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莫斯科不相信眼泪的人是谁:莫斯科不相信眼泪

莫斯科不相信眼泪的人是谁:莫斯科不相信眼泪这个关于独立女性和苏联中产阶级的故事最终有了一个圆满的结局——落在了与电影开头同样的地方:叶卡捷琳娜最终遇到了她的“梦中情人”。电影的下半部分开始于在20年后,叶卡捷琳娜从工厂织布工当上了大型企业的主管,她成为了一位成功的职业女性,独自抚养了女儿。但是,她的私人生活仍然有留很多遗憾。这部标题颇有深意的电影在1981年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并成为了是几代人心目中的经典,“莫斯科不相信眼泪”对每个俄罗斯人来说都与这部电影紧密相连。但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什么?“残酷”大都会的真相在这部电影里,三个年轻的外省女性到莫斯科去读大学。她们共用一个卧室,决心在大城市取得成功。在电影的上半部分,主角叶卡捷琳娜听从室友的建议,装成教授的女儿,开始与一个来自中产阶级家庭的英俊莫斯科男人交往。她很快怀孕了,但男人在发觉实情之后很快离开了她。

作者:叶卡捷琳娜·西内尔希科娃

美国总统里根为何反复观看同名电影?蒙古鞑靼人的枷锁和莫斯科公国的暴政又与它有什么关系?

“什么都没看懂”——这是美国前总统罗纳德·里根在看了很多遍(据说是八遍)苏联导演弗拉基米尔·缅绍夫的浪漫流行电影《莫斯科不相信眼泪》(1980年)之后说的话。他解释,鉴于当时莫斯科和华盛顿之间关系解冻,在与时任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会面之前,他企图加深对“神秘的俄罗斯灵魂”的理解。现在看来,他似乎没得到什么启发。

莫斯科不相信眼泪的人是谁:莫斯科不相信眼泪(1)

在日内瓦峰会的闭幕式上,戈尔巴乔夫和里根。丨来源:Getty Images

这部标题颇有深意的电影在1981年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并成为了是几代人心目中的经典,“莫斯科不相信眼泪”对每个俄罗斯人来说都与这部电影紧密相连。但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残酷”大都会的真相

在这部电影里,三个年轻的外省女性到莫斯科去读大学。她们共用一个卧室,决心在大城市取得成功。在电影的上半部分,主角叶卡捷琳娜听从室友的建议,装成教授的女儿,开始与一个来自中产阶级家庭的英俊莫斯科男人交往。她很快怀孕了,但男人在发觉实情之后很快离开了她。

电影的下半部分开始于在20年后,叶卡捷琳娜从工厂织布工当上了大型企业的主管,她成为了一位成功的职业女性,独自抚养了女儿。但是,她的私人生活仍然有留很多遗憾。

这个关于独立女性和苏联中产阶级的故事最终有了一个圆满的结局——落在了与电影开头同样的地方:叶卡捷琳娜最终遇到了她的“梦中情人”。

时至今日,这部电影中关于“去大城市寻求自我实现”的真实描绘仍然很有价值——这依然是许多外省青年的梦想。征服大城市的道路也没有发生太多改变。

“莫斯科不相信眼泪”这句话会出现在泪水、抱怨与困难没有赢得对方的同情或帮助时。莫斯科这一巨型都市成了这句话的标志。

弗拉基米尔·达尔在他的《俄罗斯人民的说法》(1989年)中写道:“没有人会同情你。人人都是陌生人。”甚至早在1866年,在尼古拉·列斯科夫的《战士》中,女主角就说过这样的话:

“但,看我的眼泪,她说。喔,有什么好说的,我的朋友?眼泪就是眼泪,我对你感到非常抱歉。只是,俗话说得好,莫斯科不相信眼泪。(眼泪)没法让你赚钱。”

鞑靼人的赞歌

“莫斯科不相信眼泪”的起源甚至比列斯科夫的小说还要早——大约早了四五个世纪。

有一种说法是,这句话诞生于莫斯科大公伊凡一世的时代,他因其残酷剥削的缴受贡赋而闻名。当时是13世纪,成吉思汗的孙子拔都刚刚剿灭了俄罗斯各公国。那是一个古代罗斯内斗和封建分裂的时代,没有中央政权可言:各主要领地各自为政,争夺影响力和领土控制权。有些人被迫在战斗中对抗他们的征服者,这让他们自己的力量反而更弱了;另一些人则试图达成交易,以摆脱不断受到掠夺的命运。

莫斯科不相信眼泪的人是谁:莫斯科不相信眼泪(2)

微缩画复制品《伊凡一世统治时期》丨图片来源:Sputnik

谈判的支持者之一是伊凡一世,他的绰号是“卡利塔(Kalita)”。他与拔都达成了协议,将尽可能多地为其进献贡品,以求鞑靼人不进攻国家。根据历史的记载,罗斯和汗国之间的这一合作协定有其合理之处。鞑靼人的进攻沉寂了40年之久。在这段时间里,各公国设法重建加强,这足以抵抗并最终击退鞑靼人。

然而,伊凡一世的贡赋把人民逼到了绝境。确切的数字现已不详,但历史学家称,这些贡品的价值相当于一个小国家的国家开支。有时,为了凑齐款项,大公们不得不向商人,包括外国商人借款。许多人在他们的一生中都没有想要偿还自己的巨额债务,把剩下的债务留给了后代——这被称为“贝塞门债务”。

莫斯科不相信眼泪的人是谁:莫斯科不相信眼泪(3)

谢尔盖·伊万诺夫《巴斯卡基》,1909年

在卡利塔巩固了对其他大公的巨大影响力之后,在巨额贡赋之外还榨取了更多的钱——据说是为了莫斯科。这导致了争吵——莫斯科大公对金钱毫不掩饰的贪欲让人民感到愤怒。因此,许多人来到莫斯科,泪流满面、慷慨激昂地请求伊凡一世减少款项,但卡利塔并没有被吓倒。此外,他还会对人们不满的反应予以(常常是公开的)严厉惩罚。这被认为是“莫斯科不相信眼泪”这句话的真实来源。

伊凡一世的统治一直持续到1340年,他积累了数不清的财富,并将这些财富用于夺取新的领土。顺便一提,“卡利塔”这个绰号在古俄语中是“胖钱袋”的意思。

莫斯科的暴政

关于这句话的起源,另一个版本追溯到了金帐汗国镇压的后期——15世纪,也就是伊凡三世的时代,也被称为伊凡大帝。他获得这个称号是有原因的:他主要的成就是在1480年结束了游牧民族对罗斯的统治。

在伊凡大帝统治时期,封建割据时代已经结束,罗斯成为一个统一的王国。它的领土增长了六倍,变得比当时任何一个欧洲国家都大。沙皇买回了分散的土地的所有权,把它们加在莫斯科公国里——或者说,最终征服了那些誓死抵抗的地区。莫斯科公国获得的主要领土是诺夫哥罗德共和国(译注:12至15世纪以诺夫哥罗德为中心的城邦国家),这片人口稀少的土地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出海口,在被征服之后完全失去了自主权。

一些历史学家把“莫斯科不相信眼泪”这句话归结到那个时期,不过当时的说法稍微有点长:“莫斯科以脚尖踢来主导,莫斯科不纵容眼泪(Moscow leads with a toe kick and Moscow does not indulge tears.)”。“脚尖踢”是在战斗中打倒敌人的一种手段,为了让他们失去平衡然后向后倒下。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