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这座城市名字的由来:为什么宁波有许多
宁波这座城市名字的由来:为什么宁波有许多然而,由于对原来的藏书地方的硬件条件不甚满意,范钦起了兴建一个藏书楼的想法,地点就在今天的月湖西边。不过建造的详细日期并没有被详细记载,只是根据范钦回乡是在1560年冬天,以及其他史料,推测大约为1561之1566年。范钦很喜欢藏书,在做官的时候,每到了一个地方,都会特别留心搜寻、保存当地的文献,因此保留了大量的藏书。而在"天一阁"之前,范钦也有一个藏书处,叫做"东明草堂",藏有数万卷线装的图书。天一阁不少人知道,天一阁的主人叫做范钦。范钦,是当时的鄞县(今宁波)人,生于1506年,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进士,从此在大半个中国出任过明王朝的各级官吏。在升至兵部右侍郎(相当于今日国防部副部长)的时候,遭到了弹劾,于1560年回到了家乡。范钦
对宁波稍微熟悉些的朋友都知道,宁波的市中心,可以认为是天一广场。虽然天一广场已经开业将近18年,但是丝毫不减它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天一广场
除了天一广场,宁波还有天一街、天一证券公司(成立于1991年,于2001改名为天一证券,后被光大证券合并)、天一家园(一个楼盘)、天一论坛,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曾经也叫宁波天一职业技术学院。可以说,"天一"仿佛就是宁波除了"甬"之外的另一个别名。
其实原因也不难,因为宁波有一个我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私家藏书楼—天一阁。那么,"天一阁"这个名字,又是怎么来的呢?
天一阁
不少人知道,天一阁的主人叫做范钦。范钦,是当时的鄞县(今宁波)人,生于1506年,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进士,从此在大半个中国出任过明王朝的各级官吏。在升至兵部右侍郎(相当于今日国防部副部长)的时候,遭到了弹劾,于1560年回到了家乡。
范钦
范钦很喜欢藏书,在做官的时候,每到了一个地方,都会特别留心搜寻、保存当地的文献,因此保留了大量的藏书。而在"天一阁"之前,范钦也有一个藏书处,叫做"东明草堂",藏有数万卷线装的图书。
然而,由于对原来的藏书地方的硬件条件不甚满意,范钦起了兴建一个藏书楼的想法,地点就在今天的月湖西边。不过建造的详细日期并没有被详细记载,只是根据范钦回乡是在1560年冬天,以及其他史料,推测大约为1561之1566年。
那么,"天一阁"这个名称,又是怎么来的呢?
目前普遍的说法来自于全祖望在《天一阁碑目记》中的说法,即范钦在建造天一阁的时候,在书楼旁挖了一个水池,旁边种了一些树木,还没有命名。忽然,他发现了吴道士的龙虎山天一池石刻,觉得和自己开凿水池的心意相合,于是就把"天一"作为阁楼的名称。由于藏书楼最大的威胁是火灾,郑玄作注的《周易》中,有"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的表述,取名"天一阁"便迎合了防御火灾的心理需要。
不过,也有人对于以上说法提出了不同意见,认为"天一阁"的名称确实来源自《易经》,不过全祖望的那段文字,纯属忽悠。博文如下:http://blog.sina.com.cn/s/blog_8603d9b20102v6oa.html。除此之外,也有人对于"天一生水,地六成之"有着不同的解读。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深入研究。
其实,天一阁建阁的时候并不算早,但是被公认为中国乃至亚洲现存最古老的私家藏书楼,原因在于范氏十三代族人做到了很好的管理、传承。
由于天一阁原本为私人藏书楼,也一直被世人所诟病。1933年一场强台风,把天一阁东墙坍塌吹地倒塌,在文化界人士发起之下,天一阁开始重修。这样,天一阁才走上了融入社会的开放道路,并为最终化私为公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