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中线引江济汉工程进展,引江补汉工程实施后

中线引江济汉工程进展,引江补汉工程实施后其实,这个问题,笔者也担心过。但是后来我查询资料,搞清楚此次【引江补汉】项目的实施计划以后,基本就放心了。那么,三峡水库的长江水,运到襄阳,需要跨越一百多公里的大山,这期间会不会因为自然流动而受到污染,等流老河口时,水质变差了呢?为此,笔者打算简单跟大家探讨一下,以图能够稍微缓解大家心中的疑惑和担忧。首先,汉江水确实比长江水品质高,但并不能说是天壤之别。像上图中所见到的“泾渭分明”的景象,大多也只有暴雨之后,才会有这么明显的差别。毕竟长江体量大,流域面积广,颜色比汉江更黄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而我的观察是,在上游无暴雨的情况下,长江的水和汉江的水差别并没有太明显。此次引江济汉,取水口在三峡大坝,三峡库区的水,品质比起武汉段,又要高出不少。长江从三峡流到武汉,差不多平原地区流了四百多公里,周边有大量的农田,难免混入泥色,而且南部还有湘江注入,所以水质略黄,这很正常。三峡库区则不同,长江从四川盆

前段时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的【引江补汉】项目的公开,在网上和民间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根据笔者的观察,反映最强烈的地区是襄阳,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想原因很简单。此次【引江补汉】工程是从宜昌三峡,向丹江口水库坝下引水,以保证在南水北调向北送水的前提下,丹江以下汉江河道的水量依然充足,不至于在枯水期断流,影响附近生产、生活、生态。作为从小吃着汉江水长大的襄阳当地人来说,突然听说要吃长江水,心中自然是有些不适应的。

一来,汉江是襄阳的母亲河,孕育了祖祖辈辈的襄阳人,突然听说要换“母亲”了,搁谁心里也会有点难舍。

二来呢,汉江的水质,一直都比长江要好。别的不说,从襄阳到武汉,汉江在江汉平原流了400公里之后,抵达汉口。在此地,大家经常可以看到一条“泾渭分明”的分界线。汉江水清,长江水浑,这是大部分人心里的刻板印象,也是不争的事实。长江水引来之后,襄阳居民的饮用水会不会因此变差?这个担心,相信常人都是有的。

为此,笔者打算简单跟大家探讨一下,以图能够稍微缓解大家心中的疑惑和担忧。

中线引江济汉工程进展,引江补汉工程实施后(1)

首先,汉江水确实比长江水品质高,但并不能说是天壤之别。像上图中所见到的“泾渭分明”的景象,大多也只有暴雨之后,才会有这么明显的差别。毕竟长江体量大,流域面积广,颜色比汉江更黄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而我的观察是,在上游无暴雨的情况下,长江的水和汉江的水差别并没有太明显。此次引江济汉,取水口在三峡大坝,三峡库区的水,品质比起武汉段,又要高出不少。

长江从三峡流到武汉,差不多平原地区流了四百多公里,周边有大量的农田,难免混入泥色,而且南部还有湘江注入,所以水质略黄,这很正常。三峡库区则不同,长江从四川盆地流出,需要在三峡山区里流淌三百多公里,才能抵达宜昌。水有自洁能力,在山区流淌数百公里后,长江的水在三峡大坝附近,水质已经净化得差不多了。再加上三峡大坝建成之后,整体蓄水水质比以往更好,大多数地段可达二类水标准(来源: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环境研究所副所长王雨春)。丹江口水库的常态就是二类水,相比之下,三峡的水和丹江水库的水差别并不太大。至少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大。

中线引江济汉工程进展,引江补汉工程实施后(2)

那么,三峡水库的长江水,运到襄阳,需要跨越一百多公里的大山,这期间会不会因为自然流动而受到污染,等流老河口时,水质变差了呢?

其实,这个问题,笔者也担心过。但是后来我查询资料,搞清楚此次【引江补汉】项目的实施计划以后,基本就放心了。

长江水是怎样引入汉江的?

据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管理局的资料显示,此次引江补汉采取的并非传统的,抬高水位架设引水渠的方式,而是采用全线隧洞的形式,将三峡的水引到丹江口坝下:

引江补汉工程输水总干线隧洞总长194.3千米,单洞长度在水利工程界少有,根据目前收集的资料,引江补汉隧洞在国内可列第二,仅次于新疆某引水工程隧洞,该工程单条隧洞长度283.27千米。

项目途经夷陵、远安、保康、谷城、丹江口市。其中,取水口位于宜昌市夷陵区长江三峡水库左岸的龙潭溪,距离三峡大坝七公里;出口位于丹江大坝下游右岸的安乐河口套口桥。整条运输线全长约194公里(有若干维修竖井),除石花有一控制闸之外,全程采用隧洞自流输水。

中线引江济汉工程进展,引江补汉工程实施后(3)

为什么三峡的水可以自然流到丹江口?

因为三峡大坝2009年后的蓄水水位可达海拔175米,而丹江口大部分市区海拔不足110米,所以水可以自流。

为什么非要用隧洞?

因为三峡和丹江口中间,隔着神农架、荆山等大山区,许多地方海拔都在一千多米甚至两千米,采用抬高水位运输法,成本较高,建设比较麻烦。

据了解,最开始计划的方案有好几个,其中有一个是坝下方案:即从三峡水库北岸适合地点,将河水抬高,然后在神农架山脊地区开一条较短的隧道,向北导入北河,最终流到谷城。

还有一个是坝上方案,在三峡水库北岸某处取水,用同样的方式,将水导至堵河,最终汇入丹江口水库上游。

但是这两套方案最终都被否决了,因为这样做虽说可以使得北河和堵河流域产生势能,但是相比于穿越神农架的难度,整体的工程量,以及抬高水位所需电费,这些收益是微不足道的。因此,项目后来又采纳了整体隧洞自流的方案。

中线引江济汉工程进展,引江补汉工程实施后(4)

隧洞自流的结果是,引水过程近乎全封闭地下自流,而且没有任何机械干涉,最大程度减轻了三峡的水源在流到丹江口市的这个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污染。

也就是说,如果这一方案贯通,丹江口出水口的水和三峡大坝里的水质是一样的,基本可以达到二类水质标准,这与早先丹江口水库的水质级别相差不大,水厂稍加净化之后,喝起来应该不会有什么差别。

引江补汉工程开通后,是否意味着襄阳及其下游县市居民自此就告别汉江水了呢?

我觉得不是的,只是汉江水中混入了小比例的长江水而已。

首先,线路开通之后,预计年输水量50亿立方米,折合每秒158立方米。丹江口水库并不是说滴水不放,只是相对与以前,放下来的水会少一些而已。

其次,丹江水库下游,一直到襄阳崔家营大坝以上,有四条大河:北河、南河、清河、唐白河(详见前文地图)。据资料显示,唐白河干流的年平均径流量为197.4立方米每秒,而南河大坝处的年平均径流量为79.3立方米每秒,再加上北河、清河等一系列较小的河流,年平均径流量应当不低于300立方米每秒。在不计入丹江口水库排水的情况下,158立方米每秒的长江水引入汉江,流到襄阳城区阶段时,大致相当于汉江水中混入了三分之一的长江水。如果丹江口水库再放一点水的话,长江水所占的比例将会更小。

中线引江济汉工程进展,引江补汉工程实施后(5)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初步的结论:
  • 将长江三峡的水引入汉江,基本不会影响汉江的水质。
  • 以年输50亿方三峡水的体积来看,襄阳市区饮用水比例仍以原先的汉江水为主,长江水只占少量。

所以说,引江补汉工程对于襄阳来说,影响不大。同时,这条线路的开辟,增加了襄阳及其下游地区的河道供水,以及应对特殊自然灾害时的调节能力。如果某一年,汉江流域遭遇大旱,上游缺水严重时,这条水道的就可以从长江源源不断地向北方供水,缓解燃眉之急。

大家对于即将实施的引江补汉工程有什么独特看法呢?欢迎关注、留言,一起探讨。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