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长灯照故人,清风来故人

长灯照故人,清风来故人林志钧《行书诗跋吴大徵石壁图》纸本林宰平这一名字,在今天已为许多人所不知了。 然在民国学界,这位绩学之士的人品学识却极为当时 学人所称道。在马一浮、熊十力、梁漱溟、汤用彤、 胡适、钱穆等著名学术大师的传记或回忆录中常常能 见到与其交往的记录。金岳霖、张中行、吴小如等皆 受其诲晤。金岳霖说他“是一个了不起的中国读书人, 是我惟一遇见的儒者。”从当年学界名人对他的敬仰 之声里,余读懂了这位百年后几乎被遗忘的近代著名 学术人物时,内心竟有几许说不出的悲凉。 为此,《闽声》杂志重磅推出《清风来故人——近世闽籍名人墨迹摭谈》,该书为闽籍书画鉴藏的实物佐证,四十余位名家旧墨,两百页二十万字,百余幅配图,涉及晚清民国学界、政界、商界、书画界、收藏界、宗教界、教育界、文学界等领域,具有不可低估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本书为兰若先生书画鉴藏类随笔专著,涉及原作、释文、小注、考证、鉴赏、评论等诸多知识版块。我们

【编者按】

闽都之光,薪火相传。

今年3月24日,来到福州三坊七巷考察,听取福州古厝和三坊七巷保护修复等情况介绍,还步行察看南后街、郎官巷,参观严复故居。多次强调,要“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都活起来”。

今年,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在福州举办。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留住文化根脉、守住城市之魂,打响闽都文化国际品牌,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夯实文化根基,势在必行。

为此,《闽声》杂志重磅推出《清风来故人——近世闽籍名人墨迹摭谈》,该书为闽籍书画鉴藏的实物佐证,四十余位名家旧墨,两百页二十万字,百余幅配图,涉及晚清民国学界、政界、商界、书画界、收藏界、宗教界、教育界、文学界等领域,具有不可低估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

本书为兰若先生书画鉴藏类随笔专著,涉及原作、释文、小注、考证、鉴赏、评论等诸多知识版块。我们将陆续刊发《清风来故人——近世闽籍名人墨迹摭谈》的精彩内容,与您一同回归“旧时明月”,触碰那些有历史、有温度、有趣味的文字,领略博大精深的闽文化精神风貌。

长灯照故人,清风来故人(1)

林志钧(1879-1960),字宰平、 号北云,以字行。福建闽县(今福州)人。近代著名学者。其早年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回国后曾任北洋政府司法部民事司长,后执教于国立法政专门学校、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北京大学,建国后为国务 院参事室参事。林宰平学养深湛, 在文学、法政、哲学、佛学、诗文、 书画诸方面极具造诣。著有《汉律考》《帖考》等

林宰平这一名字,在今天已为许多人所不知了。 然在民国学界,这位绩学之士的人品学识却极为当时 学人所称道。在马一浮、熊十力、梁漱溟、汤用彤、 胡适、钱穆等著名学术大师的传记或回忆录中常常能 见到与其交往的记录。金岳霖、张中行、吴小如等皆 受其诲晤。金岳霖说他“是一个了不起的中国读书人, 是我惟一遇见的儒者。”从当年学界名人对他的敬仰 之声里,余读懂了这位百年后几乎被遗忘的近代著名 学术人物时,内心竟有几许说不出的悲凉。

长灯照故人,清风来故人(2)

林志钧《行书诗跋吴大徵石壁图》纸本

有关林宰平人品学识之事,堪值一记:

1923 年,青年沈从文到北大当旁听生,时在北 大任教的郁达夫发现其文学天赋,介绍其在《晨报副刊》发表首篇散文《遥夜》,讲述在北大的困窘与坚 持。这篇作品立刻引起林宰平的注意,他爱才若渴, 亲自登门看望这位年轻人并为其写书评。这是最早评 论沈从文作品的文章,称其“全文俱佳”,赞作者是 “天才青年”。多年后,沈从文每当回忆林宰平的提 携,总会感激得热泪盈眶,视其为“终身老师”,并 说宰老的教导对他的作品宽厚冲和有重要影响。

在孤傲的哲学大师梁漱溟眼里,林宰平是他“衷 心尊敬服膺的一位长者”,“其人品之可钦敬,其学识之可佩服,为我一生所仅见”。熊十力性格狷介, 高才不羁,颇得狂名,被他骂过的政界学界名人无数, 就连当时还处政治巅峰的蒋介石也没放过。林宰平与 熊十力同在北大任教时交往甚笃。林宰平知识面极宽, 博闻精思,尤喜攻难。熊十力《新唯识论》的重要论 点,多是与林宰平辩难中产生和完善的。熊十力后来 忆及:“常与友人闽侯林宰平志钧时相攻诘,使余不 得轻忽放过。其益我为不浅矣。”二人惺惺相惜,尊 重有加,林宰平也成了熊十力唯一“不骂”的人。林 宰平去世,熊十力挽联曰:“德备清和,先生既圣; 学究今古,当世几人。”

长灯照故人,清风来故人(3)

林宰平《帖考》

林宰平与梁启超是多年知交,梁启超居北海快雪 堂“松坡图书馆”读书,与熊十力晤谈,都由林宰平 安排。1927 年底,梁启超为梁思成、林徽因举行订 婚仪式,林徽因父亲林长民此时刚去世,母亲不便行 事,逐由姑父卓定谋代行商议,礼仪按传统手续进行。 梁家便请两家通好的林宰平缮书庚帖。梁启超病故后, 其家属承梁公遗命,将编订梁公著述之责托付林宰平。 梁启超的《饮冰室全集》亦由林宰平精心编辑审订, 得以问世。

轰动一时的吾闽才女作家庐隐与清华大学学 生李唯建姐弟恋情,即在林宰平处结缘的。庐隐 (1898-1934)原名黄淑仪,又名黄英,福州闽侯人。 新文学代表作家,著有《海滨故人》《归雁》等。某 次,李唯建经梁漱溟介绍,去北大拜访林宰平。李见 林教授的书桌上有本庐隐与人合编的《华严月刊》,李唯建便萌生拜访庐隐之念,经林宰平介绍,他们相 见了。后来二人在频繁的信件往来与交谈中,逐渐超 越了姐弟纯粹的友谊,庐隐决然与比自己小近十岁的 李唯建走到一起。

林宰平诗酒盘桓,散见他的诗作《北云集》里, 亦可看出其交游之广。林宰平《帖考》尤珍,它是关 于历代刻帖考证的论文集,对各种丛帖进行辨伪和考 证,堪称近世帖学研究的经典之作。徐森玉序曰:“刻 帖不始于宋,而丛帖之风盛于宋。历元明清数百年来, 官私刻帖种类繁多。探究其所收内容、上石年代与模 勒者之姓氏,已成专门学问。宰平先生毕身致力于斯, 未有能如先生之于帖学者。”

长灯照故人,清风来故人(4)

吴大徵《石壁画》纸本 设色

林宰平书法在当时学界即很有名,王国维先生故后,其墓志由陈寅恪撰文,由其书丹。林宰平遗世墨 迹并不多,其章草书法刚劲清丽,俊秀飘逸,流畅圆 融,具古秀一格,极见功力,又文气十足。

余所收藏林宰平墨迹,是其应好友收藏的吴大澂 山水画所题诗跋。书家赏会山水美景,俯仰自得,游 心太玄。其书法一点一划亦游行自在,皆有情趣。虽 属题跋小品,却可窥见其书法神清散朗、恬淡虚无、 冲和玄远的旨趣韵味,真是诗画合璧,真气弥漫!

宰老之逸笔余兴,不过是其气质风采的自然流露 和情绪的宣泄,它不着痕迹,却表达恬淡、纯净,洋 溢出令人神往的古雅气息。余每为宰老旧事感动的同 时,常常想象当年先生写字时,一个儒雅、敦厚、内 敛外表下读书人沉浸在笔墨之乐中的模样。

来源:闽声传媒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