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黄晓明与鹿晗的采访:鹿晗黄晓明被骂

黄晓明与鹿晗的采访:鹿晗黄晓明被骂不过,无论是该自媒体还是之后微博营销号一致凸显滕华涛“我用错鹿晗”,因为他们知道受众所期待的是什么——受众期待的是以鹿晗为代表的流量进一步“众叛亲离”。滕华涛原话并非指责鹿晗,“用错鹿晗”不是说鹿晗是“错”的,而是说导演没有用“对”他。鹿晗主演的电影《上海堡垒》,投资3.6亿元,目前票房1.2亿元,投资方血本无归,鹿晗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事业危机。许多评论文章指出,《上海堡垒》的扑街,宣告了流量明星——至少是鹿晗的“穷途末路”,如果他无法提升演技成功转型,以后估计没有多少人敢找他演电影了。这样的声音已经够让鹿晗心塞了,雪上加霜的是,某自媒体采访滕华涛,拟了一个标题党的标题《国产片年度惨案:我用错鹿晗》,#滕华涛称用错了鹿晗#在昨日登上微博热搜头条,阅读超过12亿次。截至8月21日上午8时,#滕华涛称用错了鹿晗#阅读量超过12亿次。事实上,在滕华涛的采访里,他并没有指责鹿晗的意思,反倒将责任往

曾于里

观察这几天的微博热搜,最心塞的当属黄晓明和鹿晗了。

黄晓明这几年好不容易凭借《琅琊榜2》、《无问西东》、《烈火英雄》一步步重新赢得观众对他演技的信任感,但在真人秀《中餐厅3》播出之后,不少人对他的好感又荡然无存了。“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这是你的问题,你必须要解决”“这个问题不需要商量,都听我的”等“明人明言”出圈成了网络流行语;各色文章将他与“油腻”联系起来;最近播出的一期,甚至有人质疑他“真人秀使用配音”……原本公众形象中敦厚老实的黄晓明,形象一下子扭转成了“一手遮天、一意孤行、强势无理、死要面子”。

黄晓明与鹿晗的采访:鹿晗黄晓明被骂(1)

《中餐厅3》中的黄晓明。

鹿晗主演的电影《上海堡垒》,投资3.6亿元,目前票房1.2亿元,投资方血本无归,鹿晗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事业危机。许多评论文章指出,《上海堡垒》的扑街,宣告了流量明星——至少是鹿晗的“穷途末路”,如果他无法提升演技成功转型,以后估计没有多少人敢找他演电影了。这样的声音已经够让鹿晗心塞了,雪上加霜的是,某自媒体采访滕华涛,拟了一个标题党的标题《国产片年度惨案:我用错鹿晗》,#滕华涛称用错了鹿晗#在昨日登上微博热搜头条,阅读超过12亿次。

黄晓明与鹿晗的采访:鹿晗黄晓明被骂(2)

截至8月21日上午8时,#滕华涛称用错了鹿晗#阅读量超过12亿次。

事实上,在滕华涛的采访里,他并没有指责鹿晗的意思,反倒将责任往自己身上揽,滕华涛说,“我自己从技术上来讲,对鹿晗没有任何的意见。演员是我挑的嘛。最后这个喊完‘咔’过的也是我。但是呢,确实,通过这一次之后,如果要反思,我确实忽略了一点,我们想拍的这种科幻战争,和他的演员类型的差别。我用错了鹿晗,在一个不适合他的类型里。”

黄晓明与鹿晗的采访:鹿晗黄晓明被骂(3)

滕华涛原话并非指责鹿晗,“用错鹿晗”不是说鹿晗是“错”的,而是说导演没有用“对”他。

不过,无论是该自媒体还是之后微博营销号一致凸显滕华涛“我用错鹿晗”,因为他们知道受众所期待的是什么——受众期待的是以鹿晗为代表的流量进一步“众叛亲离”。

黄晓明真的那么讨人厌吗?《上海堡垒》的扑街全怪鹿晗?网络上铺天盖地的类似嘲讽,对于黄晓明、鹿晗来说,是合理批评还是“网络暴力”?

剪辑惹的祸?

先说黄晓明。《中餐厅3》播出后,有些资深娱记就表示,真人秀里的黄晓明,与他们知道的那个黄晓明,似乎不是同一个人。网友可以轻易检索到关于黄晓明的不少访谈,黄晓明的人缘在演艺圈里是有名的好的。业内对他的总体评价是:老好人,憨厚,爱面子,“傻气”。

《中餐厅3》里,黄晓明“憨”(“傻”)的底色仍在,只不过随时“霸道总裁”与“王子”附体,爱发号施令、颐指气使,但领导力又不行,最后就成了能力不行又爱瞎指挥。只是,真人秀里的黄晓明,等同于现实生活中的黄晓明吗?

观众在观看真人秀的时候,常常犯的一个错误是——太较真。我们已经强调过无数次,任何真人秀都有剧本,它不一定是直接让演员去表演,但会通过情境设置引导演员落入预设的“陷阱”。哪怕剧本无为而治,还有另外一个“隐形的剧本”在发挥作用,即剪辑。

剪辑对于真人秀至关重要,不啻于二次创作。因为真人秀的录制常常是一天24小时不间断,且有多个摄像头同时录制,每一期的拍摄素材可长达几百个小时。要从如此多的素材里剪辑出最精华的一个半小时,如何舍弃,舍弃哪些部分,很考验剪辑师。既要连贯,又要完整,还要有冲突有爆点,太难了。

绝大多数剪辑优先考虑的是收视率、点击量、话题热度,他们的通行做法是,整体不违背主线的前提下,保留冲突、放大冲突甚至制造冲突,时不时也会打乱时间顺序,比如把后头的剪到前头来。

不少观众极易被剪辑所误导,他们以为那一场冲突前前后后就真像电视剧播的那样发生的,可实际上,前因后果可能省略了,一些铺垫的对话也因为时间关系被剪掉了。观众看到的,只是露出海面的冰山一角。

因此,明星手撕综艺剪辑成为一种常态。像这个月初,《中国新说唱》导师热狗发文吐槽节目组恶意剪辑,正片中只播出热狗、张震岳战队在录音棚录歌的内容,与其他战队团建时的欢乐对比,观众认为其太过于认真严肃。热狗则表示录制的内容和顺序都是节目组安排规划好的。

黄晓明与鹿晗的采访:鹿晗黄晓明被骂(4)

热狗吐槽《中国新说唱》,让节目组别再“挖洞”给他们跳。

再往前一点推,令人印象深刻的有宋茜的粉丝“撕”《下一站,传奇》,杨超越的粉丝“撕”《横冲直撞20岁》,郑恺“撕”《声临其境》,易烊千玺、韩庚、罗志祥齐“撕”《这!就是街舞1》,王俊凯工作室“撕”《高能少年团2》,袁立“撕”《演员的诞生》,等等。

饭圈里有一个“孤儿剪辑”的说法,以此来批评那些无良剪辑师,后来就泛指移花接木、断章取义、搬弄是非的剪辑。

黄晓明与鹿晗的采访:鹿晗黄晓明被骂(5)

这并不是说,明星在真人秀中抖露本性,全部甩锅给剪辑师,而是想提醒观众:看真人秀,不必太较真。明星在真人秀中的呈现,可能一半是真的,一半是剧本 剪辑效果。要好看,就得允许有戏剧冲突,否则平淡无味,节目扑了,又不需要观众负责。当然,节目组也得有点情操,适当搞事情,甭干缺德事。

真人秀不代表“真”,若以此上升到现实生活中演员的评价,可能也是不准确的。

演员是烂片第一责任人?

在诸多形态的文艺创作里,影视作品的创作是最为复杂的,工序最多,工作人员最多。比如有编剧,有导演,有演员,有服化道,有美术组,有灯光组,有剪辑,有特效等等。观众稍微留意一下影视剧开头和片尾的工作人员列表,就能了解个大概。总之,影视剧是集体创作的产物。

集体创作,要确保每一个环节都一样优秀,几率太小了,不同环节水准有高有低。有的可能剧本差一点,但导演的掌控能力强一些;有的剧本足够好,但演员发挥一般;有的可能是大部分演员表现不错,但主演演技平平。

不过,不同环节出了纰漏,引发的结果却大不同。最不能出错的,是剧本以及导演讲故事的能力。因为归根结底,影视剧是以影像的形式讲故事,故事的水准,很大程度决定了这部剧口碑的上限。如果剧本不行,导演讲故事能力不行,故事只有60分,除非有惊为天人的表演或视听体验,否则它最高分也只有60分;一旦表演不行,那么还得再减分。

比如《镇魂》和《宸汐缘》,剧本层面了无新意,但几个主演的演技填补了剧本逻辑上的缺陷和不足,乏善可陈的故事观众也嗑得下去。但豆瓣很多3-4分的烂剧,剧本不行,演技不行,祸不单行,扑得就更惨了。

如果故事层面100分,那么服化道、表演等环节,就是单纯的减分项,表现好了,不扣分,表现不佳,扣分。集体创作,最终口碑取决于平均水准。比如不少作品剧本扎实、导演掌控能力强,哪怕有一两个演员演技掉线,整体观感也不会太差。

由此可见,如果一部作品失利,将责任都推脱到演员身上,这是不客观的,也是不负责任的。就比如梁朝伟的几部近作,口碑都非常惨淡,你能说是梁朝伟演技不好吗,你会把责任推梁朝伟身上吗?糟糕的作品,大部分环节都很糟糕,再好的演员也回天乏术。

同理,《上海堡垒》口碑差,因为这是一部整体上烂得很平均的电影,除了特效差强人意外,从剧本、导演的把控能力、服化道、演员的表演,基本都是灾难。剧本 导演,也就是40分的水准,它压根没有赋予鹿晗饰演的角色什么深度,再高明的演员也没什么用武之地,最多只是不出错。如果把鹿晗替代成有演技的新人演员,观感上的确会好一些,但也救不了《上海堡垒》。

黄晓明与鹿晗的采访:鹿晗黄晓明被骂(6)

《上海堡垒》中鹿晗是演得不好,但哪怕他超常发挥,也救不了电影。

鹿晗之所以成为众矢之的,除了他生涩的演技外,主要是因为他是流量,是《上海堡垒》最大的话题点。如果《上海堡垒》不是鹿晗主演,它可能是一部扑得没啥水花的烂片;但鹿晗自身携带的流量,以及时下路人对于流量明星羡慕嫉妒恨的态度,让鹿晗成了公众情绪的一个宣泄口。

明星“必承其重”与公众克制的围观

在围绕黄晓明与鹿晗的舆论风波中,他俩有一个共同点:都是“责任人”,也是“背锅侠”。他们的确得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买单,但时下的舆论风暴,也超出了他们本该付出的代价。

但很残酷的是,因为他们是明星,所以他们必须承受这一切——并且,除了粉丝外,不会得到太多路人的同情。

这是明星这一职业的特殊性决定的,简单地说,“欲戴其冠,必承其重”。明星区别于普通人的一点是,他们具备强大的注意力经济,这种注意力构成了明星光环,而明星正是借助明星光环赚取超额利润的。

就比如《中餐厅3》将黄晓明换成一个普通人,估计没多少人会看这个节目了,黄晓明的明星光环可以让无数路人对这个节目产生兴趣,让节目更好地完成招商任务。因此,他出演一个真人秀的酬劳,可能够无数普通人没日没夜赚一辈子了。

2016-2017年是鹿晗的鼎盛期,按照福布斯中国名人榜公布的数据,鹿晗一个年度的收入高达2.1亿元。路人会问:凭什么啊?就凭当时的鹿晗有强大的明星光环,所到之处就有流量,甚至有“鹿晗效应”之说——鹿晗做过的行为粉丝都会去做,只要有关于“鹿晗”的一切都会被大家疯狂点击转发,鹿晗的很多票选都会遥遥领先。比如上海的一个普通邮筒一定不会想到,因为鹿晗跟它合过影,它就成了网红。

黄晓明与鹿晗的采访:鹿晗黄晓明被骂(7)

鹿晗与邮筒合照,后成为粉丝们打卡地点。

这样的明星,是演艺圈里顶尖稀缺资源,因此他们的年收入轻松就数千万元。公众不必有不平心理,这是市场供需效应下的必然结果。

只是,公众的注意力集聚在明星身上,放大的不仅仅是明星的光鲜与优点,同时也会放大明星的缺点与不足。因此,作为公众人物的明星才被要求,必须拥有比社会道德底线更高的道德水准、职业素养,因为在年轻粉丝群体里,明星具有强大的示范作用,他们必须承担起公共责任。

这个时候,明星不可“又当又立”。一方面要借助公众的注意力,赚取天价酬劳;另一方面当公众围观明星的私生活时,或者对明星作品进行公开评议时,他们又跳出来说,“我只想做个普通人”“你们为什么对我那么严格”。

某种意义上说,当一个人决定成为明星时,他已经跟公众签订了隐形的协议,让渡了自己的部分权利,允许公众拿着放大镜围观自己的隐私(只要不是违法),谈论自己的私生活,评议自己的作品。同时,他也将公众的关注和议论转化为流量,换取高价酬劳。我们这里说的是“明星”,而非“演员”,因为很多实力派演员,并无被过分围观隐私的困扰,公众关注的是他们的作品,他们也以作品而非流量谋生。

因此,面对网上的“明人明言”,黄晓明只能在微博上抽奖送冰箱自我解嘲。不过,当有声音说他“真人秀配音”,并把黄晓明的妻子Angelababy拿出来一块人身攻击时,工作室是需要发声明的,毕竟这种标签一旦贴上,撕下来就难了。

黄晓明与鹿晗的采访:鹿晗黄晓明被骂(8)

黄晓明微博送冰箱,自我解嘲

面对关于演技的激烈差评和彻底否定,鹿晗也只能保持沉默——事实上,在鹿晗未转型成功时就想跟普通人一样恋爱时,他就得做好明星光环不断黯淡的准备。很多人转发了张艺谋之前的一段采访,说要给年轻艺人机会,让他们从不会到会。但说句不好听的:公众没有义务给明星机会,没有义务对明星有耐心。演技不佳,只能接受苛刻的批评,毕竟明星顶着光环赚钱,却不会“赔偿”观众看了一部烂片的精神损失。

黄晓明与鹿晗的采访:鹿晗黄晓明被骂(9)

公众其实没有义务给没有演技的流量机会,要赢得认可,还得自己“名副其实”。

只是,哪怕一个明星演技再不济,我们也要提倡,公众的围观和评议,应该克制。可以就事论事(甚至情绪激愤,过于严厉),但不要无中生有地泼脏水、编谣言、进行恶毒地谩骂,这已经构成网络暴力。

有些人之所以热衷于肆无忌惮地辱骂与攻击明星,是因为一夜爆红、一夜暴富的明星,是社会新富阶层与巨富阶层的缩影,极易让普通人产生一种畸形的“相对剥夺感”。而大家又很识相地挑软柿子捏,知道只有攻击明星是不需要支付成本的。但坦白地说,这种攻击的快感,不会改变你的处境,它既廉价,也挺吊丝的。

本期见习编辑 常琛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