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人的姓氏:藏族人的名字是怎么起的
藏族人的姓氏:藏族人的名字是怎么起的只有在出家后才会取消俗名,重取法名。不过藏人只有名字没有姓氏的习俗却一直延续下来。如:宇妥·去丹贡布、多仁·丹增班觉等,都是用庄园的名字加上自己的名字成为名称。因为庄园领地的世袭的,所以他们的子孙也冠上庄园的名字。如:多嘎·次仁旺杰的儿子叫多嘎·扎西贡布。譬如松赞干布,松赞是名字,干布是尊号,意思是“深沉莫测”。而他的身份则是吐蕃第32代赞普。赞普在藏语里的意思是“雄健的男子”,用来指代君长、国君。公元641年3月2日,大唐文成公主前往吐蕃嫁给松赞干布,成为吐蕃的王后,并带去了中原的文化典籍,极大地促进了吐蕃的经济文化发展。
阿族曾经闹过一个笑话。在见到一位藏族朋友时很有礼貌地问他:“您贵姓?”对方却很尴尬地回答不上来。事后阿族才知道,尽管藏族人一般都是四个字的名字,却跟汉族“姓 名”不同,他们是没有姓氏的。
这是由藏族不同的风俗文化原因造成的。
藏族人主要生活在青藏高原,简称藏区,古称吐蕃。
几千年来,整个藏区社会都保留着众多母系氏族社会的印迹。譬如人的名字,就没有严格的姓名之分。比如吐蕃聂赤赞普的后代穆赤赞普、丁赤赞普、索赤赞普、美赤赞普、达赤赞普、塞赤赞普,他们都取母亲名字的一个字作自己名字的一部分。母亲的名字叫"朗·穆穆",儿子的名字便叫"穆赤";母亲名叫"索·汤汤",儿子名便叫"索赤";母亲名叫"达拉嘎姆",儿子名便称"达赤"。
譬如松赞干布,松赞是名字,干布是尊号,意思是“深沉莫测”。
而他的身份则是吐蕃第32代赞普。赞普在藏语里的意思是“雄健的男子”,用来指代君长、国君。
公元641年3月2日,大唐文成公主前往吐蕃嫁给松赞干布,成为吐蕃的王后,并带去了中原的文化典籍,极大地促进了吐蕃的经济文化发展。
不过藏人只有名字没有姓氏的习俗却一直延续下来。如:宇妥·去丹贡布、多仁·丹增班觉等,都是用庄园的名字加上自己的名字成为名称。因为庄园领地的世袭的,所以他们的子孙也冠上庄园的名字。如:多嘎·次仁旺杰的儿子叫多嘎·扎西贡布。
只有在出家后才会取消俗名,重取法名。
事实上,历史上的藏族人最早是有姓氏的。
据《印藏史集》、《贤者喜宴》等等有关书籍的记载,藏文化由猕猴禅师和岩魔女繁衍不绝,逐渐形成了嘎、珠、扎、冬四大姓氏,后来又增加了韦、达两个姓氏。所以就有了四姓氏、六姓氏、十八姓氏的说法。这些氏族后裔与其他部落融合,相继又派生出诸多姓氏。但这些姓氏仅仅用来区别不同家族。有些人的名字前面会加上家族名称;有的家族头人因效忠朝廷,受封赐姓,其后裔就沿用这些赐姓至今。也有人取名字第一个音节的谐音为姓氏。
这一风俗一直延续到佛教传入西藏才发生改变。
佛教传入西藏后,“众生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使藏人由注重血统变为注重平等,一些原来可能象征高贵的姓氏慢慢失去了意义;再加上藏传佛教强调对自己上师的绝对忠诚,因此很多佛教徒在为自己起名时就会舍弃姓氏而采用上师的法号。
因此,我们很难从一个藏族人的名字中听出他属于什么姓氏,只能大概了解他是哪个上师的学生或信徒。
这种不重视血统的习俗客观上造成了藏人姓氏传承的退化。
而藏族人在婴儿出生后也会请活佛、喇嘛,或本家族中德高望重的老人及父母等来起名。因此藏人的很多名字都与佛教相关,也有以自然事物起名的。大体可分为:
1、以佛、菩萨、保护神的名号命名。如南色(天子)、先巴(弥勒)、卓玛(度母)等。
2、以佛教术语命名。如宗哲(精进)、散木旦(禅定)等。
3、以佛教法器等命名。如多杰(金刚)、坚参(法幢)等。
4、以吉祥语命名。如扎西(吉祥)、才让(长寿)、达杰(昌盛)等。
5、以自然界的物体命名。如南卡(天空)、达瓦(月亮)、尼玛(太阳)、白玛(莲花)、梅朵(花)
6、以孩子出生日期命名。次吉(初一)、次松(初三)、次捷(初八)、朗嘎(三十日)
7、以星期命名。尼玛(星期日,也可以译为“日”、“太阳”)、达瓦(星期一,也可译为月亮、月份)、米玛(星期二)、拉巴(星期三)、普布(星期四)、巴桑(星期五)、边巴(星期六)
以出生日期和星期等取名的,一般会将日期和星期放在前面,后面再加上两个字,就组成了藏族人的名字,例如:达瓦扎西、次仁桑珠......
和汉族一样,藏人的名字也会有男女的区别,一般来说前两个可以共用,如:达娃、尼玛、巴桑、扎西、格桑等。
区分性别的主要是后两个字,只用于女性的如:旺姆、卓玛、卓嘎、央金、桑姆、曲珍、拉珍、拉姆、仓(姆)决等等。
只用于男性的如:贡布、帕卓、顿珠、多吉、晋美、旺堆、珠杰、罗追、占推等。
很多文艺创作者单从字面来理解藏人的名字,以为美丽的辞藻必然是用在女性身上,给一个少女起名顿珠,还编了凄美的爱情故事。结果闹出笑话,还因为题材原因被众多平台屏蔽。
观郡望所在,寻姓氏起源。
看堂号演变,知家族历史。
更多姓氏家族知识,尽在族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