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如何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珠江水运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个人如何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珠江水运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6月10日,随着“九洲02”船舶试验总结暨“九洲05”单燃料改造启动工作会议的召开,广东船舶LNG动力改造项目正式启动复制模式。“九洲02”是广东省船舶LNG动力改造试点船舶,其改造在技术、经济、环保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果,成为广东船舶LNG动力改造行业的业内标杆。将成熟技术和成功经验移植到“九洲05”,将推动广东船舶LNG动力改造工作走上快车道。5月29日,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与广东省人民政府、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在京签署《广东省内河船舶LNG动力改造项目合作框架协议》,按照协议,到2025年前,广东省将完成约1500艘LNG适改船舶的改造和19座LNG加注站的建设工程,全面完工后船用LNG年需求量约40万吨,同时将替代油品消费约39万吨。据初步测算,该项目实施后,广东省船舶氮氧化物和颗粒物排放可分别降低12.6%和19.5%。《意见》要求,珠江水运要引导船舶大型化、专业化发展,优化运输组
资料图/wikimedia.org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举措,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
近日,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和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珠江水运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简称《意见》),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加快珠江水运现代化发展,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绿色环保先行,引领船舶运力结构调整粤港澳大湾区与珠江水运的发展息息相关、相辅相成。大力推进运力结构调整,优化升级船舶装备,打造现代水运体系,成为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升水运服务品质的重要一项。
《意见》要求,珠江水运要引导船舶大型化、专业化发展,优化运输组织方式,推进干线航道集装箱班轮化运输。这一要求与此前交通运输部发布的《内河航运发展纲要》(简称《纲要》)一脉相承,即推进标准化、专业化运输船舶发展。《纲要》要求,内河航运要继续推进船型标准化工作,推进水系或区域内运输船舶标准统一,引导现有各类非标船舶逐步退出航运市场;制修订船舶安全技术标准、设施设备配备标准和配员标准;大力发展集装箱、LNG、商品汽车滚装、化学品运输等专业化船舶,积极发展封闭式散货船舶;加快江海直达特定船型,以及大型休闲度假豪华游轮和中短途休闲游、观光游特色游轮船型研发。
在此基础上,《意见》要求继续推进水运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大湾区绿色发展。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防治技术交流,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的有关要求,加快绿色港口和航道建设。推进珠江水系码头岸电设施、船舶LNG加注站、散货堆场防风抑尘设施建设,推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动力船建造以及船舶受电设施改造,着力提高绿色水运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据悉,珠江水系各省区扎实推进《珠江水运科学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简称《行动计划》),目前广东30个内河集装箱专业化泊位岸电改造、设立西江航运干线船舶排放控制区等31项工作任务已基本完成。
在加强珠江水运污染防治方面,《意见》要求大力推进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区实施方案在珠江水系的实施。实施船舶和港口及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水域环境防治应急能力建设规划,严格执行船舶强制报废制度。综合《纲要》中关于加大新能源清洁能源推广应用力度,推广LNG节能环保船舶,探索发展纯电力、燃料电池等动力船舶,研究推进太阳能、风能、氢能等在行业的应用等要求,珠江水系各省区纷纷在清洁能源船舶方面发力。
5月29日,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与广东省人民政府、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在京签署《广东省内河船舶LNG动力改造项目合作框架协议》,按照协议,到2025年前,广东省将完成约1500艘LNG适改船舶的改造和19座LNG加注站的建设工程,全面完工后船用LNG年需求量约40万吨,同时将替代油品消费约39万吨。据初步测算,该项目实施后,广东省船舶氮氧化物和颗粒物排放可分别降低12.6%和19.5%。
6月10日,随着“九洲02”船舶试验总结暨“九洲05”单燃料改造启动工作会议的召开,广东船舶LNG动力改造项目正式启动复制模式。“九洲02”是广东省船舶LNG动力改造试点船舶,其改造在技术、经济、环保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果,成为广东船舶LNG动力改造行业的业内标杆。将成熟技术和成功经验移植到“九洲05”,将推动广东船舶LNG动力改造工作走上快车道。
而比广东更早开展船舶LNG动力改造的广西,则出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关于广西西江船舶液化天然气加注站推广应用工作方案》,加强引导、引领、扶持,加快LNG动力船建造、加注站建设,计划在“十四五”期间,按照国家层面布局规划及自治区相关要求,结合市场需求,逐步加密西江LNG加注码头布局,到2025年基本形成以西江航运干线南宁港、贵港港、梧州港为重要节点,其他支线港口为补充的LNG加注站布局。同时加大LNG动力船、加注站政策扶持力度,适时研究出台LNG及LNG—柴油双燃料动力船、加注站建造资金补助或以奖代补等支持政策。
打通通航瓶颈,延伸大湾区辐射范围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珠三角九市,以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广州和深圳为中心城市,但通过公路、铁路和航运网络,可覆盖到长江流域、西南省份等地区。特别是通过珠江水系航道,广西、贵州、云南等原材料生产大省可与粤港澳大湾区实现大宗货物水路运输的连接。
《意见》明确要求建设互联互通的水运基础设施,促进大湾区基础设施建设。要协调推进龙滩水电站和百色水利枢纽1000吨级通航设施建设,推动右江、红水河、柳黔江、桂江、左江、绣江等上游航道提等升级(含通航设施新改扩建);实施西江干线航道扩能工程、珠江三角洲航道网完善工程;加快西江航运干线贵港至梧州航道整治二期工程;研究推进东江航道扩能工程、北江航道扩能升级上延工程前期工作;推动矾石水道和崖门出海航道二期工程建设;研究开辟珠江口小船航路;推进湘桂运河、赣粤运河研究论证,开工建设平陆运河,形成干支衔接、区域成网、江海贯通、连接港澳、沟通水系的高等级航道网络。
据珠江航务管理局介绍,截至今年4月底,《行动计划》中62项水运基础设施建设具体任务全面实施,总体完成超过50%,其中,西江航运干线界首至肇庆3000吨级航道整治工程、邕宁水利枢纽2000吨级船闸等33项工作任务已基本完成,柳江柳州至石龙三江口2000吨级航道工程、西津水利枢纽二线船闸工程等29项工作任务正在加快推进。
6月22日,珠江水系上游的通航瓶颈——百色水利枢纽通航设施建设前期工作迈出了关键一步,项目法人正式签约组建。
在珠江水系中,右江上起云南剥隘,下至广西南宁,全长435公里,是国家规划的内河高等级航道,是沟通云南和广西、连接粤港澳的重要的水运通道。但由于百色水利枢纽工程未同步建成通航设施,造成右江上游断航至今将近20年,阻断了珠江水系中上游云南和广西两地沟通连接粤港澳大湾区的水运大通道。
云南省港航投资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广西西江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和广西右江水利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将出资成立百色水利枢纽通航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作为百色水利枢纽通航设施项目法人,负责通航设施项目前期工作、工程建设和运营管理。根据已完成的工可报告初稿,百色水利枢纽通航设施建设将采取船闸加升船机方案,工程规模为 2×500 吨级船队兼顾 1000 吨级单船,主要建筑物包括船闸及两侧挡水坝、垂直升船机、通航渡槽及其挡洪检修闸、中间渠道挡水土坝、中间渠道和边坡工程,项目建设预估投资 40.01 亿元。
项目建成后,粤港澳大湾区将可通过珠江水系航道,沟通云南、广西右江流域,辐射范围得到进一步扩大。
(记者 邝展婷)
声明:《中国船舶报》原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对本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进行修改、使用、转载、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