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恶性肿瘤死亡率最高(妇科死亡第一癌)
妇科恶性肿瘤死亡率最高(妇科死亡第一癌)可不幸的是,她患上了卵巢癌,当她了解到手术切除卵巢会影响性欲后,便想在手术前与喜欢的人做一次爱。这是电影《送我上青云》中的一个片段。姚晨饰演的女主盛男是一位女记者,性格刚强,渴望真爱孑然一身。
“我得了卵巢癌,两周以后做手术,想在手术前和喜欢的人做一次。“
这是电影《送我上青云》中的一个片段。
姚晨饰演的女主盛男是一位女记者,性格刚强,渴望真爱孑然一身。
可不幸的是,她患上了卵巢癌,当她了解到手术切除卵巢会影响性欲后,便想在手术前与喜欢的人做一次爱。
女主确诊患上卵巢癌后,她的第一反应是,“没有乱搞男女关系,好多年没有性生活了,怎么会得卵巢癌呢?”
很多人认为卵巢癌与“乱性”有关,其实不然。
日本女优麻美由真,曾在2013年被确诊患卵巢癌,为此不少人都纷纷痛骂她活该,因为性生活太多。
可在电影中,盛男的主诊医师也否定了,”过多性生活导致女性生殖器官病变“的言论。
他说:”我有个病人还是个处女呢“
其实,卵巢癌的主要发病原因在于“遗传性”。
尤其是家族中有卵巢癌、乳腺癌、胰腺癌以及结直肠癌等患者时,亲属的卵巢癌发病率也会提高。
卵巢癌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阶段中,相对来说年龄越大的人群越容易患上卵巢癌。
因此,卵巢癌的发生,并不是因为乱性。
在我国,卵巢癌年发病率居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第3位,每年约有5.2万名女性被确诊为卵巢癌,约2.2万人死于卵巢癌。
虽然它不是女性常见肿瘤中发病率最高的,却是死亡率最高的生殖系统肿瘤,甚至被称为“妇科死亡”第一癌。
数据显示:卵巢癌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39%,而5年复发率达到70%。其中70%的卵巢癌患者确诊时已是晚期。
主要原因是早期症状不明显,隐匿性强,等到症状明显时,往往已经到了晚期。
很多人总是觉得自己还小,生活的路还很长,死亡和不幸离我们都很遥远,所以还是会尽情的做梦,肆意畅想未来,甚至是肆无忌惮的熬夜。
她叫周西,每天熬夜到凌晨,26岁痛经查出了卵巢癌。
她在《我是演说家》里演讲了这样一段话:
26岁的我永远也想不到我和癌症会有一丝一毫的关系,我有喜欢的工作,有爱我的亲人,但我好像永远放不下我的手机,关不掉我的电脑,丢不下我的工作。
我希望我有一个特别喜欢的人,他像太阳一样闪闪发光,他是一切美好的代名词,但我庆幸他没有选择我,否则我不能陪伴他很久;
我希望我和癌症没有任何关系,不要摘除我的卵巢,因为我还抱有对新生命孕育的那份期待;
我希望那些在努力拼搏的人,在他们满满的行程表里,给自己留出一点点空隙为自己的健康考虑;
我希望喜欢爱运动的人,别以为你练出了马甲线,癌症就会远离你;
我希望一辈子为自己树立无数目标的人,问问自己,如果未来和意外有一天意外先来,你有没有想过你最想要的是什么?你能承担起那份责任吗?
我希望那些为了梦想不断追寻的人,你想一想如果一旦你出了一点伤害,在家的父母是最脆弱的人,这个世界没有如果,只有后果和结果。
在过去,针对卵巢癌的治疗方案一直未有新的进展,临床上仍以手术和化疗为主。
在西方,妇科医生流传着一句话:如果癌症是英语语言中最可怕的单词之一,那么对于大部分女性而言,卵巢癌则是它最糟糕的定语。
在一本《卵巢癌》英文版教科书中,有这样一张插图,70个小女孩的襁褓车中,其中有一个是黑色,也就是说,每70个新生女孩有一位在一生中的某个时刻会遭遇卵巢癌。
卵巢癌的发病率虽然没有宫颈癌高,但死亡率却远远超过宫颈癌。
除此之外,与卵巢癌相关的还有一个特别的基因叫BRCA,是一种与卵巢癌相关的人体抑癌基因,一旦发生改变,机体就将丧失抑制肿瘤发生的功能,导致癌细胞大量繁殖。
一般人群中卵巢癌发生率只有1.4%,如果家里有两个直系卵巢癌亲属,患癌几率是7%;如果确实携带BRCA基因的遗传性卵巢癌家族,患卵巢癌几率会达到50%。
一名协和医院的妇产科教授表示,卵巢癌有4个70%:
●70%的患者属于上皮性卵巢癌,这种分型的预后往往是最差的;
●70%的患者在确诊时已进入晚期;
●70%的患者在三年内复发;
●70%的患者在年龄较大时,比如说50岁以后得病。
卵巢癌死亡率高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有效早筛和早期诊断的有效手段。”
卵巢位于盆腔内部,如同两个小枣核一样,从外面看不见、摸不着,不像宫颈癌那样可以方便地早期筛查。
对于上皮性卵巢癌,一旦出现就是爆发式的,病灶容易在腹腔内扩散,患者的肚子可能在两个月内就突然大了起来,严重的会出现肠梗阻。
所以,卵巢癌也被称为“无形的杀手”。
我们传统的医学治疗方案无法延缓复发风险,延长复发时间是治疗复发性卵巢癌的关键,这也是其中一个原因。
美国癌症协会的一份新报告提供了卵巢癌发生率和死亡率数据的概述。据统计,2018年,美国将有大约22240例新诊断的卵巢癌病例和4070例卵巢癌死亡病例。
在美国,整体卵巢癌发病率从1985年下降29%至2014年,而死亡率从1976年下降33%至2015年。
卵巢癌死亡率的降低是由于发病率的降低以及治疗的改善。基因突变概率相对较高,因此建议所有卵巢癌妇女进行基因检测。
研究表明,卵巢癌诊断前会出现包括背痛、腹胀、盆腔或腰部疼痛、进食困难或快速饱胀、呕吐、消化不良、排便习惯改变或尿频。
频繁出现这些症状的女性要注意去看医生,尽管卵巢癌并不是最常见的癌症之一,但足以引起癌症死亡的高比例,我们要做的有很多。
卵巢癌早期筛查有方法,但只适合高危人群去做。
很多研究结果论证“癌症可防可治”,早期筛查也被各路学者推崇,但对于卵巢癌却未必。
如果没有高危因素,早期筛查对于卵巢癌来讲没有益处,对于身体反而有害。
2018年,发表在顶级医学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上的一篇报告表明:
对卵巢癌早筛给了一个否定的答案,无症状女性做卵巢癌筛查不仅无益,反而可能有害。
在过去,肿瘤标志物和阴道超声一直作为筛查卵巢癌的医疗方法,但根据临床研究发现,这两种筛查方法,都无法很好降低卵巢癌死亡率。而部分女性在经阴道超声术后反而出现了感染、伤口破裂、心梗、血栓等并发症。
所以,目前没有任何有效等筛查方法来早期发现卵巢癌,对于没有临床症状的女性,不推荐去进行卵巢癌筛查。
但对于,有卵巢高危因素等女性,筛查卵巢癌则十分有必要。比如,具有卵巢癌或乳腺癌家族史、子宫内膜癌或结肠癌家族史等,需要进一步接受咨询或评估等女性。
已知携带卵巢癌遗传基因的女性,或基因突变。高危人群筛查主要以女性在30-35岁之间,可以开始接受经阴道超声检查的人群。
关于卵巢癌的防控上,仍任重而道远,要做的还有很多,但女性一定要从自身健康意识上抓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