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cr 929大飞机近况(俄罗斯航空工业)
我国cr 929大飞机近况(俄罗斯航空工业)你说不行马老师,虽然俺是干航空的,但是还真没听说过汉胜。那没事,退一步,造飞机发动机的普惠公司,你肯定知道吧?这要是再不知道,你可别说是我同行了,我都不好意思。这个汉胜公司,它是UTC的。如果你是家电行业或者建筑行业的,那你肯定知道开利空调。空调的发明者,就是开利老爷子。江湖上一直流传他的一句名言:你们的命,是我开利给的。这个开利空调,它曾经是UTC的。如果你和我是同行,航空航天的,那你十有八九知道汉胜公司,他们的机载设备或者国际空间设备,是有实力和霍尼韦尔掰掰手腕子的。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航空工业休克了。
面对这个烂摊子,这个会极大影响国家安全的行业,俄罗斯也一直都想抢救。1997年,叶利钦就下令,成立委员会,对航空工业进行整合,但是效果不明显。
到2005年,猛男普京痛下决心,组件了大型工业集团,联合飞机制造集团公司。俄语简称OAK,英文简称UAC。
说到UAC,熟悉航空业或者熟悉工业的,可能会想起UTC,联合技术公司,美国的。
如果你是家电行业或者建筑行业的,那你肯定知道开利空调。空调的发明者,就是开利老爷子。江湖上一直流传他的一句名言:你们的命,是我开利给的。
这个开利空调,它曾经是UTC的。
如果你和我是同行,航空航天的,那你十有八九知道汉胜公司,他们的机载设备或者国际空间设备,是有实力和霍尼韦尔掰掰手腕子的。
这个汉胜公司,它是UTC的。
你说不行马老师,虽然俺是干航空的,但是还真没听说过汉胜。那没事,退一步,造飞机发动机的普惠公司,你肯定知道吧?这要是再不知道,你可别说是我同行了,我都不好意思。
这个普惠公司,它是UTC的。
再如果,你是……额,送外卖的。那你跑过这么多小区,坐过这么多电梯,肯定见过奥的斯电梯。
这个全世界最大的电梯制造商,它曾经也是UTC的。
前面是美国的UTC,俄罗斯这个UAC也很厉害,子公司都是百年老店。苏霍伊集团、米格集团、图波列夫公司、伊留申集团、别里耶夫集团等等很多。
以后你看到俄罗斯的飞机,如果不知道它是图波列夫,伊留申还是苏霍伊的,你就盲猜它是UAC的,几乎不可能错。
俄罗斯也深知,苏联解体后,整个国家乱成这样,和混乱的私有化有很大关系。所以UAC的大老板,肯定是俄罗斯政府,不可能是私人。董事长也都是俄罗斯政府的高官,副总理之类的。
说到这插一嘴,了解了俄罗斯搞的UAC,你有没有发现它和咱们国内比较像?UAC在中国对应的,是航空工业集团。无论是成飞、西飞、沈飞、哈飞还是什么飞,他们都属于航空工业集团。
但是咱和俄罗斯也不是完全一样,比如中国的航空工业集团,也研制直升机,但是俄罗斯有专门研制直升机的公司,叫俄罗斯直升机集团。
另一点,中国的航空工业集团不做大客机,这活儿是商飞的。但是俄罗斯的UAC,他们也做民用客机,比如伊尔96。
另外,和造飞机平行的,俄罗斯还有专门研制发动机的公司,联合航空发动机制造集团。这一点巧了,中国也一样,咱们也有平行于航空工业集团的航空发动机集团。
两个国家,都把发动机的研制,放到了和整机平级的位置,不是简单地认为发动机是飞机的一个零部件。
俄罗斯对行业进行整合之后,都干了哪些比较有名的项目呢?军用飞机就不说了,那太复杂,单说民机。
新研第一个型号,是旗下苏霍伊民机公司操刀的超级喷气100飞机,简称SSJ。这个飞机不大,是一款支线客机,只能坐几十个人,和中国的支线客机ARJ21差不多是一个量级的。
其实,如果细看的话,俄罗斯SSJ和ARJ21的关系,挺有意思。
SSJ是2008年3月首飞,而ARJ21是2008年11月首飞,两个飞机首飞时间,只差了半年。但是最后ARJ21的交付时间,比SSJ晚了4年。SSJ从首飞到开始拉客,中间只隔了3年,这个效率很厉害。俄罗斯不愧是有底子的,办事儿就是快。
给SSJ颁发适航证的,除了俄罗斯自己,还有欧盟的,也就是欧盟航空安全委员会,EASA。这就意味着SSJ是可以卖到欧洲,可以飞欧洲的。
这一点,也强过中国的ARJ21,ARJ21现在还没有拿到EASA的适航证呢。
但是,2022年俄罗斯因为和乌克兰打仗,不是被欧洲制裁了嘛,欧洲又撤销了给SSJ的适航证。想想挺有意思,你说颁适航证这事它能是个纯技术问题吗?
当年SSJ支线客机的开发,俄罗斯也是采众家之所长,比如发动机就是和法国的赛峰一起联合研制的。因为客机是商品,要赚钱的,一定要追求商业上的成功。
到目前,SSJ产量已经一百多架,接近200架了,这也比ARJ21多了上百架。这么看,UAC这个处女作,做的还是比较成功的。
除了小的支线飞机,俄罗斯还搞了个大的,窄体干线飞机,MC-21。俄罗斯想靠着这个飞机,在全世界真正的主流民用航空市场,从波音空客嘴里抢肉吃。
因为咱们知道,波音737和空客A320这种级别的飞机,这才是航空界的主流。这才是波音空客,是欧美的核心印钞机。更小的支线飞机和更大的宽体飞机,量都起不来。
这一点,俄罗斯门儿清,中国也门儿清。于是,毛子搞个MC-21,而中国搞了C919。这两个新飞机,都是737和320的挑战者,同时它们两个,也自然是竞争对手。
C919是2017年5月5号首飞,MC-21首飞也是2017年,也是5月,5月的28号。只相差不到一个月,我觉得这还真不能说是巧合。
MC-21和前面的SSJ一样,同样选了很多欧美的供应商参与研制。像普惠、霍尼韦尔、汉胜、伊顿、柯林斯这些老牌大厂,都有参与。这一点,和C919走的路线也一样,最终的目的,是保证这个新型号取得商业上的成功,先搭建起来一个成熟稳定的平台。
但是俄罗斯相比中国,有一点做得好。就是他们自己的国产发动机,比中国走的要靠前很多。刚开始MC-21用的发动机,是普惠的,PW-1000G,普惠拿手的齿轮传动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
但是俄罗斯从2006年开始,就一直在做自己的国产发动机,也就是PD-14。经过十几年的研制,2020年底,挂着国产发动机的MC-21,完成了首飞。这节奏,比中国的长江-1000要快不少。这也是情理之中,俄罗斯的航空发动机,底子本来就比中国厚实很多。
至于说MC-21什么时候能交付,这就要看俄罗斯撑住西方的制裁,什么时候能把这个飞机彻底国产化了。
目前看这个形势,欧美的供应商是不可能再和UAC一起造飞机挣钱了。刚才提到,欧洲EASA、取消了发给SSJ的适航证。同时,它也停止了对MC-21的适航审定。
俄罗斯和中国这两个波音空客的挑战者,走的路差不多,节奏差不多,时间也差不多。先做支线飞机,再做窄体干线飞机。那下一步该干啥呢?没错,搞装人更多,飞的更高,飞的更远的宽体飞机。
两边都明白这件事的难度,最后一合计,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就是成立了中俄商飞,来合作研制载客数300人的宽体飞机CR929,进一步挑战波音的777、787和空客的A330、A350。
项目开始于2014年,当时预计飞机是2027年交付。目前来看,这个时间铁定是要延期了。
其实我觉得延期还是小问题,俄乌战争爆发之后,中国面临二选一的单选题,是选择俄罗斯还是选择欧美。对于中俄商飞的CR929项目,有俄罗斯参与,欧美就不会参与。
另外,在今年6月份的“未来工程师”论坛上,俄罗斯的副总理说:“俄罗斯与中国合作开展CR929宽体客机项目,并没有朝着适合我们的方向发展。随着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工业巨头,中国人对我们的服务越来越不感兴趣。尽管俄罗斯有自己优秀的设计局......但中国在CR929项目上还是提出了比俄罗斯更多的需求。因此,我们的参与度越来越少,我并不想预测这个项目的未来,不想断言我们是否会离开这个项目,到目前为止,CR929项目仍在开发中。”
看完这段话,我就想到一句老话儿:强扭的瓜不甜。
这个问题太复杂,俄罗斯副总理不想预测这个项目的未来,我脸皮后,我来说。
对于这种复杂度极高的项目,离开欧美的成熟供应商,中国现阶段很难开发出商业上成功的宽体大飞机。如果必须二选一,我相信中国不会选俄罗斯。中国也不应该开发一款飞机,去走伊尔96的老路。
好,用了好几期,把俄罗斯这个曾经的航空强国,它的辉煌历史、曲折现状以及很不明朗的未来,大致介绍了一遍。能力有限,肯定不全面,你也凑合看。
欢迎点个赞,来个关注,给俺打打气鼓励鼓励。
我是马卡耶夫,咱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