅如此,全区成立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交通路网建设大会战分指挥部,分指挥部还下设办公室、工程建设组、财务审核组、施工环境保障组。
各工作组根据目标任务,制定了实施方案,量化工作任务,倒排任务工期,明确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一个一个项目统筹谋划,一个一个环节全力推进。对省、市重点项目加强调度,分管领导坚持每半月进行一次调度,重点办每周调度一次,加强与园区办对接,对项目联点领导加强联系,及时掌握了项目建设进度。2018年我区9个市重点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约18.8亿元,超额完成全年计划投资。
交通路网建设大会战持续发力:岳望高速经开区段、长康南路、奇康路等主线建成通车;蒙华铁路、杭瑞高速金凤桥连接线、G353机场快速路、木里港路拓宽、枣子山路、新华路中段、王家畈东路、大王庙路等道路建设正在顺利推进;机场环线公路建设全线完工;太阳桥立交桥完成B、C匝道;珍珠山学校周边道路金盆山路、汤家冲路已完成建设;对门山路启动建设;老贯冲路、枣子山北路正在进行征拆。
2017年8月,备受市民关注的临湖公路长康路段全幅主线建成通车。临湖公路作为岳阳市交通大会战的重点民生工程,区工委、管委会举全区之力合理组织、科学部署全线征地拆迁工作,如期完成征拆任务,确保了顺利建成通车。
临湖公路经开区段(含长康路、赶山东路)全长10.78公里,途径经开区金凤桥管理处、通海路管理处、木里港管理处和康王乡,拆除集体土地上的房屋1310栋,征用土地面积达1167亩,动迁群众4000余人次,动用征拆资金近17亿元。
正式通车后的临湖公路机动车限速也由每小时70公里提升到每小时80公里,对极大地降低物流成本、提升效率,助推该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通过加快实施一批市政和交通工程项目,进一步完善市政和交通规划路网,加快推进岳阳经开区城市东扩、园区产业发展,全区掀起新一轮开发建设热潮,一张交通的宏伟蓝图在经开区大地上徐徐展开。
大交通:助推产业大发展
“交通圈”就是“经济圈”。
交通条件的改善,让岳阳经开区从“发展边沿”迈向“开放前沿”,极大提升了招商引资吸引力。
“选择落户岳阳经开区,就是看中了良好的交通和区位优势。”红星美凯龙负责人这样评价,“项目紧邻岳阳大道和新建的临湖路,连接京港澳高速、许广高速、107国道,大大缩减了成本,提高了物流效率。”
大交通形成大物流、吸引大产业,大产业推动大发展。2017年,岳阳经开区“产业招商月”活动集中签约项目73个,合同总投资达339亿元,引进了广汽集团、东方雨虹、海王生物、华润燃气、邮储银行、新奥集团等一批世界500强、中国500强、民营500强企业和上市公司,以及数博环球、中樱汽配、新华达生物制剂、沃特玛、DAW特种涂料等一批投资超10亿元的工业项目。
2018年,该区签约项目35个,总投资455亿元,绿地集团、海王生物、海大集团等一批投资10亿元以上的产业项目纷纷入驻。举行了3批次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东方雨虹、东龙科技、新奥泛能、威尔重工等24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其中投资60亿元的东龙科技实现了汽车产业零突破。全区全年完成技工贸总收入1008亿元,增长16%;
此外,经开区还以奇西路提质改造为“突破口”,着力打造乡村振兴,在奇西路沿线布局19个园区外项目,形成植物园、紫薇园、西塘果场等乡村休闲、生态旅游资源;建设绿色食品供应基地,形成乡村酒店、星级农家乐、体验农场、观光农业等模式。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让全区实现农业持续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全面繁荣的胜景。
随着交通条件的日益改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大产业、新业态在经开区集结,助推经济社会发展驶入快车道,始终走在岳阳高质量发展大城市建设最前列。
未来三年,岳阳经开区将进一步拉开高速公路“骨架”、打通干线公路“经脉”、促进城市道路“循环”、畅通农村公路“血管”,为岳阳经开区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