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尾号213,身份证号5201开头的人
身份证号尾号213,身份证号5201开头的人照相馆摄影师拍下的轰炸镜头遭轰炸后中山西路一片狼藉(彭晓玻 摄)日军轰炸后,贵阳城浓烟滚滚灾民露宿河滩,在六洞桥下清理残存的物品 彭晓玻 摄遭轰炸后大十字附近夷为平地(彭晓玻 摄)
今天是2月4日。
身份证号码以5201开头的朋友,也就是法定意义上的贵阳人,应当知道79年前发生在贵阳的“二·四轰炸”是怎么回事。
1939年的2月4日,是农历腊月十六,这一天贵阳晴空万里。按旧时商家习俗,每月的初二和十六,要给先生和伙计加餐吃肉,俗称“打牙祭”。2月4日这天是那年的最后一次“倒牙”,也叫“倒祃节”,就像现在的公司年会一样热闹。
由于天气不错,因此当天街上熙熙攘攘,格外热闹。但是中午时分突然响起了空袭警报,贵阳百姓还没反应过来,在日本轰炸机的狂轰滥炸下,市中心就已陷于一片火海,惨不忍睹……这次灾难史称为“二·四轰炸”
日军轰炸后,贵阳城浓烟滚滚
灾民露宿河滩,在六洞桥下清理残存的物品 彭晓玻 摄
遭轰炸后大十字附近夷为平地(彭晓玻 摄)
遭轰炸后中山西路一片狼藉(彭晓玻 摄)
照相馆摄影师拍下的轰炸镜头
被轰炸后的大十字
控诉侵华日军轰炸城市平民的著述现在相当丰富,关于贵阳“二·四轰炸的文章也不少,但现在我们能看到的,大多是亲历者的泣血回忆和我方的人员财产受损记录,对敌方的情况几乎一无所知。很少有人追究,究竟是哪个部队的日军轰炸了贵阳?用的是什么型号的轰炸机?投下的什么炸弹?这些问题好像极少有人关心,恐怕也没人能答得上来。但相信肯定有人跟改哥一样,对此充满了好奇与疑问。我们到底是被谁打了,又是怎么挨打的,总不能永远稀里糊涂地不问不闻下去吧?搞文史的前辈们以前可能是限于信息获取的渠道,很难去对这些问题刨根问底。但是现在的贵阳人,尤其是关注军事和历史的年轻人,应该有兴趣,也有责任来探讨这些问题。
-
日军的轰炸意图——以炸迫降
1938年汪精卫投降后,日本认为中国已陷入分裂,只要再施加压力中国军民的抗战意志便会彻底崩溃。1938年12月,日军大本营制定了《陆海军中央协定》,规定“陆海军航空队协同在全中国各要地勇敢地进行战略、策略的航空作战”。当时贵阳作为重庆国民政府控制下仅剩的几个省会城市之一,云集了众多内迁的学校、医院、银行、工厂企业以及商铺,当然也是日军眼中的“要地”,此次轰炸的目标除了日军自己在报道中所宣称的重要军事设施和政府部门,还有繁华的商业中心,使用了三十多枚燃烧弹就是凿凿罪证。日军轰炸中国内地城市的本意是想迫使蒋介石的重庆政府早日认输投降,却没想到二四轰炸以及此后对贵州各地的数次轰炸,不但没有使贵阳人民屈服,反而激起了强烈的抗日热情,据统计此后共有50多万贵州青年从军抗日,远远超过之前的人数。
上图为1938年10月末的“皇军占领地域”,出自1939年版《绘入鸟瞰东亚现势地图》。请注意在“贵阳”的标记上面,也画了一枚炸弹,不过它指的可能是1938年9月25日首次对贵阳清镇机场的轰炸。
-
敌机起飞基地——涠洲岛坎仔机场
《贵州省抗战损失调查》收录了贵州省抗战课题组的一篇《贵阳“二·四”轰炸》,文中提到敌机起飞基地为溷州,资料来源于中央党史研究室提供的《贵州省敌机行动统计表(28年度)》。起初改哥并不知道这个“溷州”指的是现在的哪里,遍查《中国近代机场建设史》,也没找到一个叫这个名字的日军“飞行场”。
改哥从溷字读音[hùn],以及已知的从东南方飞过来的敌机航线猜测,怀疑或许指的是广东惠州。1938年10月 日军登陆大亚湾后惠州即沦陷,时间可以对得上,但遍查《中国近代机场建设史》,只记载了惠州八仙岭曾有过一个民航机场,应该不能起降大型的轰炸机。
然后又从字形上猜测,觉得可能是广西北海的涠洲。试着在百度搜索输入“溷州”关键词,没想到果然跳出来很多跟涠洲岛相关的信息。改哥猜想要么“溷”与“涠”在民国时期可能是通假字,要么是日文里把“涠洲”写作“溷州”。之后找到的日版军用地图和日本杂志上的文字报道,都印证了这个猜测。
1938年9月7日 日本海军第五舰队占领了北部湾上的涠洲岛 涠洲岛至此沦于日寇统治七年之久。在这期间涠洲岛成为日军威胁侵扰华南大后方的海空军基地。
根据《中国近代机场建设史》附表显示,涠洲机场1939年1月被日军扩建为大型机场(2月1日完成),用于轰炸中国内地,最多时曾停放30余架飞机,附近另有停在军舰上的水上飞机50多架。制造二四轰炸的机群极有可能就是从这里起飞的。
-
敌机所属部队——日本海军第三联合航空队
在日军建制中,至今没有成立过独立的空军军种,抗战期间其空中力量分属于海军航空队和陆军航空队这两个兵种。1938年底到1939年初,轰炸华南地区的多是日本海军轰炸机部队。如果能确定敌机的起飞基地是广西涠洲,即侵华日军第七基地指挥部,也就可以确定敌机属于日本海军第三联合航空队下辖的第14或第15航空队。
-
敌机航线——狡猾的8字
根据中方各种记载,所观察到的日军机群从溷州起飞后的往返路线大致为:
涠洲→广西大溶口→榕江→八寨→贵阳→贵定→都匀→荔波→涠洲
其中的“八寨”即今丹寨县。“大溶口”历史地名未查到,推测应该是在桂林附近,可能即今兴安县溶江镇的大溶江口。
仅仅通过这几个地名,地理学得比较好的朋友可能已经发现了,这个航线怎么不是一条直线?因为敌机来袭航线应该是个8字型,来回都先绕着路走,再转向真实意图的目标,这种战术的目的可能是迷惑我方地面观察哨以避免被中途拦截。当然那时我方只有为数不多的高射炮,基本没有从空中拦截的能力。
因此能够推测,日军轰炸机群从涠洲岛起飞后,先是向北经过桂林附近,再转向西到贵阳来轰炸,完成任务后还是向东折回一段距离,最后过了贵定才向东南方直线返航,绕出的8字形航线至少有1600公里。
这次远程轰炸行动,中方仅凭几个防空观测点的汇报,确实可能误以为日军是从贵阳东面的某个基地来袭,之后又飞回了东边,很难猜到日军的轰炸机基地其实是在东南面的涠洲岛。涠洲岛上航空基地1939年2月1日才修好启用,2月4日就对四川万县和贵阳进行了轰炸,行动当然会小心翼翼,以避免暴露这个新基地的位置。看来鬼子果然很狡猾,不过最终还是让我方弄清了这群“海鹫”的老巢在哪里。
-
炸弹型号——爆裂弹与烧夷弹
根据现在的主流数据,在二四轰炸中,日军18架轰炸机共投弹129枚,其中先投下高爆弹(日军称“爆裂弹”)90枚、接着又投下燃烧弹(日军称“烧夷弹”)39枚。另一种记载则是烧夷弹22枚,高爆弹146枚,共计168枚。还有一些回忆文章称以烧夷弹居多,可能是亲历者根据严重的火灾所推推测出来的。当然有一些可能是掉到了河里因而未爆炸,上世纪九十年代或是本世纪初南明河清淤的时候,好像还挖出来过一枚日军的航空炸弹。或者未爆弹的位置比较偏僻没有被人发现,反正总数肯定不止记载的129枚。
据日本军事专家前田哲男的分析和研究,1939年日军轰炸重庆投掷的是两种航空炸弹:
一种是九八式25号陆用炸弹,这种炸弹每颗重250千克,落地爆炸后可产生近万枚弹片,爆炸中心45米以内都是死亡区;
另一种是九八式七型6号燃烧弹,这种燃烧弹颗重20千克,可以喷射出3000摄氏度的火焰,能持续燃烧10-15分钟、烧透20厘米厚的水泥屋顶,扬起5米高的火焰。
按18架敌机载荷了不少于129枚炸弹来推测,同时期轰炸贵阳的除了这两种弹药,应该还有大量轻型的高爆弹,90枚高爆弹不可能全是250千克级别的,当时日军没有一种轰炸机拥有这么大的载弹能力。根据记载,当时在城南观察到的大型炸弹(250千克级)只有5枚。
据《中国空军抗日战史》记载,日军的6式烧夷弹I型(九八式七型6号) 重20千克 长约70厘米、直径约20厘米,能持续燃烧10-15分钟, 温度达3000摄氏度;6式烧夷弹II型(凝固汽油型) 重120千克 长120厘米、直径约25厘米。
不知南明河清淤时挖出来的炸弹现在何处,要是能看到实物或者照片,要不然就能查到具体型号了。
此外,有几位亲历者在回忆中提到了轰炸时还夹杂了机枪扫射。
-
敌机型号——九六式陆上攻击机
二四轰炸的亲历者吴秀岚老人曾画过一幅二四轰炸全景图,但是仅凭图上的老式的双翼机,似乎不可能有这么大的载弹量。或许是因为吴秀岚老人当时才7岁,现在已经想不起来甚至当时就没看清敌机是什么样的吧。
在多位亲历者的回忆中,一致提到了第一波九架敌机进行轰炸的队形,即三组轰炸机分别地城北、城中及城南进行水平轰炸(不需要俯冲瞄准),每组三架呈品字形排列。那么其余的第二波九架敌机干嘛去了呢?有的回忆者说跟第一波队形相同,都没有进行俯冲,如果该描述属实,敌机应该属于两个轰炸机中队,每中队9架轰炸机。
又有人回忆敌机从1500米高度下来进行俯冲轰炸,但事实上日本海军的俯冲轰炸机并没有这么大的载弹量。
杨近文老人的回忆则是:“我悄悄抬起头向天空望,只见日机三架一组,分三组成‘品’字形,从头上掠过。一组走直线飞向小十字,一组由东偏北朝省府路,另一组朝城南。”回忆当时的情景,老人依然心有余悸,他说,炸弹、燃烧弹、机关枪子弹,向毫无设防的贵阳城疯狂掷下、扫射,瞬间山崩地裂、浓烟弥漫、火光冲天、尘土飞扬……接着数十架飞机,呈“一字型”俯冲下来,投掷后再拉高向上,反复多次,最后朝三桥方向飞离……如果情况属实,最后的俯冲拉高动作莫非是利用机枪扫射?
《贵州省抗战损失调查》中给出的损失表显示,敌机为轰炸机9架、战斗机9架,似乎能够解释为什么分了三组的轰炸机每组只有三架。但是当时的日军战斗机航程没有这么远,无法从涠洲岛按目前已知的航线护送轰炸机群绕道来贵阳。而且39年的中国天空已经被日军主宰,轰炸内地城市根本不需要战斗机来护航。
但贵州省档案馆馆藏的《空袭损失统计表(二)》中却明确写到2月4日这天来袭敌机是"轻轰炸机十八架"。
抗战期间日军海军所装备的远程轰炸机,主要是三菱内燃机株式会社设计及制造的九六式陆上攻击机(G3M)和一式陆上攻击机(G4M)这两种。前者由于性能过时,主要用于轰炸防空力量薄弱的中国内地城市;后者1939年10月才试飞,于1941年定型命名,主要用于对付美军的太平洋作战,因此被排除。载荷了不少于129枚炸弹的这18架敌机,与轰炸重庆和南宁等地的机型一样,只可能是九六陆攻,它的照片在当时的《支那事变画报》上很常见。
图为1939年11月轰炸南宁途中的日军海鹰大编队中的九六陆攻轰炸机
九六陆攻可以挂载250公斤炸弹2枚或60千克炸弹12枚,航程六千多公里,完全能够执行这次远程轰炸任务。改哥感到奇怪的是,根据记载18架敌机载荷了不少于129枚炸弹,即平均每架敌机载弹数不少于7枚,那么这些炸弹具体又是如何配置的呢?这一问题尚待进一步考证。
繁光先生在文章《我目睹日军“贵阳二·四”轰炸》中提到,他的叔父曾庆祥先生在二四轰炸时拍摄过一幅两架日军飞机的照片,1962年首次刊载于《贵州画报》。现在如果还能找出这期《贵州画报》,大概便可揭晓谜底。
-
凶手是谁
制造二四轰炸的凶手当然不止一个人,实际上也不止一群人应该为此负责。
谁下的轰炸令——裕仁天皇和军部
1938年10月21日武汉沦陷,25日裕仁天皇就向侵华日军下达第241号大陆令,要求日军实施“航空进攻作战,摧毁敌意志”。12月2日,日大本营报经裕仁批准,下达第345号大陆作战令,“攻击敌战略及政略中枢,消灭敌最高统帅和最高政治机关。”在命令第6项中,日军部还特别指示:“对中国各军可以使用特种弹(毒气弹),但使用时必须严守秘密,不留痕迹。”
谁是本次行动指挥——山县正乡
山县正乡在1938年时晋升给少将,12月成为海军陆基第3联合航空队司令官,占据海南岛,建立海口航空基地,名曰“第七基地” 在华南方面进行了轰炸和侦察,配合日军陆上作战,封锁北部湾。1939年12月离任。1945.3.17因座机在浙江海门老鼠岛击毁而毙命。
谁是此次行动领队——?
山县正乡少将的海军第三联合航空队下辖第14、15这两个航空队。轰炸贵阳的18架敌机,应该属于其中一个航空队下属的三个中队,一般是每中队配置六架轰炸机。如果能确定是哪个航空队2月4日当天轰炸了贵阳,再去查阅相关资料,就能知道他们的领队乃至其他飞行员(日军称“翱翔员”)的具体姓名了。
(图为执行轰炸南宁任务的日军飞行员,载于《支那事变画报》)
1939年2月12日的《支那事变画报第五十三辑》,“海の荒鹫活跃”栏目报道了2月4日日本海军轰炸四川万县和贵阳的行动,但是没有指出部队或人员名称。
但是在1939年1月20日的《支那事变画报第五十一辑》上,同一栏目报道了1938年12月29日日本陆军对湘黔公路的袭击,并且参与者有名有姓。或许二四轰炸的肇事者就在其中。
原文大意如下:
二十九日:田中、铃木、服部、野本、原田、木村各部,直接行军驱往贵阳攻击点,并在返回路线扼制住通往长沙、贵阳的重要公路,轰炸了常德、桃源、龙阳等各重要都市并造成了重大伤害。
三十日:山濑、国枝等部,猛袭了临汾东方的浮山地区,并粉碎了县城内的军事基地。
奇怪的是,我方的资料里却从未提及过1938年12月29日这次轰炸,说明中日双方掌握的信息并不对等。
-
轰炸后果为何这么惨——“狼来了”效应
据记载这场空袭炸毁街巷42条、房屋1334栋,受灾人数6247人,死亡528人 重伤735人。财产损失达2500万元银元。而日本《读卖新闻》则对这次成功的空袭行动大加赞赏:“对华作战年余以来 空军对华各城市的轰炸 未有如‘二·四’轰炸贵阳之成功伟大”。我们不禁要问,为何贵阳遭受的历次轰炸之中,要数这一次最为惨痛呢?
首先当然是因为日军有备而来,为此次轰炸行动作了周密计划。比如在间谍调查的基础上,于1938年11月赶制了《贵阳市街图》,并交由作战部队制定对贵阳的空袭计划。
其次,贵阳的防空力量严重不足。当时贵阳城附近只配备了寥寥两门高射炮,对付起轰炸机群来简直是杯水车薪,当天虽然拼命开炮,但并未取得任何战果。
再者,贵阳的消防能力实在太差。当时全城仅有三辆救火车,又无自来水,只有靠拆除房屋来切断火路。而且事发时有一辆救火车当时正在城郊茶店方向。另一说当时的贵州省主席吴鼎昌为了优先保全他存放在达德学校仓库内的鸦片烟而占用了仅有的消防设施,更有回忆不约而同地提及灭火期间由地痞流氓充任的那些警察趁火打劫,另人切齿。
更可怕的是,人们心理上的“狼来了”效应。二四轰炸之前,贵阳城区从未遭到过轰炸,之前1938年9月25日发生的第一次空袭,远在清镇的平远哨机场。很多人可能甚至都没想到日军还会轰炸贵阳这种“鸟不拉屎”的偏远小城。贵阳防空司令部于二四轰炸之前的元月底已经预告了2月2日至4日搞防空演习,经过前两天的演习,大家都已经麻痹了,于是2月4日这天过倒祃节,有些贵阳人再次听到警报误以为又是防空演习,也懒得躲了,甚至听到警报后还有一百多口人继续办婚宴酒席的。第三次再喊“狼来了”的时候,恶狼是真的来了,但是没有人相信了,真是悲剧啊……
“二·四轰炸”后警察和防护团组织救火
我们了解过去,是为了把握现在,创造未来。贵阳人在每年的今天,仅仅哀悼那场空袭当中的死难者是远远不够的。应该从根源上反思前人为何会遭受那样的苦难,反思当时的政府为何那么软弱、军队为何那么不堪一击,而不是一味把责任推给强邻,只知道控诉别人如何残暴,而不清楚自己为何会沦落到任人鱼肉的境地。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天的各位只要每日努力工作、在单位少勾心斗角,回家多增进亲情,教育孩子不要过分溺爱……不需要十三亿人都去穿上军装,认真做好自己的社会职责,便是对“二·四轰炸”最好的纪念方式。如果人人都把集体利益放于个人利益之前,便不难将祖国建设成强大的国家,我们以及我们的子孙后辈便不会再遭受类似“二·四轰炸”的厄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