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贵州 绿色发展闯新路:喜迎二十大贵州 绿色发展闯新路
喜迎二十大贵州 绿色发展闯新路:喜迎二十大贵州 绿色发展闯新路贵州省榕江县忠诚镇苗本村的农民在梯田上收获西瓜(2022年7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放眼全省,2021年,贵州森林覆盖率达到62.12%,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优良率保持100%,乌江干流水质达到二类标准,流域水质总体为优。2021年贵州林下经济带动超过300万农村人口增收,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村民在贵州省黎平县洪州镇洪州村的“稻蛙共生”生态养殖基地投食(2022年8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贵阳市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黄金大道(2022年7月9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市民在贵阳市长坡岭国家级森林公园里健身(2022年7月13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据统计,目前化屋村的森林覆盖率增至60%以上,主要河流水质也恢复至二类以上。依托好生态,村里开了30余家农家乐、19家农家旅馆,越来越多村民吃上了“旅游饭”。2021年,全村共接待游客6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1亿元,人均纯收入超过1.9万元,较2012年增加了6倍。
放眼全省,2021年,贵州森林覆盖率达到62.12%,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优良率保持100%,乌江干流水质达到二类标准,流域水质总体为优。2021年贵州林下经济带动超过300万农村人口增收,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
村民在贵州省黎平县洪州镇洪州村的“稻蛙共生”生态养殖基地投食(2022年8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贵州省榕江县忠诚镇苗本村的农民在梯田上收获西瓜(2022年7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水秀山清百业兴。记者从贵州省相关部门获悉,笃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贵州正以“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为总目标,同步推进磷污染防治、赤水河流域生态保护、乌江流域生态保护等专项行动,同时加快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今年先后颁发了全省首张林业碳票、首张集体林碳票,持续做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篇大文章。
今年1月,杨清鑫和媳妇在化屋村开起了一家名为“笑容顺安”的农家乐,旅游旺季,一天能挣2000元左右。平时除了打理农家乐,夫妻俩每天都会开着小船去巡河,一人负责开船,一人负责打捞河里的垃圾,配合默契。
“国庆节游客多了,生意忙了不少。但再忙也要巡河,家门口的‘饭碗’一定要守好。”杨清鑫说,“河水不清,游客不来;环境越好,生活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