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恋型人格特征的男人,人格特质理论个维度
自恋型人格特征的男人,人格特质理论个维度我悄悄凑近丽丽,问:“刚刚你脸上的羞涩是不是装的?丽丽放低声音说:“那当然…是装的啦。”丽丽甜甜地说:“谢谢。”脸上露出微微的羞涩,“痞子版周渝民”转身帅气地离去。不出所料,外面的小伙子非常勤快地给他们的女神送来了烧烤,当然,也给我这个电灯泡捎带了点。我悄悄地凑近丽丽,问道:“哎哎,你看中哪一个?我觉得那个一身黑色的小伙子不错,就他吧。”丽丽不愧是恋爱高手,立马给我来了一句:“你喜欢吗?待会儿我把他介绍给你。”我说:“你的人我可不敢抢,你还是留着自己享用吧。”说话间,走进来一个帅小伙儿,有点像痞子版的周渝民,一身机车服,非常帅气,帅得我都不好意思歪坐了。当然,吸引我的不只是他的帅,还有他手里的一盘烤串。他安静地放下盘子说:“你们吃。”
有一段时间,我净跟一些恋爱高手混在一起,其中有一个恋爱高手,就叫她丽丽吧,她一直就是恋爱高手,从初中到大学,染指过多位校草。
有一次周末,我们一行五人相约去一个 Party,是在一个别墅里面。我跟丽丽坐在别墅的沙发上,其他人在外面烧烤,要不是为了从她身上套出她的恋爱秘诀,我肯定会加入烧烤大军,羊肉串、火腿肠、鸡翅膀、猪蹄我一个都不想错过。
跨城到这样的小城市还是有些疲意的,我麻利地一个“葛优瘫”陷在沙发里,享受这份懒,而她,像往常一样,背倚着沙发,上身拉得很长,一手搭着椅背,一手轻轻晃着手里的葡萄酒。忽然、我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今天我就做一个观察者,看看她到底有什么高招。
毕竟,有她在,总会有人来送烧烤吃。
不出所料,外面的小伙子非常勤快地给他们的女神送来了烧烤,当然,也给我这个电灯泡捎带了点。我悄悄地凑近丽丽,问道:“哎哎,你看中哪一个?我觉得那个一身黑色的小伙子不错,就他吧。”丽丽不愧是恋爱高手,立马给我来了一句:“你喜欢吗?待会儿我把他介绍给你。”
我说:“你的人我可不敢抢,你还是留着自己享用吧。”
说话间,走进来一个帅小伙儿,有点像痞子版的周渝民,一身机车服,非常帅气,帅得我都不好意思歪坐了。当然,吸引我的不只是他的帅,还有他手里的一盘烤串。他安静地放下盘子说:“你们吃。”
丽丽甜甜地说:“谢谢。”脸上露出微微的羞涩,“痞子版周渝民”转身帅气地离去。
我悄悄凑近丽丽,问:“刚刚你脸上的羞涩是不是装的?丽丽放低声音说:“那当然…是装的啦。”
我说:“不对啊,你一贯的风格不是调侃型吗?怎么这次走甜美路线情风了。
丽丽一拍我的脑袋说:“当然是因为这个男人就适合这个风格啊。男人嘛,你懂的,勾搭你的多,真正追求你的少,而这个属于氧气投资型男人
听到“氧气投资型男人”,我差点没把嘴里的果汁一口吐出来,我说:“不会吧,我上次就跟你提了个男性分类,你还真分出来了。
丽丽说:“那是。我有这个基础啊,哪种男人没见过,现在我也到了结婚的年纪,当然要找一个经济条件好、顾家、疼我、看着舒坦的男人略。但是你知道,这种条件的男人,不少仗着自己的条件好在外面到处暧昧的,其实就是勾搭你一下,不会用心,即使走进婚姻,也是那种勾三搭四不着家的主。”
接下来,她打开手机给我看她对男人进行的分类,满满一屏幕的内容,让我很是怀疑她不是当年跟我一起读文科的那个姑娘,而是走廊对面那些理科班的得分机器。
我如饥似渴地看了下去,她根据男人在三个维度上的表现,标出了每种男人对应的特点。
于是我说:“以前你就是个小山炮,一炸一大堆,但里面的垃圾很多;而现在你是巡航导弹,可以精确制导,把时间、精力都投入到最适合结婚的那款上。”
丽丽补充说:“不过这个分类只是个大致的区分,要是能够在聊天的时候了解他们的童年、他们成长的故事,我就可以更加精准地推断他们的真实性格、他们对感情的看重程度,还有他们以后会不会愿意给我买包包。”
听到这儿,我知道她不是在吹牛,因为心理学中就有非常著名的人格特质理论。这个理论说的是,人格由诸多特质构成,而特质是种一般化、稳定而持久的行动倾向,每个人在特质上都有不同的表现为了多挖掘一些干货,听听恋爱高手怎么把这个基本理论用在恋爱上,我就激了她一句:“少吹牛吧你。”
丽丽说:“你看啊,外面是不是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一个男人年轻的时候玩够了,结了婚就会安稳下来。有些女人信了,找了这样的男人,结果人家婚前玩,婚后接着玩。可是,有的男人婚前玩,婚后就很老实,也有的男人婚前没玩,婚后也很老实。关键就在于这些男人的类型。
“就拿刚刚那个男人来说吧,他爸爸是做生意的,长年在外,他从小由妈妈带大,而他的妈妈一直都告诉他要得尊重女性,将一些非常正确的婚恋价值观灌输给了他。从第一个维度价值观来看,他的内核是没有题的。有些男人看到女人买个包包就说女人物质,这说明他们认为女人就应该俭节约,买个地货凑合用就行了,这些人就是价值观有问题。很多姑娘会发现,有时自己讲得有理有据,但是很难说服男朋友,其实也是价值观产生了冲突。”
我说:“这么说,谈恋爱还要先诱导男人说出自己的成长经历略,你接着讲。”
“第二个维度就是从开放的角度来说,他喜欢性格温和的轻熟女,对尺度比较大或语言风格比较轻佻的女人不感冒,但是太平淡的他也不喜欢,说白了就是喜欢成熟的“女流氓。所以针对他我有对应的语言和表现形式。
“第三个维度就是测试他是付出型人格还是索取型人格了。付出型人格的人更偏向于对你付出,典型的表现就是过节会买礼物、你讲的话他会记在心上;而索取型人格的人会更加倾向于索取,比如说要求女朋友做饭、打扫,你跟他说点需求就会嫌弃你要求多。刚跟他接触的时候,我就通过几个指标判断出来他是付出型人格了。“其实说实话,为什么现在的姑娘觉得谈恋爱很难,就是根据这个指标来判断,适合结婚的男人比例并不高,而从男人的本性来思考的话,这个概率可能更低,因为男人的天性就是到处觅食。让男人忠诚的过程其实是一个驯化的过程,而是否能成功驯化受他们的家庭教育影响,比如说生长在一个父母恩爱和谐的家庭,他们就会耳濡目染,更倾向于忠诚于妻子,好好经营家庭。”
听到最后,我不得不感叹,烧烤真是好吃啊,找个好男人也是真难啊!
一个技巧,让他再也忘不了你
没有感觉就没有爱情。
很多年前,一个叫灿灿的姑娘曾经找我们做过咨询。当时她已经为人妻为人母,但是老公对她不好,经常夜不归宿,还经常对那些有小三的同事流露出羡慕之情。
朋友说她要学会沟通,于是她买了一大堆教人如何沟通的书,学了一箩筐的沟通理论,但是并没有任何作用。朋友又劝她说,男人都喜欢漂亮的女人,让她好好打扮打扮。可就算她做了微整,天天在家化着淡妆,老公还是这样。
深挖之后,她告诉我们,当年老公并不喜欢她,只是因为她的家庭可以给他的前途带来帮助,所以两人结了婚。公公主醉酒之后也曾经说过,他们之间没有题,只是缺了点感觉。
可能你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就是无论做了什么努力,对方对你顶多就是感动,没有感情,甚至你靠得越近,对方离得越远。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你只是在“意识”层面做工作,而感情却是由“潜意识”负责的。
要在他的心田播下对你有利的种子,让他相信爱上你是命中注定,就一定要从潜意识入手,对潜意识下指令,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催眠。催眠绝对不是那块表在他眼前晃,那样只能把人晃晕;真正的催眠就是跟潜意识沟通,给潜意识下指令。
什么是属于意识层面的工作呢?比如说,你喜欢上一个男人,你去学化妆让他觉得你更加漂亮,学做菜试图抓住他的胃,在他生病的时候去照顾他。这些都是属于意识层面的事情。
意识是有防御性的,很多时候你越是走得近,他反而会越来越防备你,但大多数人偏偏喜欢选择走意识这条路,真正的防御性比较差的潜意识却经常被人忽略。
旦你掌握了跟潜意识沟通的方法,你会发现走进一个人的内心就跟玩儿似的。
你肯定会想,胡扯,潜意识这么高大上的东西岂是你想沟通就能沟通的?
面对这种质疑,首先要理解下什么是潜意识。这里,我们说的是泛指的潜意识,即一种在意识之外进行、无法为个人觉知的心理过程,是反映外部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
试想一下,你对某个男生有好感,你并没有主动去想他,但某天你在路上见到一个长得很像他的人迎面走来,你的心会小鹿乱撞,晚上,你甚至做了一个他是男主角的旖旎春梦。这段描述告诉我们,潜意识是一种不受我们控制的心理活动。那为什么我们说它是不设防的呢?
假如有人要你闭上眼晴,一定不要在脑海里想象一只蓝色的大象。是不是你越克制自己,那只蓝色的大象就越挥之不去?
潜意识的特点就是消化不了“否定词”。当你说“不要”“千万别的时候,最终被潜意识吸收的正是你极力想否定的意图。而当你能够跟潜意识沟通并输入自己的指令时,也就学会了所谓的催眠了。上面讲的只是催眠的一种初级形态,真正厉害的催眠是可以面对面地把一个人给催眠了。
面对面催眠最经典的案例来自“现代催眠之父”米尔顿・艾瑞克森。
一天,他正在给一群观众讲解催眠的知识,忽然一个小伙子站起来说:“你这完全是忽悠人,有本事你就在这儿把我忽悠了。”
艾瑞克森说:“没题,你到讲台这边来,好让大家看清楚点儿。年轻人走到讲台前,艾瑞克森在伸出右手的同时问道:“请问你叫什么名字?”
年轻人很自然地伸出手,但在他即将握到手的瞬间,艾瑞克森却把手放下了,并弯下身子系鞋带。那年轻人立马就愣住了,一脸茫然地看着艾瑞克森。
在年轻人说了自己的名字后,艾瑞克森又假装听不到,说:“对不起,我没听到,请问你叫什么名字?”同时又伸出右手。
年轻人又伸手过去,但此时,艾瑞克森又放下了手,弯腰系鞋带,于是年轻人又愣住了。
艾瑞克森看着他说:“现在你闭上眼晴,做几次深呼吸。”紧接着,口口声声说艾瑞克森在忽悠人的年轻人迅速进入了催眠状态。
这个催眠是怎么发生的呢?年轻人发愣,头脑一片空白的状态,叫作“能量最低点”,而艾瑞克森伸出右手,年轻人自然地伸手去握的行为,是“机械性反应”。因为这个动作很少会经过大脑思考,而只是出于礼貌,自然做出的。当艾瑞克森打破年轻人这个机械性反应时,年轻人头脑里的“程序”无法运行,瞬间就会变得头脑空白,来到能量最低点,这时,就是发出指令的最好时机。
说白了,催眠的过程就是通过打破机械性反应让目标进入能量最低点,然后给对方的潜意识下指令。你可能会说,这跟恋爱有什么关系呢?
不妨回忆一下电视中的经典桥段:男女主角一开始不怎么来电,忽然有一天女主角路遇歹徒,男主角正好经过,英雄救美。之后女主角就会经常想起男主角,再接着就发现自己喜欢上男主角了你有想过这背后的原理吗?女主角忽然在路上遇到歹徒,就是打破了日常的机械性思维,因为普通人在路上行走根本就不会遇到歹徒嘛。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姑娘一下子就进入了能量最低点,接着在头脑一片空白之际看着男主角如神兵天降,猛揍歹徒,因为这时姑娘的潜意识极为薄弱,男主角的形象就很自然地进入了姑娘的思维,让她久久不能忘怀男主角帅气的举动。
你可能还是不太相信,觉得听起来太玄乎了!
这种疑惑可以理解,因为普通人平时都在意识层面思考问题,对潜意识的认识并不充分,但用一个很常见的段子就能证明催眠过程在让人对一件事、一句话难以忘怀上的魔力。
村妇提一篮鸡蛋,路遇几个彪形大汉,将其强奸后逃窜。村妇起身,拍拍尘土说:“切,多大的事,我还以为抢鸡蛋呢。”
我相信看过这个段子的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会很难忘记最后
一句话,因为村妇起身后的反应太出乎你们的意料了,她不是应该哭泣或者去报警吗?竟然在这里吐槽,还以为别人是来抢鸡蛋了。这个反常的举动直接就把你们带到了能量最低点,你们的潜意识在这个时候也是最容易接收到指令的。
当然,能量最低点效应不仅可以用在此处,还能用在让别人跟你第一次见面就产生一见如故的感觉,悄无声息地影响别人的决定、改变别人的思维程式等。至于怎么用好,还得在日常生活中多多体会了。
沉睡效应主动表达好感,给男神烙下记忆
最近跟很多姑娘聊天,发现她们个顶个都是情感大牛,一张口都是专业词汇,什么“吸引”“关系升级”“亲密关系”,真心让我佩服现在国人的情感理论水平。
可是,技巧再厉害,也改变不了她们还是单身汪这个尴尬的处境,好想替她们大声疾呼:“本仙女长得不错,人也不错,为什么就是没有对象呢?”
开谜底之前,我想先给大家讲一个神人的故事,作为一个姑娘,她真的很神。大学毕业的时候,全系所有的女生都服她,因为要颜值没颜值、要身材没身材的她,竟然跟系草结婚了。
高中的时候这姑娘跟我就是同学,她身高155厘米,皮肤是中东色,带点皱巴,人送外号“埃及枯萎人”。本来我们都认为她应该是个乖乖听话老实学习的学霸,可是人家偏不!整天跟年级最帅的几个男生混在一起,看人家打篮球,跟人家散步,当然,也很俗套地写了情书,结果被无情拒绝,被我们笑了整整三年。
到了大学,本来我以为她要收敛点,可人家还不!她以最快的方式跟系里的帅哥搭上线,比我认识系里美女的速度还要快,当时我生怕别人知道我跟她是高中同学,所以走路都绕着她走。
可是巧了,有一次她来男生宿找人,我正好出去买东西。远远看到她,我刚准备开溜,就听到她叫我的名字,没办法,都被看到了,再装作不认识就太不礼貌了,于是我挤出一个笑向她走去,边走边说:“老同学,好久不见。”没想到她拍了拍我的肩膀说“老同学,没想到你比上高中时帅气多了啊。”虽然我原来对她没有太多的好感,但她这么说了之后,我对她的好感立马上升了两颗星,甚至觉得她也挺可爱的。
聊了不会儿,系草过来打了个招呼,然后就着我这同学走了。当时我下巴都快掉下来了,这个发现不亚于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我这才知道原来吸引力这个东西真的不是只看脸的。刚毕业,他们竟然就结婚了,吃喜酒的时候,我就听见坐在我旁边的系花嘀咕,“早知道我也像她这样主动,向男人表达好感了”。
你可能会说,女人一定不能主动,很多书里和老师都说过了,谁主动谁心酸。但请注意,我们说的“主动”与女人不能的“主动”截然不同,是指“主动表达好感”,而不是“投怀送抱”,是舌头打个滚,而不是主动钻被窝。
你可能又会问,我主动表达好感,男神就会喜欢我吗?这一点都不符合现代科学精神啊!
先别急着下结论,因为这符合科学精神。心理学家们早就发现,无论是什么信息,其可信度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心理学上有一个沉睡效应,指的就是人在接收某一个信息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记忆中会只保留信息的重点内容,而与其相关的其他内容则会逐渐淡化。
举几个例子方便大家理解。
有一天,男孩突然向相识不久的女孩表白了,他说:“你真漂亮,我喜欢你。”面对男孩的突然表白,女孩十分局促,并且忍不住想:“他是不是对任何人都能说出这样的话呢?认识多久啊,他就说这样的话,是不是太轻浮了点?”自然,男孩的表白没有成功,但他们保持着朋友的关系。
随着时间的推移,女孩对男孩第一次赞美她是什么时候说的、怎么说的、在哪里说的等都逐渐遗忘,但对男孩说的“我喜欢你”“你太美了”等核心词语却记忆深刻。这些记忆会给女孩带来单纯的喜悦和愉快,而赞美自己的人是不会被轻易忘记的。当男孩再次赞美女孩时,她想到的不是“这个人说的话还是不可靠”,而是“上次夸得我美滋滋的人就是他啊”“他以前也是这么说的”,这样一来,女孩对男孩的印象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好了。而男孩再向女孩表白,女孩自然就会欣然同意了。
在希特勒统治期间,很多犹太人都被关在集中营里,每天都会有定的时间放风。当时,一个犹太教的牧师每次放风经过岗哨时都会脱下头上的帽子,把帽子置于心口对那边的军官说:“你好,愿你天天开心。”
军官压根儿就没有理会过这个牧师,但他依旧每次经过都摘下帽子对军官说“你好,愿你天天开心”。
直到有一天,集中营里的犹太人都要被拉出去枪决,所有人排成列,被押往刑场。经过岗哨的时候,那个牧师又像往常一样摘下帽子对着站岗的军官说:“你好,愿你天天开心。”这次,那个军官把牧师从即将被行刑的人群中拉了出来,使得牧师幸免于难。
其实我也曾经受益于这个效应。我们公司所在的写字楼,车位非常紧张,有时找个车位就要30分钟。受牧师的故事启发,我每次看到那些保安都会把车窗摇开,跟他们说“你好”。一开始,那些保安还挺奇怪,有的保安还会害羞地把头低下去。慢慢地,他们也会给我反馈,或者点头微笑,或者回一句“你好。日子久了,有一次我有事要出去,一位经常跟我打招呼的保安大叔居然过来跟我说:“小伙子、你出去忙吧,这个车位我拿个东西给你占住,以后这个车位你专用。”如果不是亲身体验,还真是很难相信,只是每次见面都说了声“你好”,竟然就有了这种VP的待遇。
再举个反面的例子。小美在一家私营企业上班,有一次单位的女会计对她说:“我感觉最近皮肤不太好,摸着好粗糙啊。”当时小美脑袋抽风似地回了一句:“可能是你最近太累了吧,我看你皮肤也特别不好。”会计听完之后,话都没接,就扭着屁股走了。
这之后,小美有什么报销之类的事情要找会计的时候,会计总是爱搭不理,反复挑刺,一会儿说这个不可以报,一会儿说那个不符合规定,反正就是处处给小美找不痛快。其实,会计自己都忘了,当时是她问小美自己是不是皮肤变差了,她忘记了小美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也忘记了小美是怎么说的,只记得上次说她皮肤差的就是小美。这样一来,会计对小美的印象就像阴天拖稻草一越拖越重。我妹妹也曾经跟我说过,初中时一个男国密说她肥,她气得整个初中时期都没再跟这个男国密说一句话。
说回到感情中,有人会说,我也对喜欢的人释放好感了啊,可是为什么不见他被我吸引呢?这里其实还有个关键,表达好感是有用的但如果表达的好感是带有压力的那种,效果可能就要大打折扣略。所以,想想看,你给你心中的“男神”带去的是轻松、愉快还是压力山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