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毛瑟驳壳枪的种类:三保险驳壳枪和短八分快慢机

毛瑟驳壳枪的种类:三保险驳壳枪和短八分快慢机一种是柯尔特公司自己研制的,带外露击锤的亲生子M1903。比如大家都知道的“一枪二马三花口”,这里面的“二马”撸子,指的是柯尔特公司的“马牌撸子”M1903手枪。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个所谓的柯尔特“M1903”,其实是有两种的:这就让很多人糊涂了,不仅分不清这两者的区别,也想不明白这为啥同一个公司,要把同一个型号赋予两种不同的手枪呢?今天小编陈天刑就勉为其难,给大家掰扯掰扯这个事儿:1.亲生儿子和过继养子的区别其实这种情况所在多有,主要就是所谓的“亲生儿子”和“过继养子”的不同。当年的兵工厂要是自己的产品不争气,往往会再外购一个专利自己生产,让能干的“养子”顶替自家这个纨绔子弟。所以啊,这一个型号两种武器,其实并不新鲜。

#历史冷故事##民国那些事##抗日战争#

盒子炮系列十二:

关于毛瑟的“三保险驳壳枪”和“二把短八分快慢机”

这德国毛瑟公司最先推出的全自动驳壳枪,是M1930型冲锋手枪。但是在同一时期,德国还有另外一种M1930型驳壳枪,却是半自动的。

毛瑟驳壳枪的种类:三保险驳壳枪和短八分快慢机(1)

这就让很多人糊涂了,不仅分不清这两者的区别,也想不明白这为啥同一个公司,要把同一个型号赋予两种不同的手枪呢?今天小编陈天刑就勉为其难,给大家掰扯掰扯这个事儿:


1.亲生儿子和过继养子的区别

其实这种情况所在多有,主要就是所谓的“亲生儿子”和“过继养子”的不同。当年的兵工厂要是自己的产品不争气,往往会再外购一个专利自己生产,让能干的“养子”顶替自家这个纨绔子弟。所以啊,这一个型号两种武器,其实并不新鲜。

比如大家都知道的“一枪二马三花口”,这里面的“二马”撸子,指的是柯尔特公司的“马牌撸子”M1903手枪。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个所谓的柯尔特“M1903”,其实是有两种的:

毛瑟驳壳枪的种类:三保险驳壳枪和短八分快慢机(2)

一种是柯尔特公司自己研制的,带外露击锤的亲生子M1903。

毛瑟驳壳枪的种类:三保险驳壳枪和短八分快慢机(3)

另一种是购买勃朗宁专利生产的,无击锤(不外露)的养子M1903,也就是大家熟悉的马牌撸子。

这后者虽然更为出名,但前者才是亲生的。只是因为这亲儿子养大以后,实在是不争气,直接来了个销售惨淡。这柯尔特养废了大号,又没功夫再生一个,于是干脆去买了个现成的小号——他们把枪械大师勃朗宁的1903专利买了回来,直接当成自家产品对外推销。而也许是要掩盖自己养废了号的尴尬,这柯尔特就干脆给新产品也命名为柯尔特M1903,搞出一个名字两个人的局面。

毛瑟驳壳枪的种类:三保险驳壳枪和短八分快慢机(4)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同样的M1903在FN家也有一个,而且是马牌撸子真正的亲兄弟——要说这勃朗宁大师吧,那也不是什么善男信女。他卖了7.65口径的1903专利之后,还仍然意犹未尽觉得赚钱赚少了,于是把同样的设计给改成了9毫米口径,又卖给了FN卖了一份。这样一来,马牌撸子就多了个同父异母的亲兄弟。要说人家勃朗宁先生不愧是大师,你看他略施小计,就把一个闺女许了两个婆家,赚到了两份聘礼,也实在是个人才啊。

所以这完整的M1903家族,其实是有三兄弟的。这老大是柯尔特的亲儿子,即7.65毫米有击锤的M1903,然后柯尔特家又收养了老二,就是源自勃朗宁的7.65毫米无击锤型M1903(马牌撸子),这哥俩却是毫无血缘关系的。然后就是老三FN的9毫米无击锤M1903,这个却和马牌撸子同源,都是出自勃朗宁家的亲兄弟。这一出狗血的豪门恩怨,大家这回看明白了吧?

好吧好吧,没看懂也不要紧,大家就知道型号这个东西,因为种种原因重复的多了去了。而毛瑟公司那两个同样叫作M1930的驳壳枪,其实也是这么个情况。


2.三保险驳壳枪

这首先登场的,是毛瑟家族的亲儿子——“毛瑟M1930半自动手枪”。这个事儿吧,从根上来说却是西班牙人使的坏,他们大量仿制廉价的“麻子脸”驳壳枪,弄得毛瑟公司在中国的销量大为下降。万般无奈之下,在1930年的时候,毛瑟兵工厂学习了西班牙盒子的经验,对之前的小环击锤驳壳枪进行了一系列改进,弄出了一款全新的驳壳枪。

毛瑟驳壳枪的种类:三保险驳壳枪和短八分快慢机(5)

是父母都一样孩子成才,这毛瑟兵工厂对这个儿子也是寄予了厚望。不仅给他修改了击锤形状,简化了握把片生产工艺,还采用了相对省钱的132毫米枪管,加上了新的保险机即所谓的“通用保险”。一切完成后,毛瑟公司又给予了M1903的正式型号,希望这个亲儿子能够争气,拯救自己那每天下滑的销量。

不过呢,什么事都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这个纨绔子弟投入社会后,却一直表现不佳——其实这事儿也能不怪孩子啊,完全就是家长教育的问题。从上面的改进我们就可以看出,这位“公子哥儿”那是性能和颜值都毫无提升,反而是在用尽办法简化工艺降低成本,其实就是个毛瑟C96手枪的廉价版。

毛瑟驳壳枪的种类:三保险驳壳枪和短八分快慢机(6)

而在性能上,这位少爷唯一能拿出来说的,就是它增加的“通用保险”了。而这驳壳枪本来就有大机头的击锤和小机头的保险机两道保险,这增加的通用保险就成了第三道保险机构。这也让他在流入中国市场后,被形象地称为“三保险驳壳枪”。

可不能不说的是,这简直是个画蛇添足的设计——这都双保险了,难道还不够吗?本来驳壳枪就出枪慢需要“撸子护匣子”,这么一搞“三保险”,还要不要快速射击了?而且这都1930年了,大家从1927就玩全自动了,你还在扣一下扳机打一发,未免太落后了吧?

所以该枪进入中国后,那销售自然就不咋地了。只是因为相对便宜的价格和更高的安全性,再加上毛瑟原厂的品牌效应,勉强卖了一部分。据渭北总队第一支队的回忆录记载:

翌日早饭时,杜虼蚤等向东独壕村来,进入我埋伏圈,毙伤俘敌3名,缴步枪两支,子弹60发,三保险驳壳枪一支,子弹5发。

而在牛化东将军事迹中,当事人也回忆:这时,牛(牛化东)给了我一把三保险驳壳枪,15发子弹,让我到西门找冯世光,说那里要来八个穿灰衣服戴毡帽的人,要我保护好他们的安全。

所以啊,这所谓的“三保险驳壳枪”虽然不火爆,那其实也算是二把盒子里的一个比较著名的分支,起码人家根正苗红,是真正毛瑟家的嫡系少爷。可是呢,让这位少爷充充门面可以,想要叫他顶门立户,撑起毛瑟这一大家子来,那实在是力有不逮啊。


3.短八分快慢机

毛瑟驳壳枪的种类:三保险驳壳枪和短八分快慢机(7)

这亲儿子不给力,那就只能像当年的柯尔特一样,想办法来找外援了。所以后来的这个M1930冲锋手枪,那其实和勃朗宁无击锤M1903一样,也是个从外面买来的养子——他的设计师是奥地利人约瑟夫.尼科尔,因此和当时以设计师命名的勃朗宁手枪一样,真正的原名是叫尼科尔冲锋手枪。

而这个新的M1930冲锋手枪,在外观上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枪体左侧的这个片状快慢机。

毛瑟驳壳枪的种类:三保险驳壳枪和短八分快慢机(8)

大家可不要小看这东西,有了这个旋钮,就意味着人家是可以连发的,这火力直接就是提高了数倍——这位养子工作能力突出,又挂着毛瑟家少爷的金字招牌,再加上不俗的颜值,以及毛瑟家那一以贯之的贵族气质,那是一投入市场,就立刻获得了无数少女——啊说错了,应该是客户的青睐!

要知道人家可是正儿八经的德国货,不是西班牙的山寨产品,这毛瑟原厂出了快慢机的消息,一公布那是立马震撼全场!这初期生产的总共3500支(或4000支)的M1930冲锋手枪,全部被中国人一抢而空,那是一个销售火爆供不应求啊。而因为该枪枪管长度仍然是132毫米,短于通常二把盒子的140毫米,再加上能够连发的快慢机,所以就迅速得到了一个“二把短八分快慢机”的爱称,成为了风靡全国的稀罕货。

毛瑟驳壳枪的种类:三保险驳壳枪和短八分快慢机(9)

当年在长征时期,我们罗瑞卿将军所使用的,就是这样的一把毛瑟M1930冲锋手枪。

以上,就是“三保险驳壳枪”,和“短八分快慢机”的故事了。而毛瑟家的这个豪门恩怨,在这个时候才刚刚上演。这养子上位的戏码还没唱完,后面又来了个亲生少爷逆袭、大杀四方成功继承家业的故事——下一回,就让我们隆重请出这位真正的高富帅霸道总裁:

毛瑟M1932二十响快慢机!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