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用图形解释辗转相除法(辗转相除法是什么鬼)

用图形解释辗转相除法(辗转相除法是什么鬼)这条算法基于一个定理:两个正整数a和b(a>b),它们的最大公约数等于a除以b的余数c和b之间的最大公约数。比如10和25,25除以10商2余5 那么10和25的最大公约数,等同于10和5的最大公约数。辗转相除法, 又名欧几里得算法(Euclidean algorithm),目的是求出两个正整数的最大公约数。它是已知最古老的算法, 其可追溯至公元前300年前。小灰的思路十分简单。他使用暴力枚举的方法,试图寻找到一个合适的整数 i,看看这个整数能否被两个整型参数numberA和numberB同时整除。这个整数 i 从2开始循环累加,一直累加到numberA和numberB中较小参数的一半为止。循环结束后,上一次寻找到的能够被两数整除的最大 i 值,就是两数的最大公约数。事后,垂头丧气的小灰去请教同系的学霸大黄......

大四毕业前夕,计算机学院的小灰又一次顶着炎炎烈日,

去某IT公司面试研发工程师岗位......

用图形解释辗转相除法(辗转相除法是什么鬼)(1)

半小时后,公司会议室,面试开始......

用图形解释辗转相除法(辗转相除法是什么鬼)(2)

用图形解释辗转相除法(辗转相除法是什么鬼)(3)

用图形解释辗转相除法(辗转相除法是什么鬼)(4)

用图形解释辗转相除法(辗转相除法是什么鬼)(5)

用图形解释辗转相除法(辗转相除法是什么鬼)(6)

用图形解释辗转相除法(辗转相除法是什么鬼)(7)

用图形解释辗转相除法(辗转相除法是什么鬼)(8)

小灰奋笔疾书,五分钟后......

用图形解释辗转相除法(辗转相除法是什么鬼)(9)

用图形解释辗转相除法(辗转相除法是什么鬼)(10)

小灰的思路十分简单。他使用暴力枚举的方法,试图寻找到一个合适的整数 i,看看这个整数能否被两个整型参数numberA和numberB同时整除。

这个整数 i 从2开始循环累加,一直累加到numberA和numberB中较小参数的一半为止。循环结束后,上一次寻找到的能够被两数整除的最大 i 值,就是两数的最大公约数。

用图形解释辗转相除法(辗转相除法是什么鬼)(11)

用图形解释辗转相除法(辗转相除法是什么鬼)(12)

用图形解释辗转相除法(辗转相除法是什么鬼)(13)

用图形解释辗转相除法(辗转相除法是什么鬼)(14)

用图形解释辗转相除法(辗转相除法是什么鬼)(15)

用图形解释辗转相除法(辗转相除法是什么鬼)(16)

事后,垂头丧气的小灰去请教同系的学霸大黄......

用图形解释辗转相除法(辗转相除法是什么鬼)(17)

用图形解释辗转相除法(辗转相除法是什么鬼)(18)

用图形解释辗转相除法(辗转相除法是什么鬼)(19)

辗转相除法, 又名欧几里得算法(Euclidean algorithm),目的是求出两个正整数的最大公约数。它是已知最古老的算法, 其可追溯至公元前300年前。

这条算法基于一个定理:两个正整数a和b(a>b),它们的最大公约数等于a除以b的余数c和b之间的最大公约数。比如10和25,25除以10商2余5 那么10和25的最大公约数,等同于10和5的最大公约数。

用图形解释辗转相除法(辗转相除法是什么鬼)(20)

有了这条定理,求出最大公约数就简单了。我们可以使用递归的方法来把问题逐步简化。

首先,我们先计算出a除以b的余数c,把问题转化成求出b和c的最大公约数;然后计算出b除以c的余数d,把问题转化成求出c和d的最大公约数;再然后计算出c除以d的余数e,把问题转化成求出d和e的最大公约数......

以此类推,逐渐把两个较大整数之间的运算简化成两个较小整数之间的运算,直到两个数可以整除,或者其中一个数减小到1为止。

用图形解释辗转相除法(辗转相除法是什么鬼)(21)

用图形解释辗转相除法(辗转相除法是什么鬼)(22)

五分钟后,小灰改好了代码......

用图形解释辗转相除法(辗转相除法是什么鬼)(23)

用图形解释辗转相除法(辗转相除法是什么鬼)(24)

用图形解释辗转相除法(辗转相除法是什么鬼)(25)

用图形解释辗转相除法(辗转相除法是什么鬼)(26)

更相减损术, 出自于中国古代的《九章算术》,也是一种求最大公约数的算法。

他的原理更加简单:两个正整数a和b(a>b),它们的最大公约数等于a-b的差值c和较小数b的最大公约数。比如10和25,25减去10的差是15 那么10和25的最大公约数,等同于10和15的最大公约数。

用图形解释辗转相除法(辗转相除法是什么鬼)(27)

由此,我们同样可以通过递归来简化问题。首先,我们先计算出a和b的差值c(假设a>b),把问题转化成求出b和c的最大公约数;然后计算出c和b的差值d(假设c>b),把问题转化成求出b和d的最大公约数;再然后计算出b和d的差值e(假设b>d),把问题转化成求出d和e的最大公约数......

以此类推,逐渐把两个较大整数之间的运算简化成两个较小整数之间的运算,直到两个数可以相等为止,最大公约数就是最终相等的两个数。

用图形解释辗转相除法(辗转相除法是什么鬼)(28)

用图形解释辗转相除法(辗转相除法是什么鬼)(29)

五分钟后,小灰重写了代码......

用图形解释辗转相除法(辗转相除法是什么鬼)(30)

用图形解释辗转相除法(辗转相除法是什么鬼)(31)

用图形解释辗转相除法(辗转相除法是什么鬼)(32)

用图形解释辗转相除法(辗转相除法是什么鬼)(33)

用图形解释辗转相除法(辗转相除法是什么鬼)(34)

用图形解释辗转相除法(辗转相除法是什么鬼)(35)

众所周知,移位运算的性能非常快。对于给定的正整数a和b,不难得到如下的结论。其中gcb(a b)的意思是a b的最大公约数函数:

当a和b均为偶数,gcb(a b) = 2*gcb(a/2 b/2) = 2*gcb(a>>1 b>>1)

当a为偶数,b为奇数,gcb(a b) = gcb(a/2 b) = gcb(a>>1 b)

当a为奇数,b为偶数,gcb(a b) = gcb(a b/2) = gcb(a b>>1)

当a和b均为奇数,利用更相减损术运算一次,gcb(a b) = gcb(b a-b), 此时a-b必然是偶数,又可以继续进行移位运算。

比如计算10和25的最大公约数的步骤如下:

  1. 整数10通过移位,可以转换成求5和25的最大公约数
  2. 利用更相减损法,计算出25-5=20,转换成求5和20的最大公约数
  3. 整数20通过移位,可以转换成求5和10的最大公约数
  4. 整数10通过移位,可以转换成求5和5的最大公约数
  5. 利用更相减损法,因为两数相等,所以最大公约数是5

在两数比较小的时候,暂时看不出计算次数的优势,当两数越大,计算次数的节省就越明显。

用图形解释辗转相除法(辗转相除法是什么鬼)(36)

用图形解释辗转相除法(辗转相除法是什么鬼)(37)

最后总结一下上述所有解法的时间复杂度:

1.暴力枚举法:时间复杂度是O(min(a b)))

2.辗转相除法:时间复杂度不太好计算,可以近似为O(log(max(a b))),但是取模运算性能较差。

3.更相减损术:避免了取模运算,但是算法性能不稳定,最坏时间复杂度为O(max(a b)))

4.更相减损术与移位结合:不但避免了取模运算,而且算法性能稳定,时间复杂度为O(log(max(a b)))

用图形解释辗转相除法(辗转相除法是什么鬼)(38)

用图形解释辗转相除法(辗转相除法是什么鬼)(39)

本文原本只写到辗转相除法就终告结束,后来网友们指出还有更优化的解法,看来自己还是才疏学浅,很感谢大家指出问题。另外,方法的参数默认必定是正整数,所以在代码中省去了合法性检查。

文中描述的更相减损术是简化了的方式。在九章算术原文中多了一步验证:如果两数都是偶数,计算差值之前会首先让两个数都折半,使得计算次数更少。这种方法做到了部分优化,但古人似乎没想到一奇一偶的情况也是可以优化的。

由于篇幅所限,本文省略了关于辗转相除法原和更相减损术的原理及证明。其实证明过程并不复杂,细心的同学们也可以自己尝试研究一下。谢谢大家的捧场!

喜欢本文的朋友们,欢迎长按下图关注微信公众号 程序员小灰,收看更多精彩内容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