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交响音乐在线听:我听贝勃马西交响曲全集
贝多芬交响音乐在线听:我听贝勃马西交响曲全集西贝柳斯是我喜欢的四种作曲家交响曲全集中,唯一的一位非德奥裔作曲家,足见他在我心目中的地位。西贝柳斯否认自己的交响曲创作有标题性的指向,但我们听他的七部交响曲,总会与他的祖国芬兰的自然风光联系起来。他的第一第二交响曲,是讴歌芬兰的森林湖泊、冰川雪原的抒情长卷,从第三交响曲开始,大自然的美依然占有重要的篇幅,但音乐变得更加内省,更多的是作曲家在大自然中的沉思,与天地之间的心灵对话。第四交响曲第三乐章,那段先上行然后下行的旋律,宽广起伏,优美如歌,仿佛是作曲家对大自然深情长久的凝视。我手头有两套西贝柳斯交响曲全集,分别是科林·戴维斯版与巴比罗利版,都是英国指挥家。两人棒下的西贝柳斯,一个激情壮丽,一个粗犷质朴,但对作曲家都心有戚戚焉。只要你读过英国作家哈代的长篇名著《还乡》,对作家描写的埃顿荒原苍莽荒凉的景色留有印象,就不难理解科林·戴维斯、巴比罗利指挥西贝柳斯交响曲,为什么能够得心应手了。(
首先申明一下,“贝勃马西”是我杜撰的一个“合成词”,指的是贝多芬、勃拉姆斯、马勒与西贝柳斯等四位作曲家。前一阵,有位朋友感叹,他听了电台播放的马勒室内乐团演奏的西贝柳斯第六第七交响曲,发现西贝柳斯的第七是如此美丽动人,以前虽然听过他的交响曲全集,但却没有注意。我回应,我也非常喜欢西贝柳斯的七部交响曲,能让我听完、而且反复欣赏的作曲家交响曲全集,也就是贝多芬、勃拉姆斯、马勒与西贝柳斯这四位作曲家。
居家抗疫,重听这些交响曲全集。自然,我平时听得最多的还是贝多芬的九部交响曲,而且收集了卡拉扬、穆拉文斯基、克路易坦、阿巴多等大师指挥的不同版本。最近在听德国指挥大师汪德指挥北德广播交响乐团演奏的贝多芬交响曲全集,深为他老到而不失活力的艺术处理所折服。汪德演绎的“乐圣”交响曲全集音乐饱满,而又闪耀出灵动自然的气息,将贝多芬交响曲的精神气质诠释得妥帖到位、酣畅淋漓。如果归纳一下,“乐圣”九部交响曲大概包括了这样几个主题:第一第二交响曲——英雄与青春,第三交响曲——英雄与功业,第四交响曲——英雄与爱情,第五交响曲——英雄与命运,第六交响曲——英雄与大自然,第七第八交响曲——英雄与酒神,第九交响曲——英雄与人类大同。它们闪耀出了理想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光芒。法国作家福楼拜在《庸见词典》一书中将贝多芬的词条定义为:“不要读成Bitovan(法语读音)。不过,听人演奏他的作品时,还是要如痴如醉。”但贝多芬给予我们的岂止是这些!他的交响曲将丰富博大的思想内容与高超的作曲技巧完美地融合。他在交响曲中运用得最成熟的曲式结构——奏鸣曲,包含呈示、展开、再现三个部分,契合了矛盾的发生、冲突与发展变化和超越的辩证法精神,体现了日耳曼民族严谨的哲学思维。
勃拉姆斯仅创作了四部交响曲,但都是不可多得的精品。他的音乐语言优美、深邃而凝练。我们常说贝多芬集古典乐派之大成,开浪漫乐派之先河。如果说贝多芬是浪漫乐派原野上那一轮辉煌的旭日,那么古典其面、浪漫其心的勃拉姆斯就是瑰丽而凝重的晚霞。前些天,我将朱里尼大师指挥英国爱乐乐团演奏的勃拉姆斯交响曲全集又听了一遍,在听他的第一交响曲末乐章时,朱里尼将那个著名的乐队全奏主题处理得庄严高贵,却又流露出淡淡的孤独和忧伤。瓦尔特的传记中记载,马勒有一次去奥地利的温泉小镇伊舍看望在那里消夏的勃拉姆斯。黄昏时,他告别了勃拉姆斯,穿过暗色走廊向门口走去,回头一看,只见勃拉姆斯走到火炉旁,从里面拿出一截香肠和几片面包作晚餐。老人孤寂的身影令马勒终生难忘。打个比方,如果将莫扎特、贝多芬比作李白、杜甫,那么勃拉姆斯就有点像晚唐的李商隐,李商隐的诗纵然优美凄婉、感人肺腑,却已经没有李杜诗中那派恢弘豪迈的盛唐气象了。
贝多芬交响曲为我们呈现的是具有古希腊精神的理想的英雄人生,相比之下,马勒的九部交响曲离我们现代人的生活要近得多。他的交响曲中,固然有对大自然的赞美,对爱情的歌颂,对天堂的礼赞,对理想世界的追求,但更多的表现现代人的困惑、彷徨、孤独、忧伤、愤怒、焦虑等等,而且喜欢用冷嘲热讽的手法加以表达。但“冷眼向洋看世界”的马勒,对自己的交响曲创作又是非常的严肃认真。他在谱写第五交响曲时,有一位音乐出版商鉴于他巨大的声望,给他预付了15000马克的酬金,这在当时是一笔巨款了。但第五交响曲完稿后于1904年在科隆首演,马勒听后觉得不理想,决定重新配器。于是,他毫不犹豫地退还了出版商的酬金,又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将第五交响曲仔细修改了一遍。
西贝柳斯是我喜欢的四种作曲家交响曲全集中,唯一的一位非德奥裔作曲家,足见他在我心目中的地位。西贝柳斯否认自己的交响曲创作有标题性的指向,但我们听他的七部交响曲,总会与他的祖国芬兰的自然风光联系起来。他的第一第二交响曲,是讴歌芬兰的森林湖泊、冰川雪原的抒情长卷,从第三交响曲开始,大自然的美依然占有重要的篇幅,但音乐变得更加内省,更多的是作曲家在大自然中的沉思,与天地之间的心灵对话。第四交响曲第三乐章,那段先上行然后下行的旋律,宽广起伏,优美如歌,仿佛是作曲家对大自然深情长久的凝视。我手头有两套西贝柳斯交响曲全集,分别是科林·戴维斯版与巴比罗利版,都是英国指挥家。两人棒下的西贝柳斯,一个激情壮丽,一个粗犷质朴,但对作曲家都心有戚戚焉。只要你读过英国作家哈代的长篇名著《还乡》,对作家描写的埃顿荒原苍莽荒凉的景色留有印象,就不难理解科林·戴维斯、巴比罗利指挥西贝柳斯交响曲,为什么能够得心应手了。(刘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