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向榜样学习助力青春成长:发掘身边的榜样力量

向榜样学习助力青春成长:发掘身边的榜样力量“疫情期间居家学习的三个多月时间,在生活中切身感受到全民抗疫的力量,耳濡目染大量的人物事件,这是过去校园学习中难得的经历,也让学生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容易理解,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曾豪是东华初级中学的一名班主任老师,在他看来,抓住返校复学的节点开展第一课十分必要,能够适时牢固学生理想信念,帮助学生成长为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例如,东城校区校团委制作了《不放弃》德育系列视频,并安排室内活动时间高唱《不放弃》,鼓励学生在复学阶段精神意志的培养和提升;校园电视台策划“青春宣言”栏目展示疫情期间优秀学子的所见所闻所感,通过影像记录身边榜样故事。主题班会录制微课,第一课形式多样《风雨同舟、大道不孤》《勤则不匮、劳动担当》《乘安全之舟、扬生命之帆》《居家抗疫常识》……返校之初,学校策划的系列主题班会正在东华初级中学一间间课室里展开,第一课上教师们址将抗“疫”经历与学生思想教育深度结合

向榜样学习助力青春成长:发掘身边的榜样力量(1)

“一道道关了又开的门,见证了我们奋战过的痕迹。” 5月12日,这是东莞外国语学校初一年级学生返校首日,当晚该校初一(1)班的班主任赵浩波,为学生主讲了“返校第一课”,他以央视新闻微视频《门》开启了特别的一堂课。

向榜样学习助力青春成长:发掘身边的榜样力量(2)

随着一批批学生的顺利返校,他们回归到期待已久的校园和课堂,疫情之下的返校第一课,有着特殊的意义。在东莞不少学校、老师们也不约而同为学生精心准备了上课内容,从疫情防控到爱国教育,从生命教育到心理健康,从感恩教育到个人理想,多角度、多形式的课程内容,赋予了返校第一课丰富的内涵。

向榜样学习助力青春成长:发掘身边的榜样力量(3)

5月18日,东莞第三批次学生即将返校,校园正在复苏,学生的生活学校也将逐步步入正轨。南方日报记者特别对话多位东莞教师,他们中有名班主任、有学科带头人、也有专注学生德育教育名师,透过他们的课程,看东莞学生的“返校第一课”。

点击链接阅读更多精彩:送给回归校园的你!10位东莞名师寄语学子>>>

向榜样学习助力青春成长:发掘身边的榜样力量(4)

主题班会录制微课,第一课形式多样

《风雨同舟、大道不孤》《勤则不匮、劳动担当》《乘安全之舟、扬生命之帆》《居家抗疫常识》……返校之初,学校策划的系列主题班会正在东华初级中学一间间课室里展开,第一课上教师们址将抗“疫”经历与学生思想教育深度结合。

为了做好返校复课这道“必答题”,上好第一课,东华初级中学校务办、思政处、校团委、年级组联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全方位开展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公民意识教育等,强化学生家国情怀和理想担当。

例如,东城校区校团委制作了《不放弃》德育系列视频,并安排室内活动时间高唱《不放弃》,鼓励学生在复学阶段精神意志的培养和提升;校园电视台策划“青春宣言”栏目展示疫情期间优秀学子的所见所闻所感,通过影像记录身边榜样故事。

向榜样学习助力青春成长:发掘身边的榜样力量(5)

“疫情期间居家学习的三个多月时间,在生活中切身感受到全民抗疫的力量,耳濡目染大量的人物事件,这是过去校园学习中难得的经历,也让学生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容易理解,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曾豪是东华初级中学的一名班主任老师,在他看来,抓住返校复学的节点开展第一课十分必要,能够适时牢固学生理想信念,帮助学生成长为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以全校参与的方式,为学生带来暖心的第一课,还有东莞市机电工程学校,早在返校前夕,学校校长曹永浩便策划推出《战“疫”思政500秒》的系列课程,并通过学校公众号为全体师生推送。

返校在即,该校高辅188班班主任谭育写下一段话致学生,希望学生通过这场疫情去理解、敬畏生命,珍惜、开拓生命,做心怀爱国情,崇尚科学,用于创新的一代人。

值得一提,在各校的第一课中,家校共育同样受关注,在莞城中心小学班主任陈体强的班上,“返校第一课”从返校前一周就已经埋下伏笔。请同学们制作手抄报,记录下身边的感人故事,鼓励有条件的家长创造机会让孩子与国外的亲戚朋友通话,了解世界疫情发展情况。课后,也同样引导学生与家长语言交流,谈一谈身为一名中国人的幸福。

战疫故事短片歌曲成为教学素材

当学生走进久违而又熟悉的课室,窗明几净,熟悉的感觉涌上心头,黑板上标着班主任老师熟悉的字迹“风雨经过,我们相见;为爱奉献,为梦改变。”课室里大屏幕演播着为武汉抗疫歌曲《等风雨经过》……

这是东莞理工学校计算机专业副主任、主管学生德育工作的尹桂萍老师期待中的返校第一课,根据安排学校在第三批次即5月18日返校,为了迎接学生返校,该校老师们精心为学生准备了“返校第一课”。

尹桂萍表示,在这一堂课上,战疫人物、故事、图片都将成为老师们的素材,“希望通过视频和照片,展示疫情期间的‘最美逆行者’,也通过学校为返校所做出准备和保障措施,引导学生怀感恩之心,珍惜来之不易的复学,不做旁观者,懂得为爱奉献,为梦改变。”

向榜样学习助力青春成长:发掘身边的榜样力量(6)

在东莞中学、东莞外国语学校和南城阳光实验中学,战疫的元素也出现在老师们的第一课上。东莞中学高二(18)班班主任陈观胜围绕“疫情、爱国、生命、学习”,层层推进,引导学生回归本职,增强本领方可担当有为。

“看完这段视频,很受感触,所以希望推荐给学生看看。”莞外初一(1)班班主任赵浩波引用央视新闻微视频《门》,以“叩响时代之门,立博雅之人”为题,引导学生懂得感恩,感谢门外最勇敢站在战疫情一线的人;感谢门内最可爱的人,为自己日夜付出的父母和曾经努力奋斗过的自己;同时也要铭记,那些留在凛冬,再未推开家门的人。

东莞市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陈洁纯是南城阳光实验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围绕课程,为了给学生上好“返校第一课”,她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陈洁纯直言,中国人民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优秀表现为厚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大量的素材。不仅如此,开学前夕她还以一封信致学生,鼓励学子珍惜时光,努力奋斗。

为此,在她的第一课上,她紧扣抗疫主题,采撷抗疫中展现的诚信美德,从自我友善、人际友善、社会友善、生态友善、国际友善五个维度汇集抗疫中反映“友善”的画面,引导学生以诚立世,友善待人。同时,为了引导学生真正理解诚信与友善,她鼓励学生为自己设计座右铭和书签。

鼓励学生以身边人为榜样

松山湖第二小学目前仅有1至3年级在校学生,学校即将在5月18日迎来学生返校。虽然暂未返校,但第一课却早已筹谋安排。该校班主任老师张伟娜直言,2020年初学生与全世界共同经历了一场浩劫,更能体会到万物一体,命运相连的含义。返校第一课,不仅承担着德育任务,也承担着从这段特殊生活中提炼意义。

向榜样学习助力青春成长:发掘身边的榜样力量(7)

爸爸妈妈都在上班,线上学习启动后,每天由爸爸准备好学习资源,妈妈把早饭、午饭准备好,剩下一天的时间学习、锻炼、休息全由自己安排。一个超长的寒假过后,孩子学会了热饭烧水,视频家访中爸爸满怀愧疚,而孩子却道没关系:“爸爸,我学会了好多技能,你们放心工作。”

这是张伟娜班上一个学生的真实例子,而这也成为她返校第一课的教案素材。“讲英雄的故事,讲平凡人的故事,讲学生身边的故事,通过鲜活的事例,让学生人脑入心,意识到生命之重,感受特殊时期的国家大义,珍惜当下,感恩他人,回馈他人。”张伟娜说,重启校园生活的第一课,她希望通过“点赞大英雄”,让学生为故事里外的英雄或者努力的自己点赞,通过讲故事的形式等组织班级主题活动讲好第一课,“希望学生能用知识缝制铠甲,长大后像疫情中的逆行者一样一样勇于守护家人与祖国。”

活用身边的人物事迹是许多学校开展复学返校德育工作的一大共识。在东华初级中学,老师返校现场身教言传就是学校还特别准备的欢迎仪式和“复学第一课”。

“由于我们是全寄宿学校,疫情的影响,家长不能进入学校,为了更方便让孩子们入校,在各年级返校当天,学校所有教职员工以及志愿者,帮助学生把返校的行李物品运送到教室和宿舍。”据介绍,当天有不少教师全身湿透的镜头刷爆了朋友圈。

曾豪说,正是希望通过思想到行为上,一个个鲜活的例子,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自己所生活在的国家和社会中充斥的正能量,建立自信也学会珍惜。“特别要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知道自己应该需要什么。”

专家观点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殷丽萍:

让第一课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

学生返校,学校和老师如何上好“返校第一课”?在广东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殷丽萍看来,“返校第一课”并非简单的一堂课,而是要结合学校教育教学进行系统规划,解决学生返校过渡期里存在的问题,厚植学生价值观,讲好时代故事。

对于老师的课程与教学,殷丽萍表示,首先,开展“返校第一课”需要构建正确的师生关系。以当前公众热议的“前浪后浪”话题为例,教师应从基于关怀与理解的价值引领,用适合孩子的话语体系沟通、授课,“相互理解能让师生关系更近,学生也更能理解老师、家长的不易。”

其次,有了良好的师生沟通基础,学校开展返校第一课应该更加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比如通过前期的家长、学生调研,了解大家的困惑、痛点、期待、希望等,由此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通过教学目标的预设和生成,进行课堂形式创新,让课程内容更加有效。

最后,第一课的呈现需要落地支撑,学校需要通过校园文化、家校共育、班级管理、帮扶机制等一系列配套措施的实施,消除学生当前阶段可能面临的消极情绪,切实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从而达到返校第一课的开展效果。

返校复学之际,老师们还想对学生说什么?

点击链接查看更多:送给回归校园的你!10位东莞名师寄语学子>>>

【策划】王慧

【撰文】黄婷 毛敏

【作者】 黄婷

【来源】 教育莞家南方号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