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比自己的哪个孩子更有能力?什么是最好的父母④
父母比自己的哪个孩子更有能力?什么是最好的父母④第30问:为什么孩子上中学后突然变得沉默寡言了?青春期,接受孩子在对抗中独立今天是第112篇读书笔记,《什么是最好的父母》阅读笔记第四篇。如果对你有帮助,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每天阅读一点点,让生活变美好。从小学到中学,孩子开始进入青春期,对独立和自由的渴求也愈发强烈。作者说青春期是成年之前的“蛹”,只有在蛹里经历过痛苦变化,方能化茧成蝶。这个时期,能量总会变得很强,会出现各种反抗行为。但孩子也正是在反抗父母、否定父母的过程中逐渐长为大人的。
爱美食、爱读书、爱旅行
爱一切平凡生活中美好的温暖瞬间!
今天又是读书笔记的日子啦
写在前面的话:因为每个人的阅读习惯和侧重点都不尽相同,所以读书笔记仅是基于我在阅读过程中对书中感兴趣或颇有收获的内容的整理和整合,想了解更多的内容,还是建议大家去阅读原书,收获才更多嘛~
今天是第112篇读书笔记,《什么是最好的父母》阅读笔记第四篇。如果对你有帮助,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每天阅读一点点,让生活变美好。
从小学到中学,孩子开始进入青春期,对独立和自由的渴求也愈发强烈。作者说青春期是成年之前的“蛹”,只有在蛹里经历过痛苦变化,方能化茧成蝶。
这个时期,能量总会变得很强,会出现各种反抗行为。但孩子也正是在反抗父母、否定父母的过程中逐渐长为大人的。
青春期,接受孩子在对抗中独立
第30问:为什么孩子上中学后突然变得沉默寡言了?
因为孩子正经历着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强烈体验。
有的孩子一上了中学,突然就变得沉默寡言了。这并不是因为叛逆,而是孩子此时感受到的东西没法用语言表达。在这个年纪,虽然你没法用语言告诉我,但我能看得出你很辛苦。只要孩子身边有个能理解他的人,孩子就会好起来。
青春期的时候,能量总会变得很强,这样才能度过青春期。在从生到死的岁月里,人有若干次需要破旧立新的时期。
第31问:为什么我怎么都接受不了孩子做的某些事?
其实这样的情况,是父母与孩子一起造成的。
如果孩子很喜欢做父母打心眼儿里讨厌的事情,那父母真有必要好好思考一下了。
注意不到孩子想表达什么的话,孩子就会做出越发严重的事,因为如果不大声呼喊父母就听不到。父母必须认真审视自身的所作所为了。建议顺着孩子的心思,耐心地倾听他们的想法。
第32问:我不想让孩子经历我当年的辛苦,为什么孩子就是不明白呢?
把“自己认为的幸福”强加给孩子是没有用的。
希望孩子做和自己同样的事,只不过是把“自己认为的幸福”强加给孩子而已。
社会变化得太快了,致使父母的人生经验几乎派不上什么用场,可父母却很容易忘记这一点。想在孩子面前炫耀自己的人生经验的话也没关系,只是不要光顾着自己说,也要听听孩子想说什么。让孩子也有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
第33问:为什么孩子总和我唱反调?
因为那些是父母的盲点。没有逆反就没有成长。
孩子真的是很厉害的,他们总能看出哪里是父母的盲点,然后就在哪里出现问题。
长处和短处也可以比作硬币的正反面。孩子总是会从另一方面指出问题所在,所谓认可孩子,并不是简单地对孩子表示认可,常常意味着也要承认自己的缺点。
第34问:当孩子烦恼的时候,我该做些什么呢?
在“蛹”的时期,不去惊动孩子也很重要。
人们其实特别讨厌别人随意地闯入自己的世界,尤其是心里有烦恼的时候就更是如此,不过父母却经常对孩子这么做。父母想着是为了孩子好,却往往过了度,擅自踏入了孩子的世界。
第35问:孩子对我说“气爆了”“不关你事”,我该怎么回应?
不能只是互相吵嚷,需要的是“真正的对决”。
青春期的孩子常说“烦死了”“不关你的事”其实是很正常的。在某种程度上,不经历反抗冲突,孩子就没法与父母分离成为独立个体,所以无论什么样的孩子在这个时期都会说这样的话。
第36问:跟青春期的孩子说话有什么秘诀吗?
做好“下决心听对方说”的心理准备。
第37问:对于校规有很多争论,那还有必要设立校规吗?
作者说:只要在规则的前面有“人”,我就赞成。
父母要成为一堵“不逃跑”的 “墙”。青春期的孩子有时会动用暴力,有时他自己无法停下来。所以要在事态变得无法控制之前就制止孩子。
所谓“墙”,其实就是“绝对不能再往前走了”的意思,即到此为止,不能再继续了。只有撞到墙上,孩子才能明白界限,然后在这种经验中逐渐长大成人。墙需要有就算被孩子撞到也丝毫不动摇的强度,因为摇摇晃晃的墙会让孩子感到很不安。
只有当孩子明白父母是一堵坚实的“墙”的时候,才会非常安心。
第38问:如果养育中出了问题,该怎么办?
不要只顾着反省,而要考虑“今后”怎么做。
第39问:孩子现在成绩很好,将来一开视频能幸福吧?
如果你只看到“名次”,看不到“是什么样的孩子”,恐怕孩子的幸福将遥遥无期。
如果孩子说:“我考了第十名。”家人并不会说:“这样啊,那你以后会走上怎样一条有趣的人生之路呢?”而是会说:“你太偷懒了。要瞄准第一名,再努力努力!”
第40问:为什么兴奋剂竟然流行到了中学生之间?
因为母性太弱,孩子们只能依赖于其他事物。
作者建议:女性不用那么极端地排斥母性,而且也能作为独立个体活出她们自己的个性。既作为母亲满怀母性,也作为独立个体充满个性地生活。另外,男性也要充分理解这一点。
第41问:如今的孩子们看起来似乎都没什么烦恼,是这样吗?
可能他们正怀揣着连自己都不知道的深刻苦恼。
有着非常强烈烦恼的孩子,他们怀揣着无法用言语表达的痛苦,而如今的成年人很难理解这一点。现在的孩子们都开始直面“人为什么活着”“我为什么会存在”这样一些根本性的命题了。
对于根源性的问题,不可能轻易就得知答案,也不可能在青春期烦恼过一次之后就解决了一切问题。心理咨询师的建议,支持并让他们意识到:“那些问题慢慢考虑就好,哪怕花上一生时间去思考。”
第42问:为什么青春期更容易出现身心疾病?
这是压抑情感表达、追求理智的现代社会所特有的“文明病”。
过去的人们把感性和理性都同样看待,自然地生,自然地长,顺其自然地活着。
今天的分享就是这些,相关书籍如下:
《什么是最好的父母》, [日]河合隼雄,北京联合出版公司,湛庐文化出品。
>>专注个人成长、终身学习促进者<<
>>点赞和转发是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