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月夜中的经典语录(每日一诗阁夜杜甫)
杜甫月夜中的经典语录(每日一诗阁夜杜甫)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依依漫寂寥。岁末时节白天的时间就越来越短,夔州霜雪停了的寒冬夜晚,雪光映照下,明朗如昼。破晓时军营中鼓角声更显得悲壮凄凉,银河倒映江面,在湍急的江流中摇曳不定。战乱的消息传来,千家万户哭声响彻四野;渔夫樵子不
作者:杜甫 (唐)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依依漫寂寥。
古文今译岁末时节白天的时间就越来越短,夔州霜雪停了的寒冬夜晚,雪光映照下,明朗如昼。
破晓时军营中鼓角声更显得悲壮凄凉,银河倒映江面,在湍急的江流中摇曳不定。
战乱的消息传来,千家万户哭声响彻四野;渔夫樵子不时在夜深传来“ 夷歌”之声。
像诸葛亮和公孙述这样的历史人物,最终也成了黄土中的枯骨;人事与音书,都只能任其寂寞了。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祖籍襄阳,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 冬天, 杜甫从云安流落到夔州,
寓居西阁时所写。此时,蜀中军阀崔旰、郭英义、杨子琳相互攻伐的战事尚未完全平息,夔州地区也常有战伐之声:加上诗人的好友郑虔、李白、严武、高适相继去世,他感到特别的孤寂、悲凉。
首联:“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诗人写身居西阁,冬夜漫漫的凄冷之感。时近岁暮,昼短夜长,沦落天涯(夔州)边远之地的诗人,在这霜雪初停的夜晚,倍感通宵寒冷。这既是写实,又是写心理感受。
颔联:“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这是写诗人夜寒不寐的所闻所见。霜雪初霁,寒气逼人,五更欲晓,悲壮的号角声仍然不断,可见夔州已充满浓浓的战争气氛。不寐的诗人眼望窗外,三峡江面上星河倒映,波光鳞鳞,随波荡漾。古人有所谓星河摇动象征战争的说法。这里,诗人明写江景,暗喻战乱未已,含有为战乱给人民带来苦难而忧之虑。
颈联:“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这是承接上联,诗人写拂晓前的所闻。一闻号角战伐之声,千家痛哭,哭声遍野;渔夫和樵子也在江中和山上唱起了悲威的歌声。这一切反战之声,煎熬着忧国优民的诗人的内心。
尾联:“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诗人面对百姓的苦难呼喊,自感飘零寂寥,无能为力,只好陷人无穷的痛苦之中。此时,突然想到夔州的武侯庙和白帝庙 感到诸葛亮那样贤明之人和公孙述那样在西汉末年乘乱据蜀称帝者,虽贤恶不同,但都英雄一世 最后都终归"黄土”,成了枯骨 像我这样飘零一生的孤寂者又有什么办法呢?所以,人事音书虽然断绝,也漫道其“寂寥" 算不得什么了!诗人好像在自慰自解.实际上其未尽之意是对“战伐”的愤激和伤感。
全诗紧扣“夜”字,多侧面地写出了诗人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从“雪霁寒宵”到“五更鼓角”,从“夜空星河”到江上波涌,从“野哭”“夷歌”到战乱人事,从“岁暮阴阳”到“卧龙跃马”,上下古今之事,在愤慨中,突出了诗人忧国忧民之感,故此诗被称为律诗中的典范之作。
《十八家诗钞》:
张云卿云:勿学其壮阔,须玩其沉至。
《闻鹤轩初盛唐近体读本》:
前四写景,后四言情。笔力坚苍,两俱称惬。千古绝调,公独擅之。
《杜诗解》:
一解写"夜"……笔势又沉郁,又精悍,反复吟之,使人增长意气百倍(首四句下)。
《唐诗直解》:
光芒四射,若令人不敢正视。
参考资料阁夜· 古诗文网.
傅德岷 卢晋 等 - 唐诗宋词鉴赏辞典 / 崇文书局,2005.1.
彭定求 等 - 全唐诗(上) /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 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