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腹泻如何引起,孩子腹泻老不好
孩子的腹泻如何引起,孩子腹泻老不好3、微量元素缺乏如头痛、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疲乏无力、肌肉和关节疼痛、心律不齐、口腔溃疡、瘙痒等。1、胃肠道症状婴儿腹泻时,小肠黏膜损伤及肠道内环境失衡,造成乳糖酶丢失及活性降低,令其不能完全消化和分解食物中的乳糖,部分乳糖经大便排出体外,使粪中还原糖增加;部分留在结肠内的乳糖被结肠菌群酵解成乳酸、氢气、甲烷和二氧化碳。肠道内乳糖滞留使渗透压增加,乳酸刺激肠壁增加肠蠕动,从而加重腹泻[3]。其典型的粪便性状为黄色稀便,带泡沫及酸臭味;还会出现腹胀、肠鸣、肠绞痛、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部分患儿会因肠道运动减弱发生便秘。2、全身症状
婴幼儿腹泻会造成肠道乳糖酶活性降低,引起乳糖不耐受,乳糖不耐受又将加重腹泻,形成恶性循环,导致腹泻迁延不愈。
正值秋季腹泻流行季节,“腹泻猛于虎”这句话令人感触尤深。在婴儿腹泻中,乳糖不耐受的发生率高达46.9%~70.0%,不进行早期诊治,部分患儿会进展为迁延性或慢性腹泻[1],造成“孩子腹泻老不好”的现象。那么,婴幼儿出现哪些临床表现应引起对乳糖不耐受的警惕,其又当如何治疗呢?
乳糖不耐受的临床表现
乳糖不耐受的症状个体差异很大,与小肠黏膜残余的乳糖酶活性、进入肠道的乳糖量、胃排空速率、肠乳糖转运时间、肠道细菌发酵乳糖的能力及大肠对肠腔渗透压改变后的代偿作用有关,其主要包括胃肠道症状、全身症状、微量元素缺乏三个方面[2]。
1、胃肠道症状
婴儿腹泻时,小肠黏膜损伤及肠道内环境失衡,造成乳糖酶丢失及活性降低,令其不能完全消化和分解食物中的乳糖,部分乳糖经大便排出体外,使粪中还原糖增加;部分留在结肠内的乳糖被结肠菌群酵解成乳酸、氢气、甲烷和二氧化碳。肠道内乳糖滞留使渗透压增加,乳酸刺激肠壁增加肠蠕动,从而加重腹泻[3]。其典型的粪便性状为黄色稀便,带泡沫及酸臭味;还会出现腹胀、肠鸣、肠绞痛、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部分患儿会因肠道运动减弱发生便秘。
2、全身症状
如头痛、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疲乏无力、肌肉和关节疼痛、心律不齐、口腔溃疡、瘙痒等。
3、微量元素缺乏
乳糖不耐受可影响铁和钙的吸收,出现缺铁及铁缺乏的症状,严重的乳糖不耐受可导致机体营养不良及水电解质紊乱,危及生命。
乳糖不耐受的治疗
乳糖不耐受的主要治疗方法是饮食治疗,辅助以益生菌及锌制剂。避免使用乳糖及含乳糖食物,可以阻断腹泻的恶性循环,有效控制或减轻乳糖不耐受,故婴幼儿须尽早换用无乳糖配方[2]。
一项研究将秋季腹泻患儿分为无乳糖配方喂养组和常规奶粉喂养组,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及补液治疗,观察1周后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发现,无乳糖奶粉喂养组腹泻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8.46%,常规奶粉喂养组总有效率为66.15%,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均无明显不良事件发生,证明无乳糖配方比普通奶粉更适合腹泻期患儿,既确保蛋白质的足量供应和良好利用,以及正常所需的全部矿物质和维生素,又不增加消化道负担,从而缩短了婴儿腹泻的病程[4]。
采用无乳糖配方的疗程应根据病因及临床表现确定。急性腹泻引发的乳糖不耐受通常乳糖酶的恢复至少需要1周,从无乳糖配方恢复到正常饮食以1周为宜,故建议完整使用无乳糖配方至少2周。迁延性和慢性腹泻多数有肠黏膜损害,乳糖酶修复较慢,通常需应用数周至数月[1]。
更多儿童腹泻相关内容,可点击以下链接观看:
参考文献
[1] 姚福宝. 婴儿乳糖不耐受的诊治研究[J]. 临床儿科杂志 2010 28(5):496-498.
[2] 王文建. 乳糖不耐受症的诊断与治疗[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2 27(19): 1468-1470.
[4] 赵聪敏 李为明 崔守信. 乳糖吸收不良和不耐症[J]. 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 1992.
[4] 雷衍蔚 成玲. 无乳糖奶粉辅助治疗婴儿秋季腹泻的临床观察[J]. 亚太传统医药 2012 (06):143-144.
置顶公众号的都是真爱~
(右上match角→查看公众号→置顶公众号√)
医学界儿科频道投稿邮箱:yxj_ek@yxj.org.cn
稿费:100—1000小编huanbala