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儿子主动给妈妈认错:儿子帮妈妈找回迷失的爱

儿子主动给妈妈认错:儿子帮妈妈找回迷失的爱儿子终于要离开家了,去中山的一所寄宿学校。这是我原来极其期待的,特别是儿子在四月底右手断后,长期休养在家,更是让我无法悦纳他的每天都无所事事,游手好闲。(郑委老师:“终于”要离开家了,这个妈妈如释重负的感觉让人多么心疼孩子啊。)文:MQ当然,MQ的修行的路才刚刚开始,记住,坚定信念,不怕困难,相信自己一定行!更重要的是,要有耐心。迟来的“悟”——感恩儿子,是你帮妈妈找到了迷失的爱!

文:MQ 点评:郑委

儿子主动给妈妈认错:儿子帮妈妈找回迷失的爱(1)

今天的案例文章有点长,但太值得为人父为人母的家长们好好看看了。

当我看到学员MQ给我发来的邮件时,我脑子里面浮出的是四个字“静待花开”,说实话,我一直都关注MQ,也给过她多次个性化的辅导,但我内心一直都不是很着急,尽管有时候我会假装着急给她夫妇说些狠话,因为我知道MQ的问题是需要等待的,等待一个时机,让她“非常消极的心”照进“阳光”,这不,我等待的结果,MQ开始要绽放了,让我没想到的是,来得比我的预期要快的多,而这一次给MQ阳光的不是别人,正是她一直“觉得不成器”的儿子,我的改变原则中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当你感谢你的孩子让你重生的时候,你的孩子就开始走上了越来越优秀的道路”,MQ的这篇文章是对这句话的最好诠释,因为MQ开始重生,儿子开始优秀。

我必须要发布这篇文章,因为这是一个非常经典和代表性的案例,首先,这篇文章是对“当你感谢你的孩子让你重生的时候,你的孩子就开始走上了越来越优秀的道路”这个知识点的最好诠释,其次这篇文章的主人公MQ曾经是心态特别消极的妈妈,她对孩子充满了担忧和焦虑,儿子也是大家心目中的“问题孩子”,被迫转学,而MQ的转变文章很细腻的勾画出了问题的本质,改变的过程及自己心理历程,是同类型的母亲的学习的榜样。第三,我说过中国特别多的妈妈“根本不爱自己的孩子,她们爱她们心目中的孩子”,这样的妈妈认为她们很爱孩子,其实孩子是缺爱的状态,我总是告诫这样的妈妈应该杀掉心中的“小黑人”,重新爱上自己的孩子,让孩子不再缺爱。MQ做到了!这篇文章也是对我这个论点的最好印证。

当然,MQ的修行的路才刚刚开始,记住,坚定信念,不怕困难,相信自己一定行!更重要的是,要有耐心。

儿子主动给妈妈认错:儿子帮妈妈找回迷失的爱(2)

迟来的“悟”

——感恩儿子,是你帮妈妈找到了迷失的爱!

文:MQ

儿子终于要离开家了,去中山的一所寄宿学校。这是我原来极其期待的,特别是儿子在四月底右手断后,长期休养在家,更是让我无法悦纳他的每天都无所事事,游手好闲。(郑委老师:“终于”要离开家了,这个妈妈如释重负的感觉让人多么心疼孩子啊。)

因为长期与孩子长时间相处,我未曾真正领会到作为家长,作为一位母亲,我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心去面对成长中的孩子,一直按照自己理所当然地想法来很努力地“教育”着孩子,很“努力”地生活,“担心”着孩子,可现实却一再让我收获着我所有的“担心”,让我倍受打击,面对生活我渐渐失去了信念和希望,消极地面对着一切,继续着对孩子无限的担心,心里觉得很憋屈,虽然结果与我的期望背道而驰,我却仍然很尽忠职守地努力做着一位“自己心中定义的好妈妈”。

可想而知,在这样的心态下,与孩子相处时,我已经越来越没有驾驭能力了,其实回过头来想想,是对自己失望并想放弃了。虽然静心内观时觉得身为母亲有这种想法是极为不负责任的,可它还是在我内心里滋生蔓延开,随着与孩子一次次的冲突和矛盾,这种想放弃和失望深深地占据着我的内心,影响着我对孩子的看法,我发现自己越来越不喜欢我的儿子,好像对他根本就爱不起来;(郑委老师:这是MQ的真实感受)而且自己越不喜欢孩子,孩子身上的问题就如自己所担心的那样越来越应验,真是“想什么来什么,怕什么有什么”内心越来越焦虑和害怕,对未来充满着恐惧。

直到开学一周前,我还是以这种心态为主,虽然上了郑委老师的课知道自己这样不从内在调整自己,不用真心去爱孩子,不将众多的知识内化为智慧,潜心付诸行动,自己的“改变”是无从谈起,所以我很困惑,明知自己的问题所在,却无力悦纳,表面上做着“改变”,内心里却很抵触,每天都很担心焦虑煎熬,自己表面很努力地调整,当然是进入不了“改变自己”的氛围和境界,当时的感受就是:自己的心迷失了。“悟”不是自己想“悟”就可以即时做到的。 (郑委老师:因为心急要结果才有这样的感受,但MQ一直在坚持,这是最难能可贵的,吃5个烧饼能饱并不是吃第五个烧饼就能饱的。所以,很多时候家长学习并不是问题解决不了,其实是过早放弃,没有坚持学习的结果。)

现在开学了,经历了与孩子分离的一周,在这周里我发觉自己由原来觉得根本爱不起来儿子,不喜欢儿子,通过这一周的内化静心,反思总结之前自己对孩子的种种过失和苛求,现在我重新找回了爱儿子,真心喜欢儿子的感觉,真的感觉太好了,终于让曾经迷失了那么久的心,通过这种分离的方式回归了。

当这种转变到来后,我发现儿子回家后,我感觉自己在许多时候能很自然地耐心地等待孩子自然的成长了。真的是自己耐心一点,等待多一分,孩子真的会有意外的举动让父母惊喜,原来的焦虑真的都是自己的急功近利,太在乎孩子成长的结果,忽略孩子成长的过程,这种本末倒置造成的。我发现在学会悦纳孩子的同时,也越来越自然地悦纳自己了,太好了。

儿子主动给妈妈认错:儿子帮妈妈找回迷失的爱(3)

可谁又能想到,这一切其实源于一通表扬儿子的电话。

事情是这样的:在开学前一天,我接到与孩子开学前军训同宿舍的珠海同学妈妈的电话,电话中那位妈妈掩饰不住对我儿子的喜爱,不停地夸儿子:你的儿子真的很懂事。在看到我的孩子不适应想家哭了,不停地劝慰他;在得知我儿子不喜欢上铺时,还主动将自己的下铺让给他,平时还在排队休息时陪伴我儿子帮他尽快适应,借课外书给他,现在军训结束后,我儿子回到家就说要来找他。

我太喜欢你的孩子了,你儿子真是太优秀了……听了这位妈妈的话,我觉得太突然、太意外了,甚至在心里还觉得不好意思,有压力,心里还在犯嘀咕:我的孩子有那么好吗?他真的那么讨人喜欢吗?我在家都快被他烦死了,他还能在外面却如此受人欢迎?我觉得儿子没有他说的那么好,他要是知道我孩子在家的情况看她还会如此欣赏他喜欢他吗?我都快被他气死了!这些都是我当时的感受。(郑委老师:很真实!太多这样的家长了,全天下的人都觉得她的孩子好,就是她不觉得孩子好,全天下的人觉得孩子好没有意义,母亲不觉得好,孩子就会生活在阴霾里!)

当晚与那位妈妈见面后,那位妈妈整晚都将我儿子当英雄一样到处跟别人宣传,反倒搞得我这个做妈妈的觉得太不好意思了,我怎么从来都没觉得自己孩子有那么好呢?

当晚,我的脑海里总是回味着那位妈妈的话,反思着:为什么作为妈妈,听到别人表扬儿子时,心里一点都高兴不起来,第一个感觉居然是觉得不可思议,还心虚,有压力呢,这不正常呀,我应该高兴才对呀,别人表扬他,说得都很实在,有事实根据的,我为何还质疑呢,孩子优秀表现好,我也应该表扬一下孩子,鼓励他才对呀,自己不是一直想“改变”吗,一直不知如何喜欢儿子,爱儿子吗,想想这不是个很好的机会,趁机用郑老师所授的“表扬”作为契机给孩子一些积极向上的动力,给孩子多一点肯定让他多些自信。

儿子主动给妈妈认错:儿子帮妈妈找回迷失的爱(4)

越想,越内观,我反问自己为什么对儿子如此苛刻呢,难怪孩子会“缺爱”呢,孩子在外面表现好,说明孩子本质就是不错的,是我自己太苛求了太消极了,总盯他的“黄叶子”担心焦虑,越盯越喜欢不起来,越盯孩子问题也越严重;(郑委老师:这段反思太好了!描述出来自己的心理历程,很多时候,只有当我们关注我们内心的感受的时候,我们就开始改变了,但是很多人关注最多的是自己的逻辑,而不是自己的内心。)

(未完待续……)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