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八音乐合集,一声一世对音乐的坚持
尺八音乐合集,一声一世对音乐的坚持尺八之名始于唐,奈良时代传入日本,虽然在平安时代就断了传承,但在随后的镰仓时代,一面日僧入宋参禅,在杭州护国仁王禅寺从无门慧开习禅期间, 向同门 居士张参学会吹奏尺八的技艺,归国后建兴国寺,立普化宗,这才开始正式传授尺八技艺,经过历代演变,一直延续至今。可见尺八在中国几乎绝迹,但在日本流传了下来,据说尺八鼎盛时期,在日本几乎人手一支。而尺八盛行于日本,却起源于中国。这部电影,就是记录了中日美等地的尺八演奏家,制管师,学习者的生活,通过他们不同阶段的经历与思考,折射出来古老的尺八在当下的困境与希望,也通过尺八去映照出每个人对生活,生命,世界的认知与感悟。
说来惭愧,之前虽然知道尺八这种乐器,但没想到围绕在这种古老乐器背后,有这么多被埋没的故事,也承载如此厚重的文化传承。这部记录电影《尺八·一声一世》,带你了解一个这么远又那么近的传奇乐器。
就像电影开场对路人的采访一样,被问到“尺八”这种乐器的时候,那回答简直是五花八门,连糍粑都出来了,可见大众对这种乐器的陌生。但要轮到这种乐器的流传度,用句俗话来形容,就叫做“只闻其声不见其名”。
相信喜欢看日漫玩游戏的朋友不少,在一些关于日本民俗风格的题材中,在背景音乐里你都会听到一种极具日系风格的“竹笛”声,但其不是“笛子”,这就是尺八。比如格斗游戏《侍魂》,动漫《火影忍者》,这种乐器的运用非常广泛,且其极具标识度的声音,随着这些流行文化的传播而深入人心。这就是“尺八”,日本传统音乐演奏时,都是少不了“尺八”这种乐器的。
而尺八盛行于日本,却起源于中国。
这部电影,就是记录了中日美等地的尺八演奏家,制管师,学习者的生活,通过他们不同阶段的经历与思考,折射出来古老的尺八在当下的困境与希望,也通过尺八去映照出每个人对生活,生命,世界的认知与感悟。
尺八之名始于唐,奈良时代传入日本,虽然在平安时代就断了传承,但在随后的镰仓时代,一面日僧入宋参禅,在杭州护国仁王禅寺从无门慧开习禅期间, 向同门 居士张参学会吹奏尺八的技艺,归国后建兴国寺,立普化宗,这才开始正式传授尺八技艺,经过历代演变,一直延续至今。可见尺八在中国几乎绝迹,但在日本流传了下来,据说尺八鼎盛时期,在日本几乎人手一支。
《尺八·一声一世》最初传递,就是打破了过去我一直以为“尺八”是日本特有的民族乐器的观念。随后便进入到了文化发展和传承的诉求之上。可以肯定的,这部电影所选取的视角和对象,都很有代表性,其中有着日本著名尺八演奏家,也有致力于把尺八文化带回中国的教学者,也有内地热爱的尺八而自学的粉丝,电影有的放矢的通过不同层面、不同地域的人,来向观众展示尺八的方方面面。
比如日本著名尺八演奏家、作曲家佐藤康夫,他因为创作《火影忍者》配乐而广受欢迎,比如《夜明》《宙》等乐曲也为不少人所喜爱。影片中他表达了自己坚持原创的初心,谈到成为演奏家后与哥哥渐行渐远,在他眼中“一切都很完美是诞生不出作品的,品尝痛苦对于创作很重要”。另一位知名演奏家小凑昭尚出生于尺八世家,影片中他也回顾了自己大学后的迷惘生活,谈到了尺八传承的困难性,呼吁更多的尺八人继续努力。
尺八音色苍凉辽阔,声音可高可低。音色可脆如银铃,也可细腻如丝。这就要求吹奏者有相当的把握能力。而且尺八与我们另一种类似的乐器竹萧,被誉为“世界上最难吹的两种乐器”,所以该片还展示了国内唯一尺八专业的教师蔡鸿文的授业过程,他一直希望将尺八的文化带回中国,无奈现实是相对骨感,偌大的教室只有零星的几个人,而且别说熟练掌握,就连吹响尺八都是非常困难的。
所以这部电影前半段,实际上对尺八的现状进行了旁敲侧击的展示。可能是因为很难学,也因为稀有,这种代表特定文化的乐器,处境今不如昔。但影片的另一个主题是坚持与传承,那种困境与音乐的水乳交融是真正打动我的点。
就像那位来自河南的中国粉丝徐浩鹏,顶着世俗的压力,自学三年,没有放弃。又比如蔡鸿文坦言6年前尺八的网络传播量只有两三千,如今在电影影响下相关视频点击量达到了1.3亿。这是尺八传递的契机。在如今商业潮流中固守的世界里,这种有着文化特色的乐器,因优美空灵的特色而被大众所熟知,很多爱好者也会因为兴趣而与这种古乐器结缘,家族世承,父子相传,兄弟争锋,街头路演,而贯穿始终的是尺八或温暖或苍凉或厚重或纤巧的声音,即使隔着银幕,依然强烈感受到音乐对悲伤或困境所具有的巨大的抚慰力量。
电影中,中日两国的尺八艺术家对谈,他们试吹复刻的唐代尺八,他们一起演奏《新白娘子传奇》里的《渡情》。那种惊喜之感,大约像是“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的重逢”一样。尺八作为一种传统的象征在现代社会的发展,当古老的尺八和小提琴、架子鼓、电吉他一起响起时,当《侍魂》《火影忍者》《三国无双》等流行文化风靡世界时,尺八的声音也随之被大众熟知,这就是尺八的魅力,也是向下一代传递尺八“精神”最好的方式。
传承大概就是这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