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说花喜鹊尾巴长,花喜鹊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
娘娘说花喜鹊尾巴长,花喜鹊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哨主:大家加把劲呦,嘿呦合:一起来呀,嘿哟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经济相对比较落后,那时楼房不多,摩天大楼更是凤毛麟角,广大农村大多是土木砖结构的瓦房。当时盖房子要打地基,完全用人力,七八个身强力壮的男子,共抬一块大石磙用力砸地。为了让大家齐心协力抬起大夯石,得有一个人喊哨子,以方便大家默契配合,同频共振。哨主:大家一起来呦,嘿呦
花喜鹊,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那些被人淡忘的歌谣
文‖荣岩 图‖网络
历史的车轮飞速向前,时代催人奋进,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伴随着经济建设大发展,与之相匹配的饮食文化,建筑文化,习俗文化,地方文化等也在潜滋暗长地发生着不为人的主观因素所左右的变化,一些被人创新得以传承,老树发新枝,开出灿烂的花,而有的却被历史的后浪推到了沙滩上,淹没在岁月的烟云中,无声无息,销声匿迹,很残酷也很现实。
朝花夕拾,人到知天命年龄的我也忆起了不少儿童时期耳熟能详但如今孩子所不曾听到的一些歌谣。(想看看本文作者荣岩老师上回写了啥美文?欢迎点击下面的链接:1.许昌灵井此地,曾是一座古城,郭沫若曾慕名而来!;2.庚子鼠年许昌的第一场雪:自有芳香透窗来 )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经济相对比较落后,那时楼房不多,摩天大楼更是凤毛麟角,广大农村大多是土木砖结构的瓦房。当时盖房子要打地基,完全用人力,七八个身强力壮的男子,共抬一块大石磙用力砸地。
为了让大家齐心协力抬起大夯石,得有一个人喊哨子,以方便大家默契配合,同频共振。
哨主:大家一起来呦,嘿呦
合:一起来呀,嘿哟
哨主:大家加把劲呦,嘿呦
合:加把劲呀,嘿呦
哨主:大家别松劲呦,嘿呦
合:不松劲呀,嘿呦
哨主:大家咬紧牙呦,嘿呦
合:咬紧牙呀,嘿呦
哨主:大家别认怂呦,嘿呦
合:不认怂呀,嘿呦。
哨主:团结力量大呦,嘿呦
合:力量大呀,嘿呦
哨主:心齐泰山移呦,嘿呦
合:泰山移呀,嘿呦
这样来来回回喊几十遍,累得大家满头大汗,才能歇一会。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打夯这些活儿渐渐被机械化操作代替,打夯歌也从我们的耳畔慢慢淡去,无影无踪。
现在,医疗水平高速发展,科学育儿已成为新时代年轻妈妈的共识,孩子生病了或者不舒服了,就立即去看医生。但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许多妈妈在婴幼儿生病时还不习惯去看医生,不是不愿,而是没钱,于是偏方,土方在广大农村一度流行。
比如有的孩子昼夜睡颠倒了,夜晚哭个不停,搅得大人不得安睡,不少妈妈就会唱起治夜哭郎的歌谣:
地灵灵来天皇皇,
吾家有位夜哭郎。
行路君子念三遍,
一觉睡到明光光。
听说这歌谣是写给路神的,过路的人一念孩子就不闹了。现在,这种做法己经销声匿迹,假若给现在的年轻妈妈说,她们一定会惊讶得仿佛在听《天方夜谭》。
孝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百善孝为先,一个人只有懂得孝敬父母,才能更好地感恩他人感恩社会。行孝光荣,不孝可耻,孝文化生生不息,并有着鲜明的时代烙印,在许昌西部乡村,曾流行着这样一首劝孝歌:
花喜鹊,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
小乌鸦,叫呱呱,有了媳妇不忘妈。
古语有“羊羔跪乳,乌鸦反哺”,连动物都知道报恩,更何况生而为人呢?“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的恩情是永远报答不完的。这则雅俗共赏的歌谣以动物来比拟,讽喻力强,振聋发聩。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人民的生活水平空前提高,细米白面,大鱼大肉早已成为生活日常,但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物质奇缺,逢年过节都不舍得多吃一点白面,红薯成为当时农村大多数人一日三餐的主食,尤其是春后青黄不接时,红薯叶,红薯干,红薯渣等都成为人们的充饥食品。下面这首《红薯歌》就真实再现了当年农村普通百姓家的生活现状:
这家到那家,吃的红薯渣。
这街到那街,吃的红薯叶。
这门儿到那门儿,吃的红薯丸。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流行的憧憬未来小康生活愿景的口头禅“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早变成了现实,如今一幢幢楼房鳞次栉比,摩天大楼随处可见,固定电话也早被小巧玲珑的手机替代,现在的生活,真的是日新月异,翻天地覆。虽然儿时听到的歌谣渐渐被人遗忘,但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它教会我们且行且珍惜,憧憬未来,不忘过去,立足现实,开拓创新。
【作者简介】荣岩,女,1968年生,许昌市建安区人,中共党员,本科学历,中小学高级教师。2006年所写教育教学论文《新课标下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发表在《中国基础教育研究》杂志上,并在全国学术评审中被评为全国性教学成果一等奖。论文《学生是溪流,老师是堤岸》刊登在《中华素质教育与实践新探》一书中,并在全国教育科研论文中荣获一等奖。2007年6月,所写教育教学论文《漫谈语文素养》在中华教育教学优秀论文评选中荣获一等奖,并入选中华教育书库系列丛书《当代中国教育文萃》三卷中,2007年11月又被《语文周报》教师版刊登。2012年5月所写论文《闲谈新课改下的教育》一文被评为河南省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优秀教育教学论文二等奖。有多篇文学作品见于报刊网媒。
1、本文由作者授权发表,文责作者自负,如有侵权,请通知本今日头条号立即删除。本文作者观点不代表本今日头条号立场。
2、文图无关。文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摄影者或原制作者所有,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本文所用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老家许昌”今日头条号立即删除。
3、“老家许昌”版权作品,转载或投稿请发邮件至hnxc126@126.com 。
爱许昌老家,看“老家许昌”。 老家许昌,情怀、温度、味道!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