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风俗睡衣,罩袍蒙面和禁止歌舞音乐
蒙古风俗睡衣,罩袍蒙面和禁止歌舞音乐比如,近日,塔利班就开始往喀布尔的大街上发传单了。而有关于宗教法学家们(全为男性)给女性制定的“着装规范”,更是具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而且,塔利班再次强调,职业女性必须先呆在家中,不要去上班,因为他们的队员们目前还没有跟女性打交道的经验,并强调,有关女性外出的具体着装要求和活动范围得最终由宗教权威人士决定。到这时候,就感觉让人有些不舒服了——体育锻炼和上学上班,这在平常人眼中,不就是天经地义的活动吗?换到了阿富汗,为何竟然卑微到了需要被“允许”的地步了呢?喀布尔街头,有女性形象的广告牌被涂掉,罩袍价格涨十倍,男人都脱掉了牛仔裤,换上了传统的大褂
虽然刚进入喀布尔之时,塔利班发言人曾经针对他们准备实施的教法的相关规定,做出过较为温和的表态。比如,承诺“将在伊斯兰教法框架下尊重女性的权利”,还上了黎明电视台的节目,和女记者贝赫施达·阿尔汉德面对面地进行访谈,现场气氛显得比较和谐。
贝赫施达在上班路上不断遭遇恐吓和训斥,无法继续工作,最终也离开了阿富汗
随后,针对他们非常反对的音乐和歌舞娱乐活动,塔利班发言人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说“音乐在伊斯兰教中是被禁止的,但希望我们能够说服人们不要做这样的事情,而不是对他们施加压力。”
但同时,塔利班又宣布,“允许”全国范围内恢复体育活动,一些省份也陆续“允许”女生返校上课,不过前提是“着装规范”,男女不同校。
而且,塔利班再次强调,职业女性必须先呆在家中,不要去上班,因为他们的队员们目前还没有跟女性打交道的经验,并强调,有关女性外出的具体着装要求和活动范围得最终由宗教权威人士决定。
到这时候,就感觉让人有些不舒服了——体育锻炼和上学上班,这在平常人眼中,不就是天经地义的活动吗?换到了阿富汗,为何竟然卑微到了需要被“允许”的地步了呢?
喀布尔街头,有女性形象的广告牌被涂掉,罩袍价格涨十倍,男人都脱掉了牛仔裤,换上了传统的大褂
而有关于宗教法学家们(全为男性)给女性制定的“着装规范”,更是具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
比如,近日,塔利班就开始往喀布尔的大街上发传单了。
上面写着:
“亲爱的姐妹们,请佩戴正确的头巾,不要在没有男性陪伴的情况下出门。”
喀布尔街头的传单
同期,据俄罗斯卫星网报道,塔利班已经开始禁止坎大哈省的电视台和广播电台播放音乐作品和女性声音。
显然,塔利班的那些主动迎合国际社会以及国内民意的姿态,客观说,更像是为了争取合法地位和稳固政权,而非要进行世俗化改良。
毕竟,你如果稍微了解一下他们所属教派的教旨,就会明白,希望塔利班大幅度地“与时俱进”,拥抱现代文明,做出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大幅度改变,起码现阶段来看,还是非常高于生活的。
阿富汗国立音乐学院师生在演奏传统音乐。随着塔利班的禁令,阿富汗国立音乐学院已经彻底关闭
对此,很多网友表示,这属于阿富汗人的民族传统,罩袍是人家的服饰文化,禁止唱歌跳舞听音乐是他们的一向习惯了的生活方式,这是他们的选择,咱们要尊重!
其实,真正的阿富汗人民,更像是一群食草动物,默默无助、瑟瑟发抖地挤在围栏里面,战战兢兢的观察外面两只或是几只食肉的“猛兽”,在为控制他们的权力而展开的厮杀。
更何况,只要你再深入了解一下历史,就会发现,原本,中亚的穆斯林,生活是非常丰富多彩的,阿富汗不同民族的女性都有着自己绚丽的服饰,反倒是那个当今阿富汗卖脱销了的蒙面罩袍,才属于近代从阿拉伯半岛引入的“舶来品”。
2017年,喀布尔时装周上,模特们自信的展示阿富汗民族服饰
时装周现场
并且,在《古兰经》里,有关女性着装的段落,也仅仅是劝导女人们在公共场合应该遮住羞体,避免薄透露,这样大家知道你是一个良家妇女,才会尊重你。
而有关禁止音乐的要求,《古兰经》中更是没有直接提及过。
但是,《古兰经》因为成书年代久远,使得经文在不同的语境下,很容易被解读成不同的意思。
同时,在伊斯兰教的体系中,人和神之间的关系,非常直接——人和神沟通的渠道,只有一个,就是《古兰经》,信徒在世间遇到任何问题和事务,都可以去永恒不变的《古兰经》里寻找答案。
可是,《古兰经》的篇幅有限,那些没详细说,甚至都没有涉及过的地方(毕竟它是本一千多年前,从沙漠走出来的经书,很难面面俱到),就只能靠“权威人士”做出解释了。
结果,这就衍化出了伊斯兰教中多如牛毛的派系。
不同教派在传播教义时,都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实际统治要求,发展出独特的教法和相关准则,其中既有温和世俗的,也有严苛甚至是走极端的。
比如,有关女性“要遮蔽身体”的操作,具体用什么“遮蔽”,“遮蔽”到什么程度,不同教派,就做出了各自不同的解释。
类似的还有对音乐和娱乐的认识,正如前面说的那样,《古兰经》中并没有直接提及过反对信徒演奏乐器和唱歌跳舞的文字。
笃信伊斯兰教的萨法维国王宴饮场面
只是在后来的流传中,一些教派脱离了前后文的语境,特意拿出了经文中的某些只言片语,强加解释,从而衍生出了禁止演奏乐器和歌舞娱乐的相关条例。
他们认为,歌舞音乐是靡靡之音,会消磨意志,让人沉迷于享乐,甚至败坏道德、诱人犯罪,导致腐败。
即便如此,在古代和近代早期的伊斯兰世界,大部分国家和地区还是温和且世俗的,宗教不但不排除创新,还热情鼓励人们探索科学;穆斯林们对“异教文化”,也没有采取极端敌视和必须消灭的态度。
比如,中世纪时代的阿拉伯人,把古希腊、罗马的文明典籍也保留了下来,最终成了欧洲文艺复兴的火种。
还有的当年的金帐汗国、奥斯曼帝国、波斯萨法维王朝等等,虔诚的信仰和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共存的,并未产生冲突。
土耳其肚皮舞就源自奥斯曼帝国宫廷
这时的穆斯林女性服饰在色彩和形式丰富绚丽,面料方面多追求轻薄和飘逸;人们尽情地享受着世俗的一切欢乐,歌舞和音乐就是他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波斯宫廷舞乐
反倒是同期的基督教文化圈,深受宗教桎梏,保守且压抑单调。
然而,到了近现代时期,当传统伊斯兰世界优势不再,面对西方文明深感不安之时,在反殖民主义的大环境下,某些群体便产生了越来越保守的倾向,他们对现代文明和世俗欢乐本能的抗拒油然而生——这更像是一种应激反应。
所以我们看到,某些派系的极端保守的宗教习俗,都是近代改革失败后形成的——男人不让刮胡子,女性外出罩袍蒙面,不许唱歌跳舞,公共场合大笑都要挨揍的规矩,就这样逐渐被奉为了立国的“教法”。
但即便如此,近现代的中亚地区各民族,相对于阿拉伯半岛的穆斯林,生活依旧要世俗化得多,都以能歌善舞,性格欢快著称,歌舞艺术水平造诣很高。
占人口44%左右的普什图族是阿富汗第一大民族,占人口30%的塔吉克族紧随其后,各民族以部落为核心山头林立
比如,阿富汗境内的第二大民族,塔吉克人,这也是马苏德旗下北方联盟的主体民族。
瓦罕走廊附近的塔吉克人
塔吉克传统舞蹈,很多都跟高山和雄鹰有关
类似的还有乌兹别克人、土库曼人、吉尔吉斯人,他们都是崇尚歌舞、豪放欢乐的民族,唱歌跳舞属于他们的民族传统,更是他们生活不可或缺的日常。
另外,还有蒙古人特征的哈拉扎人,他们的民族服饰是这样。虽然哈拉扎人大多数也是穆斯林,但男人不留大胡子,女人不蒙面。
而阿富汗境内的第一大民族,构成塔利班武装主力的普什图族人,服饰融合了南亚和中亚风情的,也是非常花哨和欢快的。
还有靠近巴基斯坦的俾路支人,他们有着浓郁的南亚风情。
除了丰富多彩的服饰,阿富汗音乐也是历史悠久独树一帜的——它将波斯的旋律、印度的风情、普什图人和塔吉克族等民族的小调自然地融合到一起,听起来别有一番悠远深邃的历史气息。这些民间曲调的歌词都来源于生活,吟唱起来朗朗上口。
下图是为阿富汗传统民谣伴奏的坦不拉琴,它是一种有四到六根弦的无品乐器,长着细长的空心脖子和圆鼓鼓的琴身,也被称为长颈无人机琵琶,它也是印度、巴基斯坦等南亚次大陆国家的主要民族乐器。
还有雷巴布琴,相对于坦不拉琴,它的阿拉伯和波斯风情更浓郁,每当它的声音响起,听者脑海中就会呈现出一幅生动的伊斯兰风景素描,画面中有德拉的黄昏、传来祷告声的清真寺……
虽然今后,很可能,大家一说起阿富汗女性,想到的只有罩袍;一提及阿富汗男人,就是一脸大胡子。无论男女,千篇一律,严肃单调且缺少个性。但其实,以上的这些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才属于阿富汗人的传统民俗,才是阿富汗人民真正热爱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