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时间盯着一个字不认识什么原因?一个字盯久了反而不认识它
长时间盯着一个字不认识什么原因?一个字盯久了反而不认识它简单来说,就是大脑的同一个地方一直卖命地工作,高强度运转后疲惫了,出现短暂的“罢工”。其实,这是一种“语意饱和”现象。甚至在《名侦探柯南》里,还有犯人利用这种情况完成了一次谋杀。柯南为了解释疑犯的手法,让毛利大叔盯着一个「若」字看了许久,然后马上让毛利大叔写下这个字,结果出人意料:所以,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语意饱和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盯着一个字看久了,这个字好像变得越来越扭曲,到最后甚至感觉都不认识这个字了?
例如下面这个字,你试着盯30秒:
越看越像一张脸:
这个字原本在日常中应用频繁,但却可以在长时间的观察下逐渐变得陌生。
甚至在《名侦探柯南》里,还有犯人利用这种情况完成了一次谋杀。柯南为了解释疑犯的手法,让毛利大叔盯着一个「若」字看了许久,然后马上让毛利大叔写下这个字,结果出人意料:
所以,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语意饱和
其实,这是一种“语意饱和”现象。
简单来说,就是大脑的同一个地方一直卖命地工作,高强度运转后疲惫了,出现短暂的“罢工”。
看久了产生陌生感,就是因为人们的眼睛持续接受同一个字的刺激,连续不断地把相同的信息传送到大脑相对固定的位置,久而久之,这个位置的神经活动就会由于疲惫而受到抑制,最后造成联想阻断。
还是有点儿不理解?给大家来一个“大白话”版:
看到一个字后,大脑的反应:这个字的意思已get,赶紧看下一个字吧!过了几十秒,你还在盯着这个字看,而且超认真,大脑就烦了:我已经知道它的意思了赶紧换个字,再不换我就不提供含义解读了!神经元一直兴奋会累skr好吗?
如果你有时会为“不认字”感到烦恼,可以转转脖子,动动手指,转移一下自己的注意力,过段时间再回来看它,就会发现顺眼多了。
举个例子,大碗宽面「biangbiang面」的biang字,不论我们盯多久,它也很难在我们脑海里分崩离析。
这样一个字形结构复杂而且乍看很是陌生的字,会使我们的大脑进行数据对比时更专注,也就无法在短时间内偷懒。
相反,能让我们在十分短的时间内产生语义饱和感觉的字,都是一些字形简单的,极为日常的字。
例如下面这个字,它念什么看第一眼估计你就会脱口而出,但盯久了,就会变得陌生:
在长久的观察下,我们会逐渐忽视这是一个汉字,而去注重笔划图形,反而更容易脑补成道路,其他符号等等。
下面这个字我们小时候画画时也经常会用到:
没错,其实不用看多久,我就忘了这是一个字,而是脑补到了窗户:
再盯着下面这个字再试试?
看久了满脑子的俄罗斯方块:
类似的例子小编还找了一些,看久了完全忘了这是品质的品,而像是一艘小飞船:
把它看成仙人掌或者两座高楼的请举手:
插在深坑里的电线杆:
还有这个字,看久了脑袋里只剩下几个棱角分明的矩形了:
我觉得下面这个很像是奥特曼的招牌技能:
有些结构稍微复杂的字会在长久注视下开始分裂,由一个熟知的字变成两个字。最知名的应该是下面这个,盯着时间长了就只能分出白与勺了:
土与川?你还能认出这是哪个字么:
其实,这就是我们神经活动中出现的疲劳现象,不仅仅只会出现在我们看字的时候,我们的其他感官,也会出现同样的现象。
想想当我们在一间屋子里呆久了,并不会感觉屋子有什么味道。但出去呼吸下新鲜空气回来后,便会马上察觉到屋子里的气味。其实,这也是因为我们的神经元在偷偷开小差。
而视觉上除了看字,看其他事物也是相同的道理。视觉上产生的饱和效应久而久之,甚至演变成一个「都市怪谈」。
网友们曾掀起了这样一个怪异测试:对着镜子中的自己,问上三十回的「你是谁」,久而久之会觉得镜中的自己越来越陌生。
有些人镜子照久了,也会觉得镜中的自己越来越陌生,这都只是我们神经元接收到重复信息时,偷懒的体现。
当然,这种情况也有例外,比如小编刚才照了半天,感觉我依然还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